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中连接确认信号在电路图中是怎么走的?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新能源汽车中的连接,确认线主要是在于我们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过程中使用的。而交流充电中主要是cc和cp两个信号。cc是通过与d之间串联电阻而进行连接确认,而cp是靠充电桩传递给车载充电机在进行确认,而在直流充电过程中主要是靠cc1和cc2进行确认。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三纵三横’各指什么?
三纵;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和控制单元,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
3、新能源汽车产品里什么是“三电联调”技术?
“三电联调”指的是电池、电驱、电控,这是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最核心的技术。电池就不说了,提供动力的,相当于汽车的汽油,现在市面上较多的是锰酸锂电池。电驱就是以电机为核心的传动系统,负责动力的输出,比如加速时动力输出要比减速要大,同理,消耗电能也就越多。电控就是指以控制器为核心的变速系统,负责车辆加速、减速、爬坡、停车等一系列功能的切换。“三电联调”就是电池、电驱、电控的一体化,这样肯定是最节能的,可以根据不同路况自由选择速度模式。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
引言: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在路线图1.0上做了修定,很多地方很有指导性,主要的地方还是在于汽车产业碳排要降下来,新能源汽车逐渐往上,设置了20%的市场渗透的目标。
图1 对应的主要的改动
01?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
图2 路线图2.0的发展愿景
路线图1.0定义的2020年7%-10%de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目前来看无法实现,目前前三季度是66.7万,乘用车的销售是1337.6万,目前在5%。而后续3个月按照每个月200万,新能源乘用车增加到95万,估算的市场渗透率是4.75%。在路线图坚定的把2025年的渗透率目标修订为20%以后,也就是说按照路线图接下来5年要达到15%的提高值,每年提高3%的渗透率(如果按照2400万折算,是72万的增量)。
路线图1.0里面所说的节能汽车,目前明确就是混动包含48V和HEV,目前9月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7%和2.25%,按照2025年的预期占比要到40%-48%,这个预期的增速是由车企自行迭代动力总成所实现的。目前这种对于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和不含新能源汽车油耗目标的估算,是比较合理的。如下所示,定义为WLTC工况下总体目标5.6=>4.8=>4.0,混动5.3=>4.5L和4.0L,也就是说短期内鼓励车企在混动领域投资,在15年内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和禁燃这个词完全脱开。按照这个路线图的设计考虑,混动的燃油车存续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图3 技术路线图关于混动的提法
在总体目标里面还有个提法,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也就是BEV是47.5%,PHEV+EREV是2.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路线图的预期,目前市占率1.5%的PHEV总体的增量未来15年有个先高后低的过程,燃料电池的100万放在这里也挺奇怪。
02 按照路线图的渗透率分布
这个比例我们按照上面的进行拆解,认为48V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和BEV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的进行过渡。如果按照2025年2500万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数量为100万PHEV、400万BEV、500万HEV、500万48V和1000万ICE。
图4 中国乘用车按照路线图2.0分动力总成比例
小结:实际这个路线图是否能顺利目前看来不清楚,不过保守的估计可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较难过10%的渗透,过了以后到15%到20%比较容易,还是因为目前的5%区域集中和地方的推广政策直接相关,要让新能源汽车形成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走到对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和3d打印哪个专业好
这个看你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吧,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坚持去做不是,不过我是做3D打印的,先不说市场的前瞻性,只是觉得学3D打印是很快乐的事情。
6、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7、新能源汽车教学场景图片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好,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很有前途的,对汽车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一个专业的学校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