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

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

发布时间:2020-10-28 08:18:58

1、奥迪与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2024年起本土化生产纯电动汽车

10月13日,奥迪汽车股份公司携手合作伙伴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举行的中德汽车大会上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在华本土化生产PPE平台纯电动车型,将双方合作提升至全新高度。

此次新合资公司规划引入的PPE平台,为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投产。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推动中国一汽与奥迪公司的战略合作全面升级。

据了解,中国作为奥迪品牌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2020年1-9月,奥迪品牌在华共交付512081辆新车,同比增长4.5%,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取得了奥迪入华以来最优异的成绩。此外,奥迪表示期望到2025年,其电动车在华销量将占到在华总销量的近三分一。

根据近日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8万辆,环比增长26.2%,同比增长67.7%。随着疫情的逐步趋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快速恢复,并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这样的高速增长也侧面印证了我国未来的市场潜力。同时,无论是刚刚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还是此前“延补免税”和新基建领域对充电桩建设的大力投资支持,这些都代表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与扶持。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良的政策保障是奥迪本次投资的基础,而此前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相信也是奥迪在中国市场加码的原因之一。据了解,2018年发改委便表示,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因此,笔者推测:虽然目前奥迪已确认与一汽的合作意向,但这家全新的新能源合资公司,或许还是要在2022年左右正式成立,毕竟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这块“大蛋糕”,奥迪自然不会放弃增加股权占比。同时,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引进、生产更多的e-tron家族电动车型,才能更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高端出行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锂电池或断供/德国电动车产量将超中国/小鹏将布局出行领域

001 /?受疫情影响 全球锂电池供应面临断供风险

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专业信息提供商 Benchmark Minonal Intelligence 发布的报告显示,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整个锂离子电池的供应链物流放缓,已危及到全球各地的生产和使用。澳大利亚作为锂的主要生产国,已经要求采矿和勘探公司协会的成员严格注意洲际旅行限制。在南美洲,智利实施了全国禁令、圣地亚哥部分地区处于隔离状态、阿根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隔离措施。在非洲,由于南非的边境和港口关闭,加上原材料钴的生产国刚果实施隔离政策,钴的供应面临中断。

002 / 产量超越中国 德国将于 2021 年生产 170 万辆电动车

据麦肯锡发布的 《2020 年电动车指数报告》 指出,到 2024 年,德国车企在全球电动车产量的占比将从 2019 年的 18% 增至 29%。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24.2 万辆,同期德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 50 万辆。单看产量数据目前德国与中国差距较大,但从销量增长速率方面来看,德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需求越来越旺盛。2019 年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0%,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3.98%。从市场需求刺激生产的角度出发,麦肯锡预测最快 2021 年,德国就将以 170 万辆的电动车产量规模超越中国。

003 / 美国先行体验 特斯拉将推出信号灯识别和自动泊车功能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透露,公司计划未来几周内,在美国推出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自动检测功能,最快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线,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004 / 布局网约车 小鹏成立出行科技公司

广州小鹏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楚雄小鹏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资料显示,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约车客运服务、汽车导航系统安装、汽车生产技术研究、汽车、二手车、充电桩销售以及汽车租赁等。

005 / 入局新能源汽车 美的集团控股将收购合康新能

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本次收购总价为 7.43 亿元,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合计控制合康新能 23.73% 的表决权。此举被业内视为美的集团“二进宫”造车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疫情之下,纯电动车的销量如何?特斯拉亮了!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兰博基尼、法拉利、玛莎拉蒂、FCA、PSA、大众、雷诺、福特、日产、现代、保时捷、丰田、本田、通用、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纷纷关闭工厂,并且范围从欧洲扩散至美洲,这对所有车企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而疫情1-2月在国内的肆虐也压制了国人的消费需求,随着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商务部也宣称下一步将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并且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举措。那么在疫情的影响之下,纯电动车1-2月的国内销量到底如何呢?小编基于交强险数据,为大家做一个分析。

新能源车型1-2月份国内销量共55742台,其中纯电动车销量40005台,插电混动销量15737台。2019年1-2月新能源车型整体销量共127592台,其中纯电动车销量103929台,插电混动销量23663台。也就是说,相比去年而言,今年1-2月份新能源车型整体销量下降56%,纯电动车销量下降62%,插电混动销量下降33%。从以上数据来看,疫情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么,今年1-2月份纯电动车销量的TOP10有哪些车型入围呢?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自国产特斯拉Model 3上市后,一跃成为销量之冠,销量达4737台,广汽传祺AION.S、宝骏E100、蔚来ES6分别位于第二、三、四名,销量分别为3030台、2535台和2105台,而欧拉R1、北汽EU5和比亚迪E2则旗鼓相当,销量分别为1573台、1569台和1542台,奇瑞小蚂蚁eQ1、小鹏G3、比亚迪元EV位于第八、第九、第十名,销量分别为1352台、1237台和1170台。从图中可得知,除了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蔚来与小鹏以外,其他TOP10中的车型均来自于自主品牌。那么关于这十款车型,又有哪些由终端消费者购买,哪些为企业大客户购买呢,小编这就带大家看一看。

从上图可以看到,除了广汽传祺AION.S和北汽EU5这两款车型以外,其他车型的销量主要来自于终端消费者购买。而广汽传祺AION.S和北汽EU5的大客户购买主要来自于出租车以及共享出行公司等。

小结

包括纯电动车在内,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影响较大,但小编相信,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之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以及滞后的消费行为将会回归正常。以2003非典为例,2003年4月份,北京地区4S店的平均成交率超过之前20%-30%,并且2003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私人购车整体销量的同比增幅达34.2%,所以疫情后续也许会刺激车市销量的增长,毕竟相对于公共交通来说,私家车会带给大家更多的安全感。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

基于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数据,对2019年全球市场电动汽车(乘用车,包含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动动力车PHEV)销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特斯拉model 3

Model3不采用铝制车身,所以车身尺寸将缩水20%来抵消因重量增加而对续航的影响。Model3预计续航里程在320公里左右。

特斯拉的第四款车型Model3发布,续航346km,破百时间小于6秒。

2、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是北汽旗下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沿用了绅宝D50的设计,并在前格栅、尾标等处增加了蓝色装饰条进行装饰。

动力方面,EU260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00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260Nm,最高车速140km/h。官方数据显示,该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60km,等速行驶状态下可以达到350km。

3、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为五门五座掀背轿车,由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情况下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

采用200伏家用交流电,大约需要8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而10分钟的快速充电,便可提供其行驶50公里的用电量,日产聆风将于2010年底于欧美以及日本市场上市,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

4、比亚迪元/S2EV

比亚迪元/S2EV是比亚迪e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同时也是e系列的首款SUV车型,带来专业UP、安全UP、优享UP、外型UP、智能UP“5UP全能”。比亚迪元/S2EV采用的是BYD高防护电池,特殊包装工艺,经受火烧、短路、撞击、高温、挤压、过充等极端测试点。

5、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

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主要为宝骏E100。宝骏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车身长宽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轴距1600mm,转弯半径仅为3.7m,整备质量为840kg。

5、欧洲电动车销量暴涨92%,MODEL 3却下滑不敌大众,第一是?

根据数据显示,受到了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大跌,无一车型销量可以破万。但是欧洲就没有春节假期,而且2月也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汽车销量也同比下降了7.0%,与此同时,纯电动汽车销量却同比暴增92%。

可以看到,欧洲2月的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中,1月遗憾落败给MODEL 3的雷诺Zoe,2月销量达到了6391辆,大幅领先其它车型,成为了2月销量冠军;第二名的大众高尔夫纯电版销量为3695台,超过了1月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 3;第四名是来自标致的208 EV,这款新车在欧洲上市后销量就非常不错,2月拿下了3463台,以微弱的差距不敌特斯拉MODEL 3;而第五名是来自日产的聆风,一直以稳定著称。

从车型来看,欧洲消费者的喜好跟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的新能源车销量还是以轿车和SUV为主,但是欧洲前五名的车型就包含了微型电动车、两厢车、轿车和SUV,消费差异较大,没有车企能够一家独大。

从车企来看,前五名中有三款车型都是来自欧洲车企,只有特斯拉MODEL 3和日产聆风不是欧洲本土企业,可见欧洲消费者还是对本土品牌比较认可,其它品牌想要占有一席之地非常困难。而MODEL 3现在是全球电动车的“当红炸子鸡”,日产聆风则是前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冠军,之前在欧洲的销量也非常稳定,最近也推出续航了更长的版本。

最近欧洲汽车产业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大,很多车企都关闭了在欧洲的工厂,甚至很多国家都已经“封国”,相信3月销量也会出现严重下滑,恐会拖累全年的销量表现,新能源车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还是个不小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传统车企的电动化之路好不好走?

最近新能源车市多次迎来利好消息,从复工被重点关注、到补贴政策再延三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依然大有可为,在新四化的大趋势下,也有越来越多车企投向电动化之路。

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怎么样了?

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含特斯拉)完成5.3万辆,同比下降53.2%。

数据来源:乘联会

3月,比亚迪汽车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2256辆,同比减少59.2%。特斯拉中国月销量也突破万辆,销售10160辆。Model 3是国内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销售10160辆。补贴后售价仅29万多的Model 3已经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竞争力,特斯拉仅凭借Model 3一款车型就达到了销量破万的好成绩。

3月,广汽新能源销售3503辆,同比增长121%,此时距离广汽走上新能源之路不过三载时光。2017年4月27日,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式奠基;2019年4月27日,Aion系列首款车型Aion S正式上市;2020年4月27日,Aion系列全新车型将线上开始云预售。

Aion S

Aion S是由广汽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GEP全新研发而来,从设计到生产等一切流程,都是按照纯电动车的标准来执行。2020年1月至今,车市因疫情原因始终低迷,Aion S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逆势上扬。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3月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威马汽车销量均突破千辆。根据蔚来汽车此前公布的最新交付数据显示,2020年3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为1533台,同比增长11.7%,环比上月增长116.8%,累计交付ES6车型1479辆、ES8车型54辆。理想汽车上险数1475辆;威马汽车销售1173辆。虽然风波始终不断,但从销量来看,蔚来汽车仍然是销量最高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可以说,其产品力和品牌口碑已经进入良性循环,拥有了抵抗风浪的生存能力。

3月,北汽EU系列、全新秦 EV分别销售4450辆、5066辆。

市场表现不理想的新能源汽车该何去何从?

吉利新能源车销量榜上有名,但来源于吉利GE平台的自主品牌几何市场表现并不算优秀。据资料显示,2020年3月,几何主打车型几何A销量为293辆;2020年1-3月,几何A的累计销量为674辆。

几何A基本可以说是由帝豪改进而来的电动升级版本,并不是重新开发的新款车型。但几何A的补贴后售价为15.00-19.00万,帝豪的售价仅为6.98-9.88万元。之后几何推出了帝豪纯电版,补贴之后的价格为13.58-15.98万元,与几何A价格基本重叠,且二者究其根本出自同一家车企,形成了同业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几何新能源车作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帝豪EV的销量也并不乐观,3月销量仅有203辆,远远低于同级车销量均值2667辆。几何品牌未来想要塑造起自己的品牌力,还欠缺一款真正实力过得去的拳头产品。

日前,上汽大众代号为Lounge SUVe的纯电动中大型SUV已经在安亭新能源工厂下线。大众作为燃油车领域的“一方豪强”,在决定进军电动车领域之后也迅速推出了多款电动产品,比如朗逸、途岳。

朗逸纯电在推出之后也曾经有过销量小高潮,2019年10月朗逸纯电销量为417辆,11月销量为321辆,12月销量为3872辆。但到了2020年1月,朗逸纯电销量开始出现大幅下跌,固然有疫情影响,但远远低于同级车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

燃油版朗逸2019年全年销量高达526291辆,具有极高的群众认可度,但朗逸纯电却如此无人问津,其问题或许出在续航上。朗逸纯电搭载容量为38.1kWh的三元锂电池,NEDC续航里程为278公里,冬日寒冷时期,这个续航数据甚至可能还要打个五折,这意味着这辆车只能在城市周边作为代步车使用,在换电、加电尚没有大规模普及的当下,十几万元购买一辆周边代步车显然有些鸡肋。

今年上汽大众还将推出途岳纯电版,目前会收获什么样的效果还不可知。据工信部信息披露,途岳纯电续航也仅为315公里,预售约为18.98-20.98万元。正如刚刚所说的朗逸纯电,300左右的续航里程与当下大多新能源车相比竞争力较为弱势,且上汽大众自从帕萨特在中保研取得较差的碰撞测试成绩之后,口碑和销量均受到了较大影响,途岳纯电目前展露出来的数据还不足以作为“王牌”产品来打破僵局,未来销量很难乐观。

日产的轩逸纯电版销量在2019年5月份也曾达到3300多辆,突围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但其销量随后就出现断崖式下跌,直到3月份才略微回升。

4月22日,中国大陆首款悬挂丰田车标的纯电动汽车正式上市——广汽丰田C-HR EV,丰田的“E进擎”纯电家族自此有了第一个成员。“E进擎”是丰田的纯电动家族系列,之后丰田还将推出一汽丰田奕泽IZOA EV,丰田在中国的电气化布局也随之逐渐走上正轨。这两款车型均搭载了三元锂电池,续航在NEDC工况下为400km。两者还搭载了同样的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50千瓦、扭矩为300牛米,最高车速可达160km/h。

此前丰田与比亚迪的合资也证明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2020年4月2日,丰田汽车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集合中日技术和经验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合资公司,将共同研发性能优异的纯电动汽车。

传统车企的电动化之路好不好走?

目前,北京市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已达20.31万个。今年在先期计划建设1632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基础上,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将再增加1187个北京充电桩建设计划,共计实施2819个充电桩建设工程。可覆盖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场馆周边、京礼高速服务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

国网北京电力新闻发言人邱明泉表示,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去年在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了400个充电桩,今年将继续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加强充电网络的建设,与此同时,也将在一些居民小区建设288个智慧有序充电桩,同时在立体车库建立无线充电设备,充电桩的群充群控方面都将积极试点示范。

国内的新能源车基建设施正在逐步跟上,这也是新能源向上发展的必备土壤。其他城市目前还无法达到北京的基建水平,但新能源基建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到将成为大趋势。

除了必备土壤,国家还送上了一股东风。财政部官方网站4月23日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指出,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其中有一条规定我们需要重点注意: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目前我国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大多售价不超过30万,蔚来作为高端豪华品牌,售价虽超过30万,却已经推行了换电模式,未来售价仍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但特斯拉即将推出的Model Y和已推出的Model 3高配版均无法再享受此项福利政策,给了其他品牌更大的生存空间。

但环境利好并不代表传统车企转型之路好走,造车新势力已经在国内笼络到了大量的消费群体,头部造车新势力正在趋向成熟,传统品牌转型的路上面临着来自造车新势力的巨大竞争压力。再加上外来品牌特斯拉像巨鳄游进了猎物群,迅速“撕”走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虽然有成功者,但还有轩逸、朗逸等车型市场表现均不理想,吉利旗下的几何也没能扛起吉利麾下新能源自主品牌大旗。

传统车企转型很难像比亚迪一样从技术入手成为行业龙头,但可以学习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车企,致力于研发并打造出王牌产品,才能真正的在市场上站住脚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特斯拉带头,明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激增36%

凯恩能源研究顾问公司预测,随着各国纷纷推出新的电动车购买激励政策,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激增 36%,预计将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
凯恩能源研究顾问公司(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执行董事Sam Jaffe表示,当前诸多因素影响电动车市场需求受到抑制,2021年将成为电动车销量大幅攀升的转折点。他认为,欧洲和中国市场是带动市场需求的关键力量。
根据券商Sanford C. Bernstein的数据,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预测今年中国电动车产量至少可达130万辆,并可能上看150万辆,这要视今年市场状况而定。
凯恩能源研究顾问公司指出,欧洲将是明年推动电动车销量增长的最大动能,归因于欧盟致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推出多项补贴政策,提升消费者换购电动车的意愿。
根据最新出台的13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德国政府近日宣布对电动车补贴提高一倍,并把增值税从19%降低至16%。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电动车将获得6000欧元的补贴,加上3000欧元车企补贴,德国电动车补贴高达9000欧元,有资格获得全额补贴的车型包括宝马i3、现代Ioniq EV和Kona EV、起亚Nero EV、标致208 EV、雷诺Zoe和特斯拉Model 3。此外,德国政府还拒绝了汽车行业提出的鼓励内燃机汽车的要求,转而将投入25亿欧元用于电池生产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市场方面,随着更多电动车型陆续上市,销量也有望在明年进一步成长。其中,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可望占有更多市场份额,而福特Mustang Mach-E和通用电动皮卡悍马Hummer EV也将占据一席之地。
据加州新车经销协会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上牌18856辆,成为新车销售排行榜冠军,这是电动车首次获得销量第一头衔,超越了常胜将军本田Civic和丰田Corolla。这个成绩也胜过了本田Accord和丰田Camry,使得特斯拉的市占率上升到 4.6℅。
随着Model Y的交付,是否会像Model 3一样形成市场冲击,也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话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1月销量暴增72%,超越大众比亚迪,现代起亚电动车迎来开门红

在全球汽车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从去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也出现了负增长,最终全年销量微跌4%,美国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在此前提下,很多新能源车企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就遭到了暴击,我国的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其它车企也难以独善其身。

就在这车市寒冬中,来自韩国的现代起亚电动车却逆势大涨,在一月迎来了开门红,累计售出了11749台新能源车,超越了我国的比亚迪和德国的大众等车企,跃居至全球第四名,而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欧洲市场是一月现代起亚电动车最大的亮点,共售出了6083辆,同比增长了71.3%,其中KONA EV和NIRO EV 立下了汗马功劳,分别售出了2442和1593台。要知道欧洲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向都比较喜欢本土品牌的车型,可见现代起亚的电动车有多强的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现代起亚的布局也很早,2018年8月就推出了K5/索纳塔 PHEV,11月又推出了KX3 EV,2019年投放的车型更多,不仅有K3/领动 PHEV这样的插电混动车型,还有昂希诺EV和菲斯塔EV,都是合资纯电车型续航表现非常突出的车型,同时性价比很高,产品布局也非常丰富,涵盖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以及覆盖到紧凑型轿车、中级轿车和小型SUV多个细分市场。

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现代起亚还会推出K3 EV等车型,同时去年在进博会亮相的45概念车,其量产版车型已经在进行道路测试,预计明年就可以投入生产;近期,现代起亚还拿出了一款很有未来感的概念车Prophecy,新车采用了酷似游艇的设计,又加入很多现在非常流行的设计元素,让人过目难忘,展示了现代起亚对未来新能源车的设计理念,日后进行量产的话,估计又是一款畅销车型。

同时在电动化战略上,现代起亚也有着清晰的目标,计划至2025年,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年销量超过67万辆,进而能够跻身全球前三大电动车生产商的行列,并跃升为受顾客喜爱的全球三大电动汽车(电池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车)企业之一。在欧洲市场,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0年末,实现旗下车型75%电动化的目标,并在今年向欧洲消费者供应近8万辆零排放车辆。在中国、韩国、美国等重点市场,从2030年起便积极推进新车实现电动化。

以目前现代起亚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和深厚的新能源技术来看,这个目标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遥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