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6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

2016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

发布时间:2020-10-25 18:40:11

1、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请问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及充电技术方面所面临的技术上的瓶颈大概有哪些?

充电量小行程短,电池使用期短,三年或四年需要更换,旧电池处理麻烦有污染。

2、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趋势下,作为产业链中重要一环,有哪些动力电池企业被央视报道过呢?

比亚迪呀,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电池制造商了,而且在国际上也很有市场的!

3、新能源车电池处理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

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行业,国家政策层面,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和绿色出行,慢慢的会逐步替代燃油车,

4、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为何会被看好?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强调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通知提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通知还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研究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 

通知还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研究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专家指出,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到8年,这意味着我国前些年投入市场的新能源电池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预计今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可达50亿元规模,2020年预计增长至100亿元规模以上。

5、一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量大减50% 行业变革将加速

今年1月因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部分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大量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32GWh,同比下降53%。国内大部分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孚能科技等,1月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均出现下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在我国更是这样。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能源紧张,我国又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所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研究的必须;二是我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太多,水平几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是现在中国汽车领域的最佳途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有着较大优势,现在中国的电池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是世界领先的,同时由于政策驱动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基建,电池的性能和管理还不成熟(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现在电动车的弱点),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多数仅限于短距离代步(多数在城市内使用),仍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衰减很快,现在常用的锂电池污染很严重,之后的电池回收和处理是一个大难题,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

7、新能源汽车电池属于什么行业?

其实新能源汽车电池也是属于新能源,这个行业在这个新能源的这个大系里面的初始端。因为汽车最终究归于蓄电池,所以说这个属于这个整个新能源行业里面属于前端的行业,希望以上意见能够帮助到你,仅供参考谢谢!

8、国内150家动力电池公司倒下,你还相信车企的电池终身质保吗?

自201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的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也相继进入高峰期,据统计2013年到2016年期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从最初的40余家,迅速成长至200余家。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历程:

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就已初具雏形,来自芬兰与韩国的动力电池项目纷纷在国内落地。但当时大多数动力电池公司都是从消费电子产业转型而来,整个动力电池行业进入起步阶段。

201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升进一步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届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由原来的40家逐步攀升到达到78家。可即使如此,在2014年国内还曾一度出现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见动力电池在当时的发展前景是多么明朗。

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正式进入飞速发展,尤其是在2015年3月份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标准》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目录》等政策文件之后,很多外企动力电池公司被卡在门外,届时国内动力电池产业正式迎来发展高峰期。

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产业进入转折期,随着最新四批符合条件的动力电池企业名单公布,此时整车厂只有配套名单内动力电池公司产品的车型,才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而白名单中仅有国内的动力电池公司,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日韩动力电池公司则被排除在外。

但好景不长,2016年底新政规定:为整车厂配套动力电池的企业年产能的门槛由原来的0.2GWh提升到8GWh。另外,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矿和钴矿的价格大幅上涨,大批中部与尾部的企业迅速进入衰退期。

2017年,出于安全考虑,工信部经历了禁用与启用三元锂电池路线的反复“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为三元锂电池放行,动力电池正式进入三元锂电池时代。头部资源迅速朝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三元锂电池技术储备充分、生产规模大、电池品质优秀的企业集中,此时国内动力电池公司数量迅速下滑至130家左右。

2018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扩大,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进一步提高。政策开始倒逼动力电池公司优化生产成本,提升动力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与安全质量,又一批企业被洗出牌局,届时国内动力电池公司数量仅剩89家。

到2019年,随着新能源车市的销量大幅下滑,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已缩减到69家,并且未来还将继续缩减。到2020年新一轮的淘汰赛将会正式拉开序幕,届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或将继续缩减至20家,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辅相成,现如今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堪忧,动力电池也将会受到直接影响。有网友对此发表看法表示:有些车企一直对外宣称电池终身质保,可说不定电池公司的寿命还不及电池的寿命时间长,何来终身质保?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与电池产业配合度不高的问题?

你好!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是占了主流,而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电池的特性与容量问题,加上目前充电桩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各方面还有待于通过市场培养来解决。


与2016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