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比亚迪2019年全年销量超45万辆 新能源车贡献一半
近日,行车视线从官方获悉,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系车型新车销量为451246辆。其中,12月单月销量为40797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30.9%。同样在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新车销量为219353辆,其中EV车型实现同比增长42.5%。根据规划,比亚迪品牌还将在年内正式推出全新汉家族车型,促进销量继续增长。
细分车型上,比亚迪唐2019年全年新车销量为76741辆,同比增长23.6%,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了20万辆。而比亚迪宋家族,2019年全年新车销量为177174辆,12月单月新车销量为23297辆同比增长26.4%。比亚迪宋Pro在7-12月新车销量为92051辆,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
比亚迪宋MAX,2019年全年销量为68175辆,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达到了23万辆。秦家族全年销量为62189辆,累计销量超过23万辆。全新秦的推出,11-12月销量达到10750辆。家族小型SUV元,去年累计销量61900辆,E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73.4%。
此外,比亚迪e系列2019年销量为22422辆,单e2在9-12月新车销量为7319辆。而根据规划,比亚迪还将在2020年正式推出品牌全新汉家族,更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近几年新能源车销量较好的有哪些?
北汽新能源EU系列 5 月销量 7079 辆 400+ 的综合续航 + 不错的颜值 + 相对实惠的价格。 比亚迪元EV 5 月销量 6044 辆 比亚迪元EV 应该是比亚迪最不愁卖的车型。 荣威Ei5 5 月销量 5487 辆 荣威Ei5 算是荣威车型中的销量担当,在今年 1 月份迎来续航升级后。 江淮iEV6E 5 月销量 4505 辆 江淮iEV6E 作为在纯电动车领域征战的老将,能保持在前 5 的成绩实属不易。 奇瑞eQ 5 月销量 3818 辆 凭借小巧的车身,加上可爱的外观,奇瑞eQ在微型车领域的关注度非常高。 欧拉R1 5 月销量 3790 辆 如果说想买一辆微型车用于日常代步,但又怕被别人当成老年代步车,那你就可以考虑一下。 吉利帝豪EV 5 月销量 3348 辆 吉利帝豪EV 算是这个级别车型的常青树,每月销量榜单志在必得。 上汽大众帕萨特PHEV。
4、中国品牌份额增长,新能源车销量创纪录,中国车市缓过来了?
[汽车之家?行业]??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车市产销情况。根据数据,2020年8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量211.9万辆,同比上涨6.3%;2020年1-8月累计产量为1443.2万辆,同比下滑9.6%。在销量上,8月中国车市售出汽车218.6万辆,同比上涨11.6%;1-8月累计销量为1455.1辆,同比下滑9.7%。
在乘用车领域,8月市场销量为175.5万辆,同比上涨6%;2020年1-8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28.8万辆,同比下滑15.4%。其中轿车是乘用车中销售最多的品类,8月销量达到82.1万辆,同比增长5.8%;SUV在8月售出79.9万辆,同比增长6.5%;MPV在8月售出10万辆,同比增长1.1%。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在8月份取得了65.5万辆销量,同比增长6.3%,市场份额相比同期提升了0.1个百分点,实现了近5个月来的首次增长。中汽协表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增长的原因是品牌、产品高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渐恢复。但放眼2020年1-8月,中国品牌累计市场份额仍同比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8月销量达到10.9万辆,同比增长25.8%,创下了历年8月新能源车销量之最。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售出8万辆,同比增长22.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售出2万辆,同比增长24.5%。在中汽协看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得益于新能源下乡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
但由于海外国家的疫情防控态势尚不明朗,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销量仍处于下滑态势。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出口销量为7.1万辆,同比下滑19.7%。其中乘用车出口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滑18.7%;商用车出口销量为1.8万辆,同比下滑22.7%。
编辑点评:
市场销量整体上涨、新能源车销量创纪录、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上涨……在这次的发布会中,中汽协的确给中国汽车人带来了不少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这仍未达到中国车市的极限,随着“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中国车市可能再迎来更大一波增长。或许在社会各界的一致努力下,中国汽车人的好日子真的回来了?(文/汽车之家 陈灿)
5、销量15.06万辆,北汽新能源连续7年保持纯电市场NO.1
不得不说,受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下半年持续低迷,从而影响了大量新能源车企在这一年的销售表现。
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据2020年1月8日北汽蓝谷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12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量为36613辆;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150601辆。
由此,也让北汽新能源再一次问鼎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而北汽新能源之所以可以获得如此令人称赞的成绩,显然离不开产品结构的优化。
此前,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多以补贴后售价在10万元以内的A00级和A0级电动汽车为主。正是凭借着这些“小车”的畅销,让北汽新能源奠定了纯电动汽车领域王者地位。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也顺势提出了“品牌向上、产品向上”的战略,以应对“新能源汽车2.0时期”的变革。
在2019年,北汽新能源推出的5款车型中,包括了EX3、EC5、EU5 R600、新款LITE、EU7等多款车型,产品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其中,品质方面有着巨大竞争力的EU系列便是北汽新能源卫冕的关键所在。据悉,这款车不仅在CACSI评测中荣获纯电动A级轿车用户满意度第一,也是去单品销量最高的车型之一。
据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李一秀介绍,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的中高端纯电动车占全部产品的90%,其中A级以上车型占比超过80%,比上一年同比提升了64%。目前市场已售产品均价超过12万元。
不难发现,产品力更强的北汽新能源依然是很多消费者的首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试述近10年国内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及2019年各月份传统汽车销量及新能源?
答:传统车燃油车是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总体程上升,但上升的比较缓慢!(原因,新能源车价格比较昂贵!)新能源车从2015年产销量50万辆,现在接近200万辆!
7、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特斯拉制霸,中国车企表现强势
2019年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市来讲,最终成绩单并不好看。受国内车市寒冬影响,首次出现了下跌。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滑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3.2万辆,同比下降14.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2737辆,同比增长79.2%。
但放眼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整体趋势还是不错的。据EV Sales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的74%;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26%,市场份额从2.1%提升至2.5%。
从车企看,排名前五的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均突破10万辆,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霸,以超过3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紧随特斯拉之后的是三家中国车企,它们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除此之外,吉利也超过了现代和丰田,排在第八名的位置。由此可见,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国。
而从车型方面看,特斯拉翻盘之作Model 3销量一举突破30万辆大关,以绝对优势霸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仅有的另一款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车型——北汽EU系列。除了北汽EU系列,同样来自中国车企的比亚迪元EV/S2 EV、宝骏E系列也进入了TOP10行列,分别排在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
还有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宝马和现代。
宝马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有目共睹,不过其主要重心几乎都放在插电混动车型上。宝马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3万辆,可以说是紧咬上汽集团,同时宝马5系新能源以及宝马i3也双双进入新能源热销车型TOP10行列,分别排在第六名和第十名的位置。
而现代则是2019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容忽视的黑马,不但销量突破7万辆紧跟在吉利后面,还有销量突破4万辆的现代KONA新能源这样的热销爆款存在。
小结
纵观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大盘增长10%、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上升、特斯拉销量市值双飙升,充分说明了未来新能汽车领域的几个趋势。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整体走向还是健康向上的,超过200万辆的销量体量还能有一成的增长量,充分说明其发展潜力。其次是作为过渡产品的插电混动车型还将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未来各国禁售燃油车后的主要替代品将会是它们。最后,纯电动汽车板块未来几年内还是很难有车企能超越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同时,财政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给予支持。除了这些,这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一起来看看。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土坯,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届时,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100km,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300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9kW/kg,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的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充电将会更方便、更便宜
随着纯电动车型平均电耗的降低,其日常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同时,《规划》提出将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差、电动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用电,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
此外,政府财政将对充电电桩建设给予支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并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2019年,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为2577万辆,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预计在500-600万辆。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车型,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
根据专业媒体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40%的复合增速,与之相关的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大幅的增长,2019-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2.47%,最大市场容量达到402.6亿元。
写在最后:《规划》的出台,既是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也是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