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起火图

电动汽车起火图

发布时间:2020-11-13 02:27:07

1、嘉安电动汽车有着火的吗?

嘉安这个品牌的电动汽车很少有着火的。这个根据它动力电池设计的密度有关系。

2、围绕纯电动车电池起火,车主最该知道什么?

围绕纯电动汽车的电池起火,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如何避免起火以及起火之后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如何避免起火

纯电动汽车电池起火,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充电起火和非充电起火。一般在快充模式下,由于是大电流充电,导致过流、过充和过热等情况的发生,如果此时BMS电池管理系统管控不力的话,就可能导致起火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充电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智能充电桩进行安装,同时要定期进行电池保养和检测,如果发现存在异常,就需要立即到正规维修服务网点进行维修处理。

非充电起火,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底盘被磕碰之后,动力电池包被撞倒,或者纯电动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被撞击之后,动力电池包受损,也是有可能导致电池起火的。如果发生底盘磕碰之后,还是需要立即到正规4S电进行检查。

起火之后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电动汽车起火,如果车上有灭火装置,就可以考虑自行灭火,如果确实无法扑灭,就需要远离电动汽车,同时,立即拨打119、新能源主机厂和小区物业等,通知相关方采取行动,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损失最小化。

小结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生起火,一般可分为充电起火和非充电起火,大家平时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要注意相关事项,最大限度的避免起火的发生。如果真得发生起火,也不要慌张,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3)电动汽车起火图扩展资料: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

4、电动汽车着火应该怎么扑灭?

电动汽车如果着火了,首先要切断电源,防电、防毒;如果是电动汽车的电池着火的话,最好用大量浇水来灭火。火扑灭后一小时内,人不要靠近汽车,防止火再次复燃。

5、电动汽车着火怎么办

尝试灭火,灭不了快点跑。一旦发生燃烧现象,千万不要用手去触碰电池,而应用衣服或雨衣用力拍打起火处。
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一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6、为什么电动车充电时会着火?

很多电动车火灾事故一般都是在充电的时候引起的,关于起火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内部原因:

线路老化: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车里的连接路线容易老化、短路。如果车内的电线发生短路,加上外部温度过高,塑料材质等一些东西就很容易发生燃烧。一旦起火燃烧产生的气体被人体吸入后极有可能导致窒息。

电池短路:铅酸电池即使电池内部温度较高、产生大量气体,也会通过排气孔释放出去,因此不会轻易发生爆炸。除非是电池使用年限长了,内部线路短路引起自燃。

充电器不匹配:现在很多家庭不止一辆电动车,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充电器混合使用会给电动车电池带来损伤,也会有安全隐患。

外部原因:

1. 过度充电:一般情况,电动车充8小时左右的电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很多用户为了省事都是睡前充电,充电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会降低电池的寿命。

2.电压不稳: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私拉电线充电,会导致电压不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充电环境:很多用户经常将电动车推进楼梯间、走道或者是把电动车推入室内充电。一旦电动车发生火灾,浓烟会堵住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原因都会引起电动车火灾的发生,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1.购买电瓶车时要注意电动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

2.电瓶车充电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8小时,以免因充电时间过长使充电器过热引发火灾。

3.电瓶车不宜停放在楼梯间、过道或者房间室内充电,会堵住逃生通道。

4.外出时,电瓶车充电器尽量不要放在车上,避免因路面颠簸破坏充电器内部线路,再次充电时引发火灾。

5.用户尽量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电池、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起火。

6.不同品牌的充电器不混合使用,用户应定期到维修点检修,对电瓶车做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更换电池一定要到正规店铺购买匹配的电池。

安全要时刻谨记在心,安全第一!

7、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电动汽车电池起火?

1,设计自动平衡电池功能。

当电池之间有空隙时,电动汽车应立即报警并提醒用户启动电池平衡系统以调整电池。如今,电动汽车已不具有这种功能。老式铅酸电池电动汽车与多个电池相连,成本低,安全系数低。当然,电池寿命很短。特别是在当前的锂电池中,每个电池通过电焊固定链接。为了安全地安装在非常坚固的密封盒中,很难单独执行调节过程。这也是当前的电动车辆。导致缺陷需要重新设计。

2,不要购买不合理的电动汽车设计。

为了能够销售产品,商家仅需要满足用户,并且用户仅需要能够跑得远并且充电时间短。为了使同一块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有必要增加电池的电气密度,但是密度越高,危险因素就成倍增加,并且像锂电池一样发生火灾的危险远大于铅的危险。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快速充电,但现实情况是,快速充电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最大,并且在快速充电期间着火的风险成倍增加。

3.专业维修。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必须保持专业维修。在这方面,很多人都是空白。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高风险产品电池的使用无法通过专业维护和技术来跟上。为了防止风险被忽视,有必要培训一批完全满足专业需要的电动汽车维修人员,并将其分散到全国各地,并维护维修设备以维护电动汽车的电池,以便保护电池并减少火灾隐患。这种工作非常重要,但现实却被完全忽略了。

  4.技术培训。

在使用电动汽车之前,必须让用户接受专业培训,以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每个用户都可以知道自己的汽车,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动汽车的潜力。


5,当您可以使用铅酸电池时,请尽量不要使用着火危险高的锂电池。当您必须选择锂电池时,请尝试使用着火危险低的锂电池。


  6,电池升级及研发提供配套设备。

在电池上,还必须显示电容,电阻,电压,水位,温度,等组件,以便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电池。如果需要很好地保护电池,则需要相关工具,例如电池充电器,电容检测器,万用仪表和其他工具。

8、电动汽车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觉不安全,这种新能源汽车怎样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共发生29起约40辆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其中,纯电动汽车是起火事故高发的车辆类型,占比高达79%;其次是油电混合动力占比10%,插电式混合动力7%,最后未披露动力类型的占4%。那么,新能源汽车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地方在于以电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因此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电路短路或高压击穿,就会导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轻则导致汽车抛锚、整车漏电,重则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绝缘耐压、防腐蚀,还需要考虑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车用电压标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电压各有不同。类似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采用低、中、高多个电压平台的新能源车,高压电压可达690V,而瞬间脉冲可达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采用阻燃材料,一旦电压击穿或遇高温,可导致整车漏电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为了电池模组的包壳首选。塑料壳体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以及综合性能,是目前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主要发展材料。在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中航锂电、博世、雷天等,开始采用阻燃塑料做电池壳体。
充电设施的标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于不同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不同,再加上接口、通讯协议等技术因素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且车桩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高压线、高压接插件和充电枪等高压部件。其重要性与车内的动力电池一样,都需要考虑充电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据目前国内发布的充电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对充电桩和充电枪外壳、插座插头以及内部的高压线束的阻燃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列举了目前充电设施的产品,对相应的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
电器连接件如继电器、高压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属端子需要插拔次数多,还要求寿命要长,以免老化断裂耐热。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国在高聚物(各种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烷(PBDD)和多溴代苯并呋喃(PBDF),而且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可导致单纯由火所不能引起的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属物件的腐蚀及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严重缺点。
目前我国也在针对汽车内饰件制定新的防火标准,意见稿已经发出来,在保留GB8410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等几个指标。增加烟密度指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火灾发生时,人多数是被烟气窒息而死。但是,国标仍没有考虑烟气毒性。
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各国也把环保型阻燃材料作为重点开发和研究对象。国家标准也会愈加完善和严格,随之而来的是,车用的阻燃材料往环保与多元化方向发展。

9、第一例!保时捷Taycan纯电动车着火,导致严重损失

日前,根据外媒的最新消息,一辆保时捷Taycan纯电动车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处住宅着火,汽车当场燃烧报废,同时导致房子严重受损,烧毁了一间车库,目前尚不清楚事故的细节,事故原因有待调查。据了解,为了保护车主的身份,网络上没有太多的信息和图片,推特上的视频发布者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但他们声称这辆车在车库里“爆炸”了。

去年9月,保时捷正式推出了量产版的Taycan,这是该品牌的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当时,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只推出了两款较为高端的Taycan车型:Turbo和Turbo S,起价15万美元。新车百公里加速时间2.8秒,465公里续航里程。几个月后,保时捷又推出了一款新的入门级车型——Taycan 4S。

去年12月,保时捷Taycan开始交付,首批130辆车在美国市场销售。保时捷官方表示,这场事故已经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他们表示未有人员伤亡。此外,保时捷还表示,现在猜测原因还为时过早,他们正在进行调查情况。一名保时捷发言人程,这是第一起关于保时捷Taycan纯电动车着火的事件。

虽然目前电动车的起火概率低于燃油车,但是电动车着火事件经常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就保时捷而言,更令人担忧的是,路上Taycan的保有量不多,但已经有一辆着火了,目前难免引起恐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电动汽车起火原因都有哪些?

电动汽车起火原因与电池是脱不开干系的。 车辆起火并非电动车独有,暂时未有数据显示电动车起火概率比汽油车高。但由于电池的原因,电动车一旦起火会给消防员灭火和后续的处理带来难度。

1,行驶过程中
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正负极短路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电流,而放出大量热能。一般电动汽车的电池都置于底盘处,下部撞击障碍物的几率还是蛮高的。撞击后导致电池受损而漏液,电池产生的大量热量行成高温明火。最终酿成惨剧。

2,猛烈碰撞后
车在高速行驶时动量是相当大的,尤其在高速公路。高速撞击导致汽车变形,从而电池组也相互挤压变形,最终损伤破裂与短路。

3,充电过程
比如特斯拉那起车库起火事件,车主一口咬定是充电器质量,而官方则认为是客户充电插座线路自燃。如果铺设的线路并不是很良好,在大负荷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并且环境为不透风,充电过程犹如持续加温过程。一些起火事件也是由于充电器连接处松动,没有完全插入导致,这样危险是必然存在的。在此也希望厂商能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避免酿成更多悲剧。

4,电池进水
对于电池防水方面,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主要考核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及试验方法。相对旧标准,该标准增加了单体和模组海水浸泡检验要求。“单体海水浸泡,电池满充,禁入3.5%的NaCL溶液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电池,观察1小时。”“模组海水浸泡,模组满充,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模组,观察1小时。”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海水浸泡项目测试电池包或者电池系统在车载状态下发生浸没等危险情况下的安全性,试验条件也是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

标准虽有但门槛似乎很低,就比如南京大巴起火事件,电池在水里整整泡了一夜,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还是照样起火。中国的很多电动客车生产商,对所用电池采取招标的形式,把电动汽车看成简单的组装。这样出问题是必然事件。


与电动汽车起火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