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成本很高吗 怎么那么贵
现在电动汽车的成本大部分都在电池上,电池的成本不降下来,整车的成本低不了。
其实电池成本主要还是因为量小,如果量足够大,相信成本也能下来不少的。
2、电动车成本降至燃油车水平,你会如何选?
由于研发费用过高,规模效应还不突出,导致纯电动车的生产成本很难降下来。目前,市场上纯电动车的售价依然高出燃油车很多,阻碍了一些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选购。
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电动车的生产成本到2022年有望每辆车减少1900美金,在2024年,电动车成本将降至燃油车水平。如果真如报道的那样,这意味着,再过4年,电动车的售价将不会居高不下。
据英国《卫报》10月22日报道,据最新分析显示,电动车生产成本将在未来几年里大幅度下降,到2024年其成本能达到燃油车水平,当前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在于高昂的电动车电池费用。
瑞士投行UBS最新研究分析显示,电动车目前高昂的制造成本有望在未来四年里大幅度下降。UBS分析指出,到2025年,电动车的销量将占世界汽车销量的17%,到2030年将占4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国电动汽车成本高在哪里?
首先,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很多外形漂亮、配置齐全的家用车蜂拥上市,再加上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因此很多朋友们都买了自己的私家车。但是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大家越来越能深刻的体会到“买车容易养车难”的道理了。区别以往的无可奈何,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让大家有了其他的选择。但是,有一些购买了新能源的车主细算了一笔帐,电动汽车的电费虽然比燃油车便宜不少,但是在购买时的成本和保养维修上的开销却比燃油车贵,加之充电桩并没有普及,电动车“腿短”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许多朋友还是会选择燃油车。
其次,虽说电费便宜,但是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却是有寿命,并且有着严格的工作环境限制。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就是电池。行业数据显示,整个电池包的成本大致占一辆车成本的40-50%,可见,电池是一辆电动车的“心脏”,也是新能源企业发展的关键。
4、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会比燃油汽车低吗
低,保养费会省下不少,电要比燃油便宜好多,但是电池使用寿命到了,更换会花费不少
5、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电池成本需降35-40%
电动车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在于续航里程,这也让用户意识到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对电动车来说是多么重要。然而,高能量密度又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目前,有观点提出,要提升电动车的性价比,电池成本就需要下降30-40%。
近日,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动力电池系列报告(3):为何电池环节注定赢家通吃?》报告显示,除了原材料价格下降之外,电芯的成本下降主要通过材料、设计和过程能力优化来实现,理想情况下当前技术路线的电芯成本有望实现30%以上的降幅。
该报告认为,续航里程在400km以上的电动车才能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如果要以消费者可接受的成本来打造这类电动车,那么电池系统的价格需下降至0.6-0.7元/Wh,这才逐渐具备替代燃油车的条件。这也意味着,整车电池成本至少要下降35-40%。
降低电芯成本是电池系统降本的核心任务,这也是电池企业下一步竞争的关键。在电芯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9成。目前,车企对于电池的需求可以简化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装载更多的电池,而电池企业努力的方向主要表现为降低电池制造成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定制化生产三个方面。
电池主要材料价格在2018年以后降幅明显趋缓,这也就意味着电芯单体的成本下降已经面临瓶颈。报告认为,在此背景下,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来摊薄单位容量成本是电池企业的内在需求。而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则必须在活性材料、成组技术、PACK等多层面提升技术实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为什么电动汽车的耗电成本是普通汽车耗油成本的十分之一,买的人却很少?
十分之一倒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和普通汽车相比电动车的行驶成本(可以理解成油耗)比较低却是真的。其原因大致有如下。
1、重要的一点是,电动车具有能量回收机制电动车的电动机在起动时,起到驱动作用;而当驾驶员减速时,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发出的电存在蓄电池中,待下次加速时使用。
2、汽油价钱过高,国内的汽油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和同等汽车相比,电动车要轻一些。
3、目前电动车行驶成本比油车低,是因为电动车大多数在自己家充电,以民用电价记账,也就是每度电五毛上下。如果按照商用充电桩的标准,充电成本在1.2元到1.8元之间。按照这个标准来算,那么电动车的行驶成本会提升到汽油车的1/5到1/3。
4、电动车的确能量效率高,汽车内燃机热效率也就三十几,电动车估计接近九十了吧?再加上电动车可以在刹车时进行动能回收,汽油车这部分能量都散逸掉了。但是,在混动技术的加持下(指的日系混动,非插电混动),汽油车油耗基本腰斩了。这么一算,电车的行驶成本变成了汽油车的2/5到2/3之间。
5、电动车的电池是一个耗材。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一块电池大概在9万块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和手机一样,电池用久了是需要换的,算成本的时候请不要把这块钱也忘了。
6、就算不考虑电池,那么也得考虑冬天工况吧?电动车冬天的暖风是用的电热,和家里的油汀一个原理,功耗非常高。如果无法在家充电而只能选择外面的商用充电桩,那很抱歉您的行驶成本无限接近油车。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成本费用这方面高昂,所以还没到人人都可以开得起,人人都买得起。
7、电动汽车我国比例成本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小型电动汽车
我国从来都没要大力发展小型电动汽车
只说过要发现新能源汽车 还不是大力
电动汽车只是其中一种新能源汽车
而且这里的汽车指符合机动车规格的机动车
8、论电动汽车的降本空间主要在哪些方面?
电动汽车的高售价一直是饱受消费者抱怨的,也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整体销售,拖后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想要降低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首先就得搞清楚电动汽车的成本到底高在哪里?大师兄认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发成本高和车辆配件成本高。只要把这两个方面的成本降下来,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就必定下降。下面就来细说这些问题:
第一:降低研发成本是关键
电动汽车高售价的原因主要是造车成本太高,很多新能源车企投入了几百亿都没有推出量产车型。其中最最要的就是研发成本太高。电动汽车作为新兴车型,很多核心技术都是需要重新研发的,不像燃油汽车的技术比较成熟稳定,新车型可以直接借鉴和运用大量技术。电动汽车的研发要困难的多,投入的成本也要高很多。电动汽车如果能够降低研发成本,那整体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
第二:车辆的主要配件成本高
除了高昂的研发成本,在车辆制造成本上,电动汽车也要比燃油汽车高。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的成本上面。电动汽车的动力核心组成部件就是三电: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些部件的成本占据了整车成本的大半,要想降低成本就得从这个几个方面入手。
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计算电池价格一般是按照度为单位,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1度的价格在1300到1400百元。以一组存电量为40度的电池来算,成本价在5.2万元左右,动力电池的成本基本都在整车成本的40%以上。电机和电控虽能不如动力电池成本高,但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价格也是不低的,大概占据了整车成本的20%左右。这几个部件就占据到了整车成本的60%以上。所以,电动汽车想要降低成本,这些配件的成本就是重要的方面了。
总结:电动汽车目前的高成本是技术不成熟、市场不成熟综合导致的。等到技术成熟以后,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就将逐步下降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电动汽车凭什么要比普通汽车贵很多?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售价昂贵。通常,以7万元购买紧凑型汽车很容易,但是对于相同的价格,您只能购买三米A0级轿车,例如Euler R1什么,最重要的是价格或补贴。是什么原因?
首先是技术。新能源模型不同于传统燃料模型。制造商在设计和技术上花费更多。例如,比亚迪或其他品牌研究新的电动汽车平台需要大量资金。现在,主要制造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汽车制造成本自然会更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的技术迭代和更新,制造商将继续拥有稳定的资金流。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成熟,本地投资,汽车制造成本自然会下降,售价也将降低。
另一方面,尽管电动车辆的结构比燃料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简单,但是成本根本不低。对于电动机,电池和电子控制的三个基本结构,电池占据了成本的最大部分,有人说电动汽车成本的三分之二是由电池占据的。尽管它被夸大了,但并非没有道理。当当前的电池技术成为瓶颈时,您只能通过堆叠来增加容量。在硬件方法上,各个制造商盲目堆叠电池以增加产品功率只会增加生产成本。最后,尽管电池容量很大,但由于重量大,行驶里程的增加并不明显。
对于更危险的材料电池而言,电池的保护尤为重要,而且成本还会再次增加,因此,如果要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我们只能等时机成熟后再启动。
10、上汽朱军 | 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是突围之道
中国市场就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果汽车行业的人经不起这样的竞争,就没有意义了。
文丨宋豆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汹涌而至,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也进入结构调整期,绿色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发展进程加快。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压力、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分别下滑2.3%和4%。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来,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销量和经营压力让身在其中的车企再次感受到寒冬凛冽。上汽集团2019年度财报显示,上汽集团全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6亿,同比下降28.9%;共售出623.8万辆,同比减少11.54%。
墙内花开墙外香。上汽集团在国内汽车销售量下滑,但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去年其整车出口以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占比高达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期间,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对智库君表示,“上汽集团的新四化战略作了调整,增加了国际化。”此外他透露今年还会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在朱军看来,国内这几年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内部关起门来在存量市场竞争会很激烈,如果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压低价格,对品牌形象不利;汽车行业真正的利润空间是在顶端的百分之几。
谈及特斯拉的国产化和降价,朱军表示,特斯拉30万左右的价格与国内主流市场15万左右的价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高端品牌可能会带来影响,但总体上对国内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直接。同时,关于“谈特斯拉色变”,他表示不要太过担心,“中国市场就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果汽车行业的人经不起这样的竞争,就没有意义了。”
面对补贴退坡,朱军认为,电动车购置成本高、残值低,消费者不愿意去买,所以要靠国家补贴来推动,靠政策来强推,但现在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是真正打开市场的突围之道。
新能源车走出去
智库君:现在特斯拉进入国内之后价格降到30万,中国品牌的品牌价值优势是否会受到打击?
朱军:我是搞技术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像特斯拉品牌在30万之内,跟我们主流市场价格(15万左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觉得高端品牌的影响是有的,对我们市场份额影响不是那么直接,是通过一层层传递下来的。
反过来我们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向国外市场走,发现中国的产品很有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卖15万左右的车甚至15万以下的车,在国外市场卖30万还是有很多人买的。我们EZS在泰国、英国、挪威、荷兰都已经开始售卖,以后拓展到南欧,差不多都是30万人民币。
智库君:您如何看待中国品牌未来竞争的格局?
朱军:实际上中国电动车市场远远没有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全世界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都没有做好准备。相对来说,中国前几年财政补贴政策,民间的投资坚定性,使得我们的产业链总体来看还是很强的。但不能从每一个单向来看问题,从整体新能源零部件整体竞争能力来看,中国市场应该是不大的,这也为新能源车走出去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
我觉得大家不要太多担心,本来中国市场就是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如果汽车行业的人经不起这样的竞争,就没有意义了。
智库君: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跟国外相比,优势有哪些?目前海外布局情况如何?
朱军:上汽的新四化战略后来做了一个调整,增加了国际化。EZS走向世界是我们国际化的一个部分,接下来陆续有很多车型走出去。国内近几年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汽车工业要再继续发展的话,内部关起门来在存量市场竞争惨烈,大家为了抢市场份额压价,价格越做越低,对品牌形象不利。但是真正的汽车行业利润空间是在最上面的百分之几的车,所以国外市场值得开拓,比如印度市场,比如欧洲主流市场,两三万欧左右的车是他们最主要的选择。
对欧洲市场来说,2020年是市场法规95克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年,如果一个OEM在欧洲销售的车达不到二氧化碳排放均值,每一克二氧化碳要罚95欧元,这是巨大的罚款,是巨大的政策上的压力。根据现在市场销售所有车平均二氧化碳指标来看,今年会被罚600多亿的欧元。按照法规执行的话,到2030年左右欧洲市场必须要销售大概30%左右的电动车才能弥补这个缺口,这是一个机会。
降低电动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智库君:上汽跟广汽的合作在技术层面上有哪些内容?
朱军:合作的具体内容还在讨论的过程中。上汽跟广汽在发展理念上比较相近,我们都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对汽车要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有共同的认识,要软件定义汽车,这些投入是巨大的。
我们跟广汽之间的合作,我觉得不要从短期某个项目某个零件看,而是从长远看整个中国的汽车行业,即使中国市场有一年3000-4000万辆的销售规模,也不足以支撑现在那么多家公司。这个规律无法避免,全球一年一亿多辆车,以后就是十家汽车公司,其他小的都是在这个集团里面互相结盟,没有这样的规模没有办法支撑那么大的研发开支。
智库君:纯电领域技术降本有哪些空间来应对无补贴时代?
朱军:消费者买这辆车是用这辆车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拿燃油车和纯电动车来比,如果用纯电动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会更少一点,没有国家补贴大家都会去买电动车。现在电动车的购置成本高,残值又低,大家不愿意去买,所以要靠国家补贴来推动,靠政策来强推。
第一个消费者对电动车残值低的观念,可能几年以后就会完全改变。现在的情况是,电池用两三年以后寿命衰竭很厉害,因此残值就不高。行业正在做的事情是让电池用不坏。特斯拉在出100万英里的电池,我们也在搞100万公里的电池,技术上的可能性,90%以上把握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个成本偏高,我们还处在婴儿期,电动汽车占比不到全球市场份额的2%,跟内燃机车占比90%多不成比例。技术也在进步,过去五年电池系统成本从每瓦时四五块钱降到今天一块钱以下,2019年普遍在1块钱左右,2020年应该是在9毛钱左右,这个成本的空间还是有的。
智库君:现在纯电平台开发怎么样?
朱军:不能为了平台做平台,怎么做平台,这个我们要想清楚。做平台,最重要有销量,这个是平台的原意。平台这个事情我们想了十年,但最后要向现实低头,我们真正平台化的产品先从平台化共用零部件开始开发,大概是在2022-2023年投产。做平台都是不容易的,我要同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往这个方向上走,这个投入是巨大的。
智库君:2019年说插混都不太好,您怎么看?
朱军:我同意插混是一个过渡,前提是纯电的技术进步要非常快。跟混动比,插混有50-70公里纯电动,正常通勤使用的话可以用电,如果基础设施不那么完善,或者偶尔到了不熟悉的范围,充不上电也不用担心。
另外政策上来看跟燃油车相比,它有新能源积分。对于消费者来说,插混的纯电功能使用成本跟电动车一样,相比传统车有大幅度的下降。没有电当混动车用,有电的话当电动车用,整体比燃油车的动力性、响应性、使用成本要好一些。
说它是过渡性产品,是因为现在的电池太贵,如果电池便宜了以后,跟电动车比,插混车不具备优势的时候,就会被替代掉,但是一些特定的场景是替代不掉的。这个过渡期可能很长,比如十几年。
智库君:合资车企插混引进来,整个行业车企包括上汽的压力如何?
朱军:实际上自主跟合资的一般家庭用车都在十万到二十万区间,界限已经不那么分明,一些自主品牌做的好的车企的产品价格已经高于某些合资品牌。问题还是市场需求,本来消费者要买四五十万的车,插混上牌可以享受购置税的减免,实际上客户就会选择插混版本的车,把自己原有传统车内燃机版本的需求给替换掉了,并没有抢到多少自主品牌的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