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消防报警

新能源汽车消防报警

发布时间:2020-10-30 02:05:12

1、新能源车防火隔声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采用防火隔声材料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1.A级不燃,能有效避免火专患
2.无机环保,选属择环保材料,能大大降低车载室内的空气污染。
3.计权隔声量≥30DB,车在行驶时,车外噪音是较大的。
4.CAS纳米铝镁质防火阻尼隔声毡就是能同时防火隔声的环保纳米材料。

2、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里用了什么防火材料?

用气凝胶和有机硅,但是最近有一种高分子材料也不错,好像叫德耐隆Telite,听说他还是UL94 V0/DIN5510/BS6853/GB8624-2012 B级

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相邻建筑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没有规定,但对操作有一定的严格规范:

根据我国发布实施的文件《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电动汽车充电桩在民用建筑中的预留位置为:

1、在设置电动汽车充电桩时,应优先将预留充电桩的停车位设置在室内车库中,且应集中布置或者分区域集中布置,并且确保设置点与提供电源的变配电室相近。充电桩的布置应缩短供电线缆的距离,尽量靠近上级配电设备。

2、在选取设置充电桩停车位后,还应该考虑充电桩的安装位置,或靠墙或靠柱。且预留的充电桩安全位置不得与水沟、地漏或者井等相邻。

3、为方便充电车辆停放以及充电人员操作,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位置应靠近充电位,且设备外廓距离充电位边缘的净距应超过40cm。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的布置要以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或者充电为准,并且为了保证充电桩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范;其中,充电桩预留安全空间应满足相关间距要求。

项目在设计中计算变压器时应预留充电桩的容量:

充电桩设置在室外时,应该做好相应的防雨以及防雪措施,比如安装顶棚等;另外,安装在室内的充电桩,也要注意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施来降低室内温度。

举例来说,移动式储能充电系统的相关设备就必须在不高于50℃且不低于零下20℃的环境下运行,且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得超过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新能源汽车消防报警扩展资料: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分类:

1、交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可以直接提供交流电源,借助车载式充电器向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其功率小,体积小,充电时间较长,主要服务于个人客户,可广泛设置于城市各个角落[5]。

2、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较大、充电时间短,但是由于其体积较大,占地多,常常被设置在那些专门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站内,主要服务于企业客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充电桩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4、北汽新能源汽车冒烟遇水又爆炸,有无造成损伤情况?

没有造成伤亡情况,起火不断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电池问题,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兴起的,但是还不具备成熟的研发技术,在驾驶车辆时候,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消防措施。

一、起火不断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电池问题,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兴起的,但是还不具备成熟的研发技术,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的原因有几点

近日又有一辆新能源汽车又出现了自燃现象的情况。该车辆发生自燃时正在充电,当消防人员用水枪灭火时。该汽车突然发生爆炸,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在灭火的时候,没有发现明火。所以说这不符合电池起火的原因。车内也没有可燃物的发现。但是我认为也可能就是电池的原因,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所以说对于研发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造成了近段时间有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爆炸自燃,从这些案例就可以得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还不够成熟。其实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新能源洗车,新能源汽车爆炸自燃情况几率其实很小,只是对于加油的汽车而言,放大了问题看了,加油汽车也有爆炸自燃的,只是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家都在关注,所以大问题放大集中化了。

二、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的原因有几点

其实造成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有几点:充电时起火、碰撞后起火、行驶下起火、还有就是浸泡后起火。充电时起火是因为电流的不稳定,导致参数发生变动,两接头的电流无法保持一致。就跟手机电池一样,用久了,电池就充不了电了,电池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容易发烫。对于第二个就是碰撞后起火,碰撞后起火是最多的原因,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在高速的行驶中发生碰撞,然后造成电池挤压变形,碰撞时产生火花,然后发生自燃。行驶下起火,可能是汽车长时间行驶,散热系统不好,然后导致电瓶的温度过高,造成自燃气,清水后熄火,主要原因是因为电池在水浸泡过后,会造成电池短路。那么就会造成车辆自燃。

三、在驾驶车辆时候,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消防措施

在驾驶车辆时候,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消防措施,比如说在车里放上灭火器,多准备几个,以防万一,还有就是开车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5、电动汽车爆炸!又是威马,新能源车到底怎么了?

 有网友爆料称10月27日21时左右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传出巨响,空气弥漫刺鼻味道。多名网友表示听到爆炸声响,还看到滚滚浓烟,据称是研究所内一辆正常停放未充电的威马汽车发生爆炸。

 10月28日威马官方回应,爆炸车辆系一辆EX5在研究所内起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财产损失 。威马汽车回应表示正全力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监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后续结果将第一时间公布。

 尽管威马的反应非常迅速,也没有推卸任何责任,但这次事件不管对品牌自身还是对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威马还于今日发布了召回说明。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威马汽车出现了四起自燃事故,另外三起分别是:9月23日,温州威马EX5自燃;10月5日,福建邵武市停放在路边的威马EX5自燃;10月13日,威马EX5在充电时发生自燃,车辆烧毁严重。

 是不是听的人瑟瑟发抖啊!电动汽车电池自燃,车内人员逃命几率极低,如果车内有人,留给人的自救时间大概是2秒钟左右吧,2两秒钟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来不及反应发生了什么,就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了。所以威马这种高频出事的状况,意味着此品牌电动汽车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威马车主这是拿命去开车啊!微博网友评论@无涯星河:人家买车要钱,买你车要命啊!@周正如:现在开着威马汽车,瑟瑟发抖啊。这次威马事件将会严重影响大众对新能源车的好感,有网友@勇敢的小28表示:珍爱生命,远离电动车就完事!

 希望威马能够找到真正的原因,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交代!

 不知道各位网友如何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驾驶新能源汽车遇车辆电池起火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1、 电池起火后,应及时切断供电电源,从容有序的疏散人员。

2、 将临近电池箱两侧的车窗打开,避免烟雾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

3、 快速用水去灭火,按照规范的灭火方式进行灭火。 (东莞凤岗2014年明阳电池厂发生火灾,员工用干粉灭火器是无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的物理学博士李树军认为:由于电池内部自燃爆炸,此时用干粉灭火器就无法奏效,而最好的方法是用水去降温。)

4、 火被扑灭后,需等电池模块冷却后再进行处理搬出电池仓。

7、电动汽车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觉不安全,这种新能源汽车怎样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共发生29起约40辆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其中,纯电动汽车是起火事故高发的车辆类型,占比高达79%;其次是油电混合动力占比10%,插电式混合动力7%,最后未披露动力类型的占4%。那么,新能源汽车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地方在于以电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因此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电路短路或高压击穿,就会导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轻则导致汽车抛锚、整车漏电,重则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绝缘耐压、防腐蚀,还需要考虑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车用电压标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电压各有不同。类似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采用低、中、高多个电压平台的新能源车,高压电压可达690V,而瞬间脉冲可达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采用阻燃材料,一旦电压击穿或遇高温,可导致整车漏电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为了电池模组的包壳首选。塑料壳体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以及综合性能,是目前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主要发展材料。在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中航锂电、博世、雷天等,开始采用阻燃塑料做电池壳体。
充电设施的标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于不同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不同,再加上接口、通讯协议等技术因素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且车桩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高压线、高压接插件和充电枪等高压部件。其重要性与车内的动力电池一样,都需要考虑充电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据目前国内发布的充电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对充电桩和充电枪外壳、插座插头以及内部的高压线束的阻燃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列举了目前充电设施的产品,对相应的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
电器连接件如继电器、高压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属端子需要插拔次数多,还要求寿命要长,以免老化断裂耐热。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国在高聚物(各种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烷(PBDD)和多溴代苯并呋喃(PBDF),而且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可导致单纯由火所不能引起的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属物件的腐蚀及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严重缺点。
目前我国也在针对汽车内饰件制定新的防火标准,意见稿已经发出来,在保留GB8410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等几个指标。增加烟密度指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火灾发生时,人多数是被烟气窒息而死。但是,国标仍没有考虑烟气毒性。
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各国也把环保型阻燃材料作为重点开发和研究对象。国家标准也会愈加完善和严格,随之而来的是,车用的阻燃材料往环保与多元化方向发展。


与新能源汽车消防报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