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速迅猛 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
4月10日,中汽协发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随着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度加快,3月产销量有了非常明显的回升,不过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受疫情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
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长4.0倍和3.6倍,同比下降44.5%和43.3%,降幅比2月明显收窄。
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也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以下数据不包含特斯拉,因特斯拉未按要求向中汽协汇报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大幅增长,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
分车型看,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4万辆和4.7万辆,环比增长361.0%和298.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3月生产3.3万辆,环比增长336.6%;销售3.5万辆,环比增长271.5%。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1.1万辆,环比增长457.0%;销售1.2万辆,环比增长400.9%。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继续呈较快下降。
中汽协预测,虽然随着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销量在逐渐攀升,下半年可能会有去年同期水平,但一季度所受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另外,国内疫情对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和制造业等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有关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倒闭;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1日-3月15日,全国有10万家企业提交了注销申请,中小企业的倒闭,严重影响了从业人群的收入,造成汽车消费能力下降。
海外疫情爆发,港口关闭等防控措施对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受阻,也会直接影响全年销量,海外消费者收入受疫情影响,同样会造成汽车消费能力下降。对整个汽车产业影响巨大,国内目前已经出台了各项政策,中汽协也呼吁,更多城市推出小排量汽车购买优惠政策、国三车型淘汰更新补贴以及皮卡进城政策等,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汽车销量上升,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如果算上特斯拉,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能好看20%
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但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好消息,车市开始触底反弹了。
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月度汽车产销数据: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环比大涨。要知道2月产销数据仅为二三十万辆。
从生产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
根据中汽协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
3月,生产142.2万辆,环比增长4倍,同比下降44.5%,降幅较2月收窄35.3个百分点。1-3月,累计生产347.4万辆,同比累计下降45.2%。
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3月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好于2月,降幅收窄明显。
3月,销售143.0万辆,环比增长3.6倍,同比下降43.3%,降幅较上月收窄35.8个百分点。1-3月,累计销售367.2万辆,同比累计下降42.4%。
此外,从中汽协产销数据还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一季度唯一同比累计正增长车型,是半挂牵引车。
3月,乘用车销售104.3万辆,环比增长3.7倍,同比下降48.4%,降幅较2月收窄33.3个百分点;商用车销售38.8万辆,环比增长3.5倍,同比下降22.6%,降幅较2月收窄44.5个百分点。
3月销量,环比皆出现大幅正增长,同比皆为负增长。在所有的车型类别中,只有有一种车型实现了一季度同比累计正增长,那就是半挂牵引车:3月销售6.6万辆,1-3月销售15.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6.4%。
其二,如果加上特斯拉,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提高一大截。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8.5万辆、2.9万辆、207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月度销量数据不包括特斯拉国产车型的销量。
根据4月9日乘联会公布的3月产销数据,Model 3销量10160辆,远高于其2月份3900辆的销量,1-3月累计销量达到16680辆。乘联会统计表显示,这些数据也是“估计”的。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按照统计法规的要求,中国国内任何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均需要准确及时完整地向中汽协报送统计的报表数据。
他称,“对于特斯拉的销量,我现在无法验证它的真实性,因为目前为止特斯拉还没有向协会报送有关数据。当然我们也正在与特斯拉积极地协调,希望特斯拉尽快按照法律规定向中汽协报送经营有关的数据。”
如果加上Model 3的销量,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到6.3万辆,能提高将近20%。
其三,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有率环比下降11.1个百分点。
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也比2月呈快速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比2月明显下降,共销售43.3万辆,环比增长2.7倍,同比下降4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3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5%、57.6%和79.4%,比上月均呈下降。
1-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5.5万辆,同比下降47.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其四,市场集中度高于去年同期。
1-3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29.5万辆,同比下降41.7%,低于行业降幅0.7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 89.7%,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
其五,汽车出口呈现微增长。
3月,汽车出口9.1万辆,环比增长1倍,同比增长0.8%。1-3月,汽车累计出口20.4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1.5%。
目前,国内有多个城市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会给汽车消费带来一定拉动效应。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但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在仅考虑国内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结合汽车行业企业的积极努力,“下半年汽车行业的销售水平有望恢复或超过去年同期”,但仍将受到海外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国内疫情已经好转,欧美正处于风暴中心,而接下来,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出现第三波疫情暴发。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称,在供应链方面,虽然绝大部分供应件在中国生产,但还是有少量零件是从国外进来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芯片、连接器、材料等等,会对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产生影响。
好在目前企业有一定库存,“平均两个月,部分企业1个月”。所以,海外疫情对国内车企供应链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影响。
不过,下一步,受到较大影响的很可能是出口市场。
许海东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相对少,目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在封锁交通,采取相关的隔离措施,对当地消费会产生冲击,对中国汽车出口也会产生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能源车企3月销量大跌,同比下降48.8%
进入2020年以来,新能源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跌幅进一步被拉大。不过随着绝大部分企业的复工,3月份的新能源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据乘联会公开的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48.8%,环比增长280.0%;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1.0万辆,同比下降56.1%。
为了刺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今年3月底国家决定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讲,无疑是重大利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家车企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情况如何。
01
比亚迪:跌幅明显收窄,燃油车小增
今年3月,比亚迪汽车共售出30599辆新车,同比下降34.75%;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为61273辆,同比下降47.9%。与前两个月的56.65%跌幅相比有明显缩小。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3月份只售出12256辆,同比下滑59.2%;燃油车在3月份售出18343辆,同比去年上涨9.5%。可见,以新能源车作为主力产品的比亚迪,受到新能源市场的影响自然比其他车企大。
具体到细分市场,3月份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车只售出了1330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0433辆。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7月份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坡开始,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出现了连续9个月的同比下滑。
轱辘哥认为,疫情导致用户消费需求降低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坡是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燃油车销量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宋Pro和全新秦的热销。为了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迁,比亚迪不断加强与车企伙伴的合作,也在不断研发新的强有力产品,再加之国内疫情已经逐渐好转,轱辘哥看好比亚迪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表现。
02
北汽新能源:产量翻倍,销量却降六成
日前,北汽蓝谷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0年3月的销量。据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的3月销量为5992辆,与去年同期的17690辆相比,同比下滑66.13%。不过在产量方面,北汽新能源的产量为3876辆,与去年同期的2210辆相比,同比增长75.38%。
总体来看,北汽新能源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较大的原因,主要还是疫情的影响和新能源补贴的影响。但除此之外,这当中也有北汽新能源自身的原因。从市场趋势来看,比亚迪、吉利、荣威等传统车企都在抢占混动车市场的份额,混动车市场将会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而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全是纯电动车产品,相对于其他品牌来说,市场的波动会给北汽新能源带来更多的影响。
不过,作为一家能在销量榜上与比亚迪抗衡的新能源车企,目前北汽新能源在产品布局方面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另外,采用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北汽EU5也已在工信部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中,新车上市后相信会给品牌的销量带来积极的作用。
03
蔚来:交付量超出预期
据蔚来汽车官方消息称,2020年3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为1533辆,同比增长11.7%,环比大涨116.8%。此外,蔚来第一季度的累计交付量为3838辆,超出第四季度财报指引的3400~3600辆的目标。
具体到车型,自2018年6月开始交付以来,蔚来共交付了20675辆ES8和15076辆ES6。据蔚来官方表示,春节过后新车的订单不断增加,到3月中旬,蔚来汽车的新增订单已恢复到去年12月的七成水平。
但毕竟属于新势力,定位高端化的蔚来无法在销量上直接和诸多传统车企相提并论,不过蔚来也是首家敢于直接披露自己交付量的新势力车企。不过根据近期公开的2019年财报来看,蔚来的制造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相当于“卖一辆亏一辆”。如何保证盈利是蔚来目前需要解决的危机之一。至于2020年的产品布局,目前蔚来只公开今年下半年公布中型轿跑SUV蔚来EC6的价格,超600km的续航能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以及工厂和经销商的复工,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开始出现回暖。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车需求低于燃油车,因此新能源车市要想回到正常轨道仍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的消息一出来,给新能源车企更多的准备时间,新能源车市有望很快就迎来新的购车热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比亚迪独占两席,特斯拉月销过万,3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出炉
3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出炉啦!上周乘联会在公布总体销量的时候,就曾提到过特斯拉3月在国内销量过万,氢云链还觉得有点难以置信,现在详细榜单出炉,终于尘埃落定,果然特斯拉太牛了,再来看看还有什么惊喜吧!
特斯拉MODEL 3销量破万,是第二名比亚迪秦EV的一倍还多,非常的夸张。但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特斯拉前几天又发布了后驱长续航版本,续航达到了668公里,补贴后售价为33.905万,也就是说在原来标准续航版的基础上,再加4万元就能223公里的续航,而且百公里加速还提高了0.3秒,这下子排骨也没有新款MODEL 3香了,不过在此之前,特斯拉需要处理一下来自老车主的怒吼。
去年发布的比亚迪全新秦EV,今年前3月已经连续上榜,而且排名在不断上升,有望成为比亚迪新的爆款车型,而且元EV3月也再次上榜,跟秦EV形成了掎角之势,也是本次唯一有两款车型登上榜单的车企,这就是比亚迪的底蕴。
其它方面,就没有太多的看点,宝马530Le、宝骏新能源等都是成名已久的车型,几乎月月上榜,没什么新奇的,但是本月增加了两个新成员,就是来自造车新势力的理想ONE和福特锐际1.5T PHEV。
前者还容易理解,去年上海车展就说拿到了超过10000张订单,因为产能的问题,直到去年12月开始陆续交付,按照CEO李想前段时间发布的微博猜测,现在理想ONE大概交付了4500台左右,订单还未完全消化,只要工厂不停工,就足够让理想ONE在榜单上继续待一段时间,但是首批车主的反馈很重要,这是理想能否在2020年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至于福特锐际1.5T PHEV,氢云链目前没有查到这款车型在国内上市的消息,之前只上市了三款2.0T的燃油版车型,什么时候出来个1.5T的插电混动版本,氢云链表示很诧异。
不过,一直在榜单上孤军奋战的宝马530Le,倒是不那么寂寞了,有了理想ONE和锐际1.5T PHEV,多少可以让插电混动车型看着没那么尴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3月新能源销量榜出炉,特斯拉一家独大。
前言:
近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3月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可见,受疫情的影响,汽车的销量还是比较的一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销冠为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该车以10160辆的销量数据拿下第一的宝座,并且在销量上远远超过其它的车型,也是新能源汽车唯一破万的车型。虽然前段时间“减配”风波的声势浩大,但是它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表现非常的强势。
在此次的榜单中,比亚迪汽车占据了两个席位,分别是第二的全新秦EV和第六位的比亚迪元EV。不过从总的销量上来看,全新秦EV表现要突出一些。而元EV则是非常的惨淡,下滑非常严重。
同时在这份榜单中,有两款车型相比于同期大幅的增长,分别是宝骏新能源和宝马5系 PHEV。宝骏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像宝骏E100、E200等车型都是较为畅销的车型。
排在第五位的是埃安(Aion S),这款车型自上市以来销量就非常不错,在三月份中排名第五也算是比较的稳定。
--------------分割线----------------------------------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所以我们要爱护车辆,勤检查,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因为车是伴随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我们要向有着良好驾驶习惯的司机学习。
向不良驾驶说不。
在这里,谢谢大家观看,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O(_)O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3月汽车销量榜出炉!有四款车同比增长超100%
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什么是都要统统放下,只有把过去的东西放下,我们才能轻装上路,走的更长、更远。一程风雨,一程花,一路美景,一路赏,带上美好的心情和新的梦想,出发!
今年的车市也是如此,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复工复业,之前跌入谷底的汽车行业终于有了回暖迹象,这点我们从车企公布的3月销量数据便可以看出。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 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3%;1-3月累计销量301.4万辆,同比下降40.8%。
其中,3月份轿车销量49.7万辆,同比下降42.0%,环比增长293.2%; 累计销量144.3万辆,同比下降42.4%。MPV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47.8%,环比增长268.5%; 累计销量18.4万辆,同比下降50.3%。SUV销量47.9万辆,同比下降37.4%,环比增长354.7%; 累计销量138.7万辆,同比下降37.4%。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环比增长280.0%; 累计销量11.0万辆,同比下降56.1%。
从各大细分市场的车型来看,虽然绝大部分车型仍然呈现下滑的态势,但是由于3月份复产复销的推进,从榜单不难发现部分车型3月份已经实现了同比增长。那么有没有亮点呢?当然是有的,其中有四款车同比增长在100%以上,SUV中的比亚迪宋是最亮的同比增长363.7%。
新能源中的宝骏新能源同比增长213.2%,宝马5系PHEV同比增长125.4%,还有就是豪华车中的凯迪拉克CT6同比上升101.7%。
在SUV车型销量榜单中名次变化较大,主要是主流SUV的互相竞争和不甘示弱。从前十榜单来看,SUV榜单榜首依旧是哈弗H6,虽然位居榜首, 排名第二的长安CS75,3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9.0%至17583辆,与哈弗H6仅有1508辆的距离,当然,榜单最大亮眼要属比亚迪宋,3月销量同比增长363.7%至14444辆。的确让人感觉意外,不过在去年上市的宋PRO产品力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
宋Pro这款车可以说是比亚迪的一款全新力作,新车上市仅半年,销量便突破10万辆大关,月销量更一度突破20000辆,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宋Pro的热情和宋Pro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和超高价值感。宋Pro不仅是SUV市场的一匹黑马,更成为A+级SUV标杆产品。
新能源车型方面,特斯拉Model 3以10160辆的销量位居榜首,成为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时也是唯一一辆销量过万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有两车型上榜,比亚迪秦EV以5066辆位居第二,比亚迪元EV以1901辆位居第六。值得一提的是,宝骏新能源和宝马5系PHEV这两款车,逆势上涨同比增加213.2%和125.4%。
宝骏新能源
宝骏新能源产品宝骏E100、E200,以突出的便利性优势解决了城市短途出行停车难、成本高等痛点,迅速获得用户认可并成为新能源市场"爆款"。
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向上突围的今天,大尺寸、长续航、定位高端的产品屡见不鲜,宝骏新能源却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径——不盲目追求长里程、快充,而是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提供城市短途出行的全新解决方案。
对比其他新能源的老派与新秀,宝骏新能源的市场路径也许更像当下新能源发展的缩影。也让大家看到纯电汽车在个人市场存在的需求和潜力,加之宏观调控对于新能源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支持,个人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宝马5系PHEV
汽车产业寒冬之中,5系插混在销量排位提升,以1769辆,位列第七。其实自2019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月同比8连降。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袭,市场更是清淡。
但在这样的下行趋势之中,华晨宝马5系插混销量却逆势增长。从2018年以来,5系插混的月度销量,每月都是同比上涨。2019年,BMW新能源汽车完成累计第5万名客户的交付,全年实现34.1%的同比增长。这其中5系插混可以说居功至伟。
此外,5系插混再度升级,2月底,又推出里程升级版,纯电续航已经达到了95公里。自2015年以来,5系插混已有三代,纯电续航从58公里,到67公里,再到95公里,逐步提升。华晨宝马5系插混的历程,可以说宝马集团电动化策略的生动体现:既给了消费者充足的选择权,又持续推动电动化深入发展。在电动化早期,从宝马的实践来看,电动化采取插混切入策略,显然是最为顺利的。
从榜单不难看出,在3月份,BBA车型均有上榜,北京奔驰单月销量为5.1万辆,同比下跌1.9%;华晨宝马单月销量为4.1万辆,同比下跌12.9%。虽然BBA均有下滑,但是它们相比头部的二线合资品牌,下滑程度有非常明显的收窄。目前,奥迪A6、宝马5系和奔驰C级的下滑程度都有收窄。在3月的豪华轿车榜单,凯迪拉克CT6的成绩也是非常两眼的,在通用大幅下滑的情况下,CT6的销量依旧可以同比增长101.75。
凯迪拉克CT6
当下车市要说压力最大的当属二线豪华品牌,面对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ES,还有不断下调入门门槛的BBA带来的压力,还有销量一路高歌的家用B级车,二线豪华品牌面对多重夹击,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抢占,想要突出重围只能靠拼"性价比"。这一点从凯迪拉克和沃尔沃品牌身上就能看出。
之前国五清仓之际,靠着价格跳水的ATS-L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如今凯迪拉克CT6 ,在终端各店优惠都很大,基本都达到了8万的现金优惠幅度,原价37.97万起步的2020款CT6,现29.97万元起即可入手,这也是它能够同比增加101.7%的原因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9全年电动汽车销量:Model 3一枝独秀,自主车型紧随其后
近日,外媒公布了2019年全年的电动汽车(含插混)销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电动汽车销量近221万,较2018年增长近10%。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74%,同比涨了5个百分点,为绝对的销售主力;PHEV车型占比26%,份额进一步下降。
基于全年221万的乐观数字,2019年电动汽车在全球新车销售中的市占率达到了2.5%,上涨了0.4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2019年每售出40辆新车,其中就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或PHEV汽车。
上图是外媒统计的全球近四年电动汽车销售数据,2019年8~12月份的销量均不如2018年同期,可见2019年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1/3/6月份的销量爆发式增长。
我们知道,2019年6月份是国内新能源车补贴全面退坡的最后期限,在那之后每辆车最高只能获得2.5万元的补贴,相比之前政策几乎腰斩,导致了2019年后半年的销量下跌。即便如此,2019年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仍然占到了全球销量的53.3%,由此也可见中国市场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之大。
如果再将销量数据细分,我们还可以将对销量的贡献划归到某个单一车型或者品牌上,也就是2019年的销量排名。
从品牌上看,2019年全年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企业是特斯拉,12个月内共售出36.78万辆汽车,市占率达到了17%,也就是全球每售出6辆电动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是特斯拉。
排在特斯拉之后的企业是比亚迪,比亚迪在2019年共售出了电动汽车22.95万辆,市占率为10%,比特斯拉低了41%,一二名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再往后看,排名第三、四、五的企业分别是北汽新能源、上汽、以及宝马,它们的年总销量达到了16.02万、13.77万、以及12.89万辆,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就没有那么显著了。
有趣的是,企业排名前五的车企中,中国品牌占了三个,美国品牌一个,德国品牌一个,也可以体现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而如果从车型上分析,毫无疑问2019年销量最亮眼的车型是特斯拉Model 3,年总销量超过了30万辆,市占率达到了14%,就是说全球每卖出7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是Model 3,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Model 3的强势也可以从第二名的销量上看出,2019年单车销量排名第二的电动汽车是北汽新能源的EU系列,这是一个很庞大的车族,包括了EU5、EU260、EU快换版、EU7等等,很大一部分销量不是私家车市场提供的,但总的销量也只达到了11.1万辆,只有Model 3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再往后的三四五名,则分别是来自日产的聆风、比亚迪的元EV/s2、以及上汽宝骏E系列,销量均处于6~7万辆的等级。也不难看出,虽然单车销量前五的车型中有三个自主车型,但仍然是以低定位、低售价、高代步属性的车型为主。
这也反应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国新能源市场虽然庞大,但整体的消费结构等级仍然较低,即便是到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的一年,消费者们购买新能源车时的首要参考因素还是价格,购车主要目的仍是代步。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人均收入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水平,消费水平亦难以达到。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已成为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海外第一大市场,以奔驰为例,2019年的中国区销量超过了70万辆,占据奔驰全球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
当然,随着特斯拉中国工厂的投产、自主厂商的加大投入、以及消费者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的加深,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在2020年一定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人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需求更多,所考虑的因素也更多,单纯以代步为目的的购车需求将进一步缩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一张图看懂3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
近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3月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3月前十名榜单中出现了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身影,不同于2月的纯电霸榜格局。具体来看,上榜的有新势力品牌3家(特斯拉、蔚来和理想),传统豪华品牌1家(宝马),其余6个席位则被传统中国品牌占据。除比亚迪有2款车型上榜外,其他品牌均只有1款车型进入前十名。TOP10车型销量占新能源总体的比例约为62%,市场集中度较上月(近80%)明显降低。了解更多有关3月份新能源车销量Top10的消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销量榜图解。想了解更多有关3月份SUV销量Top10的消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销量榜图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3月轿车销量排行榜出炉,“双逸”争雄,一款电动车上榜。
前言: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3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3月份轿车销量49.7万辆,同比下降42.0%,环比增长293.2%。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受疫情的影响,汽车市场总的表现还是比较一般,不过目前的汽车市场正在慢慢的恢复,这也是一个好消息。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一看轿车的销量排行榜。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3月份轿车的销冠是大众的新朗逸,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日产的轩逸,二者相差并不是很大,并且都突破了两万销量,遥遥领先其它的车型。可见消费者对这两款车型的喜爱。
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是新宝来和卡罗拉,二者的销量也是非常的接近,并且二者都离两万大关只有一步之遥。此外我们我们还可以看到,排行榜中大多数车型同比均为负,但是新宝来为正,并且还是最高的那一个,可见其势头强劲。
再说国产品牌,3月份上榜的国产品牌为第十的吉利帝豪和第十二的长安逸动。作为国产品牌的轿车,吉利帝豪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也是目前国产轿车表现最为稳定和表现最好的车型。此外,根据长安官方表示,逸动PLUS开启预售16天,订单就破万,可以预见,逸动车型在未来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在这份榜单榜单中我们看到了一款纯电动车型,没错,就是特斯拉Model 3,虽然前段时间“减配”风波的声势浩大,但是它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销量非常的可观,可见消费者对其还是非常的喜爱。
?--------------分割线----------------------------------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所以我们要爱护车辆,勤检查,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因为车是伴随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我们要向有着良好驾驶习惯的司机学习。
向不良驾驶说不。
在这里,谢谢大家观看,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O(_)O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3月销量排名出炉 大众包揽前2 电动黑马闪现】
根据乘联会消息,今年3月份狭义乘用车产量98万台,同比去年同期下降51.2%。同时,狭义乘用车3月零售量为104.5万台,同比下降超过40%。
从车企表现来看,荣居三月销量榜首的是一汽-大众,3月销量11.59万台,排名第二的上汽大众销量8.5万台。第三名中国品牌吉利,销量近7万台。前十名车型中,同比都有所下降,不过在这个时间节点,都可以理解。其它前15名车企中,有两名豪华品牌选手,宝马和奔驰,分别排名11和13名。
从车型表现来看,轿车中位居前2名的仍是大众新朗逸、日产轩逸,宝来紧随其后。豪华品牌中,宝马五系表现亮眼,来到了13名,而最亮眼的应为特斯拉MODEL 3,预估销量超过1万台排名第11。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去年特斯拉国产后,剩余订单在3月份完成了交付。
SUV销量中,自主品牌包揽前5,其中H6稳居第一,长安CS75位居第2。前15名车型中,奔驰GLC和宝马X3成为仅有的两款豪华品牌车型。
MPV排名中,五菱宏光以2.3万台的成绩超过位居第二的别克GL8近两倍之多。
整体来看,3月份车企销量相比上月全面回暖,车型方面,中国品牌SUV表现亮眼,轿车中MODEL 3虽说有交付订单的情况出现,但作为纯电动新能源车型,增长速度也可谓相当迅猛了,未来发展可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