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星共用沃尔沃售后网络.禁止卖车搭售保险.恒大一整车基地将开建
极星共用沃尔沃售后网络
据官方消息,极星将使用沃尔沃全国网络资源。首批45家授权沃尔沃售后网点,将作为极星服务商,由极星专属团队服务。
卖车搭售保险,你可以拿此文予以拒绝
银保监会日前向各银保监局下发《2020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重点整治车商强制搭售保险。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条,经销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各地消费者保护条例中,也对禁止强制搭售有明确规定:经销商不得限制、指定保险公司和强制购买保险险种。强制搭售,可以休矣。
德国将要求所有加油站配备充电桩
德国政府公布了价值1300亿欧元的经济促进计划,其中包括每辆电动车购车补贴6000欧,支持电动车基础建设,以及增值税从19%下调到16%等。根据计划,德国将投资改装加油站,保证所有加油站都配备电动车充电设备,保证电动车能在全德国范围内充电。
恒大新能源又一整车基地本月开建
湖南湘阴县政府消息,总投资300亿元的恒大新能源湘阴整车生产基地即将于6月25日开工建设。该基地是恒大新能源继郑州、天津、广州、沈阳后的第五个生产基地,但规模不及广州、沈阳等千亿级投资额。除整车生产外,恒大新能源还投资150亿元用于电机项目,约35亿元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
东风公司签约百亿大单
日前,东风公司与武汉市签订“东风汽车系列项目”合作协议,投资额100亿元。此次签约旨在深化央企与湖北战略和项目合作,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许家印砸三百亿入新能源汽车,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何时才能与大家见面?
这就需要看未来市场的需求,以及这个行业接下来发展的情况了。因为目前在新能源这个方面的话,汽车这个业务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需求少。再加上相应的参与人数低,业务范围小,所以在初期的时候还是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以及资源的。
并且目前这个汽车的亏损原因还是因为尚且这个项目还是在于初期阶段,投资范围还要包括场地费,研发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各方面的费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大量化的生产,就会导致投入的过多,然后收获的太少的情况。再加上汽车行业本来就是一个产业链,十分复杂,收获回报周期很长的产业。尤其是目前新崛起的新能源范围,不仅仅中国是如此,在全世界范围也是这样子。
就算是目前最厉害的新能源的车企,在成立了10年,也没有实现过在总年度的盈利。所以对于恒大的这个新项目,新源能源汽车在什么时候可以出现在市场上,我觉得我们可以保持着观望的态度。而且恒大对于这个产业抱有很大的决心,花了巨资进行收购产业链上的一些企业。而且还打算增加专利技术等方面的开销,对于恒大这个如此大的集团来说,还是有足够的底气的。
恒大在这几年也并购了许多新能源方面的公司,而且在企业内部也出现了调整。他的这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我们所熟知的那一种销售方面不同,因为还和许多的生活服务有关联。这样子的话,连同那一些公司就会带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发展,将这个影响力深入到城市的每一个布局中。这也就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好处,为接下来的上市打好基础。
3、恒大首款新车“恒驰1号”今年亮相,上海广州基地2021年投产
3月29日,恒大健康发布2019年业绩公告显示,2019年累计实现营收56.36亿元,同比增长79.88%。2019年,恒大健康累计录得亏损49.47亿元。
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业务部分,2019年累计实现营收6.6亿元,主要来自锂电池销售收入。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业务录得亏损32亿元。
对此,恒大健康CFO潘大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我们现在处于初期投资阶段,相信亏损是阶段性、暂时性的,等陆续全面量产之后,财务数据肯定会有很亮眼的表现。恒大目前已经快速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相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除了2019业绩报告之外,近期外界也对恒大新成立的公司“恒大宝”给予了高度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恒大从集团旗下各个部门已经抽调多名员工前往“恒大宝”,其中涉及恒大新能源汽车180名。据报道称,恒大宝正在实行“全员营销”政策,并让汽车工程师担负卖房KPI。对此,有媒体认为“对于那些从IT、工程、汽车领域调来的员工来说,这无异于变相裁员。”
对于上述消息,恒大新能源内部人士称:“汽车工程师卖房不属实,很多事情发酵得很离谱”。
另一位内部人士则表示:“恒大宝是我们新成立的销售平台,嫁接恒大所有产品的公司,不仅仅是卖房,抽调汽车销售人员过去也是为了卖车做准备。”对于所谓的“变相裁员”,其表示“我目光所及的同事都整整齐齐在。”
天眼查数据显示,恒大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28日,注册资金30亿元,经营范围为房地产销售、汽车、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等。
去年11月12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恒大新能源汽车发布会上勾勒出了一副大“画卷”。
据其表示,恒大新能源计划2019年投资200亿元,2020年150亿,2021年100亿,三年内累计将投资450亿元。除了中国之外,还将在瑞典以及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设10大整车生产基地,并配套核心技术的零部件生产基地(例如电池、动力总成基地)。且整车基地计划2—3年内年产规模超过100万辆,要在10-15年内,年产规模超过500万辆。
产品方面,恒驰品牌(恒大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同时研发15款产品,实现轿车,SUV,MPV等产品线全覆盖。
为实现上述规划,2019年,恒大新能源共计投资约3000亿元进行汽车产业链公司收购。收购对象包括NEVS(瑞典国能电动)、卡耐新能源、泰特机电、科尼塞格跑车、广汇汽车等公司或品牌的控股权,并与国家电网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并分别在郑州、天津、广州、沈阳建立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广州、沈阳的投资额分别高达1600亿元与1200亿元。
3月26日,恒大新能源投资的第5个生产基地将落户青岛也基本坐实。该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到“主要针对戴姆勒、麦格纳等世界500强企业,加快引进吉利、恒大等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
对于在过去一年的各项大手笔投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院总裁彭建军在今天(3月30日)举办的恒大健康2019全年业绩发布会上透露:“恒大新能源汽车上海松江、广州南沙基地将在2020年竣工,2021年投产,产能各20万辆。同时恒驰1号今年将正式亮相,目前14款车型已陆续进入工程样车测试阶段。”
业内分析师称:”2020年,是恒驰汽车量产前的关键准备期,研发、产线运作、营销渠道都需要大笔投资,因此,作为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母公司,恒大健康在自身健康管理板块盈利的情况下预警亏损,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证明了恒大造车的正向投入一直在持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恒大新能源汽车更名恒驰,首期规划年产100万辆,你觉得可能吗?
可能
大造车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牵手贾跃亭入股FF,但双方就公司经营权等问题进行了数论对峙和交锋后最终不了了之,而财大气粗的恒大就此决定放弃FF这个烂摊子,另起炉灶。
在造车路上重新出发的恒大仿佛开启了光速模式,上演了一次在造车领域前所未有的用金钱换时间的好戏,从2019年初收购瑞典NEVS到6月在沈阳投资建厂,恒大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花费超过100亿人民币收购了整车公司、电池公司和轮毂电机公司并与柯尼塞格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又计划投资近3000亿人民币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开建生产基地,完成对整条造车产业链的布局。
悉,恒大在广州南沙区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0万辆整车、50GWh动力电池及100万套电机和电控系统。
而在沈阳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基地中,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落户沈阳浑南区,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则将落户铁西区。
此外,恒大还在今年3月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公布了造车计划,其首期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并在未来3-5年内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也有消息称,恒大新能源全新品牌即恒驰汽车的首款车型最快将于2020年正式亮相。
比这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买买买”和“建建建”,“恒驰”这一品牌名称似乎显得有些常规和低调,不过我们也希望恒驰能像其含义中所表述的在造车上做到“恒久远”,未来真的能让恒驰牌汽车“驰天下”。
5、投入新能源汽车 恒大健康净亏损32亿
恒大新能源业务净亏损32亿,用于购买固定资产,设备以及研发。
卖房补贴车
3月22日晚间,恒大健康(00708.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称2019年净亏损约49亿元,较2018年的14.28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其中新能源业务净亏损32亿。
恒大健康表示,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目前,恒大在造车业务方面投资已超3000亿元,推出自有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致力于创造“生产+技术+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与持续性投入的造车新秀不同,恒大在房地产行业扎根已久。根据恒大一月份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恒大房产完成了6000亿的销售目标,实现合约销售额约6010.6亿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恒大率先启动了“网上卖房”模式,并在2月16日宣布全国各楼盘在2月18日至29日期间,享75折优惠。
3月5日恒大公开的销售数据显示,2月完成合约销售金额447.3亿元,同比增长约108%;合约销售面积约5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54%。
公告中显示,恒大在2020年设定6500亿元的销售目标,预计增速8.1%。
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在2019年投资者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让土地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覆盖掉造车亏损”
造车先砸钱
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表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预算为三年450亿,其中2019年投入200亿,2020年投入150亿,2021年投入100亿,并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布局十大生产基地。
许家印说恒大造车路简单来说,就是“买卖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五句话。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我们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在造车方面‘一无所有’的恒大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也就是换道超车”。
许家印口中的换道超车靠的是不断地投入资金,以及利用自身的跨界资源。迄今为止,恒大已与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蒂森克虏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恒大新能源在2019年进行了多处投资,如郑州、广州南沙、天津以及沈阳。投资项目也如许家印所说“买买买”,从轮毂电机、电控以及电池研发,到整车生产基地以及经营销售。
恒大方面表示,恒驰的第一款车——“恒驰1”将在今年上半年上线,恒驰全系列产品将从2021年陆续实现全面量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恒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地址在哪?
根据介绍,目前恒大汽车生产基地有十个生产基地。恒大汽车生产基地有恒大天津新能源汽车基地、恒大沈阳新能源汽车基地、恒大广州新能源汽车基地、河南郑州恒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基地等。
除此之外,中国恒大集团有意在青岛下辖的平度市和莱西市分别建设整车厂和电池厂。若正式落地,将是中国恒大第五个整车厂。
7、恒大许家印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提及恒大这家公司,或许网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房地产”。但大家也都知道了,连马云都给我们说了,未来中国的房价很便宜,所以,恒大也不得不开始转型。行业这么多,被许家印看上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今日有媒体爆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工作组已于3月2日落地,包含恒大汽车组装厂和锂电池厂,预计占地2000余亩,项目将于4月奠基、6月开始动工。此举无疑又能推动郑州的一个经济点了。实际上,当年恒大是投资了贾跃亭的FF91。但是最后双方闹得是很不愉快。贾跃亭说恒大心怀不轨, 就是想占据FF91的中国控制权,而恒大方面则表示:贾跃亭方面完全就是用钱如流水,且没有用账的明细。
最后双方是闹上了法庭,贾跃亭拿了前,恒大则获得了南沙的一块地,为此网友们表示:估计这二人就是演戏呢,看傻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很多网友都表示:恒大应该不会用心造车,搞不好是圈地,还得继续造房子!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好迎合许家印布局的高科技 产业,即可补齐恒大的科技短板。高科技、智能化、新能源是国家推动的蓝海市场,未来十年的产业布局,正在大船上瞭望新航向的许家印怎么能错过这一时代机遇呢?要知道,如果我们现在把智能手机和电脑看作一个入口的话,那么未来音箱以及这个汽车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入口了。
再者,大家看看王健林的万达,万达这些年表明上是在卖卖卖,为此很多人都说万达不行了。其实人家万达目前正在从一个重资产的产业转向轻资产,就连王健林自己都说,房地产是挣钱,但是这个名声不太好,所以,对于许家印来说,为恒大布局高科技产业,那是势在必行阿。但我觉得,许家印还要感谢一下贾跃亭,如果不是恒大和FF91闹翻了,或许恒大还真拿不出这么大的决心来造车把。
8、我想给恒大新能源汽车提几点建议行吗?有用的建议找谁提。
你也是闲得可以。你提意见,高层会鸟你吗?
找点别的事做吧!别给自己添堵。
9、恒大集团开始造车了,会像乐视造车一样以失败告终吗?
近年来,恒大集团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品牌。首先,恒大不仅发挥资本作用。恒大以其在房地产行业而闻名。当恒大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各方争执是正常的。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恒大由于房地产行业而实现了资本积累,但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不仅仅是资本。制造汽车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看看德国 ,日本的汽车品牌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中国人们与该做什么有关,我不评论恒大其他行业,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许家印表示将在全球建立十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并在该基地周围建立相应的中央备件生产基地。汽车生产预计将持续三年,总投资450亿元,
其次,恒大集团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态度值得称赞。恒大集团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意愿反映在其相关行动中。以前,一些国家公司未能生产汽车,这可以成为可以学习的好教材。
许家印带领高管奔赴于全球各地47个城市,已经检查了全球汽车行业各个领域的58家领先公司,无论是50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还是个人研究的最佳企业设计,许家印都亲自逐一走访,堪称"造车劳模"。
关于投资,恒大从配件到销售港,投资金额巨大;另外,关于最重要的技术问题,行业的新收购,合作以实现技术的原始积累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必须走的路,剩下的就是内部化的过程和吸收创新。
10、恒大集团成立两家新能源汽车子公司,涉足多项汽车业务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地产巨头恒大中国集团于7月10日于广东省建立子公司,其一个主要业务是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另一家名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西)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于7月8日由同一家母公司注册,其业务范围与广东的类似。
恒大新能源汽车技术(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新兴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71451025美元)。据悉,其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汽车零部件生产、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的批发和零售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咨询和转让服务。
据报道,恒大集团于5月22日庆祝了其电动驱动系统生产基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台湖新区的首次开挖。新基地占地面积450亩(300000平方米),投资额达人民币150亿元(21.44亿美元),将包括研发中心,专注于“三合一”电力驱动系统,电动机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电动机和电池的集成以及相应的制造车间。预计每年将生产500000个电力驱动系统,年产值120亿欧元(17.15亿美元)。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行动,恒大集团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整车、电动机和ECU、动力电池、汽车销售和智能充电等的制造。
去年11月,恒大集团宣布与60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博世,麦格纳,Continental AG,ZF集团,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捷太格特和巴斯夫等知名公司。此外,恒大集团的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于去年9月与五家欧洲汽车工程公司签署了开发15种电动车型的合同,合作伙伴包括:德国的FEV集团,EDAG和IVA集团,以及奥地利的麦格纳斯泰尔和李斯特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