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电池趋势

电动汽车电池趋势

发布时间:2020-11-14 05:15:01

1、像手机一样换电池的电动车会成为行业趋势吗?

驱动中国2019年9月17日消息 说起人们对新能源车的疑虑,就不得不说起电池的损耗问题。新能源车在使用数年后,电池总容量会缩小,会极大的影响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因此一些厂商推出换电池概念的新能源车,比如蔚来。但是蔚来的换点模式则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成为主流。但是这种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近日有望在海南率先实施。


所谓车电分离模式,就是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不再捆绑车载电池,而只是购买除车载电池之外的车体,车载电池部分将采用租金方式进行支付。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所使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量缺失之后,将到换电站进行换电服务。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业内就曾因到底该采用充电还是换电两种模式而争论不休,最终充电模式成为主流模式。但随着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家政策层面开始鼓励换电模式,换电模式再度受到业内关注。


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在6月份联合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 年)》。方案中就曾提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应逐步实现电池平台化、标准化,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等车电分离消费模式。海南开展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试点也被看做是国家政策的延续。

对于消费者来说,换电模式将节省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以及电池损坏等未知风险,也免去了充电烦恼。相对的消费者也增加了电池租赁成本,也需要克服换电基础设施不普及造成的不便。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成还仅仅停留在试点阶段。

2、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如何解决电瓶寿命和高额的电瓶问题?

原标题: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产品升级+成本管控成为车企逐胜关键

中国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 倒逼企业升级

2019年进入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告别巨额补贴,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对于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业内有声音称,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或是一场“生死劫”,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就行业内热议的“生死劫”“新一轮洗牌”以及“如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过渡”等话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宝马、奔驰、奥迪、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欧拉)、北京现代、威马、蔚来等多家车企。

采访中,上述车企直言,后补贴时代,会给车企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倒逼企业升级,从长远来看是利好。

威马汽车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补贴的退坡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的转变。”所见略同,北汽新能源公关总监王刘芳认为,“补贴退坡未来对市场不失为一种正本清源的举措,对强者而言也是一个机会。”而宝马方面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依靠政府的激励,更要凭借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不过虽然有利好,但据太平洋证券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将经历阵痛,行业向有技术、有产品、有资金实力的公司集中。”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阵痛”期

过去几年,得益于补贴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不足1万辆,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进入爆发式增长期,2015年国内销售新能源整车33.1万辆;而到了2018年,销售新能源整车达到了125.6万辆,三年时间销量增长了4倍。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6%。

2011-2019年H1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随着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尤其2019年下半年,国家补贴大幅缩水,地方补贴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阵痛期”。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补贴的退坡,有些企业表现出“恋恋不舍”,有些企业则选择“壮士断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三股力量,如何看待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是忧还是喜?

“补贴退坡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短期内市场将承受巨大压力,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北京现代方面回复记者称。

北京现代方面表示,“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只是催化剂,不是市场的根本(动力)。随着补贴退坡,不具备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将被淘汰出局。因此,车企还是应该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打铁还需自身硬,未来,企业能否生存,主要还是看车企的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和规模优势。”

毋庸置疑,补贴退坡会加剧车企的压力,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补贴退坡是可预见的,不少企业较早做了准备。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告诉记者,“补贴退坡确实会带来压力,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化解?首先每年补贴都在退,每年我们都在有效应对,每年退坡比例都不小,只不过今年比例稍微大一点,超过大家的预期。”

补贴退坡固然会带来压力,但挤出水分后,对部分实力较强的车企,也意味着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福田汽车方面认为,补贴退坡将倒逼企业升级。福田汽车品牌副总裁李健表示
“没有补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不发展了?
并非如此。补贴取消后,会倒逼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推进整个产业趋于市场化,推动企业聚焦如何给用户创造价值。”

与上述车企一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传播管理总部副总监杜凡对补贴退坡亦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表示,“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甚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的目标消费群体与当前的目标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补贴退坡之后,用户体验很关键,这将倒逼车企针对用户需求研发相应车型。”

补贴退坡不是深渊,在威马汽车看来,补贴的退坡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转变,能够更好促进产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换道超车。相反的,过长的政策周期会影响企业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如何渡劫?——产品升级+成本管控

“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带来,一场“肉搏”之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从“政策扶持”到“消费驱动”的自然过渡是当前车企逐胜新能源赛道的关键。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前后,大部分车企就在做“升级”这件事。而到了后补贴时代,多家车企更是把“产品升级”作为决胜的法宝。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后补贴时代的到来,摒弃了过去低端化拼“性价比”的产品策略,推出了高端品牌ARCFOX。北汽新能源不止一次公开表达,ARCFOX品牌承载了北汽新能源产品、品牌向上的任务和使命。

如何实现产品向上?记者关注到,无论是北汽新能源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发力智能网联战略。据悉,北汽新能源方面制定了全面新能源发展战略和网联战略。

与北汽新能源不同,北京现代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力较晚一些。不过,得利于韩国现代的支持,记者了解到,北京现代将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投放力度,2019年下半年,将投放昂希诺纯电动、领动插电混动、菲斯塔纯电动三款新能源车型。

就如何应对补贴退坡,北京现代方面表示,“企业从现在开始就需要按照‘零补贴’标准研发产品,才能够抢占市场先机,赢得未来市场空间。”

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造车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或许更大。面对补贴退坡的“大劫”,威马汽车方面告诉记者,“自产品规划之初,就做好了没有补贴的准备,对标的就是传统燃油车。

谈起“产品升级”,威马汽车集团公关部高级总监石凯峰表示,“在整个产品力提升环节当中,智能电动汽车最为重要的两个拳头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据悉,对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威马汽车目前有两个发展发向,分别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并将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的分步实施路径实现,让汽车更聪明地理解人的需求。

而就“产品升级”的理解,奇点汽车副总裁范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强调了,在新能源汽车屡屡发生自燃事故的前提下,要注重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除了产品升级,记者还关注到,“降本”也是众多车企正在做的事情。多家受访企业告诉记者,在预见到补贴会逐步退坡时,为了保证“断奶”之后,车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企业就开始着力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记者从连庆锋处了解到,为了应对补贴退坡,北汽新能源每年都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成本,其中包含规模成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据悉,就规模成本这一项,北汽新能源从过去5万辆、10万辆的产能,到今年20万辆的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在技术降本方面,北汽新能源主要靠研发团队,目前北汽新能源做的电池平台化和模块化工作,以及现在开发的大规模降本电池技术,很快会得到应用。

“成本管控”也是日产(中国)较为认同的应对补贴退坡的策略。杜凡分析称,关于成本管控的路径,一方面,车企可以与供应商等产业链相关方一起把成本压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找新的成本管控出路。

在实施“产品升级”还是“成本管控”之外,还有车企提出,要改变以往依靠“政策扶持”的心态。而对于后补贴时代,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现在处于退坡的“阵痛期”,不过只要扛住了,活下来,就能获得巨大的蛋糕。

3、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必然趋势吗,这几家公司坚信不疑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给大家分享了力帆汽车、时空电动(伯坦科技)、北汽新能源(奥动新能源)以及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我们提到,力帆汽车的换电模式主要是以较大的能源站为主,它不是一个较小的换电站。力帆的一个集中能源站,比一个加油站还大,它是包含了很多很多功能的一个场所,整个建筑有3层,分别用于存储电池,换电等等,各自有各自的功能。

我们从力帆的这个能源站设计和布局来看,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做小型化普及化的这么一个站点,他而是要把这个站做的非常的大,以这个为核心,进行四周的扩散,比如说他的移动能源车,分布式换电站啊之类的。

他这个站的话是不可能普及大规模铺下来的。可能一个城市,有几个比较大的集中能源站,然后再分布一些较小的分散站点就行了。从运营的对象来说的话,力帆的这个用户群体,还是他自己旗下的出行公司,盼达用车。力帆的电池是采用了分箱换电,他这个分箱是分得非常的小,他的一个电池是可以手拎动的。

整个车的话,可能需要8个左右的电池,不同的车型,当然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这个就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不同的车型还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改变数量就可以满足各种车型。换句话说,这个站是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车型的。当然,力帆由于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个换电站的运行状况的话,他跟别的几家公司不一样,别的公司各种造势,而力帆的换电站除了在当初建立的时候,有过一些广泛的消息之外,后来基本上就没有消息了。而且,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力帆换电就没有太多的消息了。

然后呢,就是时空电动的换电模式了。时空电动的换电,是从杭州开始的,他现在主要的运营地方也是在杭州。从方案上来说,时空电动的方案也是分箱换电,但是跟力帆的还不太一样,力帆的分箱换电他分得非常小,所以它的电池就能塞到引擎舱啊,座椅下面啊,这些位置。而时空电动的分箱分得相对要大一些,一个车的话2~3个电池就够了。刚开始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时候是一个车放了三个电池,现在能量密度提高,其实一个车放两个电池就够了。

从换电站的规模来说,时空电动也采用的是比较集中一点的方式,没有那种快速建站啊,不占空间的那种趋势。而且实际上,时空电动的这种方式的话,它主要的换电方法还是半自动的更换。有机械设备助力的情况下,人工去操作这个机械设备,让这个机械设备,去给电动汽车换电,从车辆的底盘的两侧,也就是门槛的下面抽出或者插入电池换电。

当然它也有一些全自动的换电方案,不过在实际运营中的话,他还是选择了手动的方式,或者说我们叫半自动的方式,这可能和它的一些自动化的运营成本啊,或者是可靠性有关。

再然后就是北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的话,它的用户群体也主要是出租车,他现在只有一款车可以换,就是eu快换版。虽然目前还是在为出租车服务,不过,北汽也确实有针对个人用户换电的规划。当然,从北汽的这个擎天柱计划来看,其现阶段还是以这种公共的出行为主,个人用户的话还是没有立即进行推的。

蔚来汽车,蔚来汽车它本身是一个定位中高端的车企,所以它是没有出租车或者网约车这一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蔚来是唯一一个针对个人用户的换电公司。

实际上从这4种方案来说的话,力帆和时空电动提出的“分享换电,电池标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标准化能让电池是可以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各种各样的车,不管是我家的车还是你家的车,都是可以用同一种电池的。

不可辩驳的是,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的模式确实是比电动汽车充电的模式更快捷,电能补充的时间更短。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电动汽车换电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和发展呢,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电动汽车的电池不能标准化,每一家车企的电池的形状、接口各不一样,没有哪一家的电池是可以换到另一家的车身上的。

而我们从燃油车的情况来看,燃油是由除车企和电池厂以外的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的油是通用的,不管是北汽的车还是上汽的车,他都可以去任何一个加油站加油,而我们的换电呢,蔚来的车只能去蔚来的换电站换电,北汽的车只能去北汽的换电站换电。如此,各个车企就不得不在各个城市建立多个自家的换电站,那么合起来需要的换电站是非常多的。

当然其实从这里面我们是可以看出来,换电的话最好是由第三方的公司来做,不是车企也不是电池厂,而是一个能源服务公司。这个能源服务公司呢,就像加油站,他负责来制定一些油号,油的标准就是电池的标准,适用于大中小三种车型。因为很难使用一种电池就统一各个车型,要指定可以指定三个左右的型号的标准电池,这些电池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车型。而这个公司呢,也来推广换电站,但是他那个站是通用的,任何一个车企的车,只要照他这个标准来做,那么它就可以在这个换电站来更换电池,如此一来,换电站的普及就会变得容易得多,推广的速度也会更快,换电的阻力也就会更小。

换电模式盘点-力帆的分箱换电,能源站与移动能源车

换电模式盘点-伯坦时空的分箱换电和车电分离模式

换电模式盘点-唯一争对个人用户的换电业务

换电模式盘点-北汽新能源的“擎天柱”换电计划

换电模式盘点-最近半年的换电推行工作动态

@电车换电说,专门分享一些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不怎么样,因为现在的电动汽车都不成熟,只可以跑跑市区内的(因为电池电量持续时间不长),也就是说并不可以跑长途,那就会很麻烦。还有个问题就是充电,石油的话只需几分钟就可以,而电池需要好几小时。最后,电池的重量问题,电池的重量会严重增加车辆重量,也就是会造成汽车动力和速度的负担,然后负担越大,动力就要越大,动力越大,用电量越大,电池就要更大,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5、电动汽车电池的近期和中期目标是什么?

1.近期目标

(1)阀控铅酸电池:技术成熟、成本低、可快速充电、比功率高、比能量低、潜力巨大。

(2)镍镉电池:技术成熟、可实现快速充电、比功率高、成本高、比能量低、潜力大。

(3)镍氢电池: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可实现快速充电、成本高、潜力巨大。

事实上

6、为什么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但造成今天仍然难有纯粹的电动车成为市场主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电池储能 缺乏高质量的电动机和传动技术。 另外,国内外发展电动汽车,原本的着眼点是在核电基


与电动汽车电池趋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