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世界都一样。所谓新能源,就是不浇油的。
1、一是燃气的汽车,特别是天然气的车。
2、二是燃氢汽车,
3、三是电动汽车。
其它太阳能等新能源车,都是概念车,现在没有实用化。
2、美国新能源车市场增长严峻,特斯拉有何动作?
五月已经过去多时,国内的很多车企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公布五月销量,如无意外的话,车市销量下滑恐将继续,新能源车销量也会继续扮演单骑救主的角色,在寒冬之中一枝独秀,并且增长速度非常耀眼。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早早地公布了5月新能源车的销量,上月累计销售了2.8万辆新车,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75%,插电混动车型占比25%。乍一看这个数据还是很吸引眼球的,但同比仅增长了16.8%,无疑让这份成绩黯淡了不少。要知道我国4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就已经达到了8.6万辆,同比也是增长了24.6%。
相较之下,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就显得有些乏力了,而且从前5月的销量分布来看,特斯拉MODEL 3已经占了大头,累计销量超过了4.6万,潜力已经被挖到了极致,其余车型均未破万。
特斯拉大力发展中国市场
对于此种局面,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车企特斯拉自然是早已心知肚明,所以提前就公布了国产版MODEOL 3的价格,而且定价颇为不合理。
为的就是刺激国内潜在消费者购买进口版MODEL 3,而且还有限时免费的自动驾驶系统和三年免息活动,进一步增加国人的购车欲望,交车时间还更快。待到国产版MODEL 3正式下线,再来一波降价大甩卖活动,拉动销量着增长,虽然会消耗掉一部分消费者的信任,但这种操作在MODEL S/X上就已经实现过,所以也不是多么的让人吃惊,更何况特斯拉老总埃隆马斯克就是以逆天操作出名的。
推出MODEL S运动版车型
除了加快新车型的销售外,近日也有消息称,特斯拉将会推出MODEL S的运动版车型,以便更好的利用现有车型扩充产品线,这比量产一款新车型显然要简单的多。
从渲染图可以看出,MODEL S运动版将会拥有更加犀利的造型设计,基本保留了前脸设计的同时,在细节上的改变可谓是大刀阔斧,扁平犀利的大灯造型,隆起的车头,增加了不少的攻击性。同时腰线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动感,多重短促腰线的衔接增加了整车的气势。
车尾采用了溜背造型,刚好构成了一个小鸭尾的设计,下方满眼都是超跑的影子,尾灯也要更加的流畅。确认过眼神,是一辆跑车无疑。
内饰还是原来的极简设计,但方向盘上的虚拟按键和曲面中控大屏实在太有未来感,也让该车能否在9月上市画上了大大的疑问号。
至于性能方面,笔者则认为只要延续现款高配车型的动力表现即可,3.2秒破百和570公里的续航实在没有对手,即使日后保时捷Taycan上市,笔者也不认为能达到这样的水准。
3、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是否一家独大?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名究竟都有哪些车型?根据数据统计,在2019年全球共销售了约220万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10%。而在众多新能源车型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300075台。紧随其后的是北汽新能源EU系列,销量为111047。第3名则是日产Leaf,销量为67873台。
从单月数据上来看,特斯拉的销量同样较高。以2019年10月份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数据量来看,特斯拉Model 3总计交付9000辆,单一车型占比高达59%。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来看确实是特斯拉一家独大。
特斯拉汽车之所以销量较高,和整体设计较为前卫以及具有较高的续航里程和保值率等有很大关系。就保值率这一方面来看,根据《2019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一年保值率除特斯拉可以保持在70%左右之外,其他车型普遍偏低。保值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的售车顾虑。
特斯拉除了在美国销量较高之外,目前也已经涉足海外市场,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中国工厂的投产。而且据根据媒体消息,特斯拉除了在生产汽车之外,也着手建设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作为新能源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可以更好的控制车辆的生产成本。后期如果车辆发生动力电池方面的故障,也可以低成本的处理维修。而且就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掌握该技术更是占到了制高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来看虽然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一家独大,但是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涉足其中。同样以2019年10月份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为例,在前10名中日系纯电动车型日产乐风就成功上榜,除此之外还德系高尔夫纯电、奥迪e-tron、宝马i3三款车型,虽然销量较低,但是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销量的数据是多少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而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04万台,累计销售40万辆左右。无论是单年量还是累计量,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化期,各国均制定了严厉的标准法规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在中国,史上最严的四阶段油耗法规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欧洲、美国、日本分别以每年4.4%、4.5%、3.9%加严油耗法规,倒逼汽车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光有大棒是不够的,中、美、欧、日韩分别都制定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推进的政策体系。中国201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第一,归根结底最大的驱动力在于政策体系,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世界汽车强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鉴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到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自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可分为总体战略、供给端产品技术支持、需求端激励、产业配套保障四个层面。
5、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5年总销量是多少量
超过6万台。
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而比亚迪更是以超过6万台的年销量,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比亚迪2014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达到10925辆,与11月的7728辆销量相比环比上涨41.4%。
2014年四季度的新能源乘用车出现爆发增长态势。初步统计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7137台,在高基数下仍增长1.6倍,环比11月增长50%。其中插电混合动力走势较强,销量达到9252台,而比亚迪唐的推出也给比亚迪新的增长动力。
(5)美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扩展资料
2015年前11个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0797辆,已经超越日产和特斯拉位列冠军。而2015年12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创下了37137辆的新高,比亚迪占据了其中的30%。比亚迪新能源车全年销量达到61722辆,坐稳了全球销量冠军的位子。
而2014年,比亚迪还在全球销量的第7位,再早的2013年则是第40位。
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归功于秦和唐的持续热销。具体到车型比例,在全年销量中,比亚迪纯电动车销量为8561辆,仅占14%,而以秦和唐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占据86%。
6、在全球车市遇冷的当下,连续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潜力犹在还是隐忧已现?
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市场规模在全球均处于领先的地位。从技术层面来看,新能源客车行业各种技术方案层出不穷,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在技术上我国已处于市场的领先地位。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稳居全球新能源客车第一大市场。
但截至2019年7月,国内汽车产销已连续13个月呈现同比下滑。
一直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如今也“在劫难逃”。产销增幅下滑、单月销量出现负增长、企业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偏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近几年来罕见的波动。
焦虑与焦灼笼罩着中国车市,人们都在试图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跌跌”不休何时休?在全球车市遇冷的当下,连续4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潜力犹在还是隐忧已现?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幅同比出现“断崖式”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4万辆和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5%和49.6%。而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同比增长则分别为94.9%和111.5%。与此前“轻松实现”三位数增长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同比增幅均回落至5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上半年实际产销量以及年初中汽协预测的新能源汽车年度160万辆产销目标,上半年全行业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40%。记者通过对几家主流新能源车企进行梳理发现,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集中在30%~40%之间,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头企业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分别为34.8%和29.6%,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广汽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上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均处于接近30%的水平。在此次统计的企业中,新能源汽车半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表现相对较好的是吉利和江淮,分别为57.6%和48.8%。
上半年普遍偏低的销量目标完成率,使下半年的压力骤增。尽管按照此前的规律,下半年市场有出现“翘尾”的可能,但2019年下半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行业和企业完成此前设定的全年目标,难度系数比往年更高。
进入到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走低的状态仍在持续甚至加剧。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9%和4.7%,是近两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种种迹象似乎都在印证着,尽管新能源汽车仍然是车市整体暗淡中难得的增长亮点,但亮度也逐渐暗淡。
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受到政府、政策眷顾的程度之高向来毋庸置疑。尽管,随着政策的调整,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被视为是正式“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信号和开端,但市场对政策的依赖程度依然不低。政策这把“双刃剑”,造就了一个集潜力和隐忧于一身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换言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一个潜力与隐忧并存的时代已至。
7、特斯拉宣称产量将达50万辆,新能源汽车会很快取代传统汽车吗?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一直在电动车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对手。特斯拉曾经在年初的时候表示,2020年的汽车交付量应该轻松会超过50万辆。目前三个季度已经过去了,特斯拉已经交付了31.8万量,这意味着4季度只要特斯拉只要在完成18.2万辆就100%完成年初的指标。在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创记录的交付了13.93万辆汽车,这高于分析预期,这也是特斯拉CEO写给员工邮件中表示公司年产量将达50万辆的依据,只要四季度努力,还是有望达成的。最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能源的紧张和环保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如同一道靓丽的旗帜,总是能得到政府和环保人士的认可和追捧,有的甚至还闹出笑话,如南阳市委书记点赞的水氢汽车。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很有前景的交通工具。特斯拉年产50万辆已经是一个突破,无疑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上起到了很好助推作用。但是新能源汽车能否快速的取代现有内燃车,估计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十年之内还是做不到的。这是因为有许多客观和主观条件限制造成的。
新能源汽车目前的电池技术引发的续航能力。对于电力汽车来说,主要就是电池的容量导致的续航能力。如果长距离的行驶,那就会导致电池电力不足而无法行驶。如果电池的质量存在问题,那么也会导致电力不足无法行驶,所以往往电力汽车需要配备备用电池,以防止路上电力不足,但是电池价格昂贵。就像特斯拉,可能更换电池的费用大致就在10万人民币左右,几乎是整车价格的一半。而电池的质量也很重要,如果使用次数少,明显换电池是一笔昂贵的费用。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还不健全,最基本的就是充电站还不普及。目前你可能买的起特斯拉,却发现没有几个充电站而苦恼。这就会限制出行的自由,如果你要到达的地方没有充电站而行程较远,为了避免误事可能就需要选择汽油车了。但是如果你只是在市内上班等有规律就可以选择,如果是长途或者外地,就不建议选择新能源汽车了。还有就是电力汽车的取暖和空调问题,势必会给炎热和苦寒地区带来不便,这些都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来进行改进。
新能源汽车可能给你带不来发动机轰鸣的驾驶快感。如同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一样,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而电动车显得很安静,这会让追求驾驶感觉人不会选择电动车。另外,对于习惯循规蹈矩的人们来说,还是驾驶原来的汽车更有感觉,这也是一种习惯过程。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人们驾驶电动汽车成为了主流,人们也就习惯了。
新能源汽车虽然环保,但是要完全代替传统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1、概述美国、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代表着世界汽车发展风向标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其产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
从如下三个方向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对策: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的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和加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对关键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应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转换成本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制度.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障性政策建议.这一对策的实现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能源发展管理机构同时明确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模式.
9、新能源汽车2016年预计生产多少量
工信部2月16日发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但2015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98万辆,这意味着,2016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
“2016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车企也开始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 萧函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既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也得益于车主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汽车企业的努力。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仍需摆脱政策依赖,加强技术研发,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60万辆。http://nev.ofwee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