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为什么要把“锂电池”做为新能源汽车
因为锂电池可以多次循环充放电,电能对环境污染小。
目前比较好的充放电载体只有锂电池相对比较好。
2、为什么新能源汽车不使用整体电池,而是由几千节的小
单体电池维护成本高
单体电池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电池模组都要更换,而一个驱动电动新能源车的单组电池,起价值往往都在10万左右,试问有哪个用户敢使用这种单体电池的电动车。现在多模组电池,一旦某个单个模组出现问题,只单独更换模组即可,不用整个电池全换,坏一小块换一小块,成本更低。
单体电池的安全性更差
一块单体大电池,意味着有更大的电池液容积。充满电池液的电池,一旦发生碰撞,亦或是快充发热,电池液泄漏和爆炸的可能性就会大增。而多电池组的方式,不但可以减少这种几率,还能提供快充模式。
3、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为什么不进行统一标准化呢?
新能源汽车环保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核心的就是电池了,电池相关于燃油车的发动机可以为车辆提供一切的动力来源,但是对于动力电池来说,虽然都是采用锂电池,但是目前车辆上面却是标准不一,为什么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不进行统一标准化呢?
动力电池根据种类来说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根据三元锂电池而言的话,有方形和单节的圆柱体电池组。通过两类电池的材料和特征来说的话,三元锂电池的三元材料会在200℃时发生分解,并在高温作用下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现象,而磷酸锂电池的分解温度在800℃,更不容易着火,安全性相对较高。成本方面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不含有贵重金属材料,因此原材料成本就可以被压缩的非常低廉。
而三元锂电池是以镍钴锰酸锂做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因此成本会比磷酸铁锂电池贵很多。首先对于这种情况说,主要还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暂未推行标准化,另外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的话,市场应用和保有量上面保有量还是非常少的,并且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而言的话,还没有稳定的独立盈利模式。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早期源于成本问题,大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当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未来,三元锂电池解决掉安全和成本问题之后,将彻底取代目前磷酸铁锂的市场地位,随着动力电池产业逐步成熟,最终市场上动力电池规格也会像常规格的电池一样,形成特定的行业标准。
4、电机电控电池为什么会制约新能源汽车
主要是电池,因为目前三元锂电池单价太高,且电池寿命不稳定,导致新能源汽车成本比燃油车要贵很多,所以很多人更乐意购买可靠的燃油车。
进而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过近两年电池技术不断升级,电池成本也在逐年下降,加上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电机和电控主要是技术制约,目前看,技术方面还算OK,已经批量搭载新能源汽车了
5、为什么精准显示电量,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那么难?
若数2020年春运最难过的汽车,非新能源汽车莫属;春运刚开始不久,新能源汽车就因为各种续航不足导致的趴窝现象,荣登各大头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这已是大众的共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在我们生活中的能见度也越来越高。但当新能源汽车撞上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春运时,结果却是诸多电量不足导致的抛锚现象。
新能源汽车在春运中的窘状其实不难理解,首当其冲的便是长距离出行的充电问题;尽管各大高速服务区都在普及充电基础设施,可一旦遇上春运这种出行高峰,别说服务区的配套充电桩数量充不充足,你能将车开进服务区就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何况还得在服务区一众的停车位里寻找到稀缺的充电车位。其次,造成新能源汽车在高速路上因电量不足趴窝现象的另一大原因在于无法精准显示电量;这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路程的规划,难以判断当下车辆是继续行驶还是就近下高速进行充电。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都设有表显的续航里程,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就那么不得人心呢?目前在售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NEDC续航里程动辄400km-600km,即便实际的续航里程打个8折,相较传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其实并不会太吃亏;新能源汽车真正吃亏的地方就在于无法准确显示电量,无法显示精准的续航里程。
在探讨为什么大部分新能源汽车无法精准显示电量前,我们先弄清楚传统的燃油车是如何显示剩余油量的。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不同,燃油车的燃料集中在油箱;而计算剩余油量的工作主要在于计算汽油的剩余容量。燃油车检测剩余油量的方式通常是利用浮标与油位传感器来测量油液的高度,这种方式得出的剩余油量其实并不精准,例如有些车加完油需要开一段油表指针才会改变;有些则是油表的后半部分油量降得特别快。
但如果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量显示,传统燃油车油表采用的油位传感器由于测量的是油液高度的物理值,尽管仍不算完全精确,但相较之下已经具有相对高的精度。所以新能源汽车无法精准显示电量带来的不安全感,是基于传统燃油车油表相对精准显示剩余油量而言的,那么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那么难实现精准电量显示呢?
剩余油量指的剩余油液的容积或高度,这是一个形象的数据;而电量指的是物体所带电荷的数量,这是一个抽象的数据。即使在温差较大、工况复杂的环境下,汽油的容积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剩余油量依然是具备参考价值的;而电量在温差较大或者工况复杂的环境下,会出现电池的可用容量难以估算的情况,会造成新能源汽车电量难以精准显示的问题。检测剩余油量是寻找一份形象数据的过程,而检测电量,则是对抽象数据进行估算;因为当前的电池存在许多影响因素,所以导致了电量估算的精确性与传统燃油车检测剩余油量的精确性存在较大落差。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量的估算方法,即我们常听的SOC估算,一般有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这里我们可以不深入探讨不同SOC估算方法的区别,我们只需知道不同的SOC估算法都存在多个变量,这些变量大体反映了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几大特征。
电池材料的多样性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不同材质毛巾在吸水性上的差异,材料的多样化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组的电量估算精度。例如磷酸铁锂电池(LiFePO4)、钴酸锂电池(LiCoO2)】三元素电池(NMC),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放电特征;为了保证电池组不过度放电与充电,需要电池组保有一定比例的电量,但这个比例是因材质而不同的,所以同一套估算方法在不同材质的电池上,存在较大的误差。
也因此,电池材料的多样性间接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内电荷量(电量)的计算和估算成为一种抽象的数据;在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的复杂工作状态,仅靠单一的测量难以准确判断电池的SOC,何况还在温差、使用环境等影响电池能效的因素存在。
“新能源汽车是需要冬眠的汽车”,这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受温差影响最直观的描述。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在寒冷的环境下,电池内阻会升高,继而导致续航能力的下降;加上冬天离不开的车厢暖气供应,进一步加剧了电量的耗损。当然如今也衍生出了许多减缓寒冷对电池影响的方法,但若要做到完全没有影响,目前尚无法实现。
除了大温差,潮湿与车辆运转状况也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潮湿这点不多赘述;高车速与低车速、暖气与冷气就是车辆不同运转状况对电池耗电量最具代表性的影响。如果加上动能回收、刹车、音响、娱乐等的影响,精准显示电量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目前主流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电量的显示形式是百分比与剩余续航里程;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多样性带来的充放电特性不同,百分比的显示方式很难以线性的方式表达,即可能出现电量低于多少突然“跳电”的情况,不利于驾驶员判断车辆充电的时机。如果采用剩余续航里程的显示方式,由于不同温度、车辆不同运转状况的耗电量不同,剩余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里程间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可能会出现明明表显剩余续航里程200km,实际却只开了150km。
就像传统燃油车拥有油量与续航里程两个表显信息一样,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百分比的电量信息来直观表达目前车辆对于充电需求的紧迫性,以及目前车辆还能行驶的里程。燃油车的油量显示通常相对准确,续航里程在同一驾驶员的日常驾驶风格下相差也不大;但新能源汽车要做到这两点显然需要投注更多的黑科技,对于电量要精准显示,对于续航里程需要结合不单是结合驾驶习惯,还有导航路径、道路拥堵情况等云数据进行估算,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续航里程。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哪些因素限制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分迅速。英国,美国,法国,纷纷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免购置税,送新能源牌照等优惠政策都看出新能源汽车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是大势所趋。
虽然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没有预估的那么快。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续航里程是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
今天小编就对限制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因素做个探讨:
1.动力电池的容量问题
电池就像燃油车的油箱容积,大容量油箱相对续航里程就要更长一些,所以动力电池的容量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投放在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里特斯拉算是领先者,P100D车型的电池容量是100kw/h,标定的工信部续航里程是613km,实际续航里程可能会在此基础上缩减一些。
2.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是新能源汽车里最重要三电系统的电控系统),主要负责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估计;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均衡管理和热管理等。
这个系统有点类似车载OBD和发动机ECU管控,控制发动机喷油量还有车载电子系统的运转方式,特斯拉最核心的模块也即是超前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清晰识别电池容量/充放电管理的,所以特斯拉表显的续航历程可信度还是很高的,这一点对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来说都是一个待前进的领域。
3.动力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这一点在目前大家的差异不是很大,效率比较低的电机在同等能源消耗状态下实现的能量转化更少,续航里程更短。有点类似于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高的车型虽然油箱并不大,但是续航里程很高,丰田的新一代2.5L发动机热效率为40%,燃油经济性很高。
4.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这个在国内影响并不是很广泛,现在动力电池优先级最高的锂离子电池,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寒冬中会出现能量损失,气温越低电池的容量受损越明显,特斯拉P75D的车型在我国东北地区续航里程下降到大概300km左右(官方标定是490km)。
5.司机驾驶习惯
续航里程部分还会受到司机的情况影响,比如喜欢全油门启动和紧急刹车的老司机,那么续航里程会短一些,如果平和温柔的驾驶那么续航里程就会长一些。
去年年底,韩国三星电子表示,研发出了一项全新的石墨烯电池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电池容量增加45%,充电速度提升5倍,并且能够极大的延伸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一技术进步是新能源发展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信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续航里程将不再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力。新能源汽车加快其发展脚步,对环境,对资源都是利好。
【电动湃出品】
7、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为什么会爆炸
以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锂电池自燃的问题和汽车使用安全已经成为大家担心的问题。
锂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锂离子电池体积小容量密度高,高能量密度的特性让其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锂离子电池在工作中是利用锂离子得失电子和迁移聚集来实现电能的储存的。
在电池充电时,正极里的锂原子会丧失电子成为锂离子,产生电势差。电解介质中的锂离子在电势差的作用下,向负极迁移聚集。放电时,整个程序倒过来。整个工作过程是由电极内的锂金属得失和电解液中的电子、锂离子的迁移来共同完成的。
然而,锂的化学特性太活泼。锂金属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氧气产生激烈的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燃烧、爆炸。
因此,在锂电池的实际应用中,科学家们千方百计地防止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向锂金属转化,并把金属锂锁在石墨或锂化合物中,人们常常听说的,磷酸铁锂、钴酸锂就是储存锂原子的材料。OFweek新能源汽车网为您解答1
8、为什么说新能源汽车一到冬天就“歇菜”?
刚充的电又没了!冬天开新能源汽车,车主有苦无处说,网友:笑话。2018年,当中国车市被贴上"微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标签时,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为逆势上扬的少数亮点之一。许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长空间日趋扩大、车型种类也愈发丰富,有望将成为支撑车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可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吐槽,以及不信任热度丝毫没有减退。
新能源汽车上采用的全部都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个电池在进入冬季之后环境温度太低,会导致电池内阻升高,从而让电池的续航能力变差,买离子扩散速度也会变慢,最终的电池的放电功率就下降了,所以说是很正常的,这种现象在东北地区是尤为严重的。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续航里程严重缩水,有时候刚行驶了平时里程的一半就歇菜,在路上走不动了,这一点非常让人苦恼。其实说到这个续航的问题,想必大部分买新能源汽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心病,虽然说最高的续航里程水分很大,但是只要平时注意些充电时的问题,日常用车是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了,但是碰到气温这种不可及因素的话,那就只能认栽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是可以避免的,首先第一点就是避免长时间的开暖风空调冬天这么冷不开空调是不太人道,但是没有办法空调制热在新能源汽车上非常的耗电,如果你一直开着空调的话,续航能力至少要缩短一半。
9、国家为什么要把“锂电池”做为新能源汽车
采用锂电池等蓄电池作为动力的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