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亚迪电动汽车何时上市?
在电动汽车领域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比亚迪汽车,近日终于要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有所披露了。记者昨日从深圳获悉,比亚迪汽车即将在全球率先发布可充电的双模电动汽车,并计划将在2008年实现双模电动汽车的商业化。
比亚迪汽车一直致力于开发清洁、环保、安全的产品,积极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希望通过环保技术有效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减小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达到能源安全的目标。
据悉,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项目开发早在2003年开始立项进行研发,目前已有500名汽车工程师在专职负责该项目。双模电动汽车采用电动车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将控制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先进技术,不仅能大大降低油耗及排放,还极大地提高了动力和操纵性能,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动力混合系统。据记者了解,这种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系统。
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是全球领先的,如果商业化进程顺利,会像PC取代小型计算机一样颠覆一个产业。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仍然是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最新成果——铁动力电池。
据比亚迪电动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汽车动力电池难在“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等三个要求上,比亚迪的“铁电池”在上述三个指标上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据该技术人员透露,该电池采用的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铁元素材料,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这种高热稳定性材料的选择和缜密的工艺设计也使该电池通过了系列安全测试,安全性能稳定。另外,该电池所用的原材料及整个制作过程不含任何污染成分,是一种绿色能源。所以说,搭载上铁动力电池的双模电动汽车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轿车。
据了解,电动车是比亚迪的核心武器,是实现“比亚迪计划在2015年将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宏伟目标的最有力保证。
面对有着100多年发展历史的燃油车市场,以及越来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对于正值高速发展状态下的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腾飞的契机,比亚迪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世界级专家,无疑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2、国内新能源汽车种类很多,但为什么比亚迪可以成为第一?
当地时间3月5日,40台由比亚迪印度工厂生产的电动巴士正式交付当地第六大城市海德拉巴。比亚迪电动巴士在印度的保有量提升至108台,成为当地电动巴士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
随着版图不断扩大,比亚迪电动大巴在全球的保有量不断提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客车不断走向海外市场,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增长新引擎背后,国产新能源客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发展机遇如何?
全球电动化版图再次扩大,比亚迪电动巴士在印度交付
当前,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到来,印度正在开展新一阶段的电动汽车推广计划,比亚迪推行扩建全球公共交通电动化的版图与其不谋而合!
据了解,此次交付的车队将用于印度海德拉巴国际机场与市区间的公交线路,预计每月将输送旅客超过47万人次。交付完成后,比亚迪电动(参数|图片)巴士成为印度当地交付数量最多的汽车品牌。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为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1048吨,相当于植树5238棵。
据OFweek新能源汽车网了解,早在2014年,比亚迪就开始在印度投放电动巴士。而在印度的成功只是比亚迪电动交通全球化版图的一个缩影。在新能源车走向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早已在全球各国“攻城掠地”,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主力和标杆。
国产新能源客车生产经营规模弯道超车
我国新能源客车在海外市场不断地覆盖背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如何呢?
目前,国外汽车巨头纷纷加入汽车产业的变革,虽然汽车巨头们的新能源车型不容小觑,但主要以乘用车型转型升级为主。国内的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外虽未得到大力推广,但商用车却在全球遍地开花!
此前在国外,如欧洲地区,虽然重视新能源客车,但支持力度不够,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于乘用车,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仍缓慢。在生产制造、销售、运营方面,大部分国家未像中国一样形成系统经验。而随着国产新能源客车不断走向海外,越来越高的国际标准也将促进国内自主品牌结构优化和技术提升!
以国外高端客车为例,欧洲客车的底盘均价在10万欧元,加上上装,一辆客车均价150万人民币左右,价格并未占据优势。此外,除了传统汽车巨头的精力不在客车市场上,国产新能源客车不断提升的电池性能和创新研发实力更是获得全球订单的关键。
据OFweek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比亚迪成为我国首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万的品牌;在细分领域,比亚迪商(参数|图片)用车全年累计销量20659辆,客车全年累计销量12690辆,除了投放国内市场,纷纷向海外投放。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得以深圳为代表的公交、大巴、出租车正在走向全面电动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渐渐趋于成熟,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到三四线城市也在纷纷投放新能源类型的公共交通。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出比亚迪为首的一众新能源客车企业,我国新能源客车生产运营规模可谓首屈一指。
接二连三,这是专属于比亚迪的自信
昨天比亚迪推出的春电动车型,比亚迪e5 450、秦EV450、宋EV450。在技术上,从来不会让消费者和汽车行业失望。其核心技术主要是“三电”核心技术。集高精尖技术于一身的它,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十分领先的。且不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抄袭,所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地位举足轻重。
3、比亚迪纯电动汽车中双电路的概念是什么?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的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由于其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因而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技术尚不成熟
4、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技术怎么样?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质量还是不错的,在国产车中时很领先的。
5、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谁的电池更好?
说说比亚迪,毫无疑问的说,比亚迪是新能源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之一,就算是国际上它也算新能源巨头之一。比亚迪也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拥有整个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的企业,三电技术的电池、电机、电控都有全部的自主权,且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地位。
比亚迪在业内名声一直很大,虽然早年深耕磷酸铁锂电池,在磷酸铁锂领域当之无愧的NO.1。虽然随着国内纯电动市场的风云变幻,对电池的要求已从磷酸铁锂转换为了三元材料,而在三元领域内,比亚迪的实力还是要差宁德时代一筹。但随着比亚迪转变思路,加大投入三元电池,未来还是很有期待的。
再说北汽,在销量上,北汽新能源属后来者居上。北汽新能源现在卖得好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当属EC系列,属微型车领域,落地价格在五万左右,家用非常实用。
与同类型的新能源车相比,北汽EC在综合性价比方面要高出许多,以北汽EC200和知豆D2为例,在动力方面,北汽EC200最大扭矩可以达到143n.m,最大功率为36千瓦,知豆D2的最大扭矩为90n.m最大功率为30千瓦。
北汽新能源三电技术最薄弱的要属电池,北汽新能源现阶段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很大一部分来之于赣州孚能,电池类型三元软包,也有部分来自宁德时代,同样也是三元软包。但同时这也也有利于北汽集中精力发展自己优势部分,让优势更强。
回到题主您的问题,比亚迪和北汽谁的电动汽车更好?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在发展方向上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比亚迪目前发展重心在客车与混动领域,北汽新能源发展重心微型轿车,并努力向上突破。
6、比亚迪EV为什么成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比亚迪元EV定位于一款小型SUV,跟众多小型SUV一样,因为小巧的车身而拥有较高的灵活性,有利于城市中穿行,尤其是停车很方便。空间表现是小型SUV中的常规水平,够用但不宽裕,不过比亚迪元EV有它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侧开门的后备箱。这样的设计对于女性车主很友好,开门关门都很省力、便捷,且姿势也不难看,空间满足日常使用没有丝毫问题。比亚迪“Dragon Face”家族设计一出,众人皆叹比亚迪设计终于走上主流。
元EV也及时成为Dragon
Face家族的一员,除了轮廓依然保持,内外设计均已改变。外观看起来饱满敦实,有些蠢萌的意味,只是缺少一些精致、时尚的气息。内饰整体风格简洁、大气,显得比较有档次,全液晶仪表和中控旋转大屏有足够的科技感,唯独塑料方向盘无论是手感还是造型都不够让人满意。EV360为NEDC续航里程305km(实测城市工况续航约300km,高速工况续航约230km),EV535为NEDC续航里程410km(实测城市工况续航约350km,高速工况续航约250km)。
两种版本满足城市内通行没问题,不太适合跨城市长途驾驶。从整体造型到细节上的把控均立足于简单风格,仅仅采用撞色的元素来增强其运动气息,因此,整体看上去简约而不简单,大气又不失动感。此外,大灯的造型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四个环形远近光灯,集成了196颗LED光源,点亮后颇具现代科技感,让前后车灯内部光源极具科技感。
当前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限牌、限行城市,未来随着行业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消费者出于用车成本、性能、环保的考虑,国内非双限城市的客户对于纯电动汽车接受度也将越来越高。
7、请问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电池是采用什么技术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铁电池技术,其实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很少有电动车全是自制研发的,像特斯拉纯电动车电池也是用上千颗松下NCR 18650 3100mah电池。拼成的,其实就是松下笔记本里的电池而已。比亚迪是电池起家的,有这技术。
上海神力、万向都生产的。
8、电动汽车的动力上,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
北汽新能源眼下推出的几款车还过得去,之前拿出来卖的EV150、160真心不咋地。谁用谁知道。且不说续航能力这个带着技术水平的问题,连前挡风玻璃雨天起雾都搞不定,还能说啥好?
比亚迪似乎成了国产电动汽车的代名词,做电池相对有些优势嘛,卖得也不错。在车辆总成、车型款式方面只能给个70分。
国产电动汽车我个人更看好吉利。吉利稳扎稳打,有自己的技术方向和发展步骤,对汽车的理解强于比亚迪,更强于北汽新能源。
新能源车以吉利帝豪ev300为例,补贴后约13万元,对比帝豪三厢约7万元,13-7=6万元,按特斯拉公布的电池成本约6万元左右。基本上13万元在获得汽油车类似的利润外,国家补贴的6.6万就是纯利润了(厂家和经销商如何协议瓜分地补,欢迎知情人可以曝光),不知道我按目前市场公布的数据算出来的结果对不对?
按现在的社会状况,一辆车用六年基本就该换车了,这样算下来,帝豪三厢和帝豪ev300之间差价6万,约等于买帝豪三厢一年1万元油费,还不担心趴窝。另外,对比国内其他新能源车,补贴后的帝豪ev300价格还算公道的,但如果车企能把国家和地方补贴的利润让利给消费者,让新能源车价和汽油车大致相当,那家车企率先做到,必然获得消费者的支持和选择,现在的新能源车价,总让消费者有种冤大头的感觉!
截止2017年4月20日再次编辑本评论,三月份新能源市场销售数据已经公布,北汽ec180销售夺冠,第二名知豆,价格均在五万元左右。新能源消费者大多选择了价格惠民的车型,应该可以让不正当竞争新能源品牌水军闭嘴了吧!有本事就一直保持暴利后的高价,千万别降价,千万别自扇耳光!
作为一个老百姓评论,其目的只是根据市场公布的数据信息客观评论,希望能对新能源市场良性发展贡献些许微薄之力,希望呼吁新能源车企能多关注平民,让利给平民,让咱老百姓能高性价比的享受最新科技。
小猴子汽车
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我们的视野。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电动汽车,都离不开动力电池这一核心。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几大门类,而一般消费者较难从中看出门道,本文便通过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与动力电池的那些事儿,为大家科普三类动力电池的优缺点。
特斯拉与钴酸锂电池
优点:生产技术成熟,比能量高
不足: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略差
作为纯电动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诞生自美国硅谷的特斯拉汽车凭借犀利的外形、3.2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以及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让大家对于电动车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观,并且迅速成为挑战传统燃油车的一大代表车型。除了强悍的电动机以及出色的电源管理技术之外,特斯拉能够一炮而红的原因与其采用的钴酸锂电池不无关系。
相比于其它电池类型,以松下18650电池为代表的钴酸锂电池的优点是技术颇为成熟,比能量高(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此外,这类电池放电电流大,充电速度高,非常适合特斯拉这样以高性能为取向的电动车。
为了尽可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特斯拉将这些单颗3100mAh容量的18650锂电池,整齐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个小的“电池盒”单元,再将这些单元进一步拼接构成一整块的动力电池组。最终总计8142颗18650电池组合成的电池组拥有超过85kWh的总容量,从而保证了特斯拉model s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
特斯拉这种高密度的电池组合方式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电池总容量,但是钴酸锂电池热稳定性差,再加上将集成电池板平铺于车辆的底盘位置,这样就对电池的散热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特斯拉不得不设计出复杂的电池保护程序以及独特的液冷散热系统来保证这套电池组的正常运作。这不仅加大了车身质量,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有一定影响,还在无形中推升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9、比亚迪率先发布即插即冲技术,能否在电动车的研发上占有优势?
比亚迪率先发布即插即冲技术,能在电动车的研发上占有优势。自2012年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都几乎成倍增长,但公用充电桩数量未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不便利成为了制约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
数据显示,我国充电APP超过50个,但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不到10%。充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如油车占位、故障桩,二维码损坏等诸多问题。
整合充电桩资源,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优化消费者充电体验成为了行业的焦点。近日,比亚迪率先发布了“即插即充”技术。并通过车、桩、网互联互通的方式,依托的DiLink系统,创造性的将充电APP植入车机,构建车机与手机互联的智慧充电生态系统。
据了解,即插即充通过车、桩、车云与桩云之间互通,实现插枪即充电,解决充电平台不互通、扫码刷卡繁琐等问题,提高充电便利性。
其原理为插枪后通过车辆底层与充电设施通信,获得充电桩信息。通过车机API传递给车机应用层,由应用将信息经安全信道向运营商平台发起充电请求。应用既可以是电动汽车企业自主APP,又可以是充电设施运营商或第三方服务商的车载APP。比亚迪表示,该项目会很快完成,产品迎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