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转型电动汽车

转型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2020-11-03 09:36:05

1、如何从传统汽车行业转型到电动、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汽车行业?

我勒个去 这是绝大多数汽车企业的产业难题 你就这么一问就能得到确切答案????

2、吉利、宁德时代将入股阿斯顿·马丁?豪华超跑转型电动化?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正谋求收购英国百年豪车品牌阿斯顿·马丁19.9%的股份,并已与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层进行了会谈,同时,吉利控股已经对阿斯顿·马丁的资金情况进行尽职调查。

另据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考虑一项投资,可能涉及入股境况不佳的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 Lagonda)。报道称,宁德时代是最近几周与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及其顾问进行谈判的多家公司之一。这些公司正寻求参与陷入困境的阿斯顿·马丁的资本重组。

对于相关投资的传闻,阿斯顿o马丁的发言人也表示不对任何谈判发表评论,只是说与潜在投资者的沟通正在进行。

由此来看,陷入困境的阿斯顿·马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但最终能够与哪一方达成投资协议,目前仍不得而知。

作为一家超豪华跑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总部位于英国华威郡盖登,至今已经有107年历史。曾于1994年被英国企业家大卫o布朗出售给美国福特,成为了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3月,福特出售其大部分股权给一个由英国赛车公司Prodrive所领导的财团。2012年12月,意大利私募股权基金Investinstrial宣布投资1.5亿英镑,收购阿斯顿o马丁37.5%的股权。

自2018年10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阿斯顿o马丁的资金相当紧张,主要原因在于其业绩低迷。2019年,阿斯顿o马丁在全球的新车销量为5819辆,比2018年下降了7%。日前,阿斯顿o马丁对外证实,一方面,由于欧洲尤其是英国市场对豪华汽车的需求减少,导致了车型的销售情况不佳,整个2019年都延续着这种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对手宾利和劳斯莱斯的强劲表现带来的挑战,该公司2019年的利润几乎减少一半。"2019年,阿斯顿o马丁经历了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年。" 阿斯顿o马丁CEO安迪帕尔默曾表示。

财务方面,2019年阿斯顿o马丁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已亏损7900万英镑。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税前亏损1350万英镑,去年同期为盈利310万英镑,营收同比下滑11%至2.5亿英镑。第三季度经调整后的营业利润1340万英镑,同比深跌了51%。

据悉,目前传出对阿斯顿o马丁有意的投资方除了吉利和宁德时代之外,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Racing Point F1车队老板、亿万富翁劳伦斯·斯比德(Lawrence Stroll)正就向这家英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投资约2亿英镑进行深入谈判,他将获得该公司20%的股份。

一位吉利控股内部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吉利"如果真要入股,也不会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要谋求技术层面上的合作。" 报道称,吉利汽车认为,如能实现阿斯顿·马丁和吉利汽车旗下的莲花品牌技术和整车平台的集成,有望为公司节约成本。

而对于宁德时代的收购或入股,在业内看来,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有观点认为,在国内放开白名单后,松下、LG等品牌来华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对于宁德时代来说,也需要阿斯顿马丁这样的老牌品牌将宁德的品牌打响,同时,阿斯顿马丁的首款纯电动车型Rapide E也需要宁德的助力,双方的合作是一个互利的结果。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对阿斯顿马丁并不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

其实,阿斯顿o马丁对于电动汽车领域的探索从几年前就开始了。早在2015年4月,阿斯顿·马丁便与乐视汽车共同公布了合作意向,2016年2月17日,双方在德国法兰克福就成立电动汽车合作合资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阿斯顿·马丁的首款纯电动量产跑车Rapid E。但据媒体报道,后续因为资金问题已经终止合作。

此外,2015年10月,阿斯顿·马丁的首款纯电动跑车Rapide E以概念车的身份亮相于市场;2017年,阿斯顿·马丁宣布将限量生产155辆该车型,并将于2019年底生产并交付。直至2019年上半年,阿斯顿·马丁官方还曾在上海车展将该车进行公开展示,据悉,阿斯顿·马丁将该车定位为超豪华电动跑车。

但据Autocar最新的报道显示,代表着阿斯顿·马丁电气化战略的车型――Rapide E纯电动跑车项目似乎已经停滞。该报道表示,由于并不理想的财务报表,已经使阿斯顿·马丁决定停止Rapide E的量产,将其转为研究计划以强化品牌电动化发展速度。

总结

随着全球范围内传统车企对电动汽化转型的不断深化,汽车电动化成为各大车企谋求发展的重要之路。虽然目前受到公司财务状况不佳以及市场对电动轿跑车需求不高等影响,RapideE已经停止量产,但长远来看,在汽车电动化趋势的大背景下,阿斯顿·马丁不会放弃对该领域的涉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传统汽车厂商能不能转型做电动车

能的,新能源汽车是获得国家支持的环保产业,只要汽车厂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能力,符合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经报请相关部门获批后,方可投产。

4、FF宣布转型电动车工程设计平台服务商,FF91仍无具体上市时间

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这家曾经承载着贾跃亭造车梦的公司今日宣布,将转型成为一家全方位工程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成为电动汽车、计算平台、整车工程、工业设计、产品定制和制造资源的平台服务商。

FF将提供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的模块化组件,可满足全部出行场景和能量存储需求,帮助各类公司向新概念、创新和电动出行未来加速转变。

早在1个月前,FF就展现出了转型苗头。

3月3日,FF宣布了与美国混合动力公司US Hybrid战略合作,双方将在US Hybrid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产品中合作,并使用FF的电力总成系统。FF表示,这项协议是公司综合性的产品与技术拥抱新市场机会的例证。

FF与US Hybrid公司协同开发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将支持加州实现商用车零排放的目标。这两家公司将共同合作致力于创新解决方案,将FF首为乘用车开发的领先技术扩展到商用车运用领域。

FF表示,其用户体验技术集成了互联网、娱乐和信息技术,开创了一个第三互联网生活空间,让用户能够把自己的家中、办公室里或者手机上的体验带入车内,同样的技术也可适用于增强全套物流解决方案。

此外,贾跃亭的破产重组案也有了新进展。

2019年10月13日,贾跃亭向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根据贾跃亭提交的破产申请文件,他个人资产总额为14.1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金融资产,为14.12亿美元,房地产资产为477.39万美元。贾跃亭在国内拥有三处房产,两处在北京,一处在浙江慈溪,三栋房产总价值超过了3357万。

据悉,贾跃亭未冻结存款仅为6.7万美金,国内冻结的存款大概是30万人民币,总额是77.8万人民币。此外,贾跃亭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欧文市购买了价值650万美金的基金、债券和股票。

相比个人资产,贾跃亭的债务则在数百亿元级别,共计100多位债权人。错综复杂的债务也让贾跃亭破产重组案件充满难度,经历了个别债权人反对、案件从特拉华法院转移到加州中区法院等多项波折,破产计划曾一度陷入拉锯战。

而在美国时间3月30日,据接近贾跃亭债务处理小组的人士透露,该案已经正式开启债权人投票流程,并已经通过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向全体债权人寄出投票卡,并有望在4月下旬完成投票流程。

此前3月19日,美国加州中区破产法院大法官在听证会上正式驳回了上海懒财申请驳回破产重组案的动议,同时批准了贾跃亭资产披露声明以及持产债务人贷款动议。上海懒财是反对贾跃亭破产重组方案的债权人之一。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诸多波折之后,贾跃亭破产重组案目前正朝着有利于贾跃亭一方的方向发展。

有分析人士称,特斯拉近期的股价拉升重新唤起了全球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的信心。

去年9月,毕福康接任FF全球CEO,这位曾在宝马担任高管并辗转于多家造车新势力的汽车届重量级人物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加速FF的融资及FF 91的量产上市。按照规划,FF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B轮融资。他称,如果资金到位,那么FF91能在9个月内开始交付,并在15个月后启动IPO计划。

不过,眼下来看,FF的B轮融资并未公布重大进展,新车量产计划仍遥遥无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通用“瘦身”转型,如何All In 电动化?

[ 亿欧导读 ]?底特律百年车企忍痛转型。

作者丨何奇

编辑丨郝秋慧

通用站在十字路口,玛丽·博拉这位掌舵6年的大管家,毅然将其推向了电动化。

这一天筹备已久。北京时间3月5日凌晨,西半球的美国正是上午,通用提前2天便对外透露了消息:电气化战略的核心将首次对外公布。这关乎着通用的未来。

2019年,通用在营收、销量与净利润上折戟惨重,分别下滑6.7%、10.7%、17.4%。大管家玛丽·博拉一边应对罢工事件,一边为保证股东利润,竭力控制成本,可效果不尽如人意。

通用的销量从890万走到774万,只用了2年时间。在此期间,其股价一直盘旋在30美金左右,2019年,通用销量全球第四,是特斯拉的22倍之多,可市值不及特斯拉的三分之一。这家底特律的百年车企,被来自硅谷的新兴车企无情赶超,汽车行业恐不再是销量之争。玛丽·博拉也清醒地认识到,节衣缩食的策略不是长远之策,处境尴尬的通用必须主动出击了。

在沃伦技术中心的发布会上,玛丽·博拉指明了通用的下一步:为了实现纯电动的未来,“我们将全力以赴。”

如今,中国是通用押下重注的市场。

不能单靠特斯拉

与乘胜追击的特斯拉相比,通用在新能源领域是后来者。

3月3日,通用中国总部复工的第二天,通用中国总裁钱惠康召开了媒体沟通会。提到电动化的拦路虎特斯拉,钱惠康委婉地谈起了新能源市场。他认为全球的新能源车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最重要的是任务是提供良好的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

“这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而不是某一家公司的产品。”他补充到。

在美国市场,通用汽车不得不面对强势崛起的特斯拉带来的残酷竞争。2019年,特斯拉占据全球电动车销售的23%,其中美国占其总销售额的52%,其次是欧洲和中国。这与通用的重要市场狭路相逢。

对于未来的市场争夺,钱惠康以产品差异化来解释两者的错位竞争。当前,特斯拉在中国主要布局在以Model 3为代表的电动轿车市场。而通用汽车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会以SUV为主,尤其是其第三代纯电动车平台的先发产品以SUV车型为主。

钱惠康解释道:“第三代纯电动车平台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能够最大程度适用于通用汽车在全球各个市场的纯电动车型。除SUV车型外,也会陆续推出包括轿车在内的多样化产品组合。”

据了解,通用汽车在美国仅销售了1.6万辆雪佛兰Bolt EV和6万辆宝骏E系列车型的电动车。虽然成绩并不亮眼,但通用在高管们也正在试图说服投资者,通用汽车在底特律的电动车制造厂可以赶超特斯拉。

今年1月,通用汽车在旧金山首发的Cruise Origin纯电动自动驾驶共享车型,是首款搭载第三代电动车平台和Ultium电池的产品。凯迪拉克Lyriq纯电动豪华SUV也将在4月亮相。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车的结构已经较为简洁。通用汽车采取整车与驱动系统协同开发的策略,为的是进一步降低电动车的复杂程度和零件数量,初步计划推出19种电池与驱动单元的组合。

钱惠康表示,通用汽车已经超额完成“2016至2020年间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的计划。2019年,旗下新能源产品的销量较2018年增长了85%。

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之下,通用汽车不断“瘦身”以求降本增效,全面推进纯电动汽车发展,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投入。

押注中国市场

“中国是通用汽车最大的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钱惠康对媒体说到。

受疫情影响,通用汽车中国总部从2月10日起正式复工,直到3月2日,才开始陆续回到办公室工作。尽管疫情带来很多挑战,钱惠康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强大的内在动能和经济长期发展的活力。”

此话背后,是通用豪赌中国市场的决心。

2月17日,通用汽车对外宣布撤出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泰国等多个海外市场。2021年前将逐步停止霍顿品牌汽车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销售、设计等业务。并且位于泰国罗勇的工厂也已经出售给长城汽车,同时将在今年底前将雪佛兰品牌从泰国撤出。

削减成本、提升利润率、调整并重组架构、打造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通用汽车不得不开启“瘦身模式”。

钱惠康表示,过去几年,通用汽车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2015年制定的全面战略,在强化主营业务的同时加大投资未来出行。“我们会将资源投入到更有发展前景的市场和业务。”钱惠康强调,美国和中国是通用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从长期来看,公司会在这两个市场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推动通用汽车未来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谋划布局,中国已经成为了通用汽车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2019年,通用汽车全球销量774万辆,在华销售309万辆,继续高于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

为了凸显出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钱惠康强调,在市场层面,通用汽车加速了全球业务的调整,退出了经营不佳的市场,将优势资源集中在美国和中国等重点市场,“它们不仅是通用汽车的主要销量市场,更是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

为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通用汽车将继续优化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聚焦快速增长的SUV和豪华车市场。3月5日,在密歇根的沃伦技术中心,通用汽车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公司电气化战略的核心——模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搭载Ultium专属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

对于中国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他认为未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将朝着更为大众化的趋势发展。目前,新能源车集中在8万以下或25-40万这两个价格区间。随着消费者接受度日益提高,新能源产品将覆盖所有价格区间。在基础设施、续航里程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全球各大市场的大致需求基本是一致的。

钱惠康表示,通用汽车即将发布的第三代电动车平台及其打造的一系列车型也将大部分引入中国市场。

换了“执着” 

为了转型,通用放下了一些执着,包括“三缸机”。

2019年,通用在中国销量遭遇滑铁卢,下跌幅度达到15.1%。除了自身产品缺乏竞争力,车型的“青黄不接”,也与整个大的市场环境有关,通用汽车正面对自主品牌崛起和日系车的双重打击,这也促使其不得不考虑放弃三缸机。

2月初,钱惠康也承认,中国消费者短期内很难接受三缸机。不过,通用汽车一直对三缸机技术充满信心,认为从油耗和动力输出等角度看,三缸机都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认识到,很多消费者对于三缸机还存在一定的顾虑。”他表示,通用汽车将继续推出包含三缸和四缸发动机的丰富产品组合。

近日,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英朗与雪佛兰科鲁泽两款车型新增型号为L2B的1.5升四缸发动机车型,“全系三缸策略”被终结了。面对市场的选择,通用汽车已经妥协了。

电气化与自动化战略成了通用新的“执着”,也是其变革的最后两根稻草。

在电动化领域,通用宣布向底特律汉姆川克工厂投资22亿美元,用于生产包括全新GMC悍马在内的多个品牌纯电动卡车及SUV车型。其中,纯电动皮卡将在2021年秋季正式投产。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通用汽车试图通过在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突来降低电池成本。通用汽车已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和生产电芯,目标将电池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时100美元以内。更重要是,通用汽车将利用现有生产基地与资源,以提高电动车业务的资本效率。

在自动驾驶领域,通用汽车则将坚持“跨越式”和“渐进式”双线并行的策略。其中,Cruise Automation会以安全为前提,探索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而Super Cruise 超级智能驾驶辅助,以其带有自动变道功能的升级版,将会应用于更多产品,为用户带来实际的便利。

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是通用转型的一张王牌。按照其规划,到2023年时,通用将在22款车型上使用其Super Cruise驾驶辅助系统。据悉,当前这项技术仅在凯迪拉克CT6车型上使用。钱惠康直言,公司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 Automation先后获得了软银和本田的投资,目前正积极开展相关合作。

在日益复杂化的全球汽车市场,通用汽车重金押注中国市场。钱惠康表示,2020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主营业务和未来出行两大领域都将有稳健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与市场持平,争取跑赢大盘。”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杀死”燃油车,日产计划五年后在华全面电动化

 相对于欧美,日系企业对新能源,尤其是电动化转变的决心。只不过,日产汽车计划做出了改变。日经亚洲经济评论消息,日产汽车将把在中国销售的所有车型改为电动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日产最新纯电车型Ariya

日产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9款车型,除纯电动车以外,其他的全部变为混动车。据悉,日产将于2021年在中国推出配备自主混合动力车技术“e-power”的车型。今后3年,包括轩逸在内的主力轿车在内,相关车型将增至5-6款。在纯电动领域,日产将推出新车型 Ariya等。

日产的快速新能源化,也是为了追赶上国内的潮流。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的规划,到2025年,纯电动及混动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15%-25%。如果按照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2500万辆计算,纯电动及混动汽车年销量将在2025年达到375万-625万辆的水平。2019年我国新能源市场销量为120万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规划还提到,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其中纯电动车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要达到95%以上。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市场在能源转型上的巨大决心,还意味着若要达成最终目标,新能源无疑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日产汽车的决心,与中国国内的现实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合资车企正在快速入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21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

汽车工业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时影响着能源需求与应用的走势。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在改变着这一产业领域,用电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扭转污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发展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断演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多个技术领域的联动和综合应用,使能源、技术、产业以及交通领域实现多维度高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和产业提升,不仅能够推进能源加速转型,并有望进一步成为新兴的强劲增长点,助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实现中国汽车行业 弯道超车的关键的途径,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到了国家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面对如此良好的市场,由嘉实沃森展览组织的EV China 2021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将于2021年5月25日-27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办。本次展会将重点展示电动车(EV)、混动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各种核心技术,如电机、电子产品、电源管理、逆变器、可充电电池、充电器等。

EV China 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可多得的专注于技术的专业展览会,通过本次展会,您可以在您的用户前推广您的最新技术,面对面的探讨您的新产品,为您的用户解决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为您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商机。同期组委会将举办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峰论坛,届时欢迎各位同行积极参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全球汽车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电动化是中美日欧的不二选择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绿色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也进入结构调整期,汽车市场正出现巨大变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分析与把握全球汽车市场和行业最新变革趋势,结合真实市场需求和宏观战略需求进一步思考和确认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中长期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应对当前及今后时期市场变化的行业政策和企业战略,是业界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国际论坛上,来自中国、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全球主要国家的产业相关人士分享了在发展电动汽车、推动零排放交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新政策、目标与启示,使我们更全面、深入、客观了解到全球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最新变革趋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创企业对未来汽车的定义和概念的创新,点燃了百年不遇的汽车革命。电动化只是引爆点。与汽车革命并行发展的是能源革命、新一代移动通信、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这些因素的相容对接,将使未来的汽车走向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较大程度上改变世界、造福社会。

陈清泰表示,中国石油消费连年增长,而自产原油连年下降。201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了70%,已经超越了能源安全警戒线。但现在我国每千人保有汽车仅为185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仍处于增长期。“圆我国十四亿入口个人出行机动化之梦,现实的选择就是电动化。” 

从全球角度看,2010年中国率先把新能源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前后,美国加州政府开始推行汽车零排放积分政策。2016年欧洲多国政府提出限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2017年欧盟提出更加严格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倒逼汽车业转型。 

汽车动力技术的转型原本是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动的正常过程,但诸多国家的政府却一反常态地一而再再而地三出手干预,竞成了这轮汽车动力技术变革的第一推动力。可以预期,到2025年前后电动车的性价比超过燃油车,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因此他认为,共享出行有望重构城市交通,多项研究表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将使共享出行的“人公里成本”下降40%左右;未来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可以自行移动到出行需求点,实现无缝接驳;人、车,路实时共享交通信息,使出行效率提高。随着共享出行的发展,它将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最大的单一卖家。

但是要把电动汽车升级为“强大的移动智能平台”,成为电气化、电子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由软件定义的高科技产品,对于传统车企是巨大的挑战。造车新势力正是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和新的机会而闯了进来。这已成我国有别于其它汽车生产国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势。“特斯拉是全球第一棵明星,不会没有后来者。”

陈清泰表示,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基本普及,保有辆达8000万辆。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放开市场,加强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创新至关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一个经科学论证的顶层设计和时间表,给市场和社会应有的预期,是推进汽车革命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把握得好我们有可能成为一个赢家!”

加州能源委员会委员Patricia Monahan:电气化是加州实现2045年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过去30年,美国加州政府一直在推动电气化。1990年,第一台电动车在这里推出,同时也是第一个通过零排放相关政策的地区。 

当前,加州政府在电气化交通等方面都制定了全新的目标。2025年,希望能够实现更多的电动汽车销售,同时将建设200座加氢站,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目标在2045年实现100%的清洁电力,2030年达到60%。到本世纪中期,希望把燃油车排放降到最低,目标在2045年实现碳排放为负数,而不是正数的增长。

在过去十年,电动汽车的发展使得加州温室气体排放已经降低了一半,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电气化是我们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 

加州能源委员会一直是在资助学校,实现校车电气化转型,现在共有200辆电动校车。 清洁交通方面,加州能源委员会每年都会投入8.29亿美金,首先确保有足够的机会让消费者和企业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电动车。到2029年,加州设定的目标是所有公交出行系统用到的车辆都是零排放的,“我们还与29个州一起,对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进行游说,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作出改变。”

加州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8%,超过了2%的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甚至超过15%。Patricia Monahan认为,若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就需要有更多的基础设施。 

日本经产省制造产业局汽车产业及下一代技术室室长吉村直泰:到2030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新车销量的50-70%

日本在汽车产业转型方面,也有“四化”,简称为CASE:网联化、自动化、服务化和电动化。 

吉村直泰首先介绍了网联汽车和移动出行服务的内涵,也就是车联网服务。车联网的进展是最快的,根据相关研究,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联汽车能够实现车与万物数据的互联互通,车联网能够促进各行各业数据服务的催生,只有出行服务本身搭载了汽车这个商业产品的时候,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很多车企都在开发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吉村直泰认为,从社会层面上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本身的造价非常高昂,推广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包括火车、公交车、出租车及网约车等在内的公共商业用车,才是自动驾驶汽车最适宜推广的车型。今年日本计划推出一个利用自动驾驶技术的移动出行服务示范项目。

关于四化中的服务化,日本将着力于打造出行与社会的整套生态系统,其中有四个支柱:第一大支柱是出行服务,将以此为能源基础设施,利用纯电动汽车打造车与家的互动,以及车与电网的互动等;第二大支柱是将出行服务打造为一种解决城市交通痼疾的解决方案;第三大支柱是用出行服务打造数据采集物联网终端,通过智能互联汽车收集到的大数据,进一步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更好的出行服务。

推广电动汽车存在很多阻碍,为了实施电动汽车社会化落地,日本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第一,与电力系统进行整合;第二,对车队运行进行整合;第三,着力于打造电池生态系统。 

为了促进移动出行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转型,日本制定了向零排放转型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坚定执行《巴黎协定》各项目标,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每个车辆的温室气体排放,能在《巴黎协定》执行之前的标准上进一步降低80%。

到2030年的政策目标,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做了整合和比较,设定了各自的参数,其中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包括油电混动在内的整个下一代电动汽车,预计在2030年占到新车销售的50%—70%,其中油电混动占到30%—40%。

日本将推动各项政策和激励措施来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为实现2030年真正零碳排放目标,对于各项技术也采取了比较兼容并包的政策,预计到2025年,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电动汽车至少占市场份额的20%。

法国汽车产业联盟主席Luc Chatel:2040年法国将停售化石燃料汽车

对整个汽车产业而言,推广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2020年起,汽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从120克/公里下降到90克/公里,这个是欧洲排放法规的新标准。 

法国也已经通过了新的机动车管理法案。到2040年,法国将停止销售碳基化石燃料的汽车,另外法国的各大城市也正在成为政府有力的监管机构,比如巴黎2024年会全面禁止汽车使用柴油,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汽油。

法国各大汽车行业制造商竞相大规模投资,推出更加清洁、更加环保的电动车型。2019年,法国电动车共有100多种车型,2020年将达到228种,2021年达到315种。要实现这一目标,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必须达到50%。就是说在1900万辆的汽车市场规模下,电动汽车需要达到600万—70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要达到400万—500万辆。

预计到2050年,法国汽车市场结构将会是纯电动汽车占66%、混合动力汽车占17%、氢燃料电池车占到17%。 

Luc Chatel表示,传统汽车产业正在面临一个关键时期,需要进行转型。未来的主要市场将会是以电动车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市场,需要全行业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英国内阁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小组政策主题副主任Simon Sharpe:产业转型速度取决于政策

零排放交通已经变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转型的进展到底会多快,今年英国其实有一个特殊的角色要扮演,因为我们将会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相关谈判的主宾国和主持国 。

我觉得转型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政策,我们早些时候汽车发展的一些历史。汽车的发展比马车的发展更慢,后续是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有鼓励,才让汽车得到长足的发展。

现在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政策依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的激励措施能够加速市场的增长。另外,政策也会影响创新和研发的投入。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速度超过预期。彭博社早前预测,2017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是43%,但现在来看,这个数字已经远超43%。

英国希望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速度翻倍。“我们希望在2040年实现汽车零排放的目标。没有所谓的混合动力汽车,没有所谓的燃油车,全部实现纯电动车,这就需要把具体行动细节化。

随着政策和补贴的落地,相信消费者会越来越有信心,相信电动汽车的明天会更好,比燃油车更好。英国电动汽车销量排名世界第六,去年增长了50%,占所有新车销售的6%,同时充电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扩张,而且成本也在逐步下降。

Simon Sharpe认为,产业转型不能孤军奋战,只有国际间的合作才能推动技术进一步往前发展。同时也要实现标准的统一化,这样才能让有相关政策的国家形成合力,实现更好的导向作用。在转型扩展期,可以加强反馈,使小规模行动产生更大影响,进一步影响政策、融资、投资走向,最终影响技术的发展。 

相信在中国、欧盟的相关激励措施强强联合的作用下,2030年就能看见大量的电动汽车行驶在路上。

西班牙工业、贸易和旅游部工业和中小企业部秘书长Raul Blanco:西班牙力争2040年实现零排放

西班牙是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欧洲第四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在未来的电动交通发展中,西班牙希望成为欧洲的代表,生产出更多低排放车辆。

据Raul Blanco介绍,西班牙致力于在2040年,也就是提前10年先于欧盟实现零排放目标。到2030年,希望有500万辆电动汽车在西班牙上路,这意味着欧盟整体汽车保有量的10%将被电动车所替换。基于此,未来4年西班牙将投入10亿欧元,用于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起亚转型加速,到2027年拟推7款全新电动车 | 新车

随着7款专用平台电动车将于2027年上市,起亚的电动车推出已明显加快了步伐。

7款专用平台电动车计划是起亚之前宣布的S战略的扩展,这将使起亚在未来五年内发售11款电动汽车(有些是现有车型的变种)。

起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宋浩成表示:“自2011年起亚推出首款量产电动车以来,起亚已经在全球销售了超过10万辆电动车。通过将业务重心放在电动化上,我们的目标是到2029年将电动车销量占到起亚全球总销量的25%。”

 

在韩国,北美和欧洲等“先进的电气化市场”,预计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达到20%。起亚声称,其电动车的“多样化”阵容将包括跨越多个细分市场的车型。

虽然每款电动车的具体细分市场没有详细说明,但起亚在声明中表示,它将“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类型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一系列适用于城市通勤,长途旅行以及高性能驾驶的电动车。”

不过从涵盖所有车型的预览草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跨界车与SUV将成为这7款车型的重点。

此外,通过今年春天泄漏的一些细节可以了解到,将在明年推出的7款车型中的首款车项目代号为CV,预计将是一款电动跨界车。

该车会与起亚在2019年日内瓦车展上首次亮相的Imagine概念车共享一些DNA,电动车一次充电可行驶483公里,快速充电时间为20分钟。

今年早些时候外媒抓拍到的起亚CV伪装测试车

另外,7款电动车将基于现代-起亚的全球模块化电动平台(E-GMP)打造,并且起亚声称每款车型均拥有“一流的内部空间”。

与此同时,起亚也正在“探索创建”订购服务,类似沃尔沃提供的全新订购服务,以及电动车电池租赁计划。

该品牌还将在全球的电动车经销商处扩大其专用服务和维修区的数量。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接受电动车,起亚和其母公司现代汽车集团也在充电基础设施上进行积极投资。

起亚承诺将首先在韩国的经销商处增加多个充电桩,然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同时起亚也宣布,将与欧洲充电基础设施公司Ionity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正在美国和中国积极寻找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撰文?| 小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韩国车企的电气化转型 计划将在2025年推出23款电动车

近日,根据外媒消息,现代汽车公司执行副董事长钟义成对外宣布,将扩大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产量,这一计划将在2020年拉开帷幕,并表示现代、起亚等品牌将投资870亿美元,截止到2025年生产23款电动汽车。其中将有11款电动车将使用新型电池,却没有任何消息。

根据最新的公告,该集团的阵容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到23款电动汽车和6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搭载11款新型电池的电动车的第一款车型或将在2021年问世,但是这目前与现代汽车的安排有所矛盾。

关于现代电动汽车的公告可以追溯到2017年。几年前的报告表明,它将被标记为“创世纪”,将与特斯拉Model 3竞争。但是在6月,《商业韩国》报道说,现代汽车开始使用“ Electric-Global Molar Platform” 生产全电动紧凑型SUV。该报告指出,该原型车将于2020年中期推出,并于2021年初投入生产。

但是,根绝2020年最新的报告指出,新的电动汽车平台开发系统将被引入,计划将在2024年推出的新款电动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转型电动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