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的差异化

电动汽车的差异化

发布时间:2020-11-05 17:49:01

1、国产首款纯电动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怎么样?

在国内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是最早“下手”的品牌之一,也是当前自主品牌中最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在“三电”技术方面的造诣以及产品口碑等都是当下新能源产品的标杆,尤其是其他自主品牌追赶的对象。

比亚迪集多年之研发成果,在今年推出了自己品牌旗下首款旗舰新能源轿车,这就是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这款轿跑车和所有的国产轿车都不一样。他结合了整个比亚迪体系的最前沿和最尖端的技术,定位为一台b级轿车,外形设计非常惊艳。我们在这里就不用官方的很多很多理念和形容词而要实实在在的给大家推荐这一台车。从外形方面来说,它非常酷,时尚而且运动,家族前脸具有很高识别度,但又和唐秦等车型做出了个性差异化。尾部设计更是相当惊艳,可谓在近年的国产轿车中无出其右。

同时,豪华的内饰设计、优良的做工用料以及出色的智能科技等,完全可以媲美豪华品牌,让比亚迪汉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当之无愧的品牌旗舰。说到这里多说一句,近年。很多国产车型的内饰设计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管是在设计还是材质以及环保和降噪方面,都超越了同级的合资品牌,甚至和豪华品牌不分仲伯。

来看看尺寸和空间。新车定位中大型车,车身尺寸为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这样阔绰的空间,当然有相当舒适的乘坐感。哪怕1.9米的人,乘坐起来,也觉得十分安逸。

而新车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搭载了比亚迪最新“黑科技”——刀片电池,以及最新一代电机、电控系统,这不仅让比亚迪汉(纯电版)拥有了超过600km的纯电续航里程,同时,也让萦绕于用户心头的安全(电池着火)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

关于刀片电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这是比亚迪最新的黑科技,可谓全球独有。刀片电池的好处是稳定性非常好,它的实质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的超级升级版,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的好处是稳定性好,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而时下最为流行的三元锂电池优点正好是能量密度比较高,但是稳定性差,安全性差容易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出现意外漏电,甚至燃烧和爆炸,对安全有非常大的威胁,而刀片电池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是解决了安全隐患,这是汽车动力电池领域里面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大家可以看到,在资本市场正是由于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连续这一段时间比亚迪的股票也哗啦啦的翻了一倍了。

另外,比亚迪汉还布局了插电混动车型,进一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

比亚迪汉能否成为国产纯电动车“一哥”,从实力来看,没有问题,而且如今比亚迪汉的销量也在不断攀升当中,未来也将在销量上实现突破,那时,才真正无愧于这个称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电动化步伐加快,上汽大众发布途岳纯电SUV

虽然目前的汽车市场中燃油车型仍然是绝对的主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电动化已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全球各大品牌都在加快电动化转型,作为车界大佬的大众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不仅布局了ID.纯电动系列车型,同时也在加快现有热门车型的电动化打造。

10月29日,上汽大众途岳纯电动车型正式上市,新车目前仅推出了一款车型,售价19.48万元,NEDC纯电续航里程315km,看起来这更像是上汽大众的纯电SUV试水之作。

途岳纯电以途岳燃油版为基础打造,在外观上基本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车身尺寸没有变化,车长4453mm,轴距2680mm,稳重敦厚的外形展现了大众SUV特有的硬朗气势,一体式前脸和粗犷的镀铬格栅条则提升了整体的时尚感。

作为纯电车型,新车也在多处外观细节上突出了其新能源属性,例如专属的C型LED日间行车灯、外后视镜下方e-Tharu专属徽标、e-Tharu字样专属迎宾踏板,除了展示其为新能源SUV,同时也提升了科技感。

此外途岳纯电还有多处功能设计上的变化,例如前脸采用了封闭式格栅,原来的进气格栅已不再需要;轮胎搭载了气动性能更佳的半封闭式轮毂,以减小风阻;尾部取消了排气管,因为没有发动机。

内饰方面,新车仍然沿用燃油版的设计,配备8英寸全触控娱乐及导航系统,具备在线导航、路况显示、语音控制、手机互联、OTA升级等功能,而作为一款新能源车,途岳纯电的车载系统专门设计有智能出行规划,包含智能充电预约、续航潜能提示、360度行程范围、行程中智能规划充电桩等,考虑周到。

动力方面,途岳纯电搭载单电机+三元锂电池组成的动力系统,电机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90Nm,最高时速150km/h,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315km。充电速度上,新车在快充模式下只需25分钟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慢充从0至充满则需5.5小时。

写在最后:正如开篇所说,途岳纯电也许是上汽大众的一个试水车型,其315km的续航里程在当下看来并不出色,但考虑到已经投产的纯电SUV?ID.4?X,大众也许不希望这款MEB平台的重磅车型被干扰,因而让途岳纯电与其保持适度的差异化,这样想也许就能明了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大众终于动真格,全新重磅SUV中国首秀,“信仰”又要迭代了!

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推出了ID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ID.3。那时候,外界就知道,大众已经准备好要对中国电动市场发起攻势了。不过我们等来的并不是ID.3,而是另一款重磅之作——ID.4。

11月3日,ID.4在中国迎来了首秀,新车是ID系列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将由南北大众一同投产,其中一汽大众版叫ID.4 CROZZ,上汽大众版叫ID.4 X,尚没有正式的中文名,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交付。

大众ID.4

虽说ID.3才是大众迈入新时代的标志性车型,但人家主战场在欧洲,而且两厢车也不太合咱们的胃口。所以其实ID.4才是检验大众转型的关键,毕竟它面向的可是大众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

在燃油车领域,大众的号召力毋庸置疑。那转型电动后,这大众信仰是不是还会灵呢?相信大多数人和疆哥都有这个疑问,接下来我们不妨就通过ID.4来探讨吧。

1、是油改电的产物吗?

相信大家也知道,大众旗下是有电动产品的,包括朗逸纯电和宝来纯电等,可明白人都知道,这些油改电而来的车型,更多是为双积分政策服务的产物,没啥竞争力。

朗逸纯电

而ID.4同样作为纯电动,它并没有再沿用此前的燃油车平台,而是花重金又打造了一个新的MEB平台。按照大众的说法,相比可以兼容电动和燃油车的MQB平台,MEB就只拿来造电动车。

从这一点来看,大众这回是要动真格了。而ID.4作为MEB平台下首款SUV产品,也是大众在中国的首款真正意义的电动产品。正规军杀入电动领域,自然会被寄予厚望。

2、造型还玩套娃吗?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ID.4其实并没有沿用大众燃油车套娃的玩法,发光的大众标,贯穿的灯带,全新的鹰眼大灯……单从造型看,ID.4比大众燃油车的辨识度好太多了。

不过作为姊妹车型,ID.4 CROZZ和ID.4 X的外观并没有做到明显的差异化,前脸主要的区别在于下保险杠的设计样式上。

尾部的造型和前脸相互呼应,用上了贯穿式灯带。而两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下保险柜的样式;

二就是尾灯的内部样式有所区别。尾灯造型的模具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灯腔内部的设计。一汽大众ID.4 CROZZ使用多灯组组成尾灯整体,并且贯穿式灯带是从尾灯的顶边开始贯穿。

而上汽大众ID.4 X则采用了不同的灯带设计,且贯穿式的灯带只是存在于尾门部分。

3、内饰设计怎么样?

内饰方面,两车均沿用了ID.3的风格,也是大众强调的“数字座舱”。两车的内饰基本保持一致,仅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如空调出风口、中控区域等设计。

一汽-大众ID.4 CROZZ内饰

上汽大众ID.4 X内饰

虽然还是大众式的简洁风格,但看起来质感却别用风味。这里有两个比较值得说的设计,一个就是电子挡杆,它弄成了奔驰怀挡的感觉,被设置在了全液晶仪表盘右边,可通过旋转完成换挡。

这第二个其实就是悬浮中控屏,这个有啥稀奇的呢?大家不妨去看看大众燃油车的内饰,它们的中控屏基本都是嵌入式的,这次把中控液晶屏直接“晒”出来,也算是新鲜了。

4、空间表现怎么样?

根据此前的信息来看,一汽-大众ID.4 CROZZ的车身尺寸为4592*1852*1629mm,轴距为2765mm,上汽大众ID.4X则为4612*1852*1640mm,轴距2765mm。两者块头基本一致,都是紧凑型SUV的身材。

从现场的乘坐体验来看,座椅还是比较柔软的,不过头部和腿部空间并没有让人觉得很自在的感觉(以1.7m的身材来看)。

5、续航里程够吗?

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单电机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版可选。而电池则有55kWh和83kWh两种容量可选,其中83kWh版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到555公里,快充情况下45分钟即可充80%的电量。

这样的数据其实已经算比较主流了,只不过放在现在动辄六七百公里续航的车型面前,显得有点平平无奇,不过最终还得看量产车的实际续航。

6、价格能接受吗?

虽然新车还没来,但目前ID4已经开启了预定,其中,一汽 大众ID.4 CROZZ曜夜首发版限量888台,补贴后价格不超过25万。而上汽大众ID.4 X并没有推限量车型,预订价格在25万内。

按照这个节奏,那最终的价格估计会在20-24万左右。参考丰田油改电的产物——C-HR EV(指导价:22.58-24.98万),大众ID.4这个价位还是可以接受的。

7、新车前景如何?

在合资领域,大众ID.4优势还是有的,毕竟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三强,目前都还没有“够格”的产品来应对真正电动化的大众,因为它们还停留在“油改电”的阶段。

不过目前挑战并不是来自传统的老对手,而是像国内造车新势力们,或者比亚迪这样的自主力量。当然,别忘了还有特斯拉,大众ID.4明年初才上市,这个时间点离Model Y国产化也不远了。

特斯拉Model Y

老实说,以大众ID.4目前的账面实力,压力还是不小的。不过大家也别把焦点全放在了ID.4上,按计划,至2023年底,大众总共将在中国推出8款ID.车型。也就是说,伴随着业务的熟练,真正的大招或许还放在后面呢。

写在最后

当年大众凭借捷达、桑塔纳等车型,让“皮实耐用”的经典口碑深入人心,直至今日,“大众信仰”在国内仍有一大批忠实的拥护者。

而转战电动化市场后,它同样需要某些特质来打响名气,至于是续航、智能化、性价比还是质量,对于吃透中国消费者心理的大众来说,相信自有它的考量。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评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如何评价大众ID.4不高于25万元的定价?

?

昨天晚上,国产 大众ID.4正式亮相,这台MEB平台要走量的车型,将同时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生产,目前在准备拉量的过程,预计2021年上市发售,第一季度交付。很重要的地方在于,这个定价在之前的预期中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畴——打出了补贴后25万元以内的价格。

图1?ID.4 CROZZ的价格

【ID.4不同的版本配置和MEB的核心卖点】

在MEB海外版本ID.4的基础上,国内两家国产化车型上仅在细节上做了差异化区分,一汽大众为ID.4 CROZZ,上汽大众则为ID.4 X。基于MEB平台两台车最大续航里程都超过550km(长续航版补贴后不超过25万元的售价区间)。客观来说,MEB的定位一开始就是要跑量的,就是要把价格拉下来——这个价格是在特斯拉Model 3进一步价格下探之后比较正常的反应。ID.4的4个动力版本,从入门版ID.4 Pure(最大功率109kW,峰值扭矩220N ·m)到动力最强的ID.4 ProPerformance版(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电池方面Pure版配备55kWh、Pro版配备83kWh电池,最大续航里程达550km。

图2?竞争车型目前的市场定位

从图1来看,Model 3的“挤压式定价”,对很多车企都有影响。在30万元以上比较稳的蔚来,也是依靠着车电分离把价格做下来、通过金融手段来扩大产能。如果按照现有的正常的价格定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市场的需求:目前新能源车市场25万元是个比较敏感的价格,在限购城市电动汽车的个人需求逐渐变成刚需以后,这部分购车人群最主要是原车型更换和新购需求叠加。这个时间点的变数,在于后续Model Y国产化,和Model 3形成两个品类布局,产量叠加带来的降本效应的手段会比较多。后续21-23万元是Model 3的下探区间,而25-26万元则可能是Model 3的主力区间。

表1?不同市场的细分情况

大众ID.4的主要卖点,还是在于本身历史上累积的品牌号召力(累积的信任感)、相对较高的内饰质感,在一线城市成熟的经销商和服务体系,这些都是大众做中型纯电SUV车型的优势,同时作为下一部城市使用的车,也具备足够的动力及续航水准。ID.4代表的是大众MEB和之前MQB油改电产品的显著差异,从设计上往数字化彻底的转型,这台完成度(成熟度)可能并不高的车型现在到了必须要出来练练的状态。

这个25万元的定价,某种意义上也是大众MEB要起量的一个标志。

图3?ID.4后续的软件问题可能会伴随这台车很长时间

【ID.4 2021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预估】

我是这么预估的,2021年特斯拉可能会把量拉到25万台左右,外资里面有战斗潜能的主要还是特斯拉,紧着这就是大众,这两家估计能占到60%的份额。而自主方面,好像除了SGMW走出一条新路以后,总体的量可能维持2020年的规模。新势力的增量大概也在一个较小的幅度,这是我对2021年的主要判断。

当然,这里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可能这个量纲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是目标,完成率会打折扣,总体可能到不了140万的规模。

小结:2021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从整体格局来看,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法拉斯电动汽车的差异化营销是什么?

找到每一类型产品的差异所在,有的放矢重点突破,看顾客需求制定营销促销策略,将更加事半功倍。


与电动汽车的差异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