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跌超8%
[ 亿欧导读 ]?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相较此前的下滑态势,2019年12月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远未达到回暖这一程度。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上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12月,汽车产销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1-12月,汽车产销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1-11月继续呈小幅收窄,比上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在车市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自2019年7月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出现负增长。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在车市下滑情况下,国内车企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研究‘如何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品牌竞争力,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如是说。
谈及今年车市销量预期,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经过对国内车市的全面评估,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2019年12月汽车生产情况)
(2019年12月汽车销售情况)
(2019年汽车企业库存情况)
在乘用车方面:
12月,乘用车产销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0%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下降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略有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降,销量微增,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保持增长,其中产量增速更为明显,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
1-12月,乘用车产销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最为明显。
(乘用车月度销量)
(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长率)
(2019年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同比依然下降。
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
在自主品牌和其他车系销量方面: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明显增长。共销售92.9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增长明显,美系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日系微增,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和美系品牌降幅依然明显。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6%、53.7%和79.2%,比上月均呈增长,其中轿车和MPV增长更明显。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略有减缓,韩系品牌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美系和法系品牌降幅有所扩大。1-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在各大汽车品牌销量方面: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58.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东风有限(本部)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548.3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8.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增速最为显著,奇瑞汽车和上汽大众也呈较快增长,东风本田和长安汽车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呈一定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122.8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8.7%。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大通和广汽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上汽通用略有增长,其他七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中国市场销量前十名的汽车企业)
在动力电池方面:
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2GWh,同比下降22.9%,环比下降31.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4.8GWh,占总产量77.8%,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10.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2GWh,占总产量19.0%,同比下降57.2%,环比下降67.4%。
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0%。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55.1GWh,占总产量64.6%,同比累计增长40.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7.7GWh,占总产量32.4%,同比累计下降1.2%。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产量)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9.7GWh,同比下降27.4%,环比上升54.4%,年底有一定幅度冲量表现,但热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8GWh和4.7GWh,同比分别下降28.2%和22.6%,12月份二者装车比例基本持平。
(2017-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
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11月份增加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6.8GWh、7.7GWh和8.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0.0%、79.3%和89.0%,仍保持高位。
2019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5.6GWh、49.2GWh和5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3.4%、79.1%和87.9%。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
截至2019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1.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0.1万台、直流充电桩21.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2019年12月较2019年11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2.1万台,2019年12月同比增长55.9% 。
2019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5万台, 2018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0.98万台,增速提高53%,公共类充电桩增速加快。从数据上能看出,公共类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个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
其中,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9%。
(2019年各省份公共充电桩总量TOP10)
(2019年各省份充电站总量及TOP10)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4.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2.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8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8%。
(2019年全国规模化运营商)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车友锐评丨2019年销量近2577万辆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5年来首破40%
(文/彭科峰)去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到底表现如何?1月13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在京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据中汽协统计,2019年12月,国内汽车产销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
四季度汽车市场明显好转
随着春节即将到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在12月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12月,乘用车产销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0%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下降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增长。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双十二及圣诞节的到来,以及部分地区的车展活动,使得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因而产销继11月后继续保持了一定增长势头,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总体来说,商用车的情况要显著好于乘用车。去年12月,商用车产销49.8万辆和44.5万辆,环比增长15.6%和11.3%,同比增长16.4%和3.9%。
从全年的情况来看,2019年1-12月,国内乘用车共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降幅比1-11月继续收窄。与2018年相比,销量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
从新能源的情况来看,去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同比依然下降。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由此可见2019年新能源补贴滑坡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还不能完全离开政策的支持。也就是说,目前新能源车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驱动。”陈士华说。
五年来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首颇40%
2019年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58.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2018年同期相比,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东风有限(本部)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均呈下降趋势。
从出口的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共出口汽车102.4万辆,同比下降1.6%。其中,商用车的出口在增长,而乘用车的出口在萎缩。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明显增长,共销售92.9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从全年的数据来看,2019年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略有减缓,韩系品牌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美系和法系品牌降幅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2018年,中国品牌的乘用车一直稳定在40%以上。其中,2015的市场份额为41.2%,2018年的市场份额为42.1%。也就是说,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五年来首次跌破40%大关。要知道,从2006年到2018年,中国品牌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也只有两次跌破40%。
2020年车市或难获正增长
车友头条注意到,在中汽协公布的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由之前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这显示,本季度汽车产业运行较上一季度相比有所好转,但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可能性。也就是说,2020年的车市或许并不那么乐观。
此前不久,乘联会曾经预计,2020年的车市有望回暖,取得1%的正增长。那么中汽协是如何看的呢?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在协会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中汽协预计2020年的车市增速为-2%。“尽管其他协会专家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的预测是有根据的。之前我们曾经预计2019年的车市增速在-8%左右,现在的数据证明,我们的预测基本是准确的。”
中汽协副秘书师建华表示,2019年的车市低迷,大家有目共睹,“应该说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被打趴下,基本都躺在地面上了。2020年的车市应该会有所回升。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车市或许是低迷、缓慢的发展期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汽协: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3.8万辆 同比增长67.7%
10月13日,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9月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8%。
截至9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新能源汽车方面,市场回升的表现更好。
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产销量双双刷新了9月的历史记录。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9月份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月产销量分别为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燃料电池汽车9月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同比分别下降97.6%和99.2%。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产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都有大幅增长,增幅超过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不过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表现仍比较低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行业回暖。
今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6.8万辆和57.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1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万辆和15.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4%和1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比分别下降56.7%和53.7%。
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回升,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经有明显收窄。如果能继续保持近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表现有望与去年持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车市最重要成绩单公布!销量下滑车企洗牌,动力电池和充电桩猛涨
2019年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双下滑!2020年会好吗?
车东西 | Bear
车东西1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全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19年全年,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2572.1万辆,同比下降7.5%;销售汽车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
▲2019年国内汽车产销情况
2018年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随着2019年补贴的大幅退坡,销量也出现了下滑。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2万辆,同比下降2.3%;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
这也是201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2013-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情况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展望,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的销量,恐怕将维持在今年相近的水平,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较难达成。”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则指出:“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整个产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培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销量数字的表现很可能不那么重要,只要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整体能够提升到和燃油车同等的水准,销量的爆发来得非常快。”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今年仍然呈现良性发展,2019年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分别上升了21%、21.4%,装机量上升了9.2%。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指出,动力电池产业仍然保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单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有一定幅度提升。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
在充电桩方面,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的数量之和已经超过120万台,较2018年年末增长50.8%,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充电桩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双下滑 2020年或再下滑2%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572.1万辆,同比下滑7.5%;销量为2576.9万辆,同比下滑8.2%。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汽车销量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36万辆、21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9.2%、9.6%;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微增1.9%,销量微降1.1%。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整个2019年,主要汽车企业的库存情况有所好转,库存数量从2019年初的115.4万辆,下降到2019年末的108.2万辆,减少6.6%。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2万辆,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4.0%。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09.1万辆、106万辆,同比微增2.0%、0.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5万辆、14.6万辆,同比下滑25.1%、28.3%。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以能源类型划分,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量为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混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从2013-2019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角度来看,2019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出现年销量下滑。
▲2013-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情况
陈士华认为,2019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较大冲击。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距离完全脱离补贴还有一段距离。
但中汽协副理事长师建华指出,接下来的补贴应该主要用于企业新能源产品的创新、产品力提升,而非用于创收。新能源汽车补贴应当更加精细化,切入企业需求,而非粗放式管理。
2019年中国车市五大关键点
除上述产销数据外,中汽协还放出了几大关键信息点:
1、商用车产销表现整体好于汽车产业总体情况,而乘用车产销量下滑幅度大于汽车产业总体情况。背后原因在于汽车产业的下行周期由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引起,这一点直接反映在消费者市场;而商用车市场有基建项目拖底,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2019年中国商用车产销情况
2、皮卡市场销量同比下滑,降幅大于货车,国家今年放开部分地区皮卡限行的政策没有直接刺激皮卡市场增长,皮卡市场教育度仍不足。
3、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师建华认为,这一点是由于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此前作为国内自主品牌主力的中小型汽车企业在调整期中受到较大影响,产业集中化趋势明显。在这样的环境下,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均受到了一定影响。
▲201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下滑
4、汽车出口数量同比下降,这一点同样受到汽车产业大环境下行的影响。同时,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海外的布局还处于工厂建设与基础设施铺设时期,等到基础设施与生产线布置完毕,销售渠道进一步展开,我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出口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5、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刚刚从过冷区进入趋冷区,整个产业压力仍然较大,且先行指数呈下行态势,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可能会继续出现产销下滑的情况,下滑比例大致在2%左右。
师建华对中国汽车产业2019年的数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整个产业、媒体界、社会在关注数据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数据背后传递的真相。”
他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28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正是放慢脚步总结成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汽车产业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生产不出好的产品的企业理所应当被淘汰。产业的优胜劣汰,造成了一时的总产销量下滑,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升级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将会迎来下一轮集中爆发。”
动力电池装车量上升9.2% 产业集中度水平提高
在中汽协今日举行的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也发布了2019年全年动力电池产业的关键数据。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销量累计75.6GWh,同比增长21.4%;装车量62.2GWh,同比增长9.2%。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销量
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销量分别为55.1GWh、53GWh,产量同比增长40.8%,销量占到总量的70%,装车量为40.5GWh,同比上升22.5%。
而磷酸铁锂电池产销量分别为27.7GWh、20.6GWh,产量同比下降1.2%,销量占到总量的27.2%,装车量为20.2GWh,同比累计下降9.0%。
▲2019年12月与全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可以看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流的动力电池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全年情况来看,三元锂电池的装车量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从2019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之后,磷酸铁锂作为成本较低的动力电池产品,有了回暖的趋势。
尤其是12月,本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4.79GWh,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为4.73GWh,几乎处于持平状态。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马小利指出,今年动力电池产业整体仍然呈良性发展的态势,不仅动力电池的装车总量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产业的集中度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2019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三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45.6GWh,市场份额达到73.4%。
排名前五的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9.2GWh,市场份额达到79.1%;而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达到54.7GWh,市场份额87.9%。
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中航锂电、时代上汽、孚能科技、比克电池、欣旺达。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发布会上,车东西就工信部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入华是否会影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认为,动力电池市场的开放将会引入先进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搅活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形成良性竞争。
同时他表示,客观来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与日韩能够正面竞争。虽然在电芯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等核心指标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仍有一定差距,但宁德时代推出的CTP电池包,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都是在应用领域做出创新,提升了国产动力电池的产品力。
充电基础设施同比增长超50% 公共充电桩增长更快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另一大配套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在2019年也迎来的快速发展。
截止至2019年12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基础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1.9万台,增长41.1万台,同比增长50.8%。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1.6万台,增长18.5万台,同比增长55.9%;私有充电设施数量达到70.3万台,增长22.6万台,同比增长47.4%。
▲2019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部署情况
在公共充电桩分布方面,广东省以6.3万个公共充电桩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公共充电桩数量为6.1万个,排名第二,北京、上海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第四。
▲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桩分布情况
公共充电站分布上,广东以5199座位列全国第一,上海市拥有4042座公共充电站,排名第二,江苏、北京分别以3663座充电站和3654座充电站,位列第三、第四。整体来看,充电桩与充电站的分布与全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热度城市相吻合。
▲2019年国内公共充电站分布情况
在充电桩运营商方面,特来电以14.8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位列第一,星星充电排名第二,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万台,国家电网、云快充、依威能源、上汽安悦、中国普天、深圳车电网、万马、云杉智慧公共充电桩部署数量排名第3-10名。
▲2019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排名
在私人充电桩方面,主要是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抽样统计,截止2019年底,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抽样统计车辆103.6万辆,配有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70.27万台;未配桩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33.37万台。
除此之外,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还统计了各省份换电站的数量。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仅统计了轰动新能源和蔚来两家的换电站数量,全国共计306座换电站,其中北京市126座、广东省63座、福建省17座,排名前三。
结语: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今日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意见,统一指向了关键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在补贴期内度过了七年,但在去年6月底,补贴大幅退坡之后,仍然出现了销量的同比“六连降”,最终,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年的总销量甚至低于2018年,出现了负增长。
师建华指出,在这一现象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无法达到消费者需求,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产品综合素质与燃油车有差距,这才导致2019年补贴退坡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他认为,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在短时间内,国家提供的补贴应该不会断,而企业需要利用这些补贴,真正提升产品力,让新能源汽车能够与燃油车正面竞争,从而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月13日下午,中汽协举办线上月度信息发布会。
发布会包括2020年1月产销数据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析、市场后续走势研判等环节,中汽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会议。
产销数据:
2020年1月,根据中汽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另外考虑到一些单位提前放假因素,有效工作日减少是今年1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方面,呈同比大幅下降趋势。
2020年1月,新能源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有效工作日减少,另一方面也和政策相关,企业生产节奏不够均衡。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根据中汽协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但不会改变长期增长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
1、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3、企业出口困难增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中汽协会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明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补贴延长 各方车企态度谨慎
虽然有点突然,但政策利好的靴子终于落地。
“我们一直很期待相关政策的出台,但是昨天政策突然落地还是有点突然。”神龙汽车方面对中车网表示:“政策出台后,神龙的企划、技术、商务和财务部门正在结合神龙的产品的特点进行研究。”无独有偶,上汽通用五菱方面也对中车网表示,目前公司内部正在研究昨天出台的政策。
此外,中车网还联系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大头部车企: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但是截至发稿,并未收到这两家的相关评价。
3月31日,国常会明确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同时,中央财政将支持京津冀等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二手车经销企业也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在这三条政策中,新能源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尤为引起外界关注。因为自今年1月以来,是否延长补贴和免征购置税就一直备受关注。
早在疫情爆发之前的,工信部就对外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
疫情爆发以后,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冰封。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台和223.8万台,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降幅更为剧烈。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万台和5.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如果能及时出台包括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等系列政策提振市场,则会对整个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但对于昨天出台的政策,有分析人士认为,该政策只是延续了去年下半年新能源补贴退坡以后的相关政策,而去年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呈现下滑状态,并导致当年全年销量出现负增长,这也是我国多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出现年度的负增长。
对于上述观点,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并不认可,他对中车网表示:“政策延期可以给予企业更长的缓冲期来应对补贴退出后成本上升的压力,做好应对之策。而且,新能源赛道由补贴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发展,已初步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所以虽然疫情影响比较大,但再转回补贴主导明显不可行,延长现有政策实施时间是最优选项。”
汽车分析师张翔也认为,考虑到成本的降低和新车的推出,目前政策能够起到刺激市场的效果,他对中车网表示:“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一直在下降。所以在相同的补贴下,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成本较2019年要更低。所以,虽然补贴政策不变,但还是会刺激销量的效果。此外,今年陆续会有新车上市,这也会刺激销量。所以我觉得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是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和补贴政策的延续,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或许可以争取和去年持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