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有些人看到电动车增长不如预期就开始兴奋?
当前有一种悲观的声音,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走向衰退。甚至有人直言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存在严重误判,正将我国新能源汽车带入危险的境地。的确,整个汽车市场处于下行态势之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也很难独善其身。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同比环比双降,市场看上去不再高歌猛进。
不过,这个局面的形成至少有两个客观因素:一是新能源补贴新政自6月26日开始正式实施;二是国五切换国六,很多国五车型降价,分流了一部分潜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虽然中汽协已经将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预估销量从160万辆下调至150万辆,但调整后的目标值相对2018年125.6万辆的年销量,仍然是近20%的增速。在汽车商业评论ABR看来,当下新能源汽车增长受阻,只是暂时的。长远看,它仍将是整个汽车市场的绝对增长点。
如果回过头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起步也不过10年时间。200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5209辆,如今市场达到百万辆规模,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由清洁能源驱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不会逆转。最近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来自挪威,这个世界上电动汽车购买率最多的国家,今年3月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了燃油车。
对于一个新的行业来说,10年时间还太短,还有太多需要调整的空间。新能源力量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车,最大痛点就是电池了,虽然有几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特斯拉的电力管理技术、国内的快速充电和换电,但最根本的设施需要巨大投入,当然也包括各大厂家的技术更新和发展。
未来如果可以拥有比较完美的电力管理技术,普及的充电或换电设施,还有合理的价格,相信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无尽发展空间。
另外,如果能解决各种发电端的种种弊端和电池报废的问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新能源汽车预期增速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优缺点: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7~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3、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预期销量下调了很多?
市场大环境不好这个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尤其是和美国贸易战之后,国内经济多多少肯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再加上国内乘用车市场,确实已经连续这么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当每年销量稳定在2300万辆的时候,做一个调整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整体汽车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下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预期就在情理之中了。
政策激励放缓这里的政策激励放缓,主要还是指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大幅退坡。2019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不仅大幅提高了补贴门槛,还大幅降低了补贴力度,在不考虑地方补贴取消的情况下,很多车型的退坡力度基本上在50%以上。在补贴大幅退坡的情况下,很多新能源主机厂的产能就会放缓,集中上牌的动力就会减弱,从而影响了整体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新能源车型结构比例调整当然,前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每年都可以实现大幅增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微型纯电动汽车的存在,考虑到微型车制造门槛低,补贴力度又大,投入产出比非常可观,所以很多新能源主机厂,包括有部分造车新势力都瞄准了微型纯电动汽车市场,该车型在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曾经一度达到了50%居多。随着补贴慢慢退坡,技术门槛越来越高,微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一路下滑,这也导致了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滑。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预期下滑,小编觉得本质问题还在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市场大环境不好、政策激励放缓、新能源车型结构比例调整。后续随着市场环境转好,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大幅提升之后,相信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会回归到正常的增速轨道的。
4、现在新能源汽车是怎么个发展趋势
客户背景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坐落于长沙,依托树根互联的赋能,公司从当初仅向客户销售锂电池转变为提供围绕电池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建设面向新能源车的“车辆运力服务平台”是优力最大的需求,如果仅靠线下服务,最终用户围绕电动车电池的诸多需求较难满足:
a.电动车充放电过程无监控,充电过程一般在夜间或者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电池过充容易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引起的火灾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b.电池寿命短,低电量使用、电池过放等容易造成电池寿命快速衰减;
c.传统电动车行业电池和车易被盗的问题屡见不鲜,且失窃找回率很低,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d.电池工况输出不能合理规划,电机效率不能充分发挥;
e.传统铅酸电池寿命短且无法监控管理,消费者无法获知电池的寿命,骑到半路突然没电,给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只能到门店花钱更换新电池。
关键要素建设面向新能源车的“车辆运力服务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生态,引领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打造基于新能源电池包、设备、企业、用户、社群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从智能研发、智能产品、智慧服务、智慧运营的产品360度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在实现电池与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的线上管控之上,树根互联为优力电驱搭建了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大屏,让设备位置、设备工况、设备故障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客户可实时掌握设备数据更新,并且实现远程锁机管理、保养提醒与记录、预测性维护、固件升级、远程救援等功能。如此强大的可视化大屏通过“根云视界”制作。
优力电驱网上商城于2018年8月顺利上线。商城实现产品展示、定制化网上下单、线上结算、后台系统管理、经营数据分析等主要功能;目前正利用“根云视界”制作的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工况数据,进行电池寿命和健康度建模等工作
应用价值实现项目相关设备和动力电池联网覆盖率达到100%, 2018年6月前完成1000台设备的接入,2018年10月前完成6000台设备的接入,到2018年年底接入已过万。
基于采集的电池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实现核心零部件健康度评估与寿命预测,联合相关金融、保险机构推出新能源智能车产品全维保解决方案,变“卖产品”为“卖服务”,解决客户对产品寿命与服务保值的后顾之忧,探索形成创新的销售和服务模式,实现企业服务性业务收入增长30%。
通过“根云视界“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工况数据,监控与提醒电池健康度,建立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为客户推送最佳操作建议和电池保养提醒,并提供预测线保养服务。项目降低过充过放等不安全事件50%以上,延长电池寿命10%以上。项目所连接的电池无害化回收利用率达90%,减少环境污染。
更多精彩资讯转载自【根云视界】~
5、北京日报: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运行里程为416.95亿公里,同比累计增速为270.13%。
北京日报: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运行里程为416.95亿公里,同比累计增速为270.1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一脚急刹,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2018年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国内车市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产销量连续2年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余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就在201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一点——到2025年时,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车市总体销量的25%,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30%。
当时【汽车维基】就国内新能源车市的表现推测,2019年的新能源产销数据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今数据印证了我们的推测。现在看来,25%的总体销量占比目标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然而,2019年的现实告诉我们,褪去保护伞的新能源市场,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一脚急刹
2020年1月13日,【汽车维基】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这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发展十年来的首次下滑。
其实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负增长。2019年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较快增长,但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
从车型分布来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也正是受中国新能源整体失速影响,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是呈现出一脸愁相。
据了解,比亚迪在2019年失掉了蝉联四年的全球新能源销冠宝座。比亚迪2019年12月销量快报显示,2019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7.39%,完成年初目标的76.50%,营收更惨淡,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净利润1.2亿,下滑88.58%。
另一个“销量大户”北汽新能源,表现同样不如意。据了解,其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15.06万,同比下降4.69%,仅完成2019年预期销量目标的68.45%。
造车新势力由于基数过低,仍然摆在行业的尾部风雨飘摇,蔚来、威马和小鹏目前是交付前三,但最高的蔚来也仅交付20565台,路漫漫其修远兮。
福兮?祸兮?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发现,从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开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159辆,2012年为1.28辆,2013年进一步增长至1.76万辆,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且一直持续到2018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于2015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一直持续至今。不得不说,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在全球范围中打造出了“中国速度”。
而这,与政府补贴密不可分。据相关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2000-3000亿元补贴。
具体来看,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推手”,补贴一直是全行业的关注焦点,让人“又爱又怕”。一方面,政府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几年稳居世界第一。
但不能否认的是,政府补贴在快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弊端。众所周知,由于监管不严,2016年出现的“骗补”丑闻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另外,高额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车企不思进取,没有利用产销规模的扩大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为了平衡政府补贴的副作用,中国政府从2017年开始逐年减少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也就是所谓的补贴退坡政策,同时提高车辆技术标准。按计划,2020年底之后补贴政策将彻底停止。
2015年4月22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再加上连年补贴,财政压力过大,2019年下半年的补贴退坡幅度远超之前的比例,相比2018年的补贴标准至少减少了50%。这也就直接造成从2019年7月份开始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6万辆,同比增长50%。然而,7月份开始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并且在“金九银十”的阶段连续两个月下滑。由此不难看出,2019年政府补贴退坡成为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再加上整体经济下行,车市放缓,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
诚然,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汽车维基】看来并不算一桩坏事。
首先,与德国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早已迈入“百万级”,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共识。其次,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的优化制造更多有利的氛围。车企如果想要做到稳定市场预期,扭转2019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价,提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以这样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最终呈现出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已经持续达到50%了吗?
据报道,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已经持续达到50%左右,国内的新能源车型也是多不胜数。
报道称,在纯电动汽车阵营里面,自主品牌如北汽新能源、荣威E50、奇瑞eQ等诸多车型,在新能源补贴之后,售价已经来到了10万元级别,但是其产品品质受到不少人的质疑,而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端舶来品,不论是性能还是续航都无可挑剔,不过其高昂的售价注定了它只能是少部分人的“玩具”。
很多人在驾驶纯电动汽车的时候,总会出现“续航焦虑症”,毕竟目前来讲充电站的分布还不够全面,充电速度也不够快,许多人关注新能源汽车,除了补贴之后实惠的售价之外,赠新能源牌照政策是另一个重头戏。
公安部交管局已决议,全国实施“绿色车牌”加快进行,将在明年6月份全国全面启用,在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牌照全面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8、十年首次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前路靠“补”?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受补贴退坡影响,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后,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扉旅汽车发现,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十年首降,但对于前路如何,各市场主体普遍持相对看好的态度。
在1月12日结束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对于这一观点,苗圩进一步阐释:“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燃油车降价挤出效应、相关支持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但全年产销仍超过12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而且,自11月起产销量已逐步恢复到补贴退坡前的平均水平,呈现出向好迹象。”
“当前,我们拥有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长远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较好的规模效益优势和发展环境。”苗圩表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乐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驶入深水区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激流险滩,遇到一些波澜浪花,出现了一些深度调整,导致全年整体产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这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前的方向。”
“行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显著。先看行业数据,有两个时间点出现了翘尾效应,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分别销售了22.5万台和15.2万台,环比大幅增长。如果市场不被提前透支,月销量曲线能更平缓些,去年整体销量其实还是有增长机会。”王传福表示。
有人是真乐观,也有人颇有打碎牙齿混血吞的架势。比如蔚来汽车的李斌,又说了一句名言——“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李斌表示:“从7月份开始,补贴退坡以后大家压力确实都很大,我们7月份只交了800多台车,压力非常大,到了8月份开始逐步上涨。整个行业五连降,但我们实现了五连涨。蔚来挺难的,一直有各种负面消息,但是我们在面临这么多负面消息情况下还能五连涨,说明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十年首次负增长之后,难不难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下一个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到底该凭借什么走下去。
与部分市场分析人士鼓吹的市场驱动时代已经到来不同,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还远没有达到由市场力量来驱动其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5年达到25%的目标,未来几年内,需要有足够力度的补贴替代政策。”
徐长明表示,现在自主品牌里盈利状况好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吉利、一个是长城。吉利2017年、2018年单车利润9000元,长城单车利润5000元。25%的渗透率意味着3辆传统车对应1辆新能源汽车。如果一个新能源汽车亏10000元,汽车企业都是难以承受的。仅靠传统车赚的钱来弥补新能源,实现渗透率25%的预期目标是相当有难度的,要想实现,需要有相当力度的替代补贴政策,如充电设施补贴、用电补贴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刹车”,下一个突破口何在?
伴随新造车势力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国家排放政策与城市限牌的紧逼,新能源汽车似乎找到了适宜生存的“温室”。
但温室的花朵并非就一定可以无忧无虑,从刚出炉不久的5月份汽车销量情况而来看,新能源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速,但这个增速就像带上镣铐的犯人一样,越走越慢。
事实上,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销量表现已经不差了。
数据说明问题,我国5月份的乘用车总零售量为158.2万台,同比去年下降了12.5%,环比4月增长了4.8%,看得出2018年的“冷气”仍然无损地输送到2019年。
在“冷冷的销量在车市胡乱地拍”的情况下,今年5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9.69万台,同比增长了5%,累计1-5月来看,新能源汽车已销售出44.1万台,同比2018年增长高达58%。
如果将传统燃油汽车目前的销量境况比作成寒冬里尚有生命力的无叶枝丫,那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当作是集傲骨于一身的腊梅了?非也!新能源汽车目前增速的脚步在逐渐放缓,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繁多而复杂,编者认为,主要由积极与消极两大影响因素构成,前者能维持新能源汽车来之不易的销量增速,后者则令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出现“刹车”情况。
顾名思义,新能源汽车能保持一定的增速,和它的“新”脱不了干系,这种“新”既可以是动力来源、驾驶感受和销售价格等异于燃油车的改变,也可以是出行方式、政策支持和国家补贴等区别于燃油车的吸引。
但不幸的是,新能源汽车却总是给人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车市“寒冬”,整体汽车销量受挫,新能源汽车同受波及;政策红利逐渐“退坡”,一旦缺失补贴,新能源汽车将寸步难行;尚未成熟的造车技术,自燃、失控和短续航等产品问题渐露等等。一前一后的矛盾作用,令新能源汽车只能保持较低的增速向前蠕行。
问题既然提出了,那我们就一一解决。车市低迷其实与总体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车企在这方面并不能左右,先将这个问题搁一边;政策红利的退坡对新能源的销量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但这并不是拉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根本原因。那么,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突破点在哪呢?
编者认为,高质量与高性价比才能确保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广的消费群。首先至少不能出现自燃、爆炸或者失控等严重故障,说真的,有哪位消费者会掏钱买一个定时炸弹?丰田质量带来的销量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
质量好了,价格也不能飞起来,因为百姓们都是过日子的,性价比不高谁会买单?性价比可以学习北汽EU系列,可代步、可滴滴还可过日子,一次性满足你对代步、绿牌和家用等诸多愿望。
写到最后
不吹不黑,如果现在所谓的新造车势力对质量与性价比不多加重视的话,未来无论股东是BAT还是TMD(头条、美团和滴滴),多厚实的资金支撑都会垮台。
10、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在我国更是这样。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能源紧张,我国又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所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研究的必须;二是我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太多,水平几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是现在中国汽车领域的最佳途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有着较大优势,现在中国的电池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是世界领先的,同时由于政策驱动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基建,电池的性能和管理还不成熟(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现在电动车的弱点),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多数仅限于短距离代步(多数在城市内使用),仍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衰减很快,现在常用的锂电池污染很严重,之后的电池回收和处理是一个大难题,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