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测试有国家标准吗?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但是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却不尽如人意。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受市场规模、成本控制所限,缺乏系统性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测试评价体系,导致产品质量一致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未达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实际要求,如何在市场大规模化启动的重要时期,优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测试评价体系,成为了行业和企业的关注焦点。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主办、常州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协办的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及关键部件测评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本届会议以“测试评价助推产品技术升级”为主题,围绕整车、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系统、充电系统四大技术领域,从新能源汽车检测测试工况、企业及产品准入政策法规、整车主客观实证测评、新能源车辆安全运行监控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
一、中国认监委官员王昆就国内绿色汽车产品自愿性认证与合格评定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发表了讲话。
中国认监委官员王昆
从促进产业升级、消费引领、公共服务的角度,目前都需要建立一种权威的产品测评制度。根据近几年开展的各种测试评价的制度来看,总体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缺乏统一的规范监管、没有有效保证测评公正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另外,有一些测评制度技术水平不高,同时,互认程度不足,还面临着地方性、人为性的行业壁垒,缺乏开放的透明度,给社会公众的认知带来混乱。
调动和发挥第三方技术机构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第三方认证评价和企业自我评价的方式,则可以建立灵活、多元、合格的评定管理制度。
对于像电动汽车这样的新兴战略产业而言,需要第三方技术机构的协同监管,因为这类产品技术性非常复杂,从全要素的角度开展电动汽车等级评价制度非常必要,但是单从政府的行政监管方面可能无法实现这种有效的监管,未来会出现更多第三方技术机构,从技术和管理上协同监管。
二、在“整车级测试评价技术”方面,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李孟良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监测工况研究与开发中的中国工况实际行使数据采集监控与分析平台的研究。
中汽中心专家李孟良
中国工况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据库的架构部分和分布式文件系统部分,前者用于即时的计算和查询,后者用于大数据存储、分析等复杂的运算。通过中国工况信息化系统的监控情况,可以直观的监控到受监控地区的车辆整体信息、定位信息、车辆运行轨迹和参数的动态回放等,由此可以研究车辆运行中关于车速、电压、电流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状态。
在工况平台开发的过程中,有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提出了对新能源汽车实现安全监控的想法,以及对关键零部件运行特征进行分析的需求,事实上我们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功能,也实施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监控,通过该平台实时监控新能源汽车电池状态,判断电池安全,评估电池级别,分析充电行为,评价充电设施布局等。以此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营,推进电池梯次利用。
三、在“动力电池系统测试评价技术”方面,部分专家以动力电池不同产品层级切入,结合实际案例和研发性测评产品介绍了动力电池系统,并重点分析国内动力电池系统热安全管理技术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分析。从可靠性、日历寿命评价和耦合特性三个特性介绍企业技术路线、研究成果,分析发展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趋势。
中汽中心新能源试验室主任王芳
充电安全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充电设施、车量监控平台、电动汽车本身、BMS等,同时中间充电接口以及通讯协议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电芯的基本情况,附加设计科学的电池管理系统,最后加上对系统的保护,这样就能在一个电芯发生失控的时候,起到减缓系统发生热失控的速度。我们不能要求电池不发生热失控,只是希望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车上的人员可以有足够的逃生时间,这是我们所要求的安全理念。
四、在“充电系统测试评价技术”方面,部分企业代表结合充电基础设施和充电系统关键产品,介绍了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相关测试评价体系方法以及实际产品案例分析,探讨充电系统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家彤介绍了当前充电连接应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他认为由于参与多方的责任与配合不明朗,由此出现了争执不休的责任推诿与互相抱怨。
设备企业认为是车辆端插座的问题,插拔力太紧降低了用户体验,插拔力太松又使接口容易烧蚀,因此车辆端应承担主要责任;接口企业又认为设备企业要求的线太长,安装不当,同时车辆设计及接口安装位置也有问题,运营企业在操作上也有不当之处;另外整车企业和运营用户也将出现的问题推向其他三方。
针对出现的问题,参与各方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安全及互联互通。设备企业应该选用有应用经验、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设计线束及连接器保护结构,及时隔离问题部件,定期维护保养;整车企业应做到在车辆插座方面注意安装角度、位置,合理固定布线等;运营用户应该让设备的线长尽量缩短,因为线越长隐患越大,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方便操作;最后,接口单位要严格遵从各项接口标准要求,严格把控充电接口和产品质量,做好产品应用监管及售后服务。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依靠政府的支持,根源还在于产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部件产品须经过科学系统的设计研发和测试验证,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2、电动汽车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你好,建议你最好去找相关专业人士咨询下或直接到电动汽车官网查下,谢谢,望采纳!
3、电动汽车国家标准
电动道路车辆用 铅酸蓄电池 "GB/T18332.1-2001
QC/T 742-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 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B/T18332.2-2001
QC/T 744-2006 "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B/Z18333.1-2001
QC/T743-2006"
电动道路车辆用 锌空气蓄电池 GB/T18333.2-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GB/T 18488.1-2006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仪表 GB/T19836-2005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4094-1999
GB/T 4094.2-2005"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 GB/T18387-2008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 18384.1-2001
GB/T 18384.2-2001
GB/T 18384.3-200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19751-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GB/T19755-2005
4、纯电动汽车的BMS具有延时发送数据的功能要求吗
你是说BMS把电池的故障状态和信息发送给VCU、MCU等的延时吗?这个功能是具备的,但是一般不会要求延时,而是实时发送,周期是10~1000ms级不等,
5、纯电动汽车的BMS主要是出于哪几方面的考虑( )?
蓄电池管理系统的定义:监视蓄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荷电状态等),可以为蓄电池提供通讯、安全、电芯均衡管理控制,并提供与应用设备通信接口的系统。
BMS是电池保护和管理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要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控制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并向VCU(整车控制器)上报动力电池的基本参数及故障信息。
BMS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同时还进行漏电检测、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报警提醒、计算剩余容量、放电功率,报告SOC(荷电状态),SOH(健康状态),还根据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用算法控制最大输出功率以获得最大行驶里程,以及用算法控制控制充电机进行最佳电流的充电,通过CAN总线接口与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能量控制系统、车载显示系统等进行实时通信。
6、电动汽车bms一级报警211什么意思?
bms是电池管理系统,对每个电芯及整车电压进行监控,电芯的温度、电压等等进行检测,每节电芯电压超过4.2v时会报警,bms会自动切断大电,电机电控会停止工作。
pack就是电池箱,bms+pack就是一个组合,为了更有效更安全的给汽车提供动力的一个组合。就像电机和电控,缺一不可
7、电动汽车电机的测试项目有哪些?
电动汽车电机的测试项目包括:1. 电机功率测试需求:模拟负载、冲击负载、起动性能、四象限运行、再生能量回馈效率。2. 可靠性试验:温升试验、过载能力、最高转速、超速试验、转矩给定动态响应时间测试、耐久性试验;3. 电机参数:电机转矩特性及效率测试、堵转转矩和堵转电流试验
以上是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一部分 技术条件》和GB-T 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国标要求的。此外,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还会对电机的驱动器进行测试,做电机和驱动器的联调。测量项目包括:电机运行时驱动器的输入输出参数测量、转换效率测量、电机运行时整个电机驱动系统的效率测试等。能满足此类测量需求的测功机目前非常少,广州致远电子有出这种电机测试系统。
望采纳!
8、新能源汽车的BMS系统是使用什么通讯?
朋友你好,你可以上网查一下新能源汽车的BMS系统都是是用CANBUS做通讯的,采用的是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我之前听说过一个叫作“充电桩与BMS通信一致性认证”的测试,测试方案主要是用致远的CANScope总线分析仪作为检测设备,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个。 纯手打,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