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多少国产新能源车制造商能在补贴政策撤销后存活下来?
日前,工信部对外宣布将在2020年前,分阶段退出新能源车补贴,并且将推出取消补贴后的替代措施。而商用车方面也将会采取类似乘用车的双积分运营规则,通过硬性指标来保证商用车企业持续为社会生产新能源车。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对2017年汽车总产量的贡献率提高至2.74%,中汽协预计,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谈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取消的话题时表示,补贴政策的调整并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将分段平稳退出,也就是逐年递减。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终止后。届时也会出台相应的替代措施。其实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一直呈逐年缩水的趋势,包括车企和配件供应商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早有预感,但具体是何时取消补贴一直没有确切信息,而此次工信部的表态则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疑惑。
如果新能源补贴在2020年后取消,主机厂生产、研发新能源车的热情必然会有所减退,而为了防止车企在没有补贴的环境下放弃新能源车,工信部早已制定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利用政策捆绑的方式强制要求各企业持续输出新能源产品。相比要求严格的乘用车领域,一直处在“散养”阶段的新能源商用车企的未来也并不乐观。苗圩在会议上同时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工信部将加快商用车领域的积分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商用车企业将与乘用车企业受到同样的制约——没有补贴照样要做新能源车,产量达不到连燃油车也不允许生产。随着政策的下达,车企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对于刚刚成长起来的新能源产业,之前在没有足够销量支持的情况下,各品牌的新能源市场一直靠着“吃补贴”的方式勉强维持,而一旦没有补贴这份资金的输入,此类产品未来的存活空间势必将进一步缩减。
2、2017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案 有哪些变化
纯电动汽车
新方案对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同样是续驶里程超过250Km的车型,新方案的最高补贴额度由现行的5.5万元降低为最高4.84万元。
现行的补贴政策是依据续驶里程的工况算法制定的,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层面的要求:
也就是说,对纯电动汽车的可靠性要满足至少可以以100Km/h的速度行驶30分钟。
另外,对于一台重量为1吨(1000Kg)的小型纯电动汽车来说,每行驶1公里的耗电量应低于0.145度。
按照民用电价0.48元/度计算,每行驶一公里花费为:
0.145*0.48=0.0696元
按照每辆汽车年均行驶2万公里计算,每个家庭在充电上的花费为:
0.145*20000*0.48=1392元
相比之下,一台经济型轿车行驶2万公里至少需要7000元的汽油。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新方案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仍按照纯电续驶里程的工况算法计算,只是补贴额度由现行方案的3万元减少到2.4万元,缩水6000元。对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比亚迪秦这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要多花费6000元,相当于新车一年的保险费用。
3.客车补贴方案
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的补贴方案中,单位电量补助标准调整为1800元/kWh,同时增加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调整系数,其中,能量密度大于115Wh/kg的车型将可以获得1.2倍的补贴。不过,国家财政对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的单车补贴上限调整为23万元,现行补贴方案中,纯电动客车按照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计算方法的最高补贴额度为50万元,新标准降低了一半多。
另外,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分别引入了快充倍率和节油率水平两种调整系数,均比限行政策更加严格。
4.货车和专用车补贴
新的补贴方案中,货车和专用车最为收益,相比于现行补贴政策每辆车最高补贴13.5万元来说,新政策最高补贴额度提升到每辆车15万元。
不过,现行政策中,单位电量补助标准为1800元/kWh,而新政策将补助标准按照储电量划分,分别降低为1500元/kWh、1200元/kWh、1000元/kWh。
与此同时,新政策还对货车和专用车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
1.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80Wh/kg 。
2.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不高于0.5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3kWh。
5.燃料电池汽车
新政策中,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仍按照现行标准实行,或许是由于目前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具备该项技术的企业少有关系,但新政策仍然提出了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30%,且不小于30kW。
总结:http://www.okeycar.com/
在这个新能源补贴政策方案里,相比以往的补贴方案显得更加用心。在新的方案中,更多的考虑到了对技术的推动,比如纯电动车的补贴方案就加入了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的因素,通过简单堆叠电池的方式生产长续航里程的车型将获得更少的补贴,高能量密度车型获得更多补贴,这样就推进汽车企业开发新型的动力电池,从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对消费者来说,将会有更多续航里程长、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车型可供选择,不仅满足了日常使用需求,在北京这种限牌城市也将得以通过购买新能源车来取得汽车牌照资格。
3、2017年国家汽车新能源补贴什么时间能下拨到企业?
直接下拨到了各大车企
4、2017年补贴开始减少 新能源汽车怎么办
补贴退坡政策对抄整个车市的非袭常影响有限,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新能源车的销量基数很小。只是刚刚起步的新能源车市场会否有负面的连锁反应,政策实施的时间节点是否合适,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补贴减少,以补贴为中心的非市场化产业活动会逐渐减少回归市场理性。
5、比亚迪: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13.42亿元到账
3月2日,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13.42亿元。
比亚迪称,补贴款将提升公司现金流水平,有助于加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及公司资产负债率。
在工信部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中,宇通汽车、比亚迪和中通汽车三家获得的补贴最多,分别为45.9亿元、34.61亿元和11.2亿元。
比亚迪2019年半年报显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70984.5万元,当期其净利润为145457.3万元,政府补助将近占比50%。2016年至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达到71093.9万元、127580.7万元和207266.5万元,呈现逐年增长之势。
2019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3万辆。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2020年特斯拉正式入华标志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产品时代”。市场需求从未统一,未来不同价格区间将出现不同的领军车企。比亚迪自2018年起重建车型体系,随后爆款连连,如元EV、唐DM、宋Pro等。2020-21年比亚迪降本措施多管齐下,并将于今年推出首款“刀片电池”,3月即将量产,成本下降20-30%,利润质量爬升可期。基于对同一款车型下燃油、纯电动、插混的细分成本假设及测算,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更换在电芯部分可降本约8%,在电池包部分可降本约20%,总体提升纯电动车型毛利率约3.4%,提升插混车型毛利率约1.1%,单位千瓦时可降本约0.9亿元。
另外,随着补贴退坡的影响逐渐减弱,凭借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完整的产品体系,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行业领先。今年,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汉将于第三季度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车,风阻系数仅为0.233Cd,分为纯电动汉EV和插混车型汉DM两个版本,EV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00公里,有望成为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又一佳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7、新能源补贴政策都做了哪些大幅调整?
国家四部委在农历春节前夕悄然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即“2018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在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与2017年补贴政策相比,2018年新政策内涵更丰富,在补贴标准方面除了对车辆续航里程提出更高的要求,还将电池能量密度、车辆能耗按照一定公式计入补贴系数,整体而言新政策鼓励生产高续航、低能耗的车型。
另外,2018年新政策设置过渡期,时间从2月11日至6月11日为期四个月,过渡期内补贴标准按2017年补贴的一定折扣计算,6月12日之后正式启用新政策。
虽然过渡期内部分车型补贴打了折扣,但市面上销售的车型价格并未出现明显波动,这是因为新能源车企自行承担了补贴退坡的差价。崔东树同时表示,2018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在实现新能源汽车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对于新能源乘用车、客车、插电式混动车、专用车分别带来不同的影响。
根据新政策,续航里程低于150公里的车型将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因此此前在国内热销的一大批A00级车型面临升级压力。据记者了解,多数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已准备了一批满足2018年新政策技术要求的车型,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该批新车型将会在6月12日以后集中销售。
相对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的“淡定”,新能源客车企业面临的压力却要大很多,其压力不是来源于过渡期内补贴下降,而是因为新能源现有车型大面积不适合2018年新技术升级的需求。虽然2018年第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列入的51款纯电动客车系统能量密度均超过115Wh/kg,占比达到100%,可享受1.1倍补贴,但是如果将2017年1-12批目录综合起来看,新能源客车进入推荐目录的大批车型都不符合新技术标准。
8、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什么?
“具体补贴标准为:对本省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省外企业在贵州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符合有关安全性、动力性、维护保障等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跟进补助。中央财政和本省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除中央补助外,本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所需补助资金按属地原则..
9、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何时取消
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完全取消。
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近日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新政,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
从个人购纯电动车最高补贴12万元,到2016年最高补贴11万元,再到2017年最高补贴6.6万元,直至2020年补贴完全取消。
(9)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扩展资料:
目前,充电桩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突破,去年,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年初不到5万个,增加到年底的15万个,全年增量是上年度的6倍,我国一举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同时,目前我国新型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20瓦时每公斤,价格每瓦时1.5元,相比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1.7倍,价格下降了60%,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相比几年前都有了大幅提升。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已经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中原四大动力电池产业的聚集区,年产能已达到100G瓦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15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布的净利润预计增长超过30%;7家公司预计业绩增长幅度100%以上。
参考资料:新华网—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完全取消 业内:销量将保持稳增
10、2020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哪些?
目前,国家新能源局就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乱象。并且国家能源局已经建立了“退坡、调整、退出”机制,国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
另一方面,近期国家加强了对新能源车企资质的审查,前段时间30家车企被取消资质就是最好的例子。补贴政策的取消,必然会有一些弱势车企会被拒之门外。
其实,从2017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一直在走下坡路,比如2017年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整体退坡20%,而在2018年,退坡力度加大,而且更细化。
比如对续航里程150km以下的纯电动车取消补贴;对续航里程150km-250km的纯电动车补贴则划分为两档,150km-200km续航产品将从原来的3.6万元补贴下降至1.5万元,200km-250km续航产品的补贴则降为2.4万元。
对续航里程300km以上的纯电动车,补贴金额有所提升,450km以上的长续航车型,补贴从原来的4.4万元提高至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