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第11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 ,214款车型入选
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7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十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六批)。
其中,《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包括170款符合2020年补贴要求车型和44款其他车型,共计214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节能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7年第1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7号)等有关规定,现将许可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37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1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十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六批)予以公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汽车的新能源有哪些发展前景?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现在汽车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其他节能材料发展,汽车电池和电路技术等等,根据这些发展方向,主要学习汽车蓄电池检测与维修,汽车电路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检测等等,其实学习内容还是挺多的。
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何时取消
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完全取消。
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近日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新政,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财政补贴不得超过中央单车补贴额的50%。
从个人购纯电动车最高补贴12万元,到2016年最高补贴11万元,再到2017年最高补贴6.6万元,直至2020年补贴完全取消。
(3)科技部发布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扩展资料:
目前,充电桩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突破,去年,公共充电桩的数量从年初不到5万个,增加到年底的15万个,全年增量是上年度的6倍,我国一举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同时,目前我国新型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20瓦时每公斤,价格每瓦时1.5元,相比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1.7倍,价格下降了60%,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相比几年前都有了大幅提升。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已经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中原四大动力电池产业的聚集区,年产能已达到100G瓦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15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布的净利润预计增长超过30%;7家公司预计业绩增长幅度100%以上。
参考资料:新华网—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2020年完全取消 业内:销量将保持稳增
4、新《规划》发布,明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此,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国新办3日举行吹风会中,多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次《规划》作出说明,其中,关于《规划》的主要亮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归纳为“四个新”。
顺应新形势
当前,新能源汽车结合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使产品形态、使用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规划》将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并行发展。
适应新要求
这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政府是要更好地发挥在完善标准法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新方向
这次《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的新目标,以及“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远期目标。
发展新路径
加强“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
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科技部将重点在三大领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是在推动动力电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二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支持轻量化材料、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等研发。三是大力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荒”问题,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也表示,将通过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必要的充电设施,消除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远途旅行充电忧虑。
在发布《2012年规划》后,经过政府与行业企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今年“金九银十”已然结束,多家车企陆续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比亚迪公告显示,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23217辆,去年同期为12567辆,同比增长高达84.75%。蔚来汽车10月共交付了5055辆汽车,同比增长100.12%;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3个月刷新单月交付记录;小鹏汽车10月新车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229%。从销量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稳定增长期。未来,《规划》工作的落实将更加助力各大车企,给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同时推动并完善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版《规划》,政策利好的又一波风口已至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也回应了这次发布的《规划》,和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新途径?科技创新环节又将有什么新的部署?
新版《规划》对目标更加务实
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曾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划》内容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却有所调整。业内人士向“汽扯扒谈”表示,《规划》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现状,也体现了政策的引导方向。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发展愿景中具体指标的调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12年规划》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两个方面,提出了5项重点任务、6项保障措施。经过近10年发展这些目标绝大多数已经顺利实现。
而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在《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调整至20%左右,取消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占比目标设置。在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也发生了调整,由征求意见稿中的100%变更为不低于80%。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表示,对于上述指标来说,《规划》在数量上的调整更加实事求是,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对总体销量占比的调整,更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
政策推动充换电及公共领域发展
年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回暖,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汽车产业已连续9个月同比正增长,呈现快速持续回升态势,9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创历史新高。不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建设的充电站已达4.2万座,换电站525座,各类充电桩142万个,车桩比约为3.1∶1。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指出,虽然我国的充电网络规模为全球最大,但相比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说,现有的充电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对此,辛国斌表示,此次的《规划》不仅提出要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等的统筹协调,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同时还要加快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表示,下一步将督促示范创建城市在公交、出租、物流配送以及港口码头、枢纽场站等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客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建设配套必要的充电设施,消除新能源汽车车主的远途旅行充电忧虑。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规划》提出要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科技部将重点在三大领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是在电池的新体系、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方面进行一些超前部署,二是围绕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轻量化,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动车控操作系统及计算平台、车规级芯片等自动驾驶技术和装备研制。三是加大对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供支撑。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走出补贴退坡的阵痛期,同时政策再托底,根据目前市场来看,看好新能源车长期增长趋势,目前政策主旨为推动行业平稳通过“最后100米”,全面进入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关于科技部混合动力汽车“十城千辆”计划的问题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已成为国内各大汽车企业的共识。
北京奥运会期间,长安、奇瑞、东风、一汽、京华及福田等汽车生产企业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提供了自主研发的55辆纯电动锂电池汽车、25辆混合动力客车、75辆混合动力轿车、20辆燃料电池轿车,以及410辆纯电动场地车等各种新能源汽车为奥运会服务。在这次规模化、集中化、高强度的运行考核中,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辆表现得非常出色,受到各国代表的好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当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仅靠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示范运行远远不够,从科技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角度看,应推动企业及早进行产品转型和产品应用。
为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科技部提出了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的设想,目前我们正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科技部计划连续3年在国内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展千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示范,到2010年,(在道路运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万辆。"十城千辆"计划的实施,将为企业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质量、赢得市场认可、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做准备。
当前在世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都在积极行动,为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快速发展做充分准备,2010年前后将迎来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高潮。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经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去年,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共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的专家委员会,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汽车产品公告,为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还存在技术成熟度、可靠性、产品成本、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需要汽车企业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同时,还要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示范应用环境和社会氛围。
7、2013年9月17日,为继续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 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