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四化

新能源汽车四化

发布时间:2020-11-05 04:15:01

1、新一轮产业规划落地 万亿级新能源车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文/宋双辉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规划》发布前,新能源汽车股板块已经沸腾了,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全线大涨,宁德时代、比亚迪涨幅均超5%,在美上市的三家新造车企业理想、蔚来、小鹏也出现大涨。

虽然今日部分龙头股有所下跌,不过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势头依然喜人。

可以说,《规划》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内容。

1.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目标是25%,《规划》中调低了目标预期,说明这份指导意见更加务实了。

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出现了44%的跌幅,虽然下半年已经开始回暖,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高增长势必会成为过去式,我们的销量目标制定也应该更加理性。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占比仅为5%,要在未来五年提升到20%,依然是不小的挑战,但是相比25%更有可能实现。

2.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征求意见稿中的“共享化”被删去了,这些年媒体常挂在嘴边的“新四化”变为了“新三化”,其实共享化和其他三化的属性本就不同,它是一种商业模式而非汽车产品本身属性。

而且这些年的实际情况表明,汽车共享的盈利模式目前还没有跑通,大批共享企业都倒闭了,包括海外市场也是如此,跨国车企的共享业务也面临同样的困局。

3.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

《规划》中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表述更加具体,明确了居民区充电网络和公共充电网络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且强调要对公共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这一点将极大提升相关企业的积极性。

截至今年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141.8万台,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480万辆,车桩比例还很低,这会影响新能源车主的用车感受,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力,所以接下来充电网络的建设会成为新热点。

4.开放发展。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在《规划》中强调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应该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目前我们虽然坐拥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还都是靠内需拉动的。

要打造出真正的国际品牌,必须要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这样的发达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能够扩充版图,积极打进海外市场。

此外,《规划》中还对许多表述进行了删减和调整,比如删除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表述,将“2021年起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从100%调整到不低于80%。

这些都表明了《规划》作为未来十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指导方针,更加的切合实际,也更具落地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四化”叫法生变,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为何删除了共享化?

说起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多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经常会提到“新四化”三个字,而一般的门外汉是不知“新四化”究竟指的是哪四化。

所谓的“新四化”,指的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新四化”其实是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出的较为具体的要求,各大汽车厂商以及相关产业必须按照“新四化”的标准一一去实现产业发展。

不过,从今以后,“新四化”的叫法可能要改口了,取而代之的叫法是“新三化”。

据汽车民生网了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产业规划”),这是很务实的新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未来中长期发展新能源的核心指导方针。

根据形势的发展,新的产业规划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我们过去经常讲的“新四化”也进行了调整,明确去掉了“共享化”,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由过去的“新四化”变成了产业规划调整后的“新三化”。 

为何要删除共享化?过去不是一直把它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之中吗?删掉它又有何意义呢?

据产业规划文件显示,“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以上是文件原文,很明显去掉了“共享化”,而保留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另外,在征求意见稿中,“共享化”是有所保留的。

针对删除的“共享化”,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公众号撰文称,此次删除共享化的意义很大。

他指出,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发展的目标,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目前共享自行车都不能满足真正的实时出行需求,潮汐现象导致地铁站共享单车一边泛滥堆积,一面是小区找不到。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不可能通过共享取车实现。因此删除共享化很正确。

崔东树称,从新四化变为新三化,删除共享化,无论是技术路线、产品形态,还是商业模式,此次《规划》的措辞、细则调整,均体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国汽车技术输出国外,国产车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发展初期,相对于其他欧美国家,我们的汽车工业化发展整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跟不上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经济节奏。只能通过引进外国成熟的先进科学技术,已达快速形成我们自己的汽车产业体系。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车企一直被称为“模仿者”的角色,不被国内消费者所认同。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沉淀,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一直无法走出国门,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太大,更谈不上弯道超车。

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势发展,我们的自主品牌在经历了多年的技术沉淀后,也慢慢走出国门,其关键技术被国际汽车厂商所认同。其中不乏一汽红旗、吉利、比亚迪,奇瑞等佼佼者,其出色的产品技术已经走出国门,获得国际认可。

然而,我们国内大多数车企还是无法走出国门,而且我们距离世界领先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在关键性的核心部件仍然未有实质性突破,还是过于依赖国际进口渠道,不能自产自足,以至于在与国际汽车厂商合作交流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可见,只有坚持科技技术创新,自立自强,提升高新技术储备能力,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我们自主品牌车企才能在国际舞台能有一席之地。

迎接时代潮流,加速未来电动智能化转型才是关键

可以这样说,未来乘用车市场属于新能源电动智能化市场。随着市场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向电动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电动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乘用车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全球各大车企也在加快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转型。此次北京车展“智领未来”主题也突显出未来乘用车以“新四化”为主题的战略发展趋势,旨在未来实现乘用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战略布局。

在面向未来新四化时代发展浪潮,我们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迅速崛起,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绩可观。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呈上升态势,其新四化指数远远高于欧美其他国家。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17年77.7万辆,2018年125.6万辆,2019年120.6万辆,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突破120万辆,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大国。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庞大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其保有量在未来将是全球唯一的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目前,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纳入“新基建”,使其发展前景相当乐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高新科技技术的普及,极大地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国内各家车企纷纷推出自家的最新新能源技术,在新能源技术方面马太效应明显,加速行业洗牌,有望引领全球新能源技术潮流。

汽车网评:新能源技术将是国内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关键

目前,传统燃油车市场格局被打破,以新能源技术为主的新格局正在重塑中,未来汽车电动智能化将是主要趋势。在新四化战略引领下,伴随着5G技术的成熟普及,以及“新基建”的利好政策的全面赋能,新能源技术将进一步凸显其未来主流趋势的潜力,国内自主品牌唯有立足根本,潜心研究技术突破,紧跟国家发展布局,才能在未来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弯道超车,成为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工业的领跑者

4、新能源汽车股价暴涨,产业迎来全面爆发?

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以及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等内容。

造车新势力股价暴涨

而这份“汽车强国”的15年蓝图,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将是利好的。与此同时,三大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昨日陆续发布的10月份汽车交付量数据。由于销量增长强劲,三家车企的隔夜美股纷纷大涨。

其中,理想汽车一度大涨15%,收盘涨13.44%。蔚来汽车截至美股收盘,涨8.96%,市值为420亿美元,盘中更是一度超过上汽集团。小鹏汽车上涨6.91%。

众所周知,在遭遇年初销量低谷以及部分车企资金链危机后,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迎来了一轮快速复苏,并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相关龙头企业也都有亮眼表现。

其中,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之一的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362.66%。在昨日规划公布后,比亚迪A股收盘大涨5.11%,市值达到4583亿元。目前,比亚迪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大巨头之和。

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市场的火爆势必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在供应链企业中,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14.2亿元,实现今年来首次单一季度净利正增长。此外,宁德时代2日的股价也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亿大关。这也是创业板首次出现市值超过6000亿元的公司。

另外,据2020年的相关A股上市企业的Q3财报显示,51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24家实现盈利;与上半年业绩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净利润得到改善。在业内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业绩的改善,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首次进入负增长周期,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也陷入负增长。

从进入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市场逐渐回归发展常态,市场的格局调整体现得更为明显。补贴时代的电动车普及主力出租、网约等营运类车辆市场,在今年遭遇着较大的挑战,而私人消费市场却逆势上扬。

在私人消费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高低两端同时发力,且表现都不错。一方面,起售价不足3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EV加快抢占低端市场;另一方面,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数据显示,蔚来汽车10月交付5055台,年初曾一度陷入破产边缘的蔚来来说,今年以来股价已大涨728.86%。而理想汽车交付3692辆;小鹏汽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

据长期研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针对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也会成为市场增长点,“得益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全面的增长。”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支撑、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今后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深入推进,叠加政策支持等综合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0年行业主旋律,可能依旧是新能源和“新四化”

作者:宋雨婷

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这句话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回首中国车市发展历程,当消费者需要又大又好又便宜的车时,国产品牌崛起了;当环境污染,需要可持续发展时,新能源出现了;当销量遇瓶颈,企业利好越来越难时,促进了一系类的企业跨界、抱团的佳话。

新能源发展遇瓶颈

时代在改变,随着2020年的到来,中国车市转变之大:十年前,无名小辈;十年后,万紫千红。

成就了这一切的不是别的,正是各式各样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中国车市能否继续扬帆顺势步入“小康”,新能源、“新四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车市突遇瓶颈期的那几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是提振中国车市的唯一亮点。2018年新能源全年销量达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在各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是一枝独秀。

而2019年是新能源的拐点,随着补贴逐渐退坡,该领域全年销量120.6万辆,一转上涨势头,同比下降4.0%。

不难看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到底是车还是补贴。

纯电真的是发展大势吗?

不仅如此,有关纯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局限,蔚来联手快电、小鹏牵手蔚来、滴滴与英国石油合作均在为加快中国新能源充电桩建设而做努力,但还是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汽车电池的技术瓶颈、基础架构和硬件普遍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冬天开的不是电动车而是“电动爹”等话题一出,让消费者对该领域越来越没有信心。

确实,近几年电动化像是被某种力量推动前行,不少车企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

就连希望新能源汽车在2030年能占企业全球销量三分之二的本田汽车CEO八乡隆弘,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不看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在这里本田从根本上就没有把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划等号,混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才是其发展的重头戏。

补贴才是发展真瓶颈

如没有前几日“新能源不退坡是口误”的风波,按计划来说2020年新能源补贴在年底将全面退出。

届时,动力电池类型(与能量密度)的限制也将解除,高成本的镍类三元锂电池将会退居二线,低成本且使用寿命可高一倍的低密度磷酸铁锂电池或将成为主流。

这对于对动力电池需求量偏低的PHEV车型的发展非常有利,与八乡隆弘的期许吻合。同时,10万左右的高性能低能耗车型将得到发展。

据了解,长城哈弗H6 PHEV车型产品规划已被公布,如果其后续售价能保持在燃油版入门级的水平(十万左右),那么大卖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但回过头来看工信部部长苗圩的口误事件,由于市场目前对补贴依赖太大,所以不管是“不会退坡”,还是“不会大幅退坡”,都可以预见原定的2020年年底“补贴退坡到位”很难实现。

那么,比起纯电,更被企业看好的PHEV的发展期势必会进一步后延。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只有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下降,不再需要补贴支撑时,才能进入新能源发展的最好时期。

顺风顺水的“新四化”

同样都有个“新”字,新能源发展阻碍重重,“新四化”发展却顺风水水,一路刷怪升级,成为车型里不可缺少的概念,甚至有时代变革的意义,屡屡出现跨界产物,这又是因为什么?

实际上,电动汽车的发展包含在“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中。

但其他三样不同于电动化,在燃油车中也能完美融合。

拿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来说,这几年发展的比车展还车展,从车企入驻发布新车到科技企业跨界发布造车,无一不让人不跌破眼球。

前不久拉斯维加斯CES展上,索尼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概念汽车——VISION-S被热议,实际上索尼只是看好了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希望能通过VISION-S向业界展示其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贡献,包括驾驶技术以及车机娱乐系统。

其中,车机娱乐系统既可以应用在燃油车上也可以应用在新能源车上,这样的双向发展,使科技企业研发风险降低,从中最大获利,又能给逐渐平淡的燃油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这也是该领域跨界频发的原因,毕竟无利不起早,双赢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说新能源还处于需要生存阶段,那么“新四化”就已经满足温饱,从而谋求更好、更强大的发展了。

当你手握六便士,势必还会想要月亮,而在科技跨界的助力下,“新四化”的月亮或许不那么难以触碰。

展望2020,新能源、“新四化”依旧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但怎么发展,发展如何,还得密切关注各大车企的下一步动作。【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四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