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诺夺冠特斯拉排名第三,第二名是谁?法国新能源车销量出炉
昨天,氢云链对德国3月的新能源汽车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德国本土车企是真的很强大,前20名中有大部分都是来自本土的车型。
今天,氢云链带小伙伴们去看一下法国的3月新能源车销量,要知道法系车在我国的销量一直都比较普通,很多人把这一问题归咎于法系车不能根据国人的需求做出调整,但这也保持了法系车独特的一面。那么在法国当地是否受到欢迎呢?
在榜单中,雷诺ZOE以一定的优势拿下了销量冠军,在欧洲多个国家所向披靡的特斯拉MODEL 3,这次在法国只排在了第三位,没能继续登顶。不过第二名也是委实有些奇怪,居然是Others(其它),氢云链查找到了很多资料,也不知道在法国这是什么意思,还真是浓浓的法式风情。
车型分布方面,插电混动车型跟纯电动车型平分秋色,都是10款车型,这可并不多见,要知道如今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纯电动车型都是绝对的销量主力,到了法国市场份额瞬间低了不少,幸好排名都比较靠前。
品牌方面,DS和标致在法国的地位,可能比我国的大众还要略胜一筹,排名靠前的同时,销量都不低。此外,宝马、奔驰、路虎和沃尔沃等豪华品牌的车型也有出现,但是没看到奥迪。
在整体情况上来看,3月法国时候市场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同比下滑72%,让人触目惊心。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注册量却增长了19%,成为了车企眼中的“新大陆”。相信在这样的市场带领之下,欧洲车企都会继续加大投放新能源车的力度,以求抢占先机,当然也是为了符合欧洲严格的排放法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德国大陆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现状
?
3、合资品牌电动汽车新标杆,深度体验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
2020年3月10日,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公布国补后售价为17.38-19.88万元,另外前五千名购买车主还能享受一两万元的优惠政策,可以说菲斯塔纯电动汽车从上市开始就准备撕开中高端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热切期盼拿下一层厚厚的蛋糕,笔者通过此次深度试驾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发现,菲斯塔纯电动不再和以往某些合资品牌难产或者借壳的产物,而是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车型在动力电机采用了由大陆集团提供的高电压“3合1”电驱系统,该系统集合电机、变频器、减速器三项重要核心部件于一身,因此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油电管线更少、安全性更高,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5千瓦,峰值扭矩310牛米,该电驱动系统也获得了2019年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
与昂希诺EV一样,北京现代为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适配完了的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3合1”电驱动系统和OBC单独使用1套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动力电池高温散热(水冷板模组)和低温预热(PTC模组)共享1套循环管路。为了降低在能耗较高的高温散热功能呢开启后的耗电量提高热效率,PTC模组被设定在靠近动力电池前端的位置。经过PTC模组加热的脱电离冷却液用通过很短的管路进入动力电池内部为电芯进行预热。
备注:目前国内在售的全部新能源车型中,只有北京现代昂希诺和菲斯塔纯电动汽车,采用更安全的脱电离冷却液。
笔者在试驾过程中发现菲斯塔纯电动的动力电机虽然瞬间爆发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动力相比这个价位的传统燃油车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优秀的行驶平顺性,行驶顿挫?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加后扭力梁非悬挂的的结构,在电池布局底盘的加持下,转弯时车身姿态不错,悬挂减震相当有韧性,减速带和井盖等大震动都能够托得住,行驶舒适性不错。配置的“电液一体化”的制动总泵,直接将ABS阀体进行了集成,省去了真空泵与储气罐同时,在制动过程中“电量回收”与机械制动衔接的异常平顺并提升的能量回收效率。
菲斯塔纯电动车的内饰采用了北京现代目前家族化风格,由于纯电动汽车采用单级减速器,因此燃油版上的换挡杆更换为更为科技的按键设计,按键旁边是车辆驾驶模式选择按键。
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一共具备四种驾驶模式,ECO、Comfort、Sport和ECO+模式,其中ECO+模式通过长按驾驶模式选择按键3秒可激活,开启后会关闭空调等耗电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够最大保证续航。
而驾驶模式调节比较特别的是菲斯塔纯电动在每一种模式下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调节其中的空调设置以及动能回收力度。菲斯塔纯电动动能回收力度一共四级可调,其中一档为专门习惯燃油车驾驶习惯的车主设计,基本上感觉不到动能回收,能察觉动能回收的档位分为三档,笔者一般上车会直接调至最高档位。
位于方向盘左右两侧的能量回收按键被设定为“左加右减”,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实时调节,已获得能量回收与制动效率的均衡。菲斯塔纯电动的动能回收力度在最高档位时拖拽力比较大,非常适合新能源老司机进行单踏板操作,并且最大动能回收功率能达到66千瓦,效率相当不错。
而且菲斯塔纯电动和昂希诺纯电动一样,具备实现真正的“单踏板”操作功能,通过长按左侧能量回收拨片不仅可以增加动能回收力度,而且可以直接把车辆刹停。笔者之前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在时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左右的情况下,动能回收就会停止介入,车辆进入平缓溜车状态,一旦前方出现红灯需要停车时,必须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才能实现停车,但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直接通过动能回收拨片进行制动,除了紧急情况,刹车踏板都不需要踩了,可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单踏板操作。
在菲斯塔纯电动的多媒体中,笔者发现该车能够记录行驶后电量消耗情况,其中电量消耗主要为传动系统、空调系统和电子设备。相信很多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经常听到过这种观点,纯电动汽车不要开车灯、不要听歌、不要用多媒体导航和夏天不要开空调等等,因为这些比较费电影响续航,但其实多媒体系统和车灯都是基于低压模块供电,也就是铅酸电池,而夏天空调由于压缩机效率高其实耗电量也不大。菲斯塔纯电动在多媒体系统中安装有EV系统能量消耗显示软件,清晰直观的查看当前状态下车辆电耗使用情况以及占比。
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菲斯塔纯电轿车的核心动力电池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523”三元锂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46.6瓦时/千克,电池容量高达56.5千瓦时,NEDC续航为490公里。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相较于大多采用风冷系统的合资竞品而言,菲斯塔纯电动能够有效确保动力电池始终处于高效工作温度,降低安全隐患。
在智能驾驶和安全领域,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优于合资同级纯电轿车的16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其中LKA车道保持辅助,BCA盲区防撞辅助系统等九项功能为同级独有。此外,该车搭载10.25英寸超大屏幕以及智能空调系统,可为消费者提供极大便利与呵护。
延伸阅读:
现代品牌目前投放在中国市场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应付式产品,昂希诺纯电动的原型车KONA EV很早就在海外市场上市销售,累计销量一直保持在全球前十,因此就技术深度和成熟度而言相比于大众朗逸纯电要强许多。
从2014年五月份开始,我国确定了将新能源核心技术、整车制造以及全产业链发展作为重要国策,到目前2020年,还有许多合资品牌依旧采取谨慎关注,小步前行的态势,唯独北京现代几乎保持与我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同步的“推陈出新”。
例如大众朗逸纯电动车型在去年上市的情况下,不仅综合纯电续航仅270公里,而且依旧采取风冷式散热系统,根本没有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国土面积带来的多样性气候条件会给纯电动以及车主带来多么痛苦的困扰。反观北京现代品牌,上市的昂希诺纯电动和菲斯塔纯电动续航都几乎达到500公里,属于目前纯电动汽车能够让消费满意的续航,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够让消费认可。
至于丰田品牌,目前上市的纯电动汽车都属于套娃的产物,广汽丰田上市的iA5纯电动汽车基于广汽新能源Aion S同平台的技术,该车型虽然继承了Aion S不错的产品力,但是放在广汽丰田4S店销售时,车辆依旧使用的是广汽新能源的车标,因为核心技术属于广汽新能源。
当然,丰田品牌目前终于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就会逐渐丢失中国市场,但由于没有北京现代品牌长时间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积累,如果丰田重新立项研发估计黄花菜都凉了,因此丰田只能找比亚迪汽车合作,各取所需。这也让大家能够意识到技术提前布局的重要性,提前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主动的瓜分市场蛋糕,北京现代打得一手好牌。
笔者有话说:
通过深度试驾菲斯塔纯电动汽车,笔者了解到在15-20万元价位区间,菲斯塔纯电动应该是属于产品力非常突出的纯电动轿车,相比于以往合资品牌面对国产品牌纯电动竞争力确实的情况,菲斯塔纯电动可谓撑起了合资品牌的脸面,可以说北京现代是目前所有合资品牌中唯一一家和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不落下风的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品牌兵家必争之地,北京现代能够依托于海外积累的先进经验布局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笔者认为对于整体市场的竞争而言是良性发展的,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状态,通过不同品牌先进技术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各大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突入与研发。
在后续的评测稿件中,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对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汽车进行高温和高寒环境充放电效率,使用热成像视频采集系统进行深度解析,尽请关注。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粟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林肯大陆正式停产 未来全力发展SUV新能源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林肯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据外媒报道,在福特Flat Rock工厂装配的 林肯大陆(Continental)于10月30日正式下线,据悉,这是最后一辆林肯大陆。据悉,在未来将全力发展SUV和新能源车型。
外观上,新一代林肯大陆(Continental)的车身尺寸和奔驰S级相当,流畅的车身线条,复古而优雅。前脸依旧采用了镀铬装饰的全尺寸水箱格栅,上扬的矩阵式LED大灯。尾部,贯穿一体的尾灯搭配双出的排气,增加了整车的动感气息。
内饰上,采用经典复古的设计风格,用料方面,大量真皮与实木详相融合,座椅的调节达30多种,后排乘客也可以舒适地享受到按摩、加热、支撑等功能,三种模式可调节的Revel?音响,可以满足你挑剔的耳朵,另外,在隔音上,还装配了主动降噪和夹层玻璃等。
动力上,2.0T车型匹配6速自动变速箱,国VI排放,最大功率177kW(241PS),峰值扭矩386N·m。2019款为3.0T V6发动机与之匹配6速自动变速箱,国V排放,最大功率278kW(378PS),峰值扭矩570N·m米。
选车君观点:历经80年来,算上这次停产,这已是林肯大陆(Continental)第三次停产。林肯大陆(Continental)诞生于1938年,在1956年的时候推出第二代车型,将其正式命名——Continental。遗憾的是在2002年林肯大陆(Continental)宣布退出市场,2009年林肯MKS取代了林肯大陆(Continental),而后在2016年的时候,第十代林肯大陆Continental复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智能新能源汽车单片机与传统汽车单片机的区别?
一、驱动汽车使用的能量不同。 传统燃油车要想让汽车跑,必须添加燃油,不管是柴油还是汽油。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能量是电力。它的电力来源于汽车电池的储备。
二、排放标准不同。 燃油车的排放物当中包含大量的废气。废气当中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铅、镉等重金属物和一些微粒子,排放到大气之后,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纯电动汽车行驶的时候并没有废气的产生。属于节能环保车型。但是并不代表它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它的电池也是有使用寿命的。电池使用完毕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出现污染环境的问题。
三、出行方式有了不同。 燃油车出行只要没有了在路上就可以选择加油站加油。跑长途跑高速都不用担心燃料的问题。因为服务区之类的加油站还是非常多的,覆盖面非常广。 纯电动车出行,如果跑长途跑高速,那么就需要考虑里程问题,里程越长,对纯电动汽车考验越大。基础设施,比如充电桩,并没有覆盖那么广。所以在出行方面可能不如燃油车那么方便。
四、体验不同 传统燃油车是利用热效率转化成动力。在低速起步的时候,没有纯电动汽车扭矩大,电动车起步快,加速快,哪怕是在拥堵的城市之内,电动车的乘坐舒适度要比燃油车要好。电动车的噪音要比燃油车噪音小很多。 总结: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它们的不同之处还是有许多的。比如说购车之后上牌的问题。传统燃油车需要排队等号。而新能源汽车可以直接免费上牌。诸多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车型的多样性。能满足人们购车需求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因为趋势不可逆。
6、股价大跌近13%,大陆集团2019财年净亏近百亿
3月5日,全球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发布了2019财年业绩报告。受财报影响,截至当日收盘,大陆集团(CONG)的股价大跌12.55%。
大陆集团股价变动(截图来源于英为财情)
在排除新冠疫情的影响后,大陆集团预计当前财年前三个月全球产量同比降低超过10%。在中国,第一季度产量同比预计降低至少30%。不过从目前来看,疫情对生产、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都无法估计。
净亏损近百亿元
财报显示,2019财年,大陆集团的销售额为4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50亿元),与2018财年的44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442亿元)相比微增0.23%。调整后的经营性利润为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与2018年同比下降2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与2018年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5亿元)相比亏损近4倍。
大陆集团财报(图片来源于大陆集团官方)
其中,大陆集团汽车领域的业务(底盘、安全、车身电子和动力总成事业群)销售额同比下降1.2%,达到2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56.96亿元)。大陆集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全球乘用车需求下降,被迫计入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的减值。
大陆集团全球董事会主席 Elmar Degenhart也认为其汽车领域的表现并不理想。Elmar Degenhart称,“过去一年,整个汽车行业一直处于下行状态。从运营角度来讲,我们整体表现相当不错。但是从2019年的最终财务数据来看,特别是汽车领域,并不是那么理想。”
但是即使如此,大陆集团执行董事会建议股息为4欧元,比2018年的4.75欧元相比几近不变。
疫情影响难估,中国市场影响最大
对2020年的市场展望,大陆集团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不会好转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乘用车和轻型车产量将连续第三年下降。与上一年相比,预计下降幅度约为2%至5%。
大陆集团CFO Wolfgang Sch?fer
“2020年的经济环境仍然充满挑战。除了产量下降之外,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形势尚不明朗的贸易冲突、欧洲严格的废气排放法规以及业务流程和产品的快速数字化等因素也将影响到全球汽车市场。”大陆集团CFO Wolfgang Sch?fer强调说。
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生产以及需求量的影响无法预计,所以排除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陆集团预计当前财年前三个月全球产量同比降低超过10%。在中国,第一季度产量同比预计降低至少30%。预计2020年大陆集团的销售额约为425至4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4亿元至3450亿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约为5.5%至6.5%。橡胶技术子集团的销售额约为170至18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17亿元至1395亿元),整体上保持2019财年的财务水平。
即便大陆集团上述市场展望未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持续蔓延所造成的影响,不过从目前来看,疫情对生产、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都无法估计。具体能否完成2020年的预期目标,还要看大陆今年的表现。
数十亿欧元发力未来出行
为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低迷表现,大陆集团推出了“变革2019-2029”全球架构调整规划。
根据这一规划,大陆集团将专注盈利增长领域,具体涉及辅助、自动及联网驾驶、借助新型高性能计算单元而实现的全新汽车架构和汽车网联,基于塑料、橡胶或电子智能产品的软件和数据相关业务,以及工业客户和终端用户业务。
此外,大陆集团未来还将加大在出行领域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2019财年,“我们在未来出行领域投入了数十亿欧元。放眼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在这充满挑战的时代做到这一点。”大陆集团CEO Wolfgang Sch?fer表示。而与移动出行相关的电子设备、软件和传感器系统等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据大陆集团汽车业务总销售额的70%。
为了加速在电动出行技术领域的转型,大陆集团停止生产和开发汽油及柴油发动机业务,从去年开始其全球范围内的4个生产基地相继停产或关闭。此外,大陆集团计划在德国莱茵美茵地区进行裁员。据了解,大陆集团位于法兰克福附近的子公司Vitesco Technologies(前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部)将削减三分之一岗位即约有178位员工或将失去工作。Vitesco发言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燃油驱动业务不断减少,公司必须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整和裁减。”
另外,大陆集团最近还与全球领先的时空大数据技术公司箩筐技术公司以及意图通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城市、智慧出行、车辆网等领域达成合作。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王玉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相关特斯拉概念股票有哪些
特斯拉概念股:万向钱潮(000559)、江苏国泰(002091)、佛塑科技(000973)、杉杉股份(600884) 、比亚迪(002594),国机汽车(600335)、赣锋锂业(002460)、富奥股份(000030) 、科陆电子(002121) 、天齐锂业(002466),力帆股份(601777),江特电机(002176)。充电桩概念股:上海普天(600680)、奥特迅、动力源(600405)等。
特斯拉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金瑞科技
松下公司获得美国特斯拉汽车最新锂离子电池供应合同,合同金额大约70亿美元。A股上市公司中,金瑞科技(600390)为松下锂电池提供前驱体,将直接受益。
新宙邦
间接为特斯拉供货,通过为三星SDI、松下锂离子电池提供电解液,间接为特斯拉供货。
长信科技
正在和特斯拉电动汽车进行接触,并有望为特斯拉供货中控触摸屏。
豪迈科技
特斯拉汽车轮胎为德国大陆牌,德国大陆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之一。
国电南瑞
公司表示已与特斯拉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没有涉及超级充电站的问题,而是对充电桩等充电设备进行过探讨。
福田汽车
北汽集团近日与美国新能源(600617)公司Atieva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北汽集团将收购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双方预计在第3年推出与奥迪A6L同等级的电动汽车。据悉,特斯拉正在和北汽股份谈合作事项,福田汽车(600166)是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西泵股份
公司为博格华纳批量生产涡轮增压器壳体产品,博而格华纳是特斯拉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唯一供应商。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的表示,公司并未没有直接向 特斯拉供 货,也不清楚是否有产品通过客户供应给特斯拉。不过若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西泵股份(002536)会考虑进入特斯拉的汽车零配件供应体系,并且有信心进入该体系。
星星科技(300256):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子公司深越光电电阻屏及电容屏产品通过日系、台湾及大陆知名车机导航厂家分别应用到丰田、本田等日系车、本土品牌汽车以及个别欧系车型上,目前也正在跟松下供货。
康得新
近日传出消息,鸿海集团旗下面板厂群创光电(原奇美电子),已与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达成车用面板出货协议,鸿海甚至考虑为特斯拉到美国设置面板厂,以便就近供货。
均胜电子
受益于特斯拉,公司从一家无资产、无负债的空壳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以汽车零部件研制、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在未来几年,公司将重点发展核心汽车电子产品和机电集成系统,以满足新能源市场和技术的需求。公司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开拓国内外市场,力争在汽车风窗洗涤系统、空气管理系统、发动机进气系统、视镜视觉系统、内外饰系统、发动机功能系统、电池电源管理系统、汽车驾驶安全系统和汽车娱乐舒适 系统等领域为全球汽车工业提供优质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
江特电机
特 斯拉公司使用的电机是采用异步电动机技术的 三相感应电动机,江特电机是国内少数拥有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的电机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起重冶金电机、高压电机等特种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科技厅认定的“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处于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领先水平,先后通过了 ISO9001:2000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中国船级社船用产品型式认证、欧共体安全认证(CE认证)、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认证。
力帆股份
特斯拉在美国展示新的充电方式,即置换电池的“换电模式”。力帆股份携手电巴科技公司成功开发了电动轿车底盘换电系统,新技术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可快速为电动轿车补充能源,整个过程仅需3分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最早获得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先后研制开发了许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江苏国泰
近期锂电板块受国内新补贴政策即将出台和特斯拉电动车销售较好等事件的刺激,涨势较好。公司股价的上涨幅度也比较大。短期公司估值水平已经趋于合理。
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将获得长足发展由于公司在国内推出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在海外的拓展情况进展顺利,同时加上重磅新车的上市,预计今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将获得飞速发展。
8、9月欧洲新能源销量创历史纪录,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尽管欧洲疫情依然水深火热,但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是相当火爆。
根据EV SALES刚刚公布的数据,9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6万辆,同比增幅也高达166%,有些年头没有看到新能源市场这么猛的增幅了。与之对比,9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9万辆,再次被欧洲市场碾压。
在累计销量上,截止9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达到77万辆(今年目标是100万辆),而国内仅60万辆。不出意外,今年欧洲大概率会超过中国,成为新晋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从面子上来说,这个事让上面确实不好看,也难怪曾毓群掩面哀叹,大家心里想法都一样。其实,以两边政策周期的螺旋性来分析,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后续几年会成为常态,所以,也没必要太作文章。
我们比较在乎的是,欧洲能否借这波终端攻势,重新捡起已经丢失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毕竟,这才是关乎我们是否弯道超车的核心所在,如果欧洲人突破了电池,那么我们几千亿补贴可能就真打水漂了。
1、
看看具体市场发展变化。9月欧洲汽车销量依然同比增加了1.2%,达到130万辆。在这个销量构成里面,电气化(主要包括EV、PHEV和HEV)车型销量达到32.78万,并首次超越了柴油车型,堪称一历史性时刻。
这个信号的影响是,一旦欧洲也丢失了柴油车阵地,那么柴油车现在可以宣布跟历史说再见了。在上攻的电气化车型里面,新能源占了一半,占总汽车销量的比重为12%。
在这12%的比重里面,BEV车型的市场份额为7.1%,销量91615辆,同比增长120%;PHEV份额为4.9%,同比增长268%。而在今年BEV/PHEV的总市场份额比重上,两者趋于对半,为54%/46%。
是的,原本被调侃鸡肋的PHEV,却在欧洲大陆疯狂增长,令人意外,而且正在打破之前“82开”的市场界定。依然不太明白这背后的推动因素,莫非欧洲小国也有续航焦虑?
凭借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爆发,欧洲今年新能源市场份额来到了9%,非常接近10%大关。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比重上,欧洲比国内近乎多了一倍,加上欧洲一些国家制定了禁油时间表,欧洲的电动化步伐应该会比国内市场来得快。
对此,国内各新能源车企,以及供应链,得做好一些应变了。比如发力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爱驰、小鹏、名爵等OEM,还有明年进军挪威的蔚来,以及布局动力电池市场的宁德时代、孚能等,格局都挺不错。
2、
再看看9月重点车型的表现。尽管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依然是最耀眼的明星,但是我们认为这个月最值得关注的车型却是检验大众电动化转型成果的关键车型——ID.3。
仅从数据上来看,ID.3不负众望,9月交付了8571辆,一跃冲到车型销量榜第三,后续非常值得期待。ID.3市场分布大概为,挪威(1989辆)、德国(1771辆)、英国(650辆)、法国(616辆)与荷兰(609辆)。
尽管此前被曝软件问题重重,但ID.3依然挺了过来,实现了大批量交付,迪斯可以睡个好觉了。然而,交付只是智能电动车生命周期的第一步,ID.3后续如何运作,依然考验着“新大众”,比如,软件是否崩溃?三电是否出故障?有多少自燃案例?……ZZZ
另外就是 现代Kona EV和极星2,从10月开始,这两款车型接连爆出质量问题,并发出多起召回,其中极星2甚至全部被召回,现代Kona EV也发起至今最大一起电动车召回,达7.7万辆,这背后的质量验证体系令人发凉。
虽说上述两款产品的质量令人堪忧,但市场表现却相当出色,这说明召回是责任的彰显,这是真理。不管是在月榜还是累计销量榜,现代Kona EV都位列第四,为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东亚新能源车型。而极星2的9月交付数竟达到了2461辆,虽说离Tesla killer依然遥远,但比其它killer们初期表现好太多。
图注:欧洲中大型纯电动市场
再看没什么话题的插混市场。此前,欧洲插混霸主一直是三菱欧蓝德PHEV,直到福特Kuga PHEV的到来,前者才不再独孤求败。然而,在福特Kuga PHEV今年一路高歌猛进,几近将欧蓝德PHEV斩于马下之时,却自爆质量问题频发,然后闪了腰,攻势下降。
很有意思的是,从大众ID.3,到现代Kona EV、极星2与福特Kuga PHEV,这些由传统车企重点开发而来的新能源车型,竟接二连三被曝出质量危机。显然,面对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传统车企的产品开发与质量验证体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十强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品牌有:
1、特斯拉: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是美国一家产销电动车的公司,由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工程师于2003年7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
特斯拉汽车公司以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专门生产纯电动车,生产的几大车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其推出的首部电动车为Roadster。
从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个国家销售超过2250辆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开始为英国和爱尔兰市场生产右侧行驶的Roadster,并扩大销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对太阳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购交易。
2、LEXUS雷克萨斯:雷克萨斯(LEXUS)是日本丰田集团旗下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83年,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北美便超过了奔驰、宝马的销量。1999年起至今,其连续位居北美豪华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
雷克萨斯是日本丰田汽车旗下于北美、欧洲、亚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销售的独立高级轿车品牌。
3、BMW宝马: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
百年来,宝马汽车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列。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
4、比亚迪BYD: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211.HK),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5、Cadillac凯迪拉克:凯迪拉克(Cadillac)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一个豪华汽车品牌,在北美甚至成为高品质与豪华的同义词。
百多年来,凯迪拉克汽车在行业车内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被一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标准”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