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能93量产下线,为何说“恒大牌”电动汽车赢在起跑线上?
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车型量产下线仪式在天津举行。
据了解,国能 93是一款基于瑞典萨博(SAAB)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纯电动车型,早在恒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该车型的研发。
作为一款定位普通型、实用型、经济型的车型,国能93(参数|图片)在高效电能、卓越驾控、极致安全、智能出行等多个方面均有着出色的表现。这一高性价比的车型量产推向市场,将惠及普通消费者。
未来随着恒大整合世界最尖端的技术,也将陆续推出覆盖入门级、中端、高端、超高端等的全系列产品。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未来的“恒大牌”汽车将有哪些其他车企无法企及的“超能力”?
超能力一:国内最强销售渠道
去年9月,恒大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旗下广汇汽车为全球最大汽车经销商。据了解,广汇经销网络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在全国拥有1200多个4S店。拿下星罗密布于全国各地的经销渠道,恒大便已打通汽车流通、服务环节,为未来恒大汽车销售铺路。
超能力二:强大量产交付能力
恒大国能 93车型的量产下线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恒大国内生产线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力证。未来恒大多个产研基地将为NEVS93及更多“恒大牌”新车型的规模量产提供坚实的后盾。
据了解,除了NEVS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的生产基地外,恒大还拥有天津、上海两大生产基地,并在广州和沈阳均建立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电机研发生产基地。随着国能 93车型在天津生产基地量产下线,恒大在上海、广州、沈阳的各生产基地的建设投产也将加速提上日程,为后续推出更多蕴积恒大基因的新车型提供产能保障。
恒大天津生产基地总装车间
超能力三:“全产业链”系统性竞争优势
恒大通过正确前瞻的布局,在短短一年内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新能源车全产业链,使得“恒大牌”新能源汽车具备了绝对的系统性竞争优势,以及“全环节”的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用世界技术造恒大车”。未来覆盖全产业链的尖端科技将成为恒大后续研发新车型的坚实基础。
1月15日,恒大入主承袭“萨博”基因的瑞典电动汽车公司NEVS,为其新能源汽车蓝图注入了纯正的北欧工业基因;
1月24日,恒大入主卡耐新能源,掌握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核心技术;
1月29日,与顶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3月15日,收购荷兰e-Traction,掌握商用车领域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5月30日,收购英国Protean,掌握乘用车领域最先进轮毂电机技术;
至此,恒大通过垂直整合,迅速构建起“整车研发+三电系统+销售渠道”的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
不难发现,恒大造车,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瞄准的是上下游行业高精尖技术。国内最强销售渠道+强大量产交付能力+首个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加持之下,恒大造车已先人一步占据了绝对优势,未来“恒大牌”新能源汽车将如何颠覆行业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2、10月乘用车销量199.2万辆 乘联会:实现连续4月高增长
中国网汽车11月11日讯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20年10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199.2万辆,环比9月份的191.3万辆,增长了4.1%,同比去年同期的184.4万辆,增长了8.0%。
乘联会表示:今年中秋后移到10月份,10月环比9月的零售增长4.1%,这相对历年的平均环比增速2%较高,主要也是各地促消费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10月前四周车市保持较强的增长气氛。
整体销量走势:保持行业稳步回暖态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我国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9.2万辆,同比去年10月增长了8.0%,实现了连续4个月8%左右的高位增速。乘联会表示:今年1-10月的零售累计增速-10.2%,较1-9月累计增速-12.5提升2个百分点,体现行业的稳步回暖态势。
此外,乘联会分析称: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7-10月增速保持强势态势。这首先是宏观经济和出口市场超预期的回暖,尤其是欧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出口表现较强,稳住了消费信心。其次是去年部分地区7月国六实施后导致的车市低基数的特殊因素促进。第三是新能源车零售的翻倍回暖态势明显,推动着车市走强。
豪华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0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了30%,环比9月下降了6%,但仍保持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表示: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但10月供给不足导致宝马奔驰等生产低于零售较多,暂时抑制了零售的增长。
自主品牌方面,10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了6%,环比9月增长了14%,市场份额37.9%,较同期份额下降了0.3%。乘联会表示:本月国有自主表现超强,红旗、长安、奇瑞等品牌同比高速增长。
此外,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0月份的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也出现增长,同比涨幅6%,但环比9月仅增长1%;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3.9%,高于德系的23.7%;美系品牌持续走强,份额达到9.6%,同比份额增加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根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年1-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492.0万辆,累计零售同比下降10.2%,今年累计净销量同比减少了169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8个百分点。乘联会对此分析称: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对一季度影响208万辆,二季度零售同比损失只有17万辆,三季度增量38万辆。10月增量15万辆,因此预计全年减量在140万辆以内,年度负增长在7%左右。
新能源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
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10月份批发销量突破了14.4万辆,同比增长了119.8%,环比9月增长15.9%。其中插电混动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58.6%,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137.2%。
乘联会总结到: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29711辆、比亚迪22395辆、上汽乘用车12785辆、特斯拉中国12143辆。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较为优秀。长城汽车、广汽新能源等也高速增长,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
纯电动中A00级占比42%、B级占比21%,车型级别在目前新能源销量规模下的进一步分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能源车企在适应分级城市需求下的多样化努力。
分车型类别销量走势:10月份MPV同比持续下滑10.1%
从车型类别销量来看,2020年10月份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94.8万辆、93.7万辆、10.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轿车增长了8.8%,SUV增长9.8%,MPV下滑了10.1%。与今年9月份的销量相比,轿车环比增长2.0%,SUV环比增长了6.7%,MPV环比增长了0.2%。
各厂商销量走势:一汽丰田跌出前十位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厂商10月销量排行,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21.1万辆、14.9万辆、14.8万辆、12.9万辆和12.4万辆。从排名顺序可以看到,东风日产再次被吉利汽车赶超,本月滑落第五位。
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为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从排名中看到,上汽通用五菱挤入前十位,排名第八,一汽丰田则从上月的第八位滑落出了前十。
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对于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乘联会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平稳,经济持续回暖,居民消费信心和购买力恢复,因此对车市回暖持续较强。但在疫情影响下,今年新品上市节奏则将延续到三季度。
此外,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且基本在12月到期,随着时间临近,乘联会预测消费者购车抢政策末班车的效应将更明显。
与此同时,乘联会强调:11月份我国进入了乘用车市的冬季旺销期,其核心推动力是中低价位的自主品牌的持续年末增量。而今年的自主品牌分化较为严重,部分自主品牌渠道艰难,秋冬季增量的效果减弱,自主品牌利润指标的完成恐将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乘联会表示:伴随着北京增加放号2万张和上海的恐慌抢购新能源势头较猛,加之企业对新能源产销数量仍有很强的追求,预计年末两个月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将环比持续高增长。从上汽大众ID.4X的开箱发布的高关注度,可见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下放手一搏的决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本人93年本科女,毕业在大连大规模的锂电新能源行业做采购,工作一年九个月,觉得去青岛发展会更好,于
个人觉得,对于工作,你可以先选择有发展性的,毕竟你还年轻,可能还没结婚,那最好先不要考虑离家进不进,反正可以租房子!就算离家远一点,以后也可以买车不是!好公司难找,环境好的也难找,发展空间好的更难找,当然了,工作不是束缚,你不能因为这家工资高,但是工作做的不开心,还继续在这家做你会越来越讨厌这个工作的,只要找到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不错的发展机遇,优良的工资待遇的工作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环境,待遇,发展前景,必须有个先后顺序,你更看重工作的哪个方面!假如,你看中了工资,那环境和发展前景差点就可以接受!未来,都迷茫,但是你要知道当下怎么做,个人愚见,小公司毕竟发展潜力太小,一辈子你也不可能干成总经理啊!找一个大一点的公司会好些! 来自职Q用户:刘先生
不要通过换工作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当年我也干过其他的工作,啥都想过!乱七八糟的,后来还是选择我老本行😂 莫名的踏实 来自职Q用户:张先生
4、车子怎么开省油?
不知道大伙开车有没有发现汽车空调制冷可能会出现问题,但制暖往往都很给力!
暖风除了提高车内温度外还有风挡除霜的作用。其实汽车暖风的形式有水暖式、气暖式和PTC暖风装置控制等形式,目前汽车多采用水暖式和PTC暖风装置控制这两种形式
。
Empa网站上这个标题太科学了:“关空调有助省油”
结果显示,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汽车空调带来的油耗越高;在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随温度和湿度不同,增加的油耗大约在10%到20%之间;如果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左右的变态程度,再加上变态的湿度,油耗最多会增加30%左右。
这项测试的新意在于,它告诉我们汽车空调耗能不但跟外界温度有关,还与湿度有关,在桑拿天里使用汽车空调,就比干热的天气里更费油。另外,这项测试还发现了汽车自动空调系统设计的一个特点,不是说外界温度比空调设定的温度低,空调压缩机就不工作,只有在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压缩机才会出于自我保护停机。其中的原因是,空调不但用来给车厢内降温,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除湿,避免空气中的水份在汽车玻璃上凝结起雾而引起安全问题
其实对于汽车不同的动力形式采用的暖风方式是不同的。大部分汽车多采用水暖式,部分高端车采用水暖式加PTC暖风装置的形式,至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只能采用PTC暖风装置。水暖式暖风的结构也非常简单,是利用冷却液来进行热交换在原有的系统中添加了暖风水阀、暖风水箱(热交换器)、鼓风机、温度传感器、风道、控制系统等。
这还得从飞机的气暖式方式说起,咱平时所乘坐的民航客机暖风的来源是发动机引气,通过将发动机热空气与外界低温空气进行混合来获得客舱内所需的合适温度。
空调压缩机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
在气温不太高的时候,降低车内温度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开窗通风散热,或者打开空调。
江湖上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说是低速时应该选择开窗通风,而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说时速50、60公里以上时,如果开着车窗,车子遇到的空气阻力会大幅增加,这时候,开窗比开空调更费油。
这种揣测并非没有道理。随着车速的提升,遇到的空气阻力会成倍增加(空气阻力跟速度成平方正比关系),这时候,发动机的一大部分动力输出就是用于克服风阻;而打开车窗,会改变汽车的风阻系数,气流从车窗穿车而过,汽车行驶中遇到的风阻会大幅增加,导致油耗明显上升。
水暖式取暖方式,发动机启动后做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还需要冷却系统辅助散热,所以以水暖式为主的暖风空调在热交换时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油耗。说白了是将发动机的热量以热传导的形式来为空气加温。
好吧,我们小结一下搬运过来的知识:一、开车用空调,大概会增加10%到20%的油耗;二、不管跑多快,开空调都比开车窗费油;三,关窗又不开空调最省油(废话)。对了,再补充一个小贴士,如果你用的是自动空调,如果按下A/C按钮,即使外界气温比较低,压缩机也会工作;如果你把空调定到了除雾挡,即便没有按下A/C按钮,压缩机也是会工作的。
知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既然开空调比较费油,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官网上,建议不太热就不要开空调。在市区可以用开窗通风的方式降温,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关窗,打开车内的送风开关,并调到“外循环”,把车外的自然风送进车中;如果开空调,应该把车内送风调到“内循环”,以提高制冷效率。
虽然费油,空调该开还是要开。我的建议是,热天上车前,一定先打开车门通通风,目的有两个,一是散散热,二是散散“毒气”。现在国内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水平你是知道的,在高温天气里,汽车各种内饰材料里的各种醛啊苯啊的加速释放,不通风就全吸到你肚子里去了。如果着急走,那就起步后开窗通一阵子风再关窗,通风的时候可以先打开空调,把空调管路里的脏空气一并散散。
在城市拥堵路况下开车,一定要开“内循环”,因为车内的“毒气”已经散去,再释放到一定浓度需要时间,而路上的汽车尾气已经集结,最好把它们挡在车外。
如果跑长途,开空调时间长了,还是应该开窗通一下风,或者是换到外循环模式放新鲜空气进来,总是“内循环”,车内空气也会变差。
再补充一句,车上的空调滤芯该换就换,最好一年一换,冬天雾霾、春天扬尘、四季尾气,滤芯能撑一年就不错了。它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我亲自测过,一些车型的空调滤芯对PM2.5的过滤效果也比较明显),要是滤芯是太脏,车内的空气质量会变差,滤芯本身还会散发异味——那酸爽,也够人受的。
5、连续两月破7000辆 广汽新能源10月销量
[汽车之家?新能源]? 日前,广汽新能源正式公布了2020年10月的整体销量情况。据悉,版广汽新能源权10月整体销量达7106辆,环比增长1.4%,实现连续两个月销量破7000辆。
具体来看,紧凑型轿车Aion S(埃安S)10月销量为4630辆,今年1-10月累计销量达35145辆,在该细分市场中销量名列靠前。紧凑型SUV Aion V(埃安V)自6月份上市以来销量稳步增长,10月销量为2006辆,它与Aion S联手贡献了品牌93.4%的销量。
广汽新能源目前的主销产品是埃安系列,埃安旗下首款车型Aion S在2019年4月上市,随后Aion LX以及Aion V相继上市。数据显示,广汽新能源9月份销量为7006辆,同比增长75%,其中埃安系列9月份共销售6875辆,占比为98%。据此前报道,广汽新能源旗下埃安品牌将于11月份独立,预计会在2020广州车展前夕正式对外公布。埃安品牌独立后,将会与广汽传祺构成广汽集团旗下两大品牌。(文/汽车之家 张文浩)
6、新能源汽车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1、比亚迪
销量位列全球第二。公司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2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20%,继续稳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突出,销售16.3万辆,市占率达到22.5%;新能源客车销售0.93万辆,市占率达到17%。
2、宇通客车
公司后续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为公司盈利边际变化的核心因素。兴业证券指出,短期看,公司的成本下降幅度,新能源客车销售放量速度在与补贴的退坡幅度赛跑,其相对强弱决定公司的盈利边际走势;中长期看,新能客车行业逐步出清不可逆,公司份额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且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在欧洲突破为公司贡献新增量,公司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3、宁德时代
龙头地位有望强化。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据行业数据,公司三季度电池装机量约5.3GWh,同比增长超60%,市占率超40%。三季报披露的公司存货约52.9亿元,环比增幅不大,预计中报中的库存和发出商品很大比例应该已在第三季度确认,综合行业特点与公司经营情况,估算公司Q3 销量可能在8GWh左右,销量仍遥遥领先。
7、红旗全新旗舰,霸气已不输X7,果然这才是中国豪车该有的样子
在刚过去的10月份,红旗还拿到了2.3万台销量,同比暴增93%。至此,红旗在今年已经完成了15.3万辆的业绩。不得不说,这两年红旗的发展势头确实相当猛,在车型的投放上面也越来越频繁密集,并且已经打到了上位区,在8月份推出高端旗舰轿车红旗H9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之后,全新大型SUV车型E-HS9也已经于9月公布了预售价,价格区间预计为55.00-75.00万元。
不得不说,E-HS9实车真的相当霸气,整体传达出来一种极为庄重的气质,无论是在地下停车场还是马路街头碰到,都会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E-HS9为纯电动SUV车型,家族式的设计语言有一定的调整,前格栅更有新能源汽车的感觉,正中央的红色旗帜LOGO依然相当富有辨识度。车灯使用了分体式设计,最上方的LED日行灯扁平犀利,底部两侧还有灯带,前包围营造出了前铲的运动效果。
侧面是方方正正的设计,线条平直而干练,十分硬朗。车窗后部设置有镀铬饰条点缀,且一直延伸至了尾窗,看起来更为协调,这些细节也体现出红旗设计上的精进。并且值得一提的是,C柱处还有一块可以显示电量的显示屏,门把手也使用了隐藏式处理,高档车的典型手法,也相当科技。而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内部同样细节满满,点亮后效果会更加出色。
内饰部分,E-HS9走的是简洁而奢华的路线,整体布局横平竖直,一目了然。但是车内中控上方使用了三块大屏幕,形成联屏式设计,换挡杆前方也有一块悬浮的触控屏,整个车内配了四块屏幕,在如今这个年头,拼内饰设计似乎也就是在拼科技,没几块大屏还真的不敢站出来说话了,也吸引不了消费者的眼球,E-HS9倒是很好地迎合了市场的这一喜好。至于材质用料以及做工,根本就没得什么可挑剔的地方,Nappa真皮、胡桃木等等都出现在了车内,一个字,值。
这款车型长宽高分别为5209×2010×1731mm,轴距3110mm,整体尺寸比宝马X7还要大出许多,体型更霸气,车内空间完全不是需要担心的点,座椅宽大厚实,且加入了腿托、按摩、通风、加热等各种舒适性功能,同时后排也设置了显示屏幕,可以进一步提升乘坐途中的整体享受。
动力方面,E-HS9搭载的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可达405KW,峰值扭矩则为750牛米,电池来自于宁德时代,具有三个不同容量版本,可提供460KM、510KM、650KM的三种续航里程。虽然说E-HS9这么大体型一台车,但是加速起来毫不含糊,零百加速时间仅需4.8S,比起宝马X7这些同级燃油车要快多了。而且它还配备了电磁感应悬挂系统,底盘响应会更加快速,行驶质感会更好。
可以说,作为自主豪车, 红旗E-HS9方方面面都做得相当全面,不论是内外设计,还是整体质感,亦或是动力系统,都丝毫没有令人失望,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甚至有一定的硬实力与外资豪车去抗衡,所以问题来了,你愿意花五六十万来买一台红旗车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混合动力汽车推不推荐买?
混合动力汽车不推荐买
1、第一个是续航问题,在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上,目前主流是在300公里左右,并且还会因为路况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续航里程只能适应中短途行驶,受限比较多,而那些高续航里程的车型,购买门槛和代价也会高很多。
2、另外一个就是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目前基本上只能在一些大城市地区可以看充电设施,在一些偏远地区,新能源车的充电都是个问题。并且这些新能源车动辄数个小时的充电时间,有紧急用车需求又没电的时候就只能干着急了。所以在换电技术和快充技术还不够成熟优秀的时候,纯电新能源车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3、价格也是一个部分,新能源车价格一般来说都要比燃油车要贵上不少,如果你买是冲着省油钱的目的购买一台纯电新能源车型的话,最后你会发现你省下的油钱都贴在车价上了,而纯电新能源车型在使用体验上又不如燃油车。
4、最后就是市场不够规范,现在有不少厂家都是以一种人有我也得有的试水心态在造新能源车,更甚的是还有纯粹是为了补贴而造新能源车的,他们可能就是直接把一台老旧燃油车型的发动机换成了电池和电动机就上市销售了,并且不少还虚标性能参数价格又不便宜。
5、 总结: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不限牌不摇号的话,老实讲我真的想不到太多购买新能源车的理由,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限牌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插混的还是尽量选插混,如果没得选的话,那么也一定请认准大厂家大品牌的新能源车。
9、新能源电池集成率93是什么意思?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安全与性能是最重要的指标。电池包系统集成,在于梳理机、电、热、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产品是否可以满足产品设计指标。
机
电池包装载在汽车上,首先得考虑和满足机械方面的特征,产品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振动、冲击等机械载荷下不发生形变和功能异常,在碰撞、挤压、翻滚、跌落等事故状态下有足够的安全防护。
电
电动汽车依靠电能驱动车辆行驶,瞬时功率可能高达几百千瓦,电压范围从几十伏特到几百伏特,电流也可以达到正负几百安培,大电流的充电和放电,以及高电压的输出,意味着电池包有很高的电气载荷要求。
此外,整个电池包由非常多的单体电池构成,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电池,控制电池包的充放电,以及响应整车层面的功能需求,电池包还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电控单元)等组件构成,采集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与整车其他部件进行通信,完成特定的功能,实施判定系统的运行边界,控制系统的异常状态等。
热
1、首先是针对外部环境的热管理要求,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冬季的室外温度会达到-30℃,甚至更低,而在低纬度地区,夏季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50℃以上,电动汽车必须面对严寒和酷暑这两个极端的使用环境温度要求。目前的电池技术,还无法应对这种挑战,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不能让电池工作在如此宽广的环境温度下,所以必须在电池包设计的时候,为电池装配“空调”系统,夏季能够降温,冬季能够加热,从而解决大范围变化的环境温度所带来的挑战。
2、针对内部热管理要求,因为电池内阻和电气部件阻抗的存在,充放电条件下,电池包内部会发热,电流越大,发热量越大,如果不能及时把内部热量散出去,轻则影响电池寿命,导致使用寿命快速衰减,重则引起热失控,带来安全问题。电池包产品的热管理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要解决加热、散热、保温、热均衡等几方面问题。
化
化指的是电化学,即电池的电化学机理。以目前大量使用的锂电池为例,其表现出来的物理特性是有电化学机理所决定的。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前来回的穿梭,与正极和负极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分子结构,从而在正负极之间表现出充电和放电的物理特性(电子移动)。化学反应的数量规模,决定了电池的充放电的能量(产生的电子数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决定的充放电速度;化学反应的的可控与不可控,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化学反应的可逆程度,决定了电池的寿命。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除了跟电池本身的材料相关之外,还与外部的电气载荷和温度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如我们所知的,大倍率的充放电或者高温度下使用,会导致电池寿命的衰减,短路会导致热失控等现象。
电池PACK系统集成,是复杂系统产品开发的关键,除了对各个子系统需要有深入的研究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子系统的接口、交叉、相互影响等,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新特性。系统集成需要应用大量的过程分析方法、辅助以仿真分析和测试验证,才能达到产品设计目标。
10、身高185cm体重93公斤,能否推荐价格在15万左右的新能源车?
价格在15万左右的新能源车型还是有一些的,但个人认为靠谱的并不多,何为靠谱?就是咱们老百姓日常开出去省心省事儿的。现在好多新能源车都是为了国家补贴在造车,完全没有顾忌市场和消费者。所以买到靠谱的新能源车非常重要。丰田丰田的新能源车型技术成熟,早在20多年前,丰田的混动车型就已经投放市场,在这些年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升级中,现在已经将混动技术下放到10万元家轿的行列中,非常值得购买。卡罗拉双擎版是基于卡罗拉车型打造的,外观内饰十分相近,车身尺寸相同。双擎搭载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Ecvt的混合动力系统,不需要充电,只需要正常加油即可。卡罗拉的轴距在2700mm,车内空间完全够用。
起亚记得起亚K5有一款混动车型,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混动系统,这款车当时终端优惠也是比较大。起亚K5毕竟算B级车,车身尺寸和空间表现都要优于卡罗拉。k5的混合动力系统和卡罗拉完全不同,稳定性或许不如卡罗拉,但从加速感受和发动机介入噪音等方面,要好于卡罗拉双擎。
日产日产轩逸纯电,是我能想到这个价位比较靠谱的纯电动车,以上两款混合动力车型我都开过,有过切身体验,但纯电车还没有试驾过,不过通过网友口碑来看,轩逸纯电的车辆完全符合你的购车需求,日常充满点可以行使300公里左右,而且轩逸的乘坐空间本身就是同级别比较优秀的,不需要太多的担心。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比较靠谱的新能源车型,还需要根据自身需求亲自试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