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新能源汽车面临怎样的困境?
天津市科委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5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1.4%,仅2016年,各领域新能源汽车就新增2.46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预计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将超过17万辆。
天津市发改委有关分析认为,天津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尚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日前,天津市发改委会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到2020年,天津将建设各类充电桩超过9.2万个,力争达到15万个,可满足约16万辆车的新增充电需求。到2020年,在中心市区,环市四区和滨海新区的建成区,建设全面覆盖、密度较高的充电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0.9公里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其他地区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3~5公里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此外,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须按照100%比例标准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安装条件(指电力容量预留以及电力管线预埋至停车位),并鼓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和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合作,按照一定比例建设充电设施。按照规划,新建的大于20000平方米的商场、宾馆、医院、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具有充电设施的停车位应不少于总停车位的10%。
2、江淮排放造假发生,那么新能源如何改变目前困境吗?
江淮汽车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9.13%。市场表现仍无起色,上半年江淮汽车销量23.5万辆,同比下降6.78%。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江淮汽车发展情况并不比去年乐观。有分析人士认为:1.7亿元的罚单对于近况不佳的江淮来说压力不小,但此次处罚对江淮的品牌形象影响更为严重,或进一步影响企业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
通过查询发现,这已经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在排放上出现问题了,2014年,江淮重卡就曾被央视报道,称其通过修改车辆合格证上的发电机型号和编码,以国三冒充国四。
这次处罚也是由于部分在京销售汽车因作弊手段满足国五排放标准,江淮汽车表示,认同并接受北京生态环境局的处罚,并承认车辆尾气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但并不存在主观错误。
目前多个地区已经开始实施国六,这个节点上被曝出排放作假,难免会存在猜疑。然而从自主品牌的进度来看,江淮汽车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江淮汽车燃油车销量正在大幅度下降,但是主力车型并未推出国六版。
目前中国车市竞争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品牌力对车型销量影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是江淮汽车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让其难上加难。
去年年底江淮汽车推出重点车型瑞风S4目前月销量仅5-6百辆,两款轿车每月销量也只有100多辆,因此继续推出轿车和SUV新车型,能否改变江淮汽车的困境,我们尚且未知。
3、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困境与出路在哪
走到今天居然还有人说‘共享单车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关于贾跃亭,直到今天还说贾是诚信之心????
黑平井一夫、黑乔布斯、黑安倍、黑特姨(英国首相)、黑川普等,我们可以解释为他们为外国人……
X国新能源汽车开始60多家,搞得轰轰烈烈,好像世界NO.1,好像全世界围着X国转似的,再看看今天,仅存活了3家,凄凄凉凉,而且背后都能看到外国汽车技术的踪影,比如吉利,依靠的是沃尔沃的技术,投资了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有两点需要跟小白解释,第一技术在沃尔沃手中而不在吉利手中,所以话语权在沃尔沃手中,第二吉利仅是戴姆勒大股东,戴姆勒再强与吉利无关,吉利仅仅能因为戴姆勒业绩的好坏而影响投资盈亏而已,但目前戴姆勒正在转型中,至少数年内吉利的投资是亏损的(距离转型成功需要几年时间,经历几次失败目前都是未知数,可以参考微软索尼等转型成功的企业)…… …… …… …… 不要以为大股东有什么了不起的,别的不清楚,那阿里巴巴总该清楚,当年的大股东是软银(现在也是),二股东是雅虎,但阿里巴巴成功后,谁才是最大的获利者?是马云等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而非孙正义等投资商…… 所以吉利收购戴姆勒对于业绩上没有好处,但可以通过戴姆勒提高吉利在国内的名气短期内扩大销量(长期是福是祸还两说,毕竟吉利不等于戴姆勒,说穿了,这是吉利的一场豪赌,老百姓的话叫‘赔本赚吆喝’,关键是戴姆勒的名声能给吉利带来多大的好处)…… …… …… ……
…………………………………………………………………………………………………………
出路在哪里?这种问题谁知道,我们是凡人,又不是‘神’……
特斯拉也好,X国新能源汽车也罢,完全靠的是人际关系好,领先世界的新‘概念’,都是些不好好研究汽车,专门走’旁门左道‘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若能发展起来,若能长久,那才是’灾难‘……
…………………………………………………………………………………………………………
办企业要踏踏实实走正道,看看MAC、微软、GOOGLE、丰田、索尼等企业,辉煌时期也好,艰难时期也罢,最终总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搞科研,搞创新,开发出一个又一个领先于世界的产品或黑科技,一次次改变世界的未来…… 这才是‘良心企业’…… 这才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整天搞论文、搞概念、做宣传、玩营销策略等…… 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不肯搞,这是在经商?还是在投机????贾布斯的灭亡之路就是从‘七大生态圈’开始的,现在华为芯片又提出‘十’(把自己当‘架构’了吗?你是芯片,看看人家高通、INTEL等芯片公司,比如高通的骁龙845(定位多准,每一个被世界认可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是什么领域都涉及,别说十个方向,一万个方向又有毛用?比如索尼的IMX系列CMOS,苹果A处理器,三星小屏OLED面板,LG大屏OLED面板),在吹什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前,先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还记得微软转型失败时的战略是什么吗?“移动为先,云为先”(全面溃败,Windows phone也是节节败退),接下来微软成功的战略是‘一切以云为先’…… 微软的示例绝非特例,古今中外因贪多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全面战败(日本产品要横扫全球市场高中低所有领域,对于老人感觉那是日本最繁华的时代,但实际上却是日本70年里最失败的时代,表面的繁荣昌盛掩盖不住创新与研发的不顺科技的落后,最终日本企业在高中低所有领域全球市场全方面战败),而与日企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讽刺的是美国乔布斯率领的MAC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崛起的,本来一提到‘工匠精神’大家就会想到日本,但那个20世纪80时代90年代,日本人早把‘工匠精神’抛诸脑后(被虚假的繁荣冲昏了头脑,自大、傲慢、无知、看不清现实),而乔布斯却在这种环境下将MAC公司打造成全球‘工匠精神’的代表企业(‘工匠精神’由美国取代了日本),在此基础上乔布斯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光伏企业倒闭潮、共享单车失败,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失败(新能源汽车现在是指谁?日本汽车?美国汽车?还是德国汽车?不仅仅是新能源,自动驾驶也一样,美日遥遥领先,别看日企每次反应都很慢,但实际在创新上却是世界一流的,日企反应慢是‘求稳’,小心谨慎的表现…… 实际上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混动都有家企业领先于世界,那就是‘丰田’,自动驾驶技术目前GOOGLE最先进,问题是GOOGLE并非汽车企业(最先进的技术未必最适合汽车行业,因为GOOGLE不懂汽车,汽车才是根本,新能源也好自动驾驶也好只是辅助(如虎添翼),不要本末倒置))…… ……
4、中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困境比较,中国纯电动车困境解决之道在哪里?
电动汽车是 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 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截至**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 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 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年,经过两个**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年我国共生产了 83900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年的17533辆,增长近4倍。截至**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年**月开始免征新能 源汽车的购置税,截至**月份,一共有将近4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了这个政策。中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年全年共销售54473辆,较**年同比增 长208.8%。如果增速不断上升,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超过美国。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版)显示,经过**年一剑的历程,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5、新能源汽车如何摆脱换电成本高和二手车保值率低的困境呢?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例如电池衰减速度快导致的汽车寿命短,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收率不高等。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将会很快迎来报废高峰,那么针对这一波报废热潮,市场困境将如何打破?
首先,在今年12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汽协代表人发言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要紧抓电池的质量和衰退时间,也就是说,各大新能源车企必须不断从技术上提升电池质量和电池密度,使电池衰减周期大大延长,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打破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困境,提升新能源汽车保值率。
其次,目前各大车企针对新能源汽车换电池贵,保值率低等问题也都推出了质量保证。一般来说,车企需要对所售出的每一台新能源汽车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服务,在质保期范围内,如果电池衰减超过20%,车主就可以选择免费更换电池。一些车企甚至提出了终身保修服务,这也让很多消费者表示非常放心,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不断的迭代,质量和寿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后,针对于新能源二手汽车市场目前的状况,国家也发布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动力电池的回收,梯度利用以及资源循环使用体系。鼓励相应的厂家对动力电池进行二次利用,并且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整个回收生产链健康有序的发展。自今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都已经成立了相应的产业联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周边产业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来看,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电池衰减与保值率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在政策及行业的推动下,未来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排放升级成江淮汽车的“一道坎”,押宝新能源该如何应对目前困境?
对于多数车企来说,2019年是个“难过”的一年,而对于江淮汽车来说,似乎面临更多的难题待解。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0%,四月份与大众合资公司面临股比调整压力,五月份因2018年经营数据出现大幅下滑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在六月份正式回复上交所问询之后,七月伊始又收到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江淮汽车被处罚的原因是三辆被抽查的载货汽车,经检测发现车载诊断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应作为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因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认定江淮汽车存在“以次充好”行为,按照相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共计1.7亿元。江淮汽车也在7月6日正式发布公告:1.7亿罚款将相应的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江淮汽车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而今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9.13%。市场表现仍无起色,上半年江淮汽车销量23.5万辆,同比下降6.78%。种种迹象表明,2019年江淮汽车发展情况并不比去年乐观。有分析人士认为:1.7亿元的罚单对于近况不佳的江淮来说压力不小,但此次处罚对江淮的品牌形象影响更为严重,或进一步影响企业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
排放升级已成为江淮汽车的“坎儿”
通过历史数据查找,会发现这已经不是江淮汽车第一次“倒在”排放上。2014年,在部分地区率先实施国四排放标准之时,江淮重卡就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称其通过修改车辆合格证上发动机的型号和编码,以国三冒充国四。
这次江淮汽车收到巨额罚单,也是由于部分在京销售货车,通过“作弊”手段满足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以及监管不严的问题。但并不存在主观故意,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开始进行国五向国六切换,江淮汽车在这个时间点被曝出排放作假,难免被带上有色眼镜。但从自主品牌国五切换国六进度表来看,江淮汽车也并不“积极”。目前江淮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但是多款主力车型还仍未推出国六版。根据网上消息,国六排放版江淮瑞风S3将在7月份上市,但是首批车型只推出手动版。显然对于国六排放,江淮汽车准备并不充分。
纯电动车销量涨难掩燃油车尴尬
江淮汽车是以商用车起家,在“商乘并举”转型中享受到中国私家车高速增长的“红利”。但当车市下滑竞争加剧时,江淮汽车产品逐渐败下阵来,将发展重点转向新能源。作为较早推出电动车的自主车企,江淮目前在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表现优异。6月份纯电动车销量9842辆,同比增长429.42%。上半年纯电动车销量3.9万辆,同比增长95.01%。但与纯电动车增长相对应,燃油乘用车与商用车却持续下滑,多款车型半年销量不到千辆。
燃油车销量“急刹车”已引起连锁反应。6月19日,江淮汽车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提到,公司近三年燃油乘用车销量持续下降,主要是老款车型市场销售逐渐迈入衰退期,同时公司部分新车型推入市场后,销售表现不佳远低预期销量所致。
销量下滑直接导致工厂产能利用率降低。江淮汽车2018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5.03%,同比下降4.35个百分点。其中,2018年其SUV及轿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为39.69%。
一款产品开发过程中,其技术研发投入和模具制造投入已形成与具体车型直接相关的长期资产,但由于车型销量惨淡,未来预估经济效益下降,难以弥补相关长期资产未来需分摊的成本费用,因此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还导致相关长期资产出现经济价值减值迹象,需考虑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这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亏损。
押宝新能源难解危机
新能源车型销量持续增长,目前看来很难对江淮汽车经营状况带来明显改观。一方面新能源成本更高。江淮汽车对上交所回复中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单台成本约是燃油乘用车单台成本的2倍,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翻倍增长使得乘用车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增加。
另一方新能源销售后补贴资金到账慢。2018年江淮汽车资产负债率增加的原因就是公司净资产减少,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未到账,公司有息借款增加等。国家新能源补贴资金2018年未到账余额61.65亿元,占用资金较大。随着今年新能源车型补贴额度滑坡,新能源车利润将大幅下滑,这让江淮汽车在新能源车型投资,收回周期越来越长。
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方面还有大把的地方需要花钱。根据企业发布信息显示,单就江淮大众就累计投资10亿元,2018年度合资公司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未实现批量销售,亏损2.74亿元,江淮汽车确认对江淮大众投资收益-1.37亿元。
由于应收账款和新能源补贴占用资金较大,为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江淮汽车2018年公司有息借款同比增加34.50亿元。2014年至2018年,公司短期借款由4.15亿元增长至36.03亿元,长期借款由8.60亿元增长至48.88亿元。
近几年车型销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投资加大,江淮汽车在财务上已“捉襟见肘”,只能寄望在燃油乘用车取得突破。按照规划,江淮汽车今年年底计划推出一款溜背设计的A级轿车,明年上半年将推出一款6-7座的SUV车型,2021年计划推出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
目前中国车市竞争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品牌力对车型销量影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是江淮汽车短板,排放造假事件更是让其“雪上加霜”。去年年底江淮汽车推出重点车型瑞风S4目前月销量仅5-6百辆,两款轿车每月销量也只有100多辆,因此继续推出轿车和SUV新车型,能否会改变目前江淮汽车的困境,还是让人打上大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