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因为未来目标是环保节能减排,电动汽车符合现在的环境趋势,所以在未来电动汽车成为汽车的发展趋势。
2、求一些电动汽车的劣势
第一 电池 电池技术是核心,主要问题在动力输出,续航能力,成本等第二 辅助行业 即充电站 没有充电站的公路上,电动汽车如何敢启程!但是先发展充电站还是电动汽车就犹如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谁都说不好。其实二者相辅成、制约,不能说先发展哪个,目前的状况是都没有真正发展第三 电池材料,这个不仅牵扯到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表现,还引出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废旧电池的处理,这个问题将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逐渐地严峻起来。我们发展电动汽车,不仅是因为即将面对的能源危机,更是因为电,作为一种能源形势,将更加高效与清洁,如果我们小看重金属电池的危害,那么我们研究电动汽车也就失去其重要的意义了。
3、纯电动汽车有什么弊端
(一)纯电动汽车有以下优点:①零排放。纯电动汽车使用电能,在行驶中无废气排出,不污染环境。②电动汽车比汽油机驱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要高。③因使用单一的电能源,省去了发动机、变速器、油箱、冷却和排气系统,所以结构较简单。④噪声小。⑤可在用电低峰时进行汽车充电,可以平抑电网的峰谷差,使发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二)纯电动汽车有以下缺点:(1)续驶里程较短;(2)采用蓄电池及电机控制器使成本较高;(3)充电时间长;(4)目前没有授权服务站,维护成本较高;(5)蓄电池寿命短,几年就得更换。
纯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技术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国内的汽车制造商虽然纷纷表示涉足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但由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并且能够量产的车型有限,且随着电动汽车竞争的开始加剧,由于研发经费过低,创新动力不足,直接影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技术的能力;
二)电池方面“电源”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当前有两大主要的问题:一是电池成本较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充电后的续驶里程较短等问题;二是未来电动汽车市场会否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电池回收、租赁及二次制造产业链;三是电池接口不同,就像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口不同一样,“标准”的不确定,会对电动车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等等。
(三)能源方面纯电动汽车本身投资比燃油汽车贵,其使用电力要建设发电厂,建设输电配电设施,还要建设充电站,还要建设蓄电池厂等,(四)配套设施方面费者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还有配套服务的不健全,配套设施少,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和维护保养不方便,充电站在国内如凤毛麟角,难寻其踪。
4、电动汽车的优势
一、环保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于传统汽车,因为发电厂的能量转换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假装减排治污设备。
二、省钱
2014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电动汽车最高11.4万元的补贴,这一举措使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电动汽车的售价能够下降到与传统汽车相当的水平。而在油价高企的今天,电动汽车的运行费用是要远小于传统汽车的。
三、噪音小
电动机在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水平都要远远小于传统内燃机。在怠速和低速情况下,电动汽车的舒适性要远高于传统汽车,随着速度的提升,胎噪和风噪成为噪音的主要来源,两者才回到同一水平上。电动汽车的这一特点对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节能
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5-20kwh,算上发电厂和电动机的损耗之后,百公里的能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传统汽车按百公里耗油量10L计,能耗约为10公斤标准煤。并且在城市的拥堵环境里,电动汽车的节能优势会进一步放大。
五、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比较一下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底盘、动力总成,你会发现,电动汽车的结构是如此的简单。电动汽车不再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和占据了大量空间的排气系统,维护起来方便了很多,同时空间也得到了大幅的扩展。并且,电动汽车还能方便地实现四轮驱动。
六、加速快
电动机在全部转速范围内都可以输出最大扭矩,因此起步加速非常迅猛。而传统汽车一般要到2000转才能输出最大扭矩。
5、电动汽车竞争态势
我的车就是c30,不过我不懂什么竞争。。抱歉。。不过这车倒是挺舒服的
6、日媒称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力全球第一?
日媒称,在纯电动汽车(EV)的国际竞争力调查中,日本从第一位宝座跌落,而中国跃居首位。这是德国日前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国正在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销量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属于最多。
中国计划最快自2018年起出台要求企业销售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规定,但日本企业具有优势的混合动力车并未包含在新能源汽车之中。中国似乎打算以纯电动汽车政策为“武器”,颠覆日本企业在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
据日媒7月12日报道,德国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和汽车研究机构fka共同实施的各国电动汽车(不仅是纯电动汽车,还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结果中,日本排在第一位,但第二季度中国跃居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国,第三位是德国,日本则并未进入前三。
报道称,排名根据技术、产业和市场等三个因素进行判断,日本在技术和产业方面居第三位,但中国在产业方面居第一位,在市场方面也居第二位。对于这项调查,以往日本的媒体也进行过报道,但从第一位跌落的此次似乎没有进行积极报道。观察统计数据发现,面对中国,日本在规模上被逆转的局面显而易见。日本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乘用车销量自2012年以来徘徊在3万辆左右,但中国从2012年的约1.2万辆增加至2016年的约33万辆。
报道称,针对中国的这种势头,日本有意见认为日本在电池等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的技术方面实力雄厚,无需担心。在电池领域,美国特斯拉与松下加深了关系,日产汽车与NEC携手合作。如果没有日本的技术和企业,全球的纯电动汽车产业可能就无法形成。尽管如此,日本想法太过乐观可能也很危险。因为有过日本企业在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失败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