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车吗?
只能说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国土面积大,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有限的,但是燃油汽车就不会受到行驶里程的限制!
2、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选择哪个最好?
根据你的自身情况,就看你是不是经常出远门了,经常出远门就买个燃油的,要是就上下班开车,新能源也可以。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最受诟病的无疑就是其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却只能跑300公里,优秀一些的也只有400公里出头,所以在续航里程方面燃油车具有天然的优势。
3、新能源汽车最终会完全代替燃油车吗?为什么?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发展飞速,中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伴随着前几年的疯狂补贴,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遍布了全国各地。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尽管如今新能源的补贴已经逐渐降低趋于理智,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没有停止不前。
只是负面的新闻不减,技术要突破的问题还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完全取代燃油车吗?其实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境和所以新型产业是一样的:技术瓶颈,社会的舆论,资金的匮乏等等。那么这个市场到底会走向何方。
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出炉,是谬论还是大势所趋之前有消息称我国将在205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数据有各种版本),这引发了行业内外的轩然大波。其实我国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早在此前欧美的许多国家纷纷发布了禁售时间:最早的是荷兰和挪威的2025年,德国和瑞士都是2030年。所以我国的这个暂定时间一点都不激进。
我国有望在2050年前完成燃油车的全面退出,中间有30年的时间。尽管不是研究技术的一线人员,我们也可以想象30年中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为了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从这个出发点来看,这种趋势是必然的,无论时间的长短。技术不成熟?失业?都不是问题有很多燃油车业界的专家立刻提出了质疑,主要质疑的原因有3点:
第一点就是人们的接受度问题,补贴降低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有了下降,因此判定没有补贴后新能源汽车根本没有市场;第二点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成熟,续航和安全问题都亟待解决,短期内无法得以突破;第三点就是传统燃油车行业数以千万计的从业人员将面临失业,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带来大面积的社会问题。
其实这三个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前两个问题其实可以看做同一个,新能源汽车可以省去高昂的油费,对车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人们犹豫的真正核心不是补贴,而是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技术越成熟,市场的接受度将会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失业问题其实在很多次技术变革换代的时候都出现过,数码相机代替胶卷的年代,手机代替传呼机的年代,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机的年代。但是因为会造成失业所以就拒绝进步吗?
如果这样,人类的文明还将停留在原始社会。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重新建立新的产业链,然后逐步健全丰富,能够与之一起进步发展的人必将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位置。要承认,未来已来我时常和身边的人说:要承认,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了。它将高速的发展,随之取代传统汽车行业的点点滴滴。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可怕和悲哀的事情,我们拒绝新能源车只是在拒绝走出舒适区,或是部分利益相关者担心自己的蛋糕被蚕食。尽管在传统燃油车行业从业了十多年,面对新的市场我仍充满了期待和学习的心。新旧行业交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过去的经验加上新的技术,为何不能去成为更好的人呢?
有个朋友毕业起就在传统纸媒工作,在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学习接触新的东西,如今小小的自媒体工作室办的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风生水起。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在某天完全代替燃油车,从大排量地发动机越来越少地被运用就能看出这是必然的大势所趋。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还有人怀念现金时代吗?当然不,我们只想要更好的时代。
4、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车吗?
新能源汽车以后会取代燃油车,因为目前全社会性的环境污染,石油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问题,导致社会发展以后必须取代燃油车
5、未来燃油汽车市场地位会被新能源动摇么?
对于这个抄问题,如果是早几年可能还有疑虑,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逐渐应用,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走近了。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接近80万辆,其占汽车总产量的2.7%;而据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超过200万辆,而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逐步扩大,而取代燃油汽车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组信息,目前已有多国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其中德国 2030 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法国将在204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英国将在 2040 年后禁售燃油车;荷兰和挪威将在 2025 年禁售燃油车;印度也宣称要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美国加州将在 2030 年禁售燃油车。这意味着燃油汽车也将逐步退出舞台,而新能源车会得到大力的推广,但前提是超级电池的出现,让新能源车达到与燃油车相仿的续航。
6、混合动力汽车能取代燃油汽车吗?
新能源这两年算是发展的十分顺利,不少车企也纷纷投入其中。按理说,新能源的污染少、还有一定的购车补贴,这优势还是比较多的。不说别的,光续航就是一个大问题,一场春运揭开新能源遮盖的弊端。
短,充电频
其实,大家之所以购买新能源车,无非也就是为了能省钱、省油,同时也践行越来越倡导的环保理念,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是掉入了不少坑。
之前有车主表示自己购买的是比亚迪纯电动车,当初买车价格的确是不贵,杂七杂八的省下来,也是能少花将近1万块。刚买回家也没感觉不好,但开了没两天吧,就发现这续航是个大问题,虽说就上下班使用,但也要一天一充电。
2.“无处安放”的电池
如果说单单是续航短,这倒是也能理解。之前据网友称比亚迪宋换了次电池,就花费了5万多,而特斯拉这种豪车更是要15~18万左右。
电池报废怎么处理,不属保修范围的损坏需要多少钱更换,电池到底怎样安放处理,才能真正践行“环保”之行。买了新能源电动车,还多了一个电池千万别坏的担心。
相比之下,同样配置的混合动力比汽油车贵几万块。
“国六”燃油标准已经到来,“国六”排放标准也将在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国六”标准发布后,中国油品标准已成为世界最严标准之一。汽车的燃油质量和排放标准会越来越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减小。新能源车还是传统汽车,依然会在购车人心中的天平上,起落权衡。
7、新能源汽车最终能否替代燃油车?
在全世界推崇环保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在汽车市场中占取越来越大的份额,加上国家政策的帮持,各大车企也在绞尽脑汁的研究新能源汽车。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拥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科技技术也逐渐的完善、增强,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面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两个选项,坚定不移的选择燃油车。导致这样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安全
最近的新闻屡屡出现“新能源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不安全”等热点事件,尴尬的问题在于,现在的消费者逐渐将自己和乘客安全问题放在购车时首要考虑因素。究竟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经常性有自燃这种危险事件发生呢?这和新能源汽车的构造有比较紧密的关系。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储备为一大块电池,电池的自重几乎占据整车自重一半的重量,所以车企为保证车辆在形式过程中重心不会偏移,不得不将电池安放在车辆底部。
众所周知,车辆底部不管对于任何车辆都是比较脆弱的,行进过程中轮胎带起来的飞石或是路面不平整都有可能损伤到车辆的底盘。用传统的燃油车举例:宝马M系列,前置后驱驱动方式,如果车辆底部的转动轴损坏,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动力输出。新能源车最脆弱的就是它的电池,而电池出于安全的考虑又被安排在这么危险的位置上,一旦电池收到了外力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短路等问题,最终导致自燃。虽然现在大部分车企都给自己产品安装厚厚的底盘装甲,但是依然不能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
二、续航
续航问题也是消费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很多车企用最佳情况下的续航里程来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大打折扣,这样的行为十足伤害了消费者心,导致消费者杯弓蛇影,不敢再购买新能源车。其次长时间的使用电池,注定会产生电池衰减等问题,比如平时使用的手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难保证电池如同刚出厂时的良好性能,但是手机可以随身带着充电宝没电了就充电,汽车做不到啊。本来电池在满电的情况下可以行驶500km,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可能满电只能形式350km,这样的电池衰减也是消费者很难接受的。
三、充电时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不管是什么品牌,最快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充满,比较燃油车加油也就几分钟,然后又是几百公里,这么一比较燃油车的性价比依旧很高。虽然现在新能源车企都削尖了头去缩短充电的时长,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但是可能永远做不到燃油车这样的效率也是车企很头疼的问题。
总结:新能源虽然顺应了当下的趋势,但是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在这些困难得到充分的解决之前,可能还是会有诸多消费者坚持选择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作为城市代步可能完全够用,但是里程一旦较长,用户心里多少都会打鼓,反而燃油车恰恰能打消消费者这些顾虑,还是希望各大车企的工程师们能够攻坚克难,早日解决现有的问题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买燃油车好还是新能源车好?
朋友你好
推荐购买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确实节约能源,但价格较贵,并且自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部件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百是很大的,并且新能源汽车续航时间(冬天行驶里程会比夏天短)、能源补充方面还差强人意,二手新能源车也卖不掉。6年后换电池的费用 又可以买辆车了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如果两者兼顾的话,可以考虑混动的。
望采纳 谢谢。
9、取代燃油车为时尚早,浅谈当前新能源车5大弊端
新能源汽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动车,其实它的历史比燃油车更早。早在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就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而世界第一台电池电动车也在1881年诞生,仍然早于第一台燃油车。而在被燃油车称霸车坛百余年后的今天,伴随着石油危机的到来,电动车迎来了翻身的机会。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新能源车受困于技术瓶颈,导致了想要全面取代燃油车依旧尚需时日,本文就来和大家聊聊新能源车现存的5大弊端。
弊端1:电动车的制造过程本身并不环保
有调查显示,新能源汽车赖以生存的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锂的开采过程并不环保。当一辆电动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时,它已经排放了超过25000磅的二氧化碳,而同样的制造一辆普通汽车,只需要16000磅。
因此锂电池只能是当前新能源车动力来源的一个临时选择,伴随着未来石墨烯等能源的出现和技术的成熟覆盖,锂电池将退出舞台,届时再制造新能源车时将大大降低生产污染。
弊端2:废旧电池处理不当对大自然的污染无法估量
现在出现在中国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用电作动力,因为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所以被称为环保汽车,虽然新能源汽车本身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污染环境,但它身上含有的电池也是最大的污染源,如果被随意丢弃,给土壤造成的危害将远大于燃油汽车。
如果说燃油车造成的污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新能源造成的污染则是隐秘性的,电池回收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那么对大自然的伤害将远远超过燃油车的尾气排放。
弊端3:电力的制造过程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数据显示,国内现阶段的发电大部分依靠煤炭的火力发电,占比超过7成,虽然也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但占比很小,因此电动车所需的电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环境污染极大的火力发电,也就是说虽然电力是不污染环境的,但发电的过程却严重污染环境。
那么在未来,如果发电能不再以燃烧煤炭作为发电主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清洁发电,那么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力也将更加环保,新能源车“伪环保”的帽子才能真正摘下。
弊端4:新能源车受困电池衰减影响,保值率低,一台车无法长期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当今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量大幅衰减,导致新能源车的保值率远低于燃油车,而更换电池的成本又很高,也使得新能源车的寿命很短。燃油车普遍可以使用10年以上,在电动车上则无法实现,这也就导致了新能源车的更新更加频繁,用车成本也相应增加,虽然充电比加油便宜,但很显然几年就要换台车的费用要更高,同时制造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也会导致资源浪费。如果未来能有可以长期使用的电池能够得到推广,亦或是可以降低更换电池的成本,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周期大幅延长,那么新能源汽车才有了更多值得存在的价值。
弊端5:现阶段新能源车续航和充电依旧是难题
由于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而温度太高,电池充电速度也将大大降低。为了有效充电,锂电池环境温度范围应在0度-28度之间,在这个区间内一般充电效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低于0度以下或温度达到40度以上,充电锂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
因此例如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天冷夏天热,新能源车在使用中续航表现都会打折扣,冬天续航甚至会下滑40%以上,让无数车主苦不堪言。
此外新能源车的充电依旧耗费时间,虽然不少产品可以做到40分钟完成80%的充电量,但只能说相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升,和燃油车加油速度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
结语:说了新能源车这么多弊端,归根到底都是当前新能源车技术瓶颈所导致的,电池技术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但并没有巨大的技术更新,这也是束缚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更环保的电池,更环保的发电技术以及增加新能源车的使用寿命,解决这几个问题,新能源车才能真正具备取代燃油车的实力,现在来看,还需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