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
基于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数据,对2019年全球市场电动汽车(乘用车,包含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动动力车PHEV)销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特斯拉model 3
Model3不采用铝制车身,所以车身尺寸将缩水20%来抵消因重量增加而对续航的影响。Model3预计续航里程在320公里左右。
特斯拉的第四款车型Model3发布,续航346km,破百时间小于6秒。
2、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是北汽旗下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沿用了绅宝D50的设计,并在前格栅、尾标等处增加了蓝色装饰条进行装饰。
动力方面,EU260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00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260Nm,最高车速140km/h。官方数据显示,该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60km,等速行驶状态下可以达到350km。

3、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为五门五座掀背轿车,由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情况下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
采用200伏家用交流电,大约需要8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而10分钟的快速充电,便可提供其行驶50公里的用电量,日产聆风将于2010年底于欧美以及日本市场上市,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
4、比亚迪元/S2EV
比亚迪元/S2EV是比亚迪e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同时也是e系列的首款SUV车型,带来专业UP、安全UP、优享UP、外型UP、智能UP“5UP全能”。比亚迪元/S2EV采用的是BYD高防护电池,特殊包装工艺,经受火烧、短路、撞击、高温、挤压、过充等极端测试点。

5、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
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主要为宝骏E100。宝骏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车身长宽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轴距1600mm,转弯半径仅为3.7m,整备质量为840kg。
2、2019年乘用车销量2144.4万辆 下降近10% 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
随着中汽协产销数据的公布,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2019年,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2019年乘用车产销情况
具体来看,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其中,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新能源汽车产销也继2018年之后持续下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陈士华表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情况
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1-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据全球第一,但是我国汽车产销量自2018年首次出现下滑后,已经连续两年同比下滑。中汽协发言人表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此外,由于汽车市场严峻、国五国六切换消除库存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原因,中汽协将2019年2800万辆的销量目标降至268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由原来的160万辆降至150万辆。截止去年12月,2019年汽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95.87%,其中新能源汽车完成率为80.4%。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18新能源销量直线上升,汽车总销量却不容乐观,下滑在哪儿
目前来看,国家还是力推这个行业的,而且油价不是又涨了!所以新能源会很可观。
4、2018汽车销量排行榜
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轿车共销售1,096,378辆,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依旧突破了百万辆,环比增长7%;同比仍保持下降趋势,较去年同期下降16.9%。总体来看,2018年全国轿车累计销量11,166,659辆,呈现负增长,同比增速-4.0%。同期,车质网接到车主针对轿车的有效投诉3682宗,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2.3%和9.1%。
本月“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投诉量依旧高居榜首,相关投诉均超过200宗。“发动机故障灯亮”问题本月跃升至故障问题的第二位,投诉量同样超过200宗,环比增长超1倍,投诉主要来自于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车型。此外,“车身生锈”问题虽然投诉量略有下降,但依旧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内共有9个故障点的投诉量超百宗。去除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2018年12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排名如下:

数据看点:
1、下一任“网红”?荣威i5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为荣威在2018年最后一款上市的全新车型,荣威i5的市场表现令人赞叹,上市第二个月便销量破万,在12月份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更是挤掉了吉利帝豪登上了榜首位置,销量直奔2万大关。荣威i5如果能延续这样的增长势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一哥”。但随着自主品牌向上之路不断深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品质车型,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已与荣威RX5和吉利博越迅蹿红的时代有所不同,想要脱颖而出愈加困难。 不过,在当前SUV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大环境下,轿车市场逐步显露出复苏的迹象,部分有远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开始重新布局轿车市场,荣威i5的推出疑占据了一定的先机,同时借助荣威RX5,荣威MARVEL X等车型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荣威i5未来还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红”车型。如果期间质量口碑还能保持住,那将进一步助推荣威i5的向上之路。
2、涨势已起 东风悦达起亚K3复苏有望

近两年,东风悦达起亚品牌的市场表现一直处于低谷,起亚K3作为销量支柱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18年对于起亚K3而言或许是最为难熬的一年,从2016年近20万的年销量到今年只有7万多,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不过,在沉寂了一年后,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起亚K3似乎重新找到了感觉,销量再次突破万辆,创造了本年度月销量的最高纪录。从其近一年的销量投诉量走势图来看,销量基本上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从2018年9月起连续4个月实现了销量增长,这对于起亚K3来说或许是一个好的信号。而投诉方面,起亚K3近一年来的月投诉量一直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质量口碑表现良好。从其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销量表现来看,已经步入到了上升通道,12月份破万的销量也算是为起亚K3在2018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令人对其2019年的表现有所期待。
3、销量爆发 北汽新能源EU系列成黑马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9.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销售75.98万辆,同比增长69%。在今年整体车市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高增长已渐成常态。这其中,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在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实现了销量破万,并名列12月份紧凑型新能源轿车销量榜的榜首,而北汽新能源2018年累计销量也创纪录地突破了16万辆。从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销量走势来看,表现平平,因此其12月份销量的大爆发也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是厚积薄发还是昙花一现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投诉量走势平稳,除了8月份出现过一次异动外,基本上月投诉量都保持在个位数。不管怎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有望借势而起。
4、步入上升通道 别克君威开创历史

本月,别克君威首次入选TOP30榜单,尽管排名不高,但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2,662辆的成绩也创造了君威车型有史以来月销量的最高纪录。连续4个月月销量破万,也助君威在2018年实现了销量突破,2018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较2017年增长62.9%。从其近一年的销量走势图来看,总体呈现出逐步走高态势,很显然已经进入一个稳定的上升通道。距离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际,2019款君威于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车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结合目前君威车型不错的终端优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续涨势。当然,前提是要保证稳定的质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诉量表现来看,暂时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过较大的波动。
5、中汽协: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下降8.2%,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网站周一(1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量在2019年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从同比情况来看,去年的产销量分别下降7.5%和8.2%。相较2018年,上述降幅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
中汽协认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及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令行业承受了较大压力,是造成产销量降幅扩大的主因。在上述考察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同期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情况。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其中,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与此同时,商用车产销表现则优于乘用车。2019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6万辆和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下降1.1%。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也继2018年之后持续下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陈士华表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去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所占份额同样经历了同比下滑,SUV车型依然是自主品牌用以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主要产品类型。
中期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销售总量的52.6%,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销售总量的75.3%,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然而,中国重点企业集团在销量方面的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9年1-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329.4万辆,同比下降6.7%,高于行业增速1.5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量较2018年同比1.6%,至102.4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7%。
中汽协总结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一年间所经历的调整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半年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行业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从2019年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中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没有逆势而上,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冷下去吗?
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101.53万辆,同比增长83%,其中纯电动车乘用车销量约为75.89万辆,同比增长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25.55万辆,同比增长138%,在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却逆势而上。从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并给予补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近十年。由于早期的新能源汽车优势较少,主要依靠国家政策驱动。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弊端便是续航里程不足,早些年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在200km左右,而随着2018年补贴偏向更高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的车型之后,市场上的主流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达到400km+,比如长安逸动EV460续航就达到了405km,少数车企续航里程可以做到500km+,比如蔚来ES6纪念版达到了综合工况续航达到了510km。

续航里程提升,关键在于电池能量密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17年纯电动汽车中,乘用车搭载的电池能量密度主要集中在90-120Wh/kg。而到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电池能量密度占比最高的是140-150Wh/kg,达到了45%,整体提升了30-40Wh/kg。因此,电池核心技术的突破与续航里程的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更加突出。

新能源现在之所以不被认可,主要还是因为这种车的成本太高,所以车价也让人无法接受,很多人即使是有心想要购买,但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在这种车型中,电池的成本是最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这种车的价格偏高,不过车电分离可以帮助这种车更好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车的成本。其实大家最在意的还是续航的问题,想要达到理想的续航,电池的构成是最关键的,要是电池的技术提升,快充技术也快速发展,再加上路权规范了,成本上也降低了。
7、2019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卫冕,爆款车型揭晓
随着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汽车市场进入了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的过程,受此影响,国内电动车的产销量在下半年大幅下降。那么去年哪些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名列前茅,又有哪些车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基于交强险数据,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分析。

去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总销量714333台,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204260台。相比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下降1.2%,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下降8%,而纯电动汽车销量上涨0.9%。由此可见,在政府补贴减少、纯电动汽车售价上调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

从上图可以看出,比亚迪在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一,全年销量共18294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的20%,北汽位列第二,销量8463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9%,吉利位列第三,销量65236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7%。而卫冕的比亚迪又有哪些爆款新能源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呢,销量又如何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揭晓。

从上图可以看出,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为比亚迪e5, 销量达57884台,比亚迪元EV和比亚迪唐DM位列第二、第三名,销量分别为39009台和22002台,比亚迪秦Pro插混和比亚迪秦Pro EV位于第四、第五名,销量分别为11134台和8713台。比亚迪E2、比亚迪宋DM 和比亚迪宋Pro DM势均力敌,销量分别为7142台、6836台和5981台,另外比亚迪唐EV600和比亚迪E1销量相差不大,分别为3360台和3311台,位列第九和第十名。

小结
由此可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9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占整个新能源市场份额20%,日前比亚迪公告称,西安市高新区10亿元新能源车推广财政补贴已经到账。这是比亚迪2020年收到的第二笔财政补贴,年内已累计收到财政补贴23.4亿元。这一轮新能源补贴助力,比亚迪会不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纯电动车销量暴涨,比亚迪拿下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在新年开始没多久,很多车企就拿出了自己2019年的成绩单。当然,看成绩也有个惯例,就是先看之前成绩好的那个车企,例如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2019年共销售了新能源车219353辆,比起2018年的227152辆略有下降,果然入日中天的比亚迪,也在这次车市寒冬中受到了影响,相比其它车企,这个跌幅并不算大,但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插电混动车型销售下滑明显
众所周知,比亚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去自身强大的电池技术之外,也是通过秦DM和唐DM两款车型一战成名,最让消费者血脉喷张的就是强劲的加速性能,这也为后续的比亚迪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在2019年,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却遭遇了滑铁卢,全年只卖出了72168辆新车,相比2018年,同比下滑了41.75%,虽然也有大环境的影响。但作为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的这个表现毫无疑问会让人感到有那么一丝丝失望,更让人担心的是,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下滑也是因为受到了合资品牌的冲击,例如去年上市的卡罗拉/雷凌双擎E+等,证明了比亚迪在品牌上,跟合资车企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更为致命的是,比亚迪并没有为高端消费市场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宝马530Le的优异表现,其实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高端插电混动车型的需求,非常的强烈,而且并没有太多的车型可选,这是比亚迪的一个良机。
纯电动车型销量上升并不足喜

相比于2018年,比亚迪2019年售出了147185辆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了42.53%,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纯电车型销量的增幅其并不足喜,因为2019年比亚迪发布了大量的纯电动车型,其中e网系列的车型更是下探到了10万以内,这本该是一个对提升销量非常有利的细分市场,但从销量上可以看出,比亚迪的这一策略,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很有可能会让自身的品牌形象降低,影响到唐和秦等车型的销量,是个比较大的隐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传统造车企业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销量突破百万,未来补贴退坡回归市场主导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前11月的销量突破百万大关
在前瞻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中,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逾100万辆,达到102.98万辆,同比增长68%。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前11月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大关。
中国新能源汽车增幅迅猛
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遇冷不同,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欣欣向荣的增长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3万辆和16.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9%和37.6%。在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6%和68%。
其中,2018年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6%和30.3%。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79.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0.3%和55.7%。
2018年1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3.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1.7%和82.5。累计方面,2018年1-1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7万辆和23.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0.3%和127.6%。
2018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于新能源汽车今年的表现,这得益于2018年国家实施的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性强,指标设置相对科学合理,推动产品升级效果突出,销量表现也是好于预期。
2018年年销量或突破120万大关 预计2019年销量有望达160万
受政策激励影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律来看,第四季度是销量的爆发期。2018年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11月更是持续稳定增长,前11个月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预计2018年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将大概率地保持高速增长。
此前有传言称,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退坡40%,网传新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出台,且不设过渡期,2019年年初正式实施。有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此传言是真是假,车企都会在年底清库存,进行新能源汽车的促销。因此,在促销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年末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会保持增长。但也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渐退坡,但销量仍会保持增长,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正在增加。
中国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双积分政策实施效果凸显,车企为了降低传统燃油车油耗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2018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良好,业内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预测也在逐渐增加,11月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会顺利突破90万辆,但在11月就提前完成了预测销量。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超过120万辆,而预测到了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将有望达到160万辆左右。
当下,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变革的关口,新能源汽车成为转型的主要发展路线。我国新能源汽车此前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的激励,但随着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逐渐回归市场主导。
10、车型多了,续航长了,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少了?
在回答楼主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用实际销量数据来验证一下,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是不是在下降。下图是小编基于终端交强险数据给出的2018年-2019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走势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累计销量92.97万,其中纯电动70.77万,插电混动22.2万.到了2019年,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累计销量91.86万,其中纯电动70.43万,插电混动20.43万。2019年全年同比确实是少了1.1万台,同比降幅1.2%,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同比降幅达到了8%。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几年新能源车型的选择明显增加,且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表现也要明显好于前几年,为什么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却在下滑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新能源汽车用户结构在变化
前几年,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推出,不论是新能源主机厂还是很多投资机构,都瞄准了共享出行市场,环球车享,EVCARD,盼达出行, 长安出行,曹操专车等应运而生,这些共享出行机构前期还是采购了大量的新能源车型,包括奇瑞小蚂蚁eQ1,北汽EC系列,江淮iEV6E,长安奔奔EV,宝骏E100,江铃E200,吉利帝豪EV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市场开始慢慢趋向饱和,市场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消化能力再减弱,也就是说,公户消费能力再下降。
新能源车型结构在变化
正如之前所说的,前几年,由于共享出行市场蓬勃发展,市面上还是消化了大量的微型纯电动汽车,甚至一度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同时,新能源车型毕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微型纯电动汽车由于国家补贴的存在,基本上终端售价在6万左右,在一些限行限牌城市,花几万就可以免费申领一张新能源绿牌,还是相当划算的。现在,小型和紧凑型新能源车型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特斯拉等豪华品牌也开始大举进攻国内市场,1个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就相当于5个微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了。终端售价的上升,终端市场接受度需要一定时间积累,整体销量有所下滑,也是可以理解的。
整体乘用车市场趋于饱和
2019年,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就是整体的乘用车市场都在下滑。目前每年新车销量已经达到了2200万的量级,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出现一定的调整,也算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同时,伴随着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会进一步下探。
小结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多是政策导向为主,随着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用户结构和车型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同时整体乘用车市场也在趋于饱和,从而导致新能源车型出现了销量下滑,但小编觉得,后续,新能源汽车市场肯定还是会回归到高速增长的轨道,毕竟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新能源汽车。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