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背景

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背景

发布时间:2020-11-12 21:55:31

1、新能源汽车为何会发展如此之快?

据报道,有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助推,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提升技术和整体服务水平,成为新能源汽车巩固和发展市场的关键。

报道称,目前续航里程短、充电困难、电池损耗高、车辆残值低等目前困扰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方面正成为社会投资关注的热点,众多整车企业和科技企业都在努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服务的提升。

目前国内某企业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能量管理技术平台,可以应用于乘用车、电容式公交车以及电动叉车的能量管理,能有效提升电动汽车技术性能,该系统能发挥每节电池的最大效能,进一步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希望新能源汽车可以快速发展下去!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背景?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市场的可接近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与生产要素的禀赋及市场的可接近程度有关,而且与能源等产业发展直接相关。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建立在我国“自主创新”和全球化汽车产业分工基础之上。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封闭发展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是以低水平自主开发为主,产品单一,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落后。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在这个阶段,我国花了10多年时间,通过大量引进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的办法,实现了轿车的规模化生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大量生产轿车、零部件不能国产化的历史;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来看,这个阶段是市场换技术时期,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被纳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布局时期。
第三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跨国公司把我国汽车产业纳入到其主导的全球化价值链中,另一方面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个汽车产业呈现加速分化和重组,同时能源短缺、市场的急剧转移及汽车产业技术体系快速分化,进一步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3、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1、新能源汽车不要石油。

我国的石油主要是依靠进口中东国家的,我国开采的石油产量只有三分之一,明显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而石油主要都被用在汽车动力方面,为了减少石油进口量,缓解我国的经济压力,国家才注重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2、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的很多技术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发动机、变速器等都要依靠国外的技术专家。我国的电池产业发展非常好,能够在世界占有领先地位。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让我国不用再到国外购买大量的专利和零配件

3、环境问题。

因为汽车尾气排放量超标,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我国近几年着重强调要可持续发展,燃油汽车明显是与国情相违背,为了保护环境,不再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更为了人民的健康,要少用燃油汽车,多用电动车或者电动汽车。

(3)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背景扩展资料:

电动汽车发展虽然不会对电网带来能量冲击,但是却会造成功率冲击。随着大量电动汽车接入电网进行充电,会增加电力负荷。

如果原来的用电负荷高峰期和电动汽车充电的电力负荷高峰期叠加,势必会导致电网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增加,电网调峰的难度加大,加重电网压力,进而大大降低电网安全性及可靠性。

此外,大量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将产生谐波污染、电压偏移、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同时还会使变压器加快老化程度,降低使用寿命。

因此未来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必须加大对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充电设施规划、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等内容的研究投入,优化充放电策略,减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同时需建立分时充电电价,合理引导用户在低谷复合时充电,躲避电网高峰复合,减少电动汽车充电对系统的冲击影响。

4、新能源汽车兴起背景

新能源汽车作为采用非常规燃料为动力来源的一种综合性汽车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5、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景怎么样?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家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贵,渐渐地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在汽车行业中专业电动车维修人员很少,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必将成为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热门职业。对于想学技术的学生,选择学习新能源技术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选择。
适应岗位: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售后服务、充电服务等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制造、检测维修、售后服务与管理、充电设备安装与服务等工作。

6、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号召各行各业都要逐渐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社会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扶持和发展低耗能高产值的行业,淘汰高耗能产业。无疑我国传统的汽车工业属于高耗能粗放式的制造行业,而新能源汽车很明显更为节约生产资源,更不易造成浪费。因此我国汽车工业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调整,必须依赖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能源资源紧缺制约了整个汽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石油资源相当贫乏,人均可采储量不到世界人均可采储量的10%。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多,世界可供开采的石油年限大约是46年,我国目前的年限应该是10年多一点,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急需拓展新的车用能源,否则汽车社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品技术水平落后,加大了能源供应的压力。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车用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随着此后标准不断加严,汽车产品的性能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品的能耗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单车能耗水平依然较高。201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7升/百公里,比欧洲2006年的油耗水平还要高1升左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利于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汽车品牌。由于我国传统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总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至今外国品牌以及中外合资品牌占据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国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我国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储备丰富,同时拥有资源和技术两大发展优势,我国新能源行业比较容易构建竞争实力雄厚的品牌,从而增强我国汽车行业的总体实力。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新能源应用的普遍化,从而大大地降低消费者使用汽车的成本,直接增加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推动又反过来促进汽车工业往高层次发展。

7、如何正确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关键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尤其电池的综合技术。有朝一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人推动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新能源前景很好的。

8、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辆。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客车、液化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与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背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