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华为搞新能源汽车吗

华为搞新能源汽车吗

发布时间:2020-10-30 17:11:55

1、进击电动高端化:中国车企胜算几何?

 [汽车之家 行业]? 1989年一则广告让雷克萨斯名声大噪:红酒杯堆叠在引擎盖,任凭发动机轰鸣,即使在台架上时速达到233km/h,也没有多余的震动,酒杯丝毫不动。2020年,丰田章男亲自上阵,还原30年前的高脚杯广告,为雷克萨斯LS500代言,也为丰田高端化进击之路致敬。

 “雷克萨斯之问”困扰中国汽车行业多年:为何中国车企做不出雷克萨斯?中国车企在高端化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然而“雷声大、雨点小”,探索者众多,成功者鲜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时代变换,这一次,中国车企把目光聚焦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能成吗?

■ 大集团再次冲击高端

 多家中国汽车大集团几乎统一步调,把目光集中在高端电动车领域,希望在汽车智能化、电气化齐头并进的时代,登高望远。

 不久前,上汽“L项目”被业内炒的好不热闹。事情源于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一次调研,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原上汽乘用车两位高管蒋峻、刘涛出现在新闻视频中,后续还有消息透露,他们分别出任“L项目”执行组组长和副组长。

 至此,上汽L项目的更多信息浮出水面: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被称为集团内的“一号工程”,两年前就开始策划,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首选对标对象便是特斯拉。

 更有进一步消息,上汽L项目将以独立的公司出现,脱离集团现体系,轻资产、重研发,采用市场化运作等方式,以实现上汽冲击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愿望。

 时间线再往前推到北京车展,北汽新能源ARCFOX极狐和东风岚图双双现身。相比之下,北汽新能源高端化项目推进速度更快一些,首款量产ARCFOX αT正式开启预售,并祭出与“代工皇帝”麦格纳和华为等强大合作商的标签。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放出豪言:“ARCFOX αT将完爆40万元以内的汽油车。”

 东风岚图iFREE的量产概念车亮相北京车展,只是其高端化大剧的序曲,根据东风岚图规划,首款高端智能电动SUV将于2021年发布,目前已经完成高温高原测试。

 对于东风岚图的市场前景,岚图汽车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兼首席技术官(CTO)卢放更是志在必得,“未来五到十年内,我们希望岚图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能够在中国市场做到销量前三。”

■ “东风1号”消亡史

 中国车企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击高端了。如果把这十多年来各大车企冲高的历程画出一条时间线,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慨。十多年来,几乎所有中国主流车企都致力于品牌向上。

 “东风1号”是不得不谈起的一段故事。2012年5月,东风汽车内部秘密启动代号为“东风1号”项目,主打高端豪华自主轿车,由东风乘用车公司专项组全力承担项目推进工作。

 当时,东风一把手是徐平,他对高端车早已向往已久。在他心里,东风自主板块如果没有一辆可与其他汽车集团抗衡的高端旗舰车型,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东风1号”就是要承载这样的使命。

 项目组在对东风集团旗下合资企业摸底调查之后,决定在PSA旗下的3号平台上进行开发,在东风乘用车公司生产,并规划出1.8T、2.0T和2.4L三个排量的车型。

 “东风1号”项目奉行的依旧是“拿来主义”,“借来”PSA开发平台,采用爱信变速箱,发动机则是PSA和宝马已经研发好的产品,可谓是集各大名牌于一身,规格相当之高。

 2014-2015年东风高层变动,徐平与竺延风换防,徐平北上长春,竺延风南下武汉。这期间,“东风1号”项目进展略微缓慢。直到2016年4月,旗下首款高端车型东风A9正式上市,定价在17.97万-21.97万元之间,大有向BBA“致意”的劲儿。

『东风A9 2016款』

 “东风A9积累了57000名东风人近半个世纪的心血。”时任东风汽车总经理刘卫东万分激动,用半个世纪这样的时间维度,来概括东风A9的不容易。可以看出,大家对东风A9的市场表现寄予厚望。

 东风A9终究还是没有敌得过市场的考验。上市首月,东风A9仅售出148辆,第二个月销量也不过158辆,两个月总成绩306辆。东风A9最新销量停留在2019年11月,数据为509辆,此后我们再没查到更多的销量数据。

 东风A9折戟沉沙,也意味着“东风1号”高端项目的消亡。

 2007年至2014年期间,是中国汽车企业野蛮生长的时期,众多企业尝试高端产品升级,产品品质、品牌溢价能力有所欠缺,一直没有出现真正成功的高端化案例。比如,奇瑞推出的高端品牌“瑞麟”,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中国车企依旧前赴后继,在高端化道路上不断尝试,奇瑞之后有东风,再有吉利、长城、上汽继续推出高端品牌。2016年10月,吉利汽车发布领克品牌,一个月之后,长城也祭出WEY这杆大旗。2017年,“长吉双雄”分别推出WEY VV7和领克01,兵贵神速。

 好在,中国车企高端化也有收获。吉利领克、一汽红旗和长城WEY年产销均突破10万辆,在中高端细分市场中,红旗H7、WEY VV7、领克01均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中国车企高端化之路已经走了很多年。”蔚来汽车执行副总裁兼质量委员会主席沈峰表达了看法,“中国汽车品牌都想提升影响力,从多家车企表现来看,不算成功但有成就,从15万的天花板到20万、25万,逐渐有所突破。”

■ 高端化实则迫在眉睫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关于高端品牌,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朱华荣所提及的是中国车企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车企为何一定要搞高端品牌?不走高端化路线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的。

 中国品牌近年来不断崛起,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不过,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即使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不低,但是中国品牌的总利润却只占全行业的30%左右。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却以同等的市场份额,获取行业70%左右的利润。这意味着什么?汽车行业大部分钱都被国外品牌赚了去。

 一直以来,汽车市场始终以品牌论英雄。如果没有品牌溢价,即使同样性能,同样的配置,价格照样会比竞争对手低很多。

 “我们要做汽车强国,不只做汽车大国。”中国汽研数据中心主任助理王澎表示,品牌代表着技术、质量、高附加值等内涵。只有高端品牌的支撑,才有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否则产品迭代也无从谈起。

 北汽新能源ARCFOX BU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诸葛君的观点更为直接,“有奥迪品牌在不断使用前瞻技术,才会有大众品牌在新技术方面的加速普及,我们不能规定中国品牌只在中低端层面竞争,只有上升到高端,才能更好地反哺普通品牌。”

 中国汽车品牌的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延续价格换市场的老思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被缩小包围圈;另一条路则是主动出击高端消费市场,实现品牌向上。毫无疑问,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只有高端化之路,才能让中国品牌完成自我救赎。

 在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看来,中国汽车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的“新常态”,同时在客户端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高端化是中国车企的必选之路。只有向上突破,才能拓展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并满足现有客户换购需求。

■电动高端化: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岚图iFree2020款 概念车』

 “东风1号”的失败,并未打消东风集团冲击高端的信念。今年4月,东风效仿一汽集团的红旗品牌,对外宣布成立“h事业部”。不久后,其高端品牌正式定名为“岚图”。

 为此,竺延风专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在东风汽车成立50周年之际,要以洪荒之力向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冲击。以东风为代表的的中国车企在智能化、电动化新课题之下,开启第二波“高端潮”。

 为何中国车企此次把目光聚焦在高端化电动车领域?

 “在政策加持的推动下,近几年中国主机厂都大力投入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布局。”郑赟表示,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车的增速和发展空间会更大,面对客群也与传统燃油车不尽相同,主机厂希望通过新品牌触达更高端的客户,实现品牌向上。

 当然,高端化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蔚来汽车CEO李斌曾透露,在车辆方面的研发就投入超100亿元。”何小鹏也说,“入局汽车行业之后,发现200亿都完全不够花。”

 以蔚来汽车为例,成立以来,不是融资成功,便是在融资的路上。有机构统计,蔚来汽车主体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累计融资12次,融资金额已超443亿元。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还是这样大把大把的烧钱,他们如何渡过“钱关”?

『ARCFOX αT 2021款』

 “蔚来ES6、ES8售价覆盖三十四万多到五六十万,如此高的价位还能保持这么大的销量,也印证了中国车企高端化路线的成功。”在沈峰看来,中国车企高端化路线必然是正确的,当然高端化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在于定价,还在于品牌内涵所带来的溢价能力。

 竞争依旧是残酷的。岚图、ARCFOX们的同行者不会少,除了与特斯拉、以及中国造车新势力们展开角逐之外,豪车三巨头BBA,大众、通用、日产、现代,都将有新能源战略车型在2021年推出。再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退出,他们面临的竞争环境必然还会更加复杂。

 那么,中国车企高端化之路如何走?郑赟认为,品牌向上的基础是产品力的支撑。尤其当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再购、增购占比提升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本身而非品牌。如果只是一味专注品牌打造,无法抓住消费者需求、没有足够的产品力支撑,就无法实现最终销量的转化。

 “穿新鞋走老路是没有用的。”卢放说,岚图在产业全面重构的关键时期诞生,不是为了延续历史,而是为了拥抱未来。所以必须摒弃历史沉淀的包袱,以创新者的姿态不断前进。这是他们的决心。

编辑总结:

 剑指电动车高端化,这些企业能成功吗?现在妄下结论,为时过早。不妨从领克的品牌打造以及红旗的品牌焕新中找到成功的共性经验。正如郑赟所言:首先,在品牌打造之初就有非常明确的品牌定位,无论是领克的年轻、个性,还是红旗的“新高尚”,都给消费者留下非常清晰的品牌印象。同时,领克和红旗都有很强的产品力支撑。再则,他们品牌的传播和产品的营销,也有规划、有节奏地配合产品定位。(文/汽车之家 李争光)

2、奇瑞汽车或将配备华为鸿蒙系统,更有人脸识别, 疲劳驾驶监控功能

日前,有网友发现奇瑞新能源汽车发布了旗下新款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时,还提到了华为打造的鸿蒙车机系统,但不久后发现奇瑞新能源汽车已经将该微博被删除了。

根据网友截图显示,该条微博主要是奇瑞新能源汽车在宣传自家研发的全新S61,而该车型配备了全球领先的鸿蒙车机系统及 L2.99 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有人脸识别 + 疲劳驾驶监控等为驾驶者保驾护航。因此有业内人士透露,可能是奇瑞汽车提到的鸿蒙系统涉及泄密,华为至今仍未正式公开发布过该系统,所以很快便被奇瑞官方删除。

事实上,在去年8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只是宣布了鸿蒙系统的计划,但半年时间过去了,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却依旧只是应用在自家的智慧屏产品上,以致于不少网友质疑华为的这款鸿蒙操作系统能否派上用场。因此,从奇瑞汽车此次发布的消息来看,华为的鸿蒙系统离公开的时间会越来越近了。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车机系统的要求和依赖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在汽车市场上,关于车机系统大多是出自车企自己研发的系统,实用性也相对一般,而选择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的合作,无疑能够大大提升车机系统的实用性。

目前与华为合作将搭载鸿蒙系统的车企不只是奇瑞新能源,还包括吉利汽车。除了车机系统的合作,目前,华为已经与多家头部主机厂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其中包括广汽、上汽、雪铁龙、一汽、长城、东风、威马等车企。

此次奇瑞宣传的S61车型是一款纯电动车型,而S61是该车型生产代号,最终命名为eQ5,预计将在上半年上市销售,售价或在20-25万区间。根据车型定位该车为紧凑型SUV,基于奇瑞新能源LFS纯电动铝平台打造,并且车标将启用新的独立logo设计。

奇瑞S61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分体式大灯组、X型设计造型,并且车头由一根镀铬饰条贯穿。车尾部为贯穿式尾灯组设计,两侧灯组内部为横向排列灯源,同时新车还搭配黑色和银色元素组合的下护板。但该车的设计遭到不少网友评价,比如说是保时捷、领克、蔚来的结合体。

内饰方面则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大屏风格,提供全液晶仪表,预计将会加入更多的智能科技配置。不过,内饰使用大量木制面板的思路,与新能源汽车彰显科技感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

S61基于奇瑞新能源LFS平台打造,该纯电平台具备新架构、高延展、共享化优势,车身高强度铝合金应用比达93%;平台可容纳各级别车型,包括电池组容量也可进行扩充调节。目前该车的动力数据暂未公布。

据消息显示,S61搭载了两款功率不同的驱动电机,分别为120和130千瓦;续航方面,将会提供400、500和600公里三种不同的续航。配置方面根据微博消息来看,将鸿蒙车机系统及 L2.99 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有人脸识别 + 疲劳驾驶监控等为驾驶者保驾护航。

虽说华为打造的鸿蒙系统仍未进行正式亮相,但从目前消息来看,华为的鸿蒙系统相信在今年将会问世,同时,在未来搭载该系统的车型也将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说明华为与汽车行业的合作也将扩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我们开发新能源汽车辅助驾驶,有个华为的朋友推了一款华为人开发的芯片,不知道怎么样,谁用过给点意见?

测试过该芯片比传统充电桩节能5%左右,充电速度快10%左右,估计和他们研发团队有关(华为离职老兵)👍,该芯片也可以用到其他物联网中。

4、华为会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吗?做通讯的能玩转汽车吗?

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很高,有些新开发的手机售价完全超越了苹果手机的旗舰机,足以说明华为手机的实力,但是华为老总说并不打算进军汽车行业,做一行就做最顶级的

5、在众多新能源品牌中,ARCFOX和小鹏哪个品牌更好呢? 望大家能够详细告知,谢谢了

ARCFOX有着智能电动汽车来领源导者之称,肯定是ARCFOX品牌更好了。ARCFOX是一款追求极致性能与创新设计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聚合戴姆勒、麦格纳、华为等全球顶级资源,打造了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其实力可见一斑。除了IMC智能模块构架,ARCFOX还拥有领先全球的华为5G技术加持,和赶超TESLA水平的自动驾驶水平,这简直是“汽车界的华为”了,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谢谢你,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话,您可以随时询问我

6、华为造新能源汽车了吗

应该是已经开始了,你可以看一下这个华为要造电动车 第一台“华为汽车”已曝光

7、华为鸿蒙系统终于曝光:首发于新能源汽车!

此前有消息指出华为将进入汽车行业,有人以为华为要造车,真实情况是华为不会造车,而是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去年也多次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使能“造好”车、造“好车”。现在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终于被曝光了。

据近日微博截图消息,奇瑞新能源汽车在宣传奇瑞新能源S61汽车时表示,奇瑞新能源S61配备了全球领先的鸿蒙车机系统及L2.99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有人脸识别+疲劳驾驶监控等为驾驶者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奇瑞特别提到了鸿蒙车机系统,不过可能是华为官方还未正式发布,不久之后,奇瑞新能源汽车已经将该微博删除。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车机系统的要求和依赖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在汽车市场上,关于车机系统大多是出自车企自己研发的系统,实用性也相对一般,而选择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的合作,也能够大大提升车机系统的实用性。这无疑是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华为鸿蒙系统的推广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与华为合作将搭载鸿蒙系统的车企不只是奇瑞新能源,还包括吉利汽车。除了车机系统的合作,目前,华为已经与多家头部主机厂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其中包括广汽、上汽、雪铁龙、一汽、长城、东风、威马等车企。

此次奇瑞宣传的S61车型是一款纯电动车型,而S61是该车型生产代号,最终命名为eQ5,预计将在上半年上市销售。根据车型定位该车为紧凑型SUV,基于奇瑞新能源LFS纯电动铝平台打造,并且车标将启用新的独立logo设计。

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去年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全新操作系统,面向5G万物互联时代。这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根据华为官方的计划,鸿蒙系统将被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国产创新PC、车机应用等,必要的时候甚至能用于智能手机。据电动知家了解,鸿蒙系统的程序框架为多用户程序框架,基础服务包括多RunTime、通用系统服务、lot设备专有服务、分布式数据管理、虚拟外设、UI&图形与分布式软总线,内核为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与LiteOS。

另外,华为还专门在去年5月29日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来执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华为将致力于打造一个MDC智能驾驶平台、一个智能座舱平台和一个智能电动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体验广汽新能源L3级驾驶辅助功能,新增AR导航,配面部监测系统

导语:自从5G发布之后,虽然还未大面积的在全球面积推广普及,但关于5G的科技产品却已经层出不穷,而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汽车发展了。自从外国友人在短视频中展示出了特斯拉的完全解放双手在快速公路上自动驾驶的视频之后,我便开始格外关注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厂家宣布研发了L3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但迫于国内的法律法规无法普及,而今天我却是实打实的体验了一把“自动驾驶”。

(Ps:文中体验自动驾驶功能图片在测试路段拍摄,日常驾驶请遵守交通法规,请勿模仿)

广汽新能源在2019年7月28日正式发布了ADIGO生态系统,其中包含ADIGO自动驾驶系统以及ADIGO智能物联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咱们经常提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互联车机系统的正式发布。

而今天的试驾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体验广汽新能源的ADIGO3.0智能系统、L3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新增加入的AR实景导航功能等。

首先全新的智能物联3.0系统新加入了飞鱼2.0自然语音系统、AR实景导航以及华为全新开发的5G车载模组MH5000。跳过这些冰冷的参数来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语音交互上上了一个台阶,新加入了一项“90秒免唤醒”的交互功能,就是在唤醒车机之后的90秒内你可以连续的给Ta下达指令,Ta也会不断的识别并且依次处理,最高效的部分就是在下达导航指令的部分,再也不用傻乎乎的等待系统“哔”的一声之后再下命令,而是可以:“导航到XXX餐厅”、“第一个”、“开始导航,通过连续的下达指令完成导航操作,具体的功能测试会在短视频中展示。

其次就是在驾驶辅助功能中新加入了AR实景导航功能,具体功能如图所示。

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方向盘左侧的VEIW键进入到实景导航界面,在车机系统开始导航之后,系统就会根据前置的摄像头与在线导航系统共同计算出实际的行车路线规划,并且在前端的液晶显示屏中结合实际路况显示出来,对于陌生路况出行的确会有很好的帮助,并且对于前端车辆的识别也很灵敏。

而最后一项体验的功能,就是基于高精地图、L2驾驶辅助系统共同配合下实现的“自动驾驶”功能。高精地图相比于常规的地图导航最大的不同就是定位精度会控制在20cm以内,从而对车辆行驶速度以及位置的判断会更加精确,在进入测试路段之后通过功能键即可打开这一驾驶辅助系统,之后就可以放开双手双脚,让车辆自己完成驾驶动作,当然这只是在测试路况中来体验这项功能,在日常用车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双手握好方向盘。

-“这套L3级别驾驶辅助系统是在全部路段都可用吗?”

不是的,目前仅能够在具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城市路段中可以实用,目前已经有50个城市覆盖了高精地图,不过目前仅能够在城市快速路中实用,并且在匝道、变道功能上也有诸多限制条件,并不会完全放开,确保驾驶安全。

-“那在符合开启该功能的路况下就可以睡大觉了吗?”

不,在方向盘前方会有一个人脸识别系统,Ta会时刻监控你目前的状态,驾驶员依旧需要目视前方,一旦面部识别系统发现驾驶员有分心、疲劳等状态,就会通过提示蜂鸣音以及语音提示驾驶员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会有可能要求驾驶员接管驾驶工作,所以在驾驶过程中也不能分心。

-“什么时候知道当前路段可以打开这个功能?”

当在打开了车道保持辅助功能与ACC自适应巡航功能之后,液晶仪表盘两侧出现了绿色的灯光,并且提示“高速公路辅助功能以激活”的时候,就代表车辆已经行驶到具备高精地图的路况中,驾驶员可以适当放松精神状态,让车辆参与到驾驶过程中来。

而在今天试驾体验的车型主要是最近上市的两款车型 AionLX以及AionV,而轿车车型AionS目前还未推出支持L3级别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除了AR实景导航、驾驶辅助功能的体验之外,现场还展示了离车一键自动泊车的功能,除了常规的车位之外,对于较窄车位、两侧车辆压线的车位也能够实现泊入泊出,在多数城市的用车环境中的确会起到一些帮助。

【阿川评车】

今天体验的项目而言,基本都是目前主流的功能配置,并不只是新能源产品或是新势力车型中才会配备的。对于出行需求而言,两极分化的现象会逐渐明显,喜欢驾驶的消费者会占少部分比例,而更多的消费者需要的则是一部“移动工具”,减少驾驶压力、提高出行过程中的时间利用或是可玩性会更重要。当然,这只是对于未来用车环境的一种猜想,但从自动驾驶的研发,再到娱乐化越来越强的车内环境设计,这些都在推动着大部分车主的用车习惯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也许就像曾经,一台突破200匹马力的燃油车是遥不可及,而现如今却随处可见。而对于这样“未来”的出行方式,你会拒绝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华为搞新能源汽车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