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6条高压电流路径分别是什么?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 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
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 空调压缩机
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 DCDC转换器
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PTC
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盒-动力电池(能量回馈)
2、纯电动汽车里面有哪些高压原件组成
动力锂电池、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永磁同步电机、电动压缩机、PTC、车载充电机、DC\DC等。
3、汽车高压线束与电动汽车充电线束的几大区别
我们都知道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线束一般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1、以电动汽车内部为代表的线束,包扩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可以归类为一个类别;
2、以充电桩线束可以归类为另外一个类别。
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在那里呢?
经过小编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几个区别点,分别如下:
一、敷设不同
线束敷设一般是指线束从配电箱出来以后到达用电设备或另一个配电箱的走线方式。线束敷设方式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性质而变化的。
汽车高压线束属于固定敷设,只是个别点静态弯曲半径很小;充电线束属于移动敷设,动态弯曲半径小。
二、耐热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耐热越高越好,耐热越高,载流量越大,所以起步就是125度,高的有180度(硅橡胶),200度(氟橡胶);充电线束一般暴露在外部,不能太热,最高不要超过70度,否则会造成烫伤。
三、对EMI要求不同
首先介绍一下EMI、EMC。
电磁兼容(EMC)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
汽车高压线束为了不影响车内通信控制功能,对EMI要求很高,必须符合汽车的EMC标准;充电时车是停下的,充电线束不需要满足汽车的EMC标准,只需要满足相关环境的EMC标准,如加油站,住宅小区的有关标准。
四、保护措施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周围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充电线束没有保护措施,要承受各种冲击和紫外线暴晒。
五、物理性能要求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需要符合汽车的耐磨要求;充电线束要符合移动线束的抗碾压要求。
六、耐化性能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要耐受汽车上能接触的各种液体;充电线束要耐受汽车外生活环境的各种液体。
七、尺寸要求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受空间限制,对尺寸要求严格,要求尺寸越小越好;充电线束没有尺寸限制,可以做的更粗更大。
八、颜色要求不同
国际上规定汽车高压线束的颜色为橙色;对充电线束颜色没有要求。
九、线束芯数不同
汽车高压线束为了便于敷设,通常以单芯为主;充电线束通常是一根多芯综合线束,既有高压主线,又有地线,还有低压信号线,甚至还有通信双效线(CAN)。
十、国际标准不同
汽车线国际标准由ISO组织负责制定;充电线国际标准归IEC组织负责制定。
4、高低压共地 不会烧毁低压器件么?
高低压共地,不会烧毁低压器件。比如彩电,就有5V、9V、27V、110V、共地,电磁炉有5V、18V、300V、共地。
但是我觉得上图好像是画错了,左边由V1V2V3V4组成的36V整流桥,与右边由V5V6V8V9组成的220V整流桥,它们不是共地!共地的话应该是负极接在一起才对,现在是V8V9负极接V3V4正极了,我觉得应该把V5V6V8V9倒过来才对。
5、电动车控制器中所有负极线(地线)是否共地
一般来说是的,但是由于对信号处理的需要,在pcb布板的时候,不同的地会单独的接出来,但最后还是归到总地上。
6、新能源汽车把高压变成低压的是哪个原件?
高压,也就是弱电工。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压普遍很高,并且驱动电机都是交流电动机,所以一般要求都是要有弱电施工相关资质。
7、高低压共地会对电机有影响吗?
在电机驱动电路中,高低压共地不会对电机造成影响。
反之,由于电机功率驱动部分在整个系统中属高电压大电流(强电),这部份在工作时所造的的电压波动(含尖峰干扰)很可能对前面弱电部份产生干扰或危害。
8、电动汽车的高压部件有哪些?电路走向是什么?途中经过什么部件?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机,一部分是电池。电机部分由电机、电机控制器(一般集合控制和驱动)、各种传感器、线束、冷却系统等;电池部分包括电池组、BMS(电池管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充电系统等。能量回收通过电机的4相限运转实现。大概就这些吧,没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