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一是电动汽车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各参与方的利益之争,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首先,电网公司与汽车企业在充换电站的建设上存在争论。优先发展纯电动车,然后配套建设充电站;还是先把配套充电站建好,以吸引用户购买纯电动车。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使得目前充电站建设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导致纯电动车产业停步不前。其次,汽车企业与电网存在电池运营模式之争。电网公司主推“换电”模式,汽车企业更乐意推“充电”模式。电力企业和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很难取得共识,两者需要重新划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购买电动汽车成为可能,必须要在消费者居住地建立充电设施,充电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然而,自用充电桩安装严重受阻于小区物业。据统计,去年北京市个人消费者所建的充电桩虽然只有1600多个,却涉及1300多家物业公司,几乎每建一个私人充电桩都要和一家新的物业去谈,情况纷繁复杂。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
二是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几千辆电动汽车开展了示范运行,长安、奇瑞和比亚迪(58.75, 0.60, 1.03%)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也已上市销售,但与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初始规模相比,现在的生产规模仍然很小,造成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在不考虑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对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与传统汽车加油的时间相比,发达的充换电服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充换电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离电动汽车行业规模发展所要求的充电设施数量有着较大的差距。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19.70, -0.93, -4.51%)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充换电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电动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我国电动汽车现有商业模式有:融资租赁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与换电模式等。在当前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没有系统考虑各参与方行为及交互作用对产业链的影响,缺乏对适合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标准缺失及不统一问题。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迟迟难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整车标准、零部件标准、电池标准、充电设施标准等,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汽车研发企业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导致目前参与的企业基本上是自行其是,这非常不利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标准不统一还可能会造成消费者极大的困惑和不满,进而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道路。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
2、轻混电动汽车真的会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吗?
这一现象是很有可能出现的,轻混电动汽车有以下几个优点。
在许多国家都宣布将要停止燃油车的销售的时候,作为搭载有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型,并不在禁售的范围里。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里,48V的轻混系统或将成为主流。
48V部分拥有自己独立的电池(目前主流均采用锂电池)、发电机,并通过一个叫DC/DC转换器的部件与12V部分相连接,两部分可共享来自48V发电机的电能。
48V相对于12V,优势除了更大的电压能实现更多功能之外,高压系统还因电流更小而拥有更低的能量损耗。成本仅是高压混动系统(一般指中强混)的1/3,能够利用电气化降低排放,却能达到其2/3的节能效果,使整车燃油经济性提高10%~18%。
其次节油效果相对明显,对现有整车结构改变不大,不会大幅度更改车辆现有设计或者增加许多重量,是一种整车企业最容易上手、用户接受起来最轻松的混动方案。
48V轻混系统填补了传统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差距。而由于安装这一48V系统不需要大量硬件配合,也不必重新布线,因此其安装成本也相对较低。
此外,越来越多的新车都会搭载轻混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么看来,在还没有一个能够完全替代汽油的燃料之前,轻混系统或许将会成为主流。
3、电动车市场现状以及前景
(个人看法)展会是行业的真实写照,但不是电动车的冬季而是进入如其他正常商品的发展路径,即大部分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飞速跨越式发展的表现.目前生产企业面临主要问题是原材料涨价与运营成本整体提高以及产品同质化,造成市场开拓缓慢,其中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是最根本问题,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新型号变相涨价,生产企业应该通过一级代理直接接触终端经销商,而不是把产品和广告费给一级代理,就没事了。在终端经销商眼里接触生产企业及有厂家参与的事件会有质的不同
4、中国大陆电动汽车产业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大陆市场挺给力的。
国家电网、中国普天是目前做充电站配套设施最多的运营商,中石化、南方电网虽然也有动作,但不如前两者动作大。
各地车企也基本都研制并产出了电动汽车,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新乡等地均有纯电动出租车在跑,纯电动大巴和混合动力大巴也在各地做示范性的运营。纯电动环卫车在北京也应用较多。
政府政策方面是比较给力的,对于纯电动汽车,国家补贴为6万,各地的当地政府一般也会再给予补贴一部分,多为4万到6万之间。
电动汽车不比电动自行车,要普及需要很长的一段准备时间,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
1、充电时间长,充电地点较少,充电设备较贵。
2、电池续航里程短、寿命不长、成本较高、稀缺维护地点、电池回收还未解决。
3、电动汽车整车安全技术、售后服务网店、保养网店等
4、政府对电动汽车挂牌、电动汽车规章制度等的政策还未出台,另外对技术方面的一些标准也尚未出台。
说到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只有摆正了态度,在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才能逐渐去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
5、电动汽车发展对汽车产业造成哪些影响
会对传统燃油汽车销售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是会对燃油汽车污染环境的问题有所改善。同时,电动汽车产业会对生产新能源连接器,电动汽车充电枪,充电插座,金属推拉式高压连接器,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盒,维修开关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公司,如晨风绿能等公司的业绩有所提升。请采纳,谢谢!
6、论述宏观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纯电动和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已出台及将出台的政策比较多,倾向性也很明显。财政部等四部委2010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里面,明确指出仅对购买以上两种汽车的车主给予新能源购车补贴。盛传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十二五规划据称也将发展中心落在这两个方面。这都是有利于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利好消息,这其中呼声最高,或者说是雷声最响的就是奇瑞电动车。
但是目前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时机尚不完全成熟。一是受限于充电站等公共设施建设尚远不成熟,二来囿于电池性能电动汽车本身的续驶里程短,都是让国内车主对电动汽车望而却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