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终收官:12月汽车销量出炉,SUV、新能源市场逆势增长!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12月综合销量排行榜。据悉,1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14.1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1.1%,另外,轿车、MPV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比下降,新能源市场以及SUV市场都有同比小幅度增长。整体来看,车市依旧低迷,“寒冬”还在继续。
话不多说,下面就来看看各大细分车市中具体车型销量数据表现吧!
SUV榜单:哈弗H6稳居第一 途观回归前三
在12月份的SUV榜单前十中,自主品牌仍具优势,其中有6个位置属于自主品牌,希望在2020年自主品牌将此成绩发扬光大。
榜单中,哈弗H6依旧稳据SUV销冠的宝座,虽然哈弗H6的12月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过其还是和第二名拉开了较大差距。截止目前,这已是“神车”哈弗H6的第79个销冠。
另外,在CS75 PLUS的不断加持下,长安CS75车型依旧位列第二名,同时探岳也保持着异常出色的销量增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途观的也正式回归第三,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轿车榜单:“双逸”持续领跑,北汽EU系列归来
轿车榜单中,前两名依旧两位常青树轩逸、新朗逸占据,表现力依然惊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曾多次被卡罗拉占据的第三名,12月份被大众速腾所占据。另外在中型车中,虽说帕萨特遭遇“中保研”负面,但还是稳居同级第一。
而在轿车榜单中,增长速度最突出的还属自主品牌北汽EU系列。12月,北汽EU系列以74.9%的惊人涨幅和近22000辆的销量位列第十名,是“杀进”轿车前十榜单中的唯一自主品牌车型。
MPV榜单:排名变化不大,传祺GM8进入前十
12月,MPV销量榜单前三甲依旧由五菱宏光、别克GL8、宝骏730控制,不过,常年上榜的比亚迪宋MAX退出了前十的竞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汽传祺最高端的MPV车型——传祺GM8,进入了前十行列。
新能源车榜单:增势明显,新老选手众多
相比于其它榜单,12月新能源车榜单的增势明显。据相关数据了解,1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3.0万辆,环比增长82.3%;全年累计销量33.5万辆,同比增长3.9%。
榜单中,奔腾B30 EV作为新晋车型之一,增势最为明显,暴涨96955.6%,达8735辆。不过,不难看出,这么高的增长得益于去年同期那个位数的销量,看似惊人的数据其实也有着辛酸的过往,能否保持下去,值得期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乘联会: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7万台,全年同比增长4.3%
根据乘联会厂家批发数据,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
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06万台,同比增速4.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实现高增长,但同比仍呈现全面负增长特征,体现了补贴退坡前装的后续影响效果较大。
纯电动市场同比下滑6%
纯电动市场2019年12月市场占比89.1%,同比下滑6%,环比上涨81%。
2019年12月纯电动中的A00级电动车有3.4万台,同比下滑28.2%,环比上涨83.8%,占纯电动乘用车27%份额,较2018年12月的36%下降较大。
12月的A级电动车达到7.5万台,同比增长40.9%,是表现很好的大市场。A级电动车主要是个人用户和出租租赁的拉动,尤其是网约车市场的表现很好。
12月的A0级电动车同比降62.6%,体现政策退出的私人购买压力较大以及主力车型的表现疲软。
而B级电动车虽然数量较小,因新品贡献,同样出现同比暴增,环比表现稍弱。
2019年12月插混A级市场总体表现不佳,同比下跌56.9%。
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仅供参考)
具体车型来看,A级纯电动车依然是销量主力,北汽EU系列也以21963的销量成为绝对销量增长贡献,并以11万辆的累计销量夺得年度销量车型。
累计方面,除了冠军北汽EU系列,依靠去年上半年较好表现的比亚迪以6.2万台累计销量紧随其后。下半年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 S,最终也以3.2万台累计销量进入累计榜单,也助广汽新能源完成了4万台的年终销量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没有逆势而上,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冷下去吗?
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101.53万辆,同比增长83%,其中纯电动车乘用车销量约为75.89万辆,同比增长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25.55万辆,同比增长138%,在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却逆势而上。从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给予补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近十年。由于早期的新能源汽车优势较少,主要依靠国家政策驱动。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弊端便是续航里程不足,早些年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在200km左右,而随着2018年补贴偏向更高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的车型之后,市场上的主流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达到400km+,比如长安逸动EV460续航就达到了405km,少数车企续航里程可以做到500km+,比如蔚来ES6纪念版达到了综合工况续航达到了510km。
续航里程提升,关键在于电池能量密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17年纯电动汽车中,乘用车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主要集中在90-120Wh/kg。而到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电池能量密度占比最高的是140-150Wh/kg,达到了45%,整体提升了30-40Wh/kg。因此,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与续航里程的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更加突出。
新能源现在之所以不被认可,主要还是因为这种车的成本太高,所以车价也让人无法接受,很多人即使是有心想要购买,但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在这种车型中,电池的成本是最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这种车的价格偏高,不过车电分离可以帮助这种车更好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车的成本。其实大家最在意的还是续航的问题,想要达到理想的续航,电池的构成是最关键的,要是电池的技术提升,快充技术也快速发展,再加上路权规范了,成本上也降低了。
4、12月国内汽车销量214.1万辆 乘联会:消费市场已筑底
中国网汽车1月13日讯 (记者 王芳)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19年12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环比上涨11.1%。据统计,2019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达到了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相比2018年减少约165万辆,比2017年减少约302万辆,是超预期的下滑。具体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2月乘用车市场销量走势分析。
整体销量走势: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2019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14.1万辆,同比下滑了3.4%。去年1-12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达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此表示:12月的零售仍属偏弱走势,应有的春节前回暖走势未达正常水平。近期消费信心不强、随着猪肉等价格相对高位,教育医疗等消费水平提升,加之中西部房地产销售持续增长,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性挤压加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热情不高。
从产量方面来看,2019年12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量为210.9万辆,同比增长了3.5%,这是继11月后连续出现正增长。12月厂家库存较11月下降8万辆。2019年厂家库存下降25万辆,而2018年也下降15万辆,厂家去库存减压特征明显。
此外,根据数据统计,去年12月份厂家批发销量216.2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6.3%。乘联会表示:相对历年的12月拉升,2019年12月的批发环比拉升不强,全年市场走势也趋于理性。
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
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辆,同比下滑了15.1%,环比增长73.5%。乘联会认为:12月新能源销量环比拉升主要是由于车企抓住年末时机增量。
12月份纯电动乘用车批发11.9万辆,增速同比下滑了8%,环比增长76%;其中A级电动车同比增长60%,A00级同比下降70%。乘联会对此表示:近期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12月份插混车型批发销量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此外,据统计,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6.0万辆,同比增速5.1%。乘联会表示:目前新能源市场仍处于退坡后的持续调整期,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 A00级纯电动份额从49%下降到26%,A级电动车从33%上升到56%。网约车出租等市场规模扩大较快,代步私人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压力。12月份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2.8万辆,同比增长40%;2019年1-12月普通混合动力车型累计28.5万辆,增速达33%。
分车型类别销量走势:SUV车型销量同比上涨 轿车、MPV均下滑
从车型类别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101.8万辆、99.1万辆、13.2万辆。与11月份的销量相比,轿车环比增长9.7%,SUV环比增长12.4%,MPV环比下滑了13.5%。
乘联会表示:12月份SUV零售同比增长2.5%,其中B级SUV同比提升了22%,A级SUV同比增长了5%,大众等合资SUV较强,自主的吉利、长安等SUV表现突出。12月份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6.9%,其中德系轿车同比增长了3%,自主轿车同比微增。12月份MPV同比下滑15.2%,其中美系MPV环比同比均较好。
各厂商销量走势: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
从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来看,2019年12月份销量最高的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22.8万辆、22.1万辆、14.4万辆、12.7万辆和12.5万辆。对比11月份,东风日产一跃超过了上汽通用和吉利汽车,占据了第三位。12月份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北京现代和东风本田。长城汽车从第六位跌落至第八位,同时,广汽本田也跌出了前十位。
乘联会表示:12月份消费升级稍好,但入门级消费乏力仍较明显。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增速16%,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6%,自主品牌同比下降3%。从车系版块看,2019年德系和日系份额均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自主品牌主力厂家表现优秀,但其他品牌分化较大。
乘联会: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已经见底
乘联会认为:2018年乘用车市场同比下滑3%,2019年全年零售降幅持续扩大,同比下滑8%,从2019年季度表现看,上半年的消费、税收成为近期车市的至暗时刻。从下半年乘用车市场的增速表现看,消费市场已经筑底,稍显回升态势。
2019年的车市艰难主要是部分地区抢先国六切换,国五库存较大导致车市库存车切换压力较大,这些切换地区在6月底前的零售车型的国六占比仅有不到一半,7月国六车型就达到95%以上。部分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车型出现国六断档,产品序列出现阶段性断层,被迫丢失市场份额,经销商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造成自主品牌在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0%,自主品牌总体市占份额也出现了近五年的新低,个别月份低于38%。
乘联会预测车市将从2019年的最惨谷底走出,目前乐观判断是1%,2020年乘用车增速相较2019年的-8%必然大幅改善,车市颓势逐步扭转,这是建立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同时在各项支持政策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做出的乐观判断。
车市展望:2020年1月的销量主要靠传统车实现
乘联会表示:由于今年春节提早,加上年前消费促销较大等多因素影响,1月厂家销量开门红的难度较大,预计乘用车市场总体1月零售负增长10%左右。虽然2019年末市场不强导致可结转的余粮少,但各厂家仍然会通过协调2019年年末的产销节奏,来力争2020年开门不太差,也有利于2020年车市行业的稳定,让开门表现更强,赢得先发制人的市场声量,以求达到对全年信心提振的效果。
由于今年1月的新能源车不会冲刺,因此1月的销量贡献仍主要靠传统车实现。伴随新能源车保有量规模的持续扩大,在返乡大潮中为用户做好更周到细致的服务准备,也将会为新能源车用户构筑起更健康的用车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多款车型创纪录,12月新能源车销量公布,比亚迪未进前十
在等待了半个月之后,新能源车销量榜单终于出炉,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总体来说还是给2019年留下了一个不错的结尾。
而在具体的销量榜单上,氢云链也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信息,排名前列的车型并未像总体销量一样有下滑的迹象,反而销量让人吃惊。怎么说呢?先来看看第一名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其销量居然突破了2万,在去年同期12561的基础上还上涨了74.9%,以至于让氢云链反复看了好几次,才确定没有看错。
紧随在EU系列身后的,居然是长达一年时间未见踪影的EC系列,12月售出了11409辆新车,一举冲到了第二名的位置,顺便说一句,这是EC系列2019年第一次进入销量前十的位置,也是2019年最后一次。
第三名则是宝骏新能源,依靠广西市场,最近这几个月大放异彩,把原来的王者奇瑞eQ甩在了身后,取得如此佳绩也在意料之中,高达91.8%的增幅也是让人惊讶不已。
第四名就更让人诧异了,奔腾B30EV这款车型连续两月上榜,这次更是冲到了第四的位置,要知道此前这款车型一直默默无闻,自身产品力和营销层面都没有太过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却异军突起,不知道2020年会不会延续这样的势头。
广汽新能源Aion S销量继续上涨到了8460台,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氢云链并没有感到很吃惊,主要就是因为Aion S一直都上涨,现在都让人麻木了。
除开前5名的车型,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新面孔,例如许久未上榜的荣威Ei5,第一次进入前十的朗逸纯电,启辰D60 EV,宝马5系PHEV则掉到了第十的位置。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不习惯,似乎少了一些什么东西,没错是的,前十名的榜单里面居然没有看到比亚迪,要知道在那些比亚迪霸榜的日子里,氢云链最怕看到的就是比亚迪,那种情景就好像时光倒流,每月翻开销量排行榜,前面都是比亚迪,似乎是粘贴复制了上月的榜单,本次这个局面不仅被打破,比亚迪居然没有一款车型进入前十,究竟是出现了什么问题?难道2020年的新能源车销量前十榜单要出现一个群雄割据的场面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北汽EU销21963辆创新高,宝骏9千辆
1月9日晚,乘联会公布12月汽车销量数据:2019年1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14.1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1.1%。整体而言,乘用车市场销量跌幅有所收窄,2020年车市销量或有望谷底反弹。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执行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下滑。12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3.0万辆,同比下降17.9%,环比则大幅增长82.3%。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02.4万辆,同比增长3.9%。
2019年12月,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上月相比,总体销量也增长了不少。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无疑是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两款车型,北汽EU系列销量达到21963辆,销量再创新高,同比大涨74.9%;北汽EC系列销量达到11409辆,时隔多个月后销量再次得到爆发,同比增长35.7%。
宝骏新能源继续热销,销量达到9000辆,同比增长91.8%,相比上月也多卖了2071辆,表现出色。这款目前在售最便宜的电动微型车,凭借价格的优势在同级别电动车中持续保持领先。
奔腾B30 EV销量迅速增长,12月达到8735辆,相比上月的2380辆销量增加了将近6400辆。而广汽新能源埃安销量由上月的5538辆增加至12月的8460辆,多卖了将近3千辆,销量稳步提高。
奇瑞eQ、荣威Ei5的销量分别为5510辆和5456辆,同比分别增长16.4%和65.3%,相比上月环比增长超过一倍以上。而启辰D60 EV和宝马5系 PHEV销量都超过3000辆,分别为3455辆和3347辆。
值得一提的是,朗逸纯电动车型——朗逸BEV销量达到4545辆再创新高,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吉利2019全年销量超目标 12月新能源销量近万辆
1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销量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12月销量为130036辆,较去年同比增长约39%,环比减少约9%,其中,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为9900辆。累计来看,2019年全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到1361560辆,较上年同比减少约9%,目前已超越全年136万辆的销量目标。
根据公告,在2019年12月已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中,星越、缤越、嘉际占总销量约7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一脚急刹,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生产、销售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较2018年分别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2136.0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滑9.2%和9.6%。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依旧蝉联全球第一,但是国内车市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产销量连续2年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和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这10余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未来形势更加严峻。
就在2019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提到了一点——到2025年时,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要达到车市总体销量的25%,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30%。
当时【汽车维基】就国内新能源车市的表现推测,2019年的新能源产销数据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今数据印证了我们的推测。现在看来,25%的总体销量占比目标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然而,2019年的现实告诉我们,褪去保护伞的新能源市场,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一脚急刹
2020年1月13日,【汽车维基】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这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发展十年来的首次下滑。
其实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从2019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负增长。2019年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较快增长,但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
从车型分布来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也正是受中国新能源整体失速影响,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是呈现出一脸愁相。
据了解,比亚迪在2019年失掉了蝉联四年的全球新能源销冠宝座。比亚迪2019年12月销量快报显示,2019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7.39%,完成年初目标的76.50%,营收更惨淡,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净利润1.2亿,下滑88.58%。
另一个“销量大户”北汽新能源,表现同样不如意。据了解,其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15.06万,同比下降4.69%,仅完成2019年预期销量目标的68.45%。
造车新势力由于基数过低,仍然摆在行业的尾部风雨飘摇,蔚来、威马和小鹏目前是交付前三,但最高的蔚来也仅交付20565台,路漫漫其修远兮。
福兮?祸兮?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发现,从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开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159辆,2012年为1.28辆,2013年进一步增长至1.76万辆,2014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并且一直持续到2018年。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于2015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一直持续至今。不得不说,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在全球范围中打造出了“中国速度”。
而这,与政府补贴密不可分。据相关统计,过去十年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2000-3000亿元补贴。
具体来看,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推手”,补贴一直是全行业的关注焦点,让人“又爱又怕”。一方面,政府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几年稳居世界第一。
但不能否认的是,政府补贴在快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弊端。众所周知,由于监管不严,2016年出现的“骗补”丑闻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另外,高额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车企不思进取,没有利用产销规模的扩大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因此,为了平衡政府补贴的副作用,中国政府从2017年开始逐年减少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也就是所谓的补贴退坡政策,同时提高车辆技术标准。按计划,2020年底之后补贴政策将彻底停止。
2015年4月22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再加上连年补贴,财政压力过大,2019年下半年的补贴退坡幅度远超之前的比例,相比2018年的补贴标准至少减少了50%。这也就直接造成从2019年7月份开始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6万辆,同比增长50%。然而,7月份开始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并且在“金九银十”的阶段连续两个月下滑。由此不难看出,2019年政府补贴退坡成为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再加上整体经济下行,车市放缓,最终导致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
诚然,连续十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首次下滑,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汽车维基】看来并不算一桩坏事。
首先,与德国市场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规模早已迈入“百万级”,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是大势所趋,符合发展规律,也是产业共识。其次,伴随着补贴的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的优化制造更多有利的氛围。车企如果想要做到稳定市场预期,扭转2019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价,提高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以这样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最终呈现出稳定且快速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