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7 02:30:44

1、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前景

2、汽车行业分析

2011 年汽车市场进入盘整期。2011 年前8 个月汽车市场交易清淡,出现了多年以来最低的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9 和2010 年的超高增速以后,预计将会向15%的平均增速水平回归;
狭义乘用车稳定增长,商用车小幅回落。狭义乘用车消费品的性质突显,前8 个月依旧保持正增长;受宏观经济紧缩影响,重卡、轻卡等商用车出现了负增长;汽车出口是亮点,预计销量可以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 年,但国别风险较大;
汽车集团集中换帅,汽车市场迎来新的竞争格局。2011 年前3 季度,四大汽车集团中的一汽、东风和长安高层都实现了人事更迭,这预示着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向上拐点仍未出现。9 月份节能补贴标准提高促使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透支了10 月份的汽车销售;4 季度中高级车价格仍未见底,政策调控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2010 年的刺激政策退出影响仍在消化中,这三大因素决定了4 季度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向上的拐点;继续下调2011 年全年销量预测。预计全年销售汽车1900 万辆,年增长率从9.0%下调至4.9%;
更多行业分析,请访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咨询工作人员。

3、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从哪些方面分析

新能源,在中国当前并没有真正的新能源,只是能源转化,中国目前火电点全部用电80%,而且火电还是建设中,现在发展的电动汽车,并不是即用的新能源,还是主要由燃煤而来
而在欧美及日本这样相对发达的国家,其用电中不足20%是火电,比如日本的火电早已经进入淘汰阶段,主要是核电;欧洲几大国,主要是发展方向是太阳能发电和核电

就目前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都是在尝试阶段,直接进入电动汽车模式,都是厂家为了不落后于他人,而推出的实验版,按事物的发展规律,油电混动,应该是现阶段正确选择,但是这方面的技术丰田一家独大,其它厂家也不愿意抬他

还有一种新能源,就是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这个是真正的零排放,但是也是因为太过领先,而不被推广,目前日本政府开始推广这项技术,而丰田也公开了专利技术

还有一项新技术,可以说是对电动车未来带来好消息,就是意大利的石墨电池,据说可以让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8分种充满电,而且成本远低于现在的锂电池,污染也少的多,有消息称2015年会在中国量产,如果可以实现,电动汽车正的就跨过了油电混动,直接进入纯电动了

电动汽车,前景是很好的,目前主要还是电池技术受限,如果可以解决电池和快速充电技术,那么电动汽车很快会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的电动汽车,只能城市中代步

4、南京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当今节能环保这一主题,而且也是大众所趋,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的潮流与方向必将是新能源汽车。

5、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去有品牌的学校,起码得是正规的学校吧,有相关办学资质的,最好是资金雄厚的,教学设备方面有保证。其实民办的院校比公办的有优势,民办学校的课程设计更贴近市场需求。还要看实训,学汽修技术,实训课程当然是最重要的,光有理论,不会修车洗车打蜡,哪家企业会要你?所以实训是非常关键的,实训课程的比例要比理论课程高,但也不是说全部实训就是最好的,只有将理论实训相结合,学习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管理要好,一所汽修学校的好与坏,除了看是否能学到技术以外,还要考虑能否提升个人素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精湛的技术后,在社会的工作中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6、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汽车行业发展不错,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也很好。一、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三、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不断扩大。对于汽车制造这样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且兼具劳动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并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7、汽车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怎么样

我国汽车正在增多,全球石油储备正在剧减。发动机汽车油耗严重、并且造成更严重的空气污染。国家通过汽车产业的调整或振兴规划,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到2020年,北汽集团将率先在北京市地区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将代替传统燃油汽车,一个新产业的升起将带来的是市场专业人才需求量的缺口增大, 新能源专业人才也成为紧缺性人才。


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