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21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
汽车工业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时影响着能源需求与应用的走势。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在改变着这一产业领域,用电力取代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扭转污染性高耗能需求,使得能源发展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不断演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多个技术领域的联动和综合应用,使能源、技术、产业以及交通领域实现多维度高度融合。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和产业提升,不仅能够推进能源加速转型,并有望进一步成为新兴的强劲增长点,助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路线上要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实现中国汽车行业 弯道超车的关键的途径,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到了国家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面对如此良好的市场,由嘉实沃森展览组织的EV China 2021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将于2021年5月25日-27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办。本次展会将重点展示电动车(EV)、混动车(HEV)、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各种核心技术,如电机、电子产品、电源管理、逆变器、可充电电池、充电器等。
EV China 广州国际电动车、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展览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可多得的专注于技术的专业展览会,通过本次展会,您可以在您的用户前推广您的最新技术,面对面的探讨您的新产品,为您的用户解决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为您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商机。同期组委会将举办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峰论坛,届时欢迎各位同行积极参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2015年新能源汽车国补开始发放,受“骗补核查”影响,2015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延迟发放,导致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状态。
财政部通报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情况,其中有多家车企存在虚构销售、有车缺电、领补后闲置的情形。据媒体揭露,有些车企为了骗补,把电池重复安装在不同的车壳上,然后“卖”给子公司,找政府反复领补助。这样的“空壳车”,莫说能拉水,根本不能上路。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部分车企为何忙于骗补?作为有形的手,产业政策都有相应的着力点,而之前的新能源汽车补助思路偏向鼓励销售。比如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中,对纯电动客车的补助只看车身长度,车越长,补助越多。
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一个全行业、系统性的核心难题,就是动力源转换的问题。这既包括“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效率与安全等技术问题,也有应用场景的问题,如铺设充电桩和换电站、充电接口统一标准等。
经验表明,光靠鼓励销售,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向研发端和基础设施搭建上倾斜。我们看到,2016年的纯电动客车补助政策不再只以车身长度为准,而是增加了“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纯电动续驶里程”等科技指标,这些改变才真正有助于那些研发型企业成长。“当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随着我国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端的财政补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补助存活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技术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真正致力创新的企业必将赢得竞争。
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1月2日,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一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二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方向。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有很多优惠政策出台,同时还有一定的补贴,效果非常好,大力推动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只有电动汽车发展较快,其它方面发展的还相对较慢,所以今后需要研究的技术还很多,机会也就很多。可见现在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时机非常好,以后的就业市场很广泛,薪资待遇也会很高。
5、半导体、汽车和新能源这三个行业中,谁最有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关键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尤其电池的综合技术。有朝一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人推动下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新能源前景很好的。
6、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一个引领、三个突破”
本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答记者问。
记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已经获批,请问这个规划如何拉动产业升级?
黄利斌:谢谢您的提问。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一个引领、三个突破”。?“一个引领”是产业发展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内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了2万亿元,日益成为发展的新动能。?“三个突破”分别是:市场突破,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量超过了480万辆(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7%),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技术突破,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果纷呈,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电池单体密度达到了270瓦时/公斤,价格1.0元/瓦时,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2.2倍、下降了80%,另外是产品突破,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量产车型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像宇通客车、上汽名爵等产品实现批量出口,比亚迪、吉利等企业进入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前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谋划、系统布局。?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多,期间充分征求了相关部门、地方、中外企业、行业机构的意见,凝聚了行业企业智慧和共识。?下一步,我们将以《规划》发展为契机,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特斯拉或年产50万辆,这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多大的冲击?
随着特斯拉三季度财报的发布,特斯拉年产50万辆汽车,又被拿出来说事了。其实,这算不上什么新闻,没必要大惊小怪。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特斯拉今年的生产目标,这个目标他们去年就公布了,算得上众所周知。
特斯拉这50万辆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冲击不会太小,也不会太大。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确实非常牛逼,但他们这50万汽车相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严重的冲击,那是不可能。
在一些指标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确实比不上特斯拉,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不会落后太多。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国内企业进入的时间以及技术储备,并没有落后太多。国内新能源汽车部分技术指标和参数不比特斯拉的差。
不过呢,随着特斯拉产能的提升,他们必然在国内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肯定是一个不好的消息。不过,对于这一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用太过担心。50万辆车子投放到将八九千万销量的全球市场,溅不起什么浪花。
不过,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能过于放松,因为特斯拉的产能肯定还会继续攀升。如果国内企业不重视,让特斯拉真正成长起来,那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冲击就大了。譬如我们的传统汽车领域,直到今日都落后其它国际大厂太多。
新能源汽车,应该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国内新能源企业应该好好把握这机会,争取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和其它新能源汽车同台竞技,一较高下。特拉斯争取年产50万辆汽车,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要把这个视为一次警醒——我们应该更加努力。
8、长安汽车与哪几家企业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产业呢?
一共有三家央企和以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长安汽车是其中一家。
长安汽车、一汽、东风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来自互联网、金融、零售行业的头部公司,将涉足新能源共享出行产业。
3月22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000625)发布公告称在南京签订协议,与苏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 深圳市腾讯从新出行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腾讯”)、深圳世嘉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嘉利”)、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阿里”)、无锡飞叶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飞叶”)、咸宁荣巽智慧出行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荣巽”)、南京恒创云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恒创”)、南京领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领行”)共同投资设立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 ,总份额为97.6亿元。其中长安汽车认缴出资额16亿元。
公告称,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后,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组建出行公司。 “本合伙企业仅投资出行公司,不从事其他业务。出行公司由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联合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头部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以打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新生态’为目标,以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和更加愉悦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出行服务企业。 ”
公告显示,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为:从事非证券类股权投资活动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不含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限制和禁止的项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募集和发行基金)。
公告显示,一汽、东风、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的认缴出资额均为16亿元,出资比例均为16.39%。此外,苏宁认缴出资17亿元,出资比例为17.42%;腾讯、阿里、无锡飞叶、荣巽、南京恒创共同认缴出资22.5亿元,出资比例为23.06%。
如能帮到你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