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汽新能源勇气可嘉 ARCFOX αT杀入高端市场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北汽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近日,各大车企的前三季度数据相继公布。新能源市场在第三季度明显得到复苏,但是与其它车企销量增长的相比,但是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却江河日下。北汽新能源前9个月累计销量仅为2.1万辆,同比下降78.57%;其中9月销量仅为2245辆,同比下降暴跌77.57%。
面对新能源的销量每况愈下,北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的首款量产车型10月24日正式上市,首款车型名为ARCFOX αT。ARCFOX αT定位高端,与以往北汽的定位天差地别。不知北汽是否计划用高端品牌路线来挽救下滑的销量。
对于ARCFOX 品牌来说,可谓师出名门。首先是背靠北汽集团,同时聚集戴姆勒、麦格纳、华为等全球顶尖资源。虽然每一个品牌都极具品牌效应,但是目前来看ARCFOX的品牌影响力一般,是否能在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位,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ARCFOX αT外观是由著名的设计大师沃尔特·德·席尔瓦设计,而且是基于ARCFOX IMC架构打造,并且搭载华为新一代MH5000 5G芯片,可以让车辆实现L3至L4等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补贴后售价为24.19-31.99万元。
选车君观点:
北汽高端品牌的首款产品定价位于特斯拉、蔚来、理想等等目前新能源的主力产品之间,作为一个目前尚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来说,勇气可嘉。但是面对的困难也是非常大的,不知这份勇气能否带领北汽新能源开辟出一条新道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北汽新能源+麦格纳+华为=ARCFOX α-T,品牌升级第一枪or最后一枪
原创 编辑部?新创视点
剪辑 | 卲双
编辑 | 王欣
ARCOFX有什么
早在四年以前,北汽新能源成立ARCFOX品牌,主打高端,直面TESLA。只是炫酷的概念车展了又展,但最后只拿出一款微型电动车LITE,量产后市场表现平平,ARCFOX品牌并没有树立起来。
去年年底,北汽新能源召开“生而破界”发布会,标志ARCFOX重生。
10月24日北汽新能源、麦格纳、华为、哈曼共同造出来的ARCFOX α-T正式量产上市,售价补贴后24.19——31.99万元。
一方面,我们对中国市场自主高端化车型有期待,北汽新能源推出向上高端新车型,值得鼓励。
但另一方面,对于北汽新能源,我们对它的未来也非常担忧。无论是品牌还是售价,ARCFOX α-T都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
再看北汽新能源的市场表现,这个曾经是20万内新能源汽车的“王者”,前9个月累计销量只有2.1万辆,几乎回到了七年前,而且财政补贴退坡,北汽新能源的财务状况,更是惨不忍睹。
2020年,北汽新能源跌落神坛。
几年前的新能源市场,北汽新能源可谓是独占鳌头,旗下EV、EC、EU系列都是销量大户,年销量超15万辆,连续成为7年中国纯电动新能源销量的冠军。
进入2020年,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断崖下滑,9月销量下滑77.57%至2245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78.57%至21086辆,一夜回到七年前。
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导致利润大幅亏损。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下滑69.84%,净利润亏损18.63亿元,同比下滑2814.98%,其中包括0.69亿元的政府补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9.89亿元。
政府补贴成了近两年北汽新能源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在北汽蓝谷借壳上市后,2018年政府补助为9.18亿,2019年政府补助为10.42亿。所以,当补贴退坡后,北汽新能源更是捉襟见肘,如果没有了政府补贴,北汽新能源的亏损还会持续。
那么,北汽新能源此时推出高端化品牌,ARCFOX能否助其扭转颓势,甚至成为北汽新能源的产品明星和销量担当?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ARCFOX的优势和劣势。
先看,ARCOFX有什么。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ARCFOX拥有“王者级别”合作伙伴。麦格纳有能力正向开发高端新能源车型,华为在自己擅长的车联网、5G领域给予北汽足够的技术支持,此外ARCFOX的合作伙伴还有戴姆勒、博世、西门子、SK、哈曼等世界知名企业,软件和硬件实力兼备。
4.6s百公里加速、哈曼4K超大屏影音系统、麦格纳全球豪华制造、华为5G科技互联、α-Pilot 智慧驾驶,这足以使得ARCFOX具备最高的造车水准。
再看,ARCFOX没什么。
曾经凭借低端低价策略迅速打入市场的北汽新能源,曾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的宝座。但面对如今特斯拉、蔚来、小鹏、比亚迪、广汽等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的市场,低价策略已很难让它走得更远。
由于疫情影响,网约车领域的车辆需求减少,只有寻求私人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才能解决北汽新能源的困境,而ARCFOX可以视为北汽新能源致力中高端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势力2.0”。但是,广汽新能源埃安LX、比亚迪唐EV、蔚来ES6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对于新品牌而言,用户在哪里,能否抢占这个企业。
我们以直接竞争对手广汽新能源埃安LX举例,广汽新能源埃安LX也被定义为高端自主新能源SUV,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96-34.96万元,造型设计、内饰用料、智能化配置、车身数据以及续驶里程等方面,两款车几乎完全重合。
但是埃安车型市场表现不错,前九月,埃安S的累计销量达3.05万辆,同比增长113.7%,在纯电动车型销量中仅排在特斯拉Model 3和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后,埃安车型已经成为了广汽新能源的绝对主力,甚至凭一己之力撑起了全公司的销量。
反观ARCFOX,作为最早冲击特斯拉的自主高端化尝试,并没有任何销量和口碑积累,以至于品牌复活后,在市场认知和用户运营、销售爆点、服务体系的搭建上,ARCFOX目前一片空白,所以借助ARCFOX α-T打出品牌升级的第一枪,北汽新能源还需要更多的路要走。
—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BBA为什么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
戴姆勒集团(奔马奥)
德国豪车制造商戴姆勒(奔驰母公司)表示,将停止开发新款发动机,转而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汽油发动机可是由戴姆勒集团创始人发明的!
戴姆勒此前曾宣布,计划在2022年前推出梅赛德斯-奔驰所有车型的电动版本。
奥迪希望,在202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出30款以上电动车型,其中包括20款纯电动车型。
望采纳
4、腾势新能源注册资本新增7亿元达57.6亿元
1月16日,我们获悉,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的注册资本新增7亿元,由原来的50.6亿元增至57.6亿元,增幅达13.83%。
天眼查信息显示,腾势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2月,是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比亚迪的持股比例占50%,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持股比例占50%。此前,腾势已经正式将腾势部分业务的运营交给奔驰,这即意味着,腾势车主可以在腾势授权的奔驰经销商店内享受到腾势X的销售、保养与维修等客户服务。
据悉,这并不是比亚迪和戴姆勒的首次增资,在此之前,比亚迪和戴姆勒已多次为腾势新能源“输血”。数据显示,2017年5月、2018年5月、2019年2月和2019年5月,比亚迪和戴姆勒分别向腾势增资10亿元、8亿元、4亿元和3亿元。在2019年的广州车展上,腾势推出全新腾势X,新车定位于7座SUV,提供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两个版本。目前,全新腾势X已经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客户交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戴姆勒在新能源市场上有哪些布局?
北京时间11月29日凌晨,据路透社报道,戴姆勒中国区总裁Hubertus Troska(唐仕凯)表示戴姆勒公司将在明年开始建造电动汽车,以满足中国对汽车制造商严格的反污染配额需求,即使中国消费者对梅赛德斯-奔驰迈巴赫等传统车型的需求依然强劲。

戴姆勒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其旗下有迈巴赫,奔驰等知名品牌。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已推出新能源汽车-奔驰EQC电动车,预计2019年年底开始生产。

其实,戴姆勒公司早已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布局许久,早在2010年便与比亚迪建立合资公司--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并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腾势。今年年初,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并有传闻计划与北汽生产电动smart。同年二月,吉利集团以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5%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并要求和梅赛德斯达成更广泛的合作。也是同年7月,百度与戴姆勒宣布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深化战略合作。

不论是戴姆勒与国内新能源三巨头的强强联手,还是与百度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战略合作。都可以看出戴姆勒公司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重视,唐仕凯还表示戴姆勒可以在电动汽车领域与非传统汽车公司进行合作。

人人巴士认为 新能源电动车必定是未来出行的大趋势,再加上国内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且除国内车企外,许多外企车商也纷纷入驻国内市场,势必在新能源上分一杯羹。看来“得中国者得天下”这句话在新能源市场上也不例外。
6、戴姆勒 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有哪些
?
7、听说比亚迪与外国一家汽车公司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是真的吗
“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比亚迪,与“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就电动车及零部件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并计划联合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牌电动车。
此次联姻,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是搭上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高速路”。也有专家表示,未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诞生在环保和新能源等研发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企业,如果还是传统汽车工业企业,即使是国际大品牌,也会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或危机。因此,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品牌联姻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3月1日,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下称“戴姆勒”)宣布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成立合资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合作是各取所需,比亚迪借势奔驰的品牌效应,在扩展国内市场以及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上形成更大的优势;奔驰则是借助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这一未来市场。
吸引全球汽车“大佬”的目光
3月12日,比亚迪公布了200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2009年汽车业务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42.79%,达到209.91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3.18%。同时该公告称,比亚迪继续保持了充电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比亚迪的业绩不只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也正在吸引“大众”、“奔驰”等全球汽车业“大佬”的目光。
比亚迪公关部经理徐安昨日表示,戴姆勒选择与比亚迪合作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而更重要的是戴姆勒看中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希望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提升自身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
比亚迪此次与戴姆勒奔驰合作,正好借势全球第二大豪华车品牌,为出征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铺路。华景咨询董事长、实战派战略管理专家佟景国指出,在出征欧美市场之前,选择戴姆勒这样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合适的。当然,戴姆勒之所以愿意与比亚迪合作,也说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是过硬的。
对于日内瓦车展上比亚迪和奔驰展位相邻而设,佟景国认为这是品牌间互相借势。他指出,促成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根本原因有三点:首先,从全世界的汽车生产厂商来讲,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的储备上占有很高地位,比如它在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数量上是世界第一的,这个规模上的优势可以支撑它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冲击世界第一的位置。其次,汽车业产品与品牌的相关性太强,仅有优秀的技术体系是不够的。与奔驰合作可以借助它的品牌优势,借助它的生产资源进入欧洲市场。再者,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讲,奔驰在新的汽车时代已经产生“空壳化”了,戴姆勒也需要借助比亚迪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来给自己的汽车抓住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合作或将延伸到新能源工程车
去年上半年,比亚迪也曾与另一家汽车巨头“德国大众”签署过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表示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及车用电池领域展开合作,但一年来,双方的合作并没有看到多少实质性进展。
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肯定要比和大众的合作好一点。比亚迪和大众的合作注定是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的,因为大众从历史上就不是一个汽车生产厂家,它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的联合体。这家公司相当于我国早年的汽车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总公司,只是起一个产能协调的作用,下面的生产厂商是各自为战的。而奔驰则是一家完整的汽车生产企业,所以合作会有更多实质性结果。
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包括两大体系,一部分是整车生产体系,另一部分是渠道销售配送体系。戴姆勒可供比亚迪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渠道。
佟景国指出,既然“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实际上,奔驰轿车在戴姆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戴姆勒的优势主要是工程车,因为工程用车的耗能更大,因此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也可能延伸到新能源工程用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当然目前只是对它们未来战略合作的一个猜测。”如果比亚迪真有这方面的战略考虑,此次合作对于比亚迪未来的新能源工程车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和发展都是有利的。
事实上,徐安也表示,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作已经运作了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经去戴姆勒汽车生产总部参观,戴姆勒总裁也曾经来比亚迪参观。
徐安表示,比亚迪将与戴姆勒此次合作将设立一家新技术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设计、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电力传动系统、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车的相关零部件。未来新的合资公司将成为高端电动车的生产者。
然而,关于此次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网络调查显示只有45%的调查对象比较看好。有关并购问题专家也认为,比亚迪与戴姆勒未来的合资企业当中,双方在企业管理、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还将面临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但因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未来合作成效究竟会如何还很难说。
佟景国认为,做新能源汽车的思维不同于传统车,“光是拿出好车来还远远不够,关键是如何让老百姓用上”。佟景国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难点不在于生产环境和生产能力,也不在于管理环境,而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政府、市场的影响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体系。这一市场体系在全球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认识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消费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核心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实现产业化,包括从设计到生产,以及相应加电站体系的建设完善,产业链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更多应从战略方面去考虑: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短期内主要是为了共同培育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共同来合作创新。中国政府肯定很积极来培育市场,因为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后一次走上世界前列的机会。
改变品牌形象不是一朝一夕
虽然比亚迪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4年实现汽车销量翻番增长,成为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新锐品牌。但要真正改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佟景国指出,一个汽车品牌的打造需要12年左右,因为它的品牌成熟周期比较长。
徐安也指出,“品牌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我们一直坚持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依靠我们在汽车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优秀的市场表现,我们的品牌力也将会得到稳步增长。”
徐安表示,比亚迪从进入汽车产业之前已经开始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比亚迪坚信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它们还专门建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凭借他们在电池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已经成功研发出适合电动汽车的铁电池技术,它具有高容量、高放电能力、高安全性的特点,目前已经应用在他们开发的F3DM\F6DM双模电动汽车和E6纯电动汽车上。
王传福曾宣称,到2020年,比亚迪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比亚迪正在以“创新者”的定位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但这个新的品牌形象定位要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还需加以时日。
佟景国指出,比亚迪要后来居上,有三件事必须做:首先,“仅仅从汽车角度是不行的,需要实现产融一体化,以融资贷款等多种形态的贷款来加速销售,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比亚迪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任何一个品牌都是金字塔结构的,在金字塔尖,让全世界消费者记住的可能是它的新能源汽车,但在着力发展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传统能源汽车仍需要继续发展。再者,比亚迪需要利用好我国的市场优势,融入国家的汽车战略,同时利用好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机会迅速崛起。
如果能做好这三点,佟景国认为,比亚迪完全有可能凭借后发优势做到全球第一。另外,汽车行业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王传福在企业家精神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8、中国最好的纯电动车厂家?
中国最好的纯电多厂家有比亚迪,江淮,北汽,小鹏汽车,奇瑞,吉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