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发布时间:2020-11-14 04:01:23

1、大众助力一汽集团新能源布局,2025年新能源占比40%恐成真?

进入6月底,到了车企们准备递交上半年销量考试卷的时候。虽然现在销量数字还没有最终出炉,但是车企自己心中都有本帐,好与坏均已了然于胸。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导致众车企不能复产,工人不能复工,运输渠道封闭。人们不出门,4S店也被迫开始云卖车,第一季度汽车整体销量跌进近5年来的最低点,很多4S店销量“挂零”,一大批4S店退出,甚至倒闭,汽车市场哀嚎一片。

继6月19日阿贵看车推出《特别策划之上汽集团:危机沉浮,机大于危!》后,本期推出《一汽集团:哀鸿遍野中的坚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位于长春的“共和国长子”2020年活得怎么样?

成效突显?逆势增长,营收盈利均表现突出

自徐留平2017年8月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开始算起,其组合拳般的雷霆改革已接近三年。2019年改革成果初显,笔者认为,这或许是一汽集团在时隔五年之后公布营收利润的直接原因,毕竟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

2019年一汽集团共销售整车346.4万辆,同比增长1.3%,增幅高出行业近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2.2%……虽说离一汽集团2014年最高净利607亿元还有很远的差距,但因自主板块表现亮眼,这多少也让徐留平缓了一口气。

从具体来看,除了已消声的天津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外,其他主流子公司中一汽奔腾、一汽红旗、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一汽丰田均实现了正增长,仅一汽马自达不给力,下跌了1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奔腾年销超12万,增幅达33.4%;红旗首次突破10万年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00%,成为佳谈。

然而,2019年已成为了过去,2020年在不确定中也过去一半。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一汽集团累计销量达111.5万辆,同比增长7.1%,而这个数据是在一季度生产整车556948辆,销售整车607675辆,分别同比下降了27.6%和22.6%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解放品牌实现整车销售超5万辆;奔腾品牌和马自达品牌合计销量18226辆,同比增长27%;而红旗更是取得了15100辆,同比增长达133%……这一切显得特别亮眼!

尤其是红旗堪称今年车市的“奇葩”,哪怕是在下滑最严重的2月,其依然销售了3752辆,实现同比增长32.5%,1-5月累计销量达54600辆,同比增长了116%。随着有国产版劳斯莱斯之称的红旗H9等新车的上市,红旗今年要完成20万辆的目标也还是有机会的。

可以说,在这种态势下,一汽集团居然还能逆势增长,实属难得。然而2020年,作为其实现“831”战略目标(到2025年,经过八年的奋斗,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3341”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一汽集团更显无奈与任重道远!

革新图存?解除三大障碍以图整体上市

在哀鸿遍野中一汽集团还能坚守,这已经十分难得了。那如果说一汽集团最大的心病是什么,那一定是集团的整体上市。

为实现整体上市,一汽集团近年来大大加速了对资产的整合进程,特别是在2019年12月,一汽集团先后对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吉林进行重组、股权变更等。

其中,一汽轿车重大资产重组,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分拆上市。2019年12月10日,一汽轿车宣布重大资产置换等多项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资产置换完毕后,一汽轿车主业变更为商用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金融业务,一汽解放置入一汽轿车后,一汽商用车整车业务实现A股上市:一汽轿车成为一汽解放商用车的上市平台,大大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一汽轿车避免了主要业务与一汽其他单位从事的主要业务的同业竞争。

尤其是一汽夏利重组方案获董事会通过,进一步解除了与一汽轿车的同业竞争……

事实上,从2018年着手剥离一汽华利、一汽夏利等不良资产开始,至此,一汽集团已完成不良资产的全部剥离。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重组,一汽集团已初步完成了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的准备。笔者大胆地预测,通过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革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在2020年年度内完成。

风口突围?大众会助力一汽“飞”起来?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第一批863新能源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一汽集团成立了电动车项目组。2017年9月,原一汽技术中心电动车部及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合并成立了一汽新能源开发院,具备全链条的三电系统开发和验证能力。

在2019年7月2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徐留平表示将把“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生态化”作为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并预测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将在2025年达到40%,2030年达到60%以上。

这些年,一汽集团先后加强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与滴滴、拜腾、百度、新特、博郡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7月一汽与拜腾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然而。事实上一汽集团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鲜有作为。

好在大众与一汽深化了合作,在国内引入MEB平台布局电动化车型,今年年底两大工厂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车型将在国内投产,这对一汽来说是现在乃至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利好。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17日,大众CEO强调电动化进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将按计划推进战略落地。基于双方的意愿,一汽-大众电动车平台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国产地点选择在广东佛山,计划产能30万辆,首款电动车型ASUVe。

这对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大晚的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布局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否则一汽集团2025年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达40%将变成一句空话。毕竟就目前而言,一汽集团新能源车确实没什么拿得出台面的产品。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一汽集团的目标可谓是野心勃勃,在没有受到特殊“战疫”影响的时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在影响尚不明确与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下的当今市场下,一汽集团要完成既定的战略与目标,可谓是挑战大于机遇。可以肯定,一汽集团要走的路注定是任重道远,挑战重重。

未来,一汽集团将上演什么的故事,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到2025年大众计划在华推出30款新能源车

在今日举办的中德汽车产业峰会上,大众中国之行副总裁刘云峰表示,低碳化作为新一轮汽车行业的发展焦点,大众汽车集团践行“goTOzero”战略,为集团设定更加长远的减排目标和相应的规划,持续推动在中国的电动化的投入。

根据规划,到2025年集团旗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将降低30%,同时,我们计划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

刘云峰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艰巨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推进“Together 2025+”战略。从2020年开始至2024年,我们在电动化、数字化、混动化三个领域共投资600亿欧元,其中330亿欧元投入电动化,270亿欧元投向数字化和混动化。

大众汽车表示,330亿欧元将用于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将在2029年之前为市场带来共计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其中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PPE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车型将达到600万辆。

刘云峰表示,“回到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仅在2020年就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伴随着2020年投资计划的实施,以及大众汽车集团两个MEB工厂在国内的正式投产,到2025年我们计划在华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整体产品组合至少35%的比例,并设定了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预计到2025年中国10%至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

C

4、布局电气化战略 2025年起DS品牌只推出新能源车

买车网(Buycar.cn)从外媒获悉,PSA集团旗下DS品牌将于2025年其仅生产纯电动与插电混动车型,以向电气化战略转型。据悉,DS将于2020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DS 9新能源车型。

目前,DS品牌在中国市场暂未推出过新能源车型,而在海外市场,DS品牌已布局DS 3 Crossback E-Tense纯电动车型、DS 7 Crossback E-Tens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等新能源产品。

不过,目前在售车型中,DS 3 Crossback E-Tense纯电动在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仅为320公里,低于同级别车型续航水平。不过,有消息称DS品牌或将于2020年底前推出DS 4 E-Tense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同时,财政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给予支持。除了这些,这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一起来看看。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土坯,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届时,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100km,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300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9kW/kg,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的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充电将会更方便、更便宜

随着纯电动车型平均电耗的降低,其日常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同时,《规划》提出将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差、电动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用电,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

此外,政府财政将对充电电桩建设给予支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并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2019年,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为2577万辆,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预计在500-600万辆。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车型,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

根据专业媒体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40%的复合增速,与之相关的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大幅的增长,2019-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2.47%,最大市场容量达到402.6亿元。

写在最后:《规划》的出台,既是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也是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大众汽车年内计划建成255座充电站 助力2025年新能源汽车目标

财经网汽车讯 大众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助力其2025年在华交付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对外透露大众在中国充电桩领域的布局情况。他表示,“目前,开迈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座超级充电站。”

开迈斯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电站,包括1800个双枪直流充电桩。

公开资料显示,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迈斯”),是大众旗下充电合资公司。

去年7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开迈斯(CAMS),总投资4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开迈斯注册资本为8.12亿元。大众中国、中国一汽和万帮数字均持有开迈斯28.57%的股权,江淮汽车持有14.29%股权。

针对私人充电市场,开迈斯提供智能充电墙盒产品。公共充电领域,开迈斯规划布局了快速充电站网络,可实现充电15分钟,车辆续航达到400公里。开迈斯还在探索布局无线充电、智能机器人充电等技术产品。

今年9月,大众汽车和开迈斯在北京打造了首个品牌超级充电站。

而且,大众刚推出的电动车产品ID.4系列,也主要依托开迈斯充电网络进行充电。冯思翰表示,打开CAMS PLUS app,可预约充电桩、导航、智能地锁、即插即充等功能。

开迈斯是大众汽车全球充电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集团目前正加速在华布局电气化。

大众9月提出,要联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三家合资企业,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

同时计划到2025年,国产15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占比达35%。冯思翰表示,在此产品组合基础上,大众计划每年在中国市场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车型。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大众加速在华电动化,也是为了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以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又一大厂布局新能源产品!起亚计划2025年之前推出11款新能源汽车

前不久日产方面宣布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之前的燃油车市场转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2025年之前上新8-9款新能源汽车。无独有偶,韩国起亚集团也已经开启了自己的S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推出全新的新能源产品,为公司打开新能源市场提前布局。同时起亚集团还将替换使用多年的车标,采用全新车标。
新车标率先亮相于自家的电动imagine概念车身上,和之前一样,同样是以字母为车标元素,但字母的斜体设计看起来更加现代,扁平化轮廓也更加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审美眼光,继承了当下流行的主流趋势。
根据起亚集团的计划,公司将于2025年之前推出11款新能源汽车,均为纯电动力。2027年,起亚将拥有7种独家的电动车型,可见厂家野心之大,投入力度之强。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布局的多款车型均是根据韩国现代起亚集团最新研发的电动车模块平台E-GMP平台打造,续航里程预计能够达到500公里以上,同时还将配备800伏电池系统以及350瓦快充速度,极大程度的解决了电动车不能跑高速的问题。
特别针对这项计划,起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官方也对于此次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有了极大的期望。厂家宣称,起亚希望能够在2026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内销出50万辆以上的电动车,同时还能够销出50万辆的混合动力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到2025年,电动车的销量与布局达到了全球总销量的20%,到2029年这一指标达到25%。
事实上,近年来韩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并不乐观,因为售价、质量、设计等因素,无论是中低端车型还是高档车型,原属于韩国品牌的领域都已经被其他品牌所蚕食。因此想要打开除韩国外的海外市场,首先就要把自身的价格打下来,普通消费者都是非常看重性价比的,有便宜好看又耐用的车,为什么会选择一个高价的花架子呢?因此想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产品是一方面,商业策略也是一方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政府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预计到2025年中国10%到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

A

10、网上查看了些条文,说我国可能将在2025年停止销售燃油汽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现在都2018

常规电池性能,寿命主要受温度影响较大。而锂电池成本太高,所以制约电动汽车发展。
因此,北方城市电动汽车水土不服。不过随着充电技术发展,充电设备布置充足的情况下,电池性能的短板会得到补足。2025年只是停止销售燃油车。但是市场现有的燃油汽车不会报废。还有混合动力汽车不在限制范围内。因此,不必有太多担忧。


与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