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需求

发布时间:2020-11-16 12:57:04

1、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车,最大痛点就是电池了,虽然有几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特斯拉的电力管理技术、国内的快速充电和换电,但最根本的设施需要巨大投入,当然也包括各大厂家的技术更新和发展。



未来如果可以拥有比较完美的电力管理技术,普及的充电或换电设施,还有合理的价格,相信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无尽发展空间。



另外,如果能解决各种发电端的种种弊端和电池报废的问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需求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优缺点: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7~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2、谈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

随着国家的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以及路上充电桩增多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发力,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
所以说新能源汽车这个专业,在国家政策以及新能源技术的提高下,是十分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另外现中国污染严重,资源枯竭,节能减排也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大趋势。

3、锂电池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对于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张。以2014年数据为例,按照锂离子电池展动力电池20%的渗透率来计算,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约为1.50万组,按照每组动力锂离子电池均价为5万元,市场总额约为7.48亿元。作为核心部件的锂电池迎来发展的大好良机,同时迎来了产业发展瓶颈。
而且锂电池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不足、成本迅速上升的困境。锂电池原材料中最重要的碳酸锂,遭到市场炒作,使得价格迅速上游,半年内涨幅达到两倍。碳酸锂在锂电池的原材料成本占比中超过了50%的比例,因此碳酸锂价格半年内飙升两倍,锂电池总成本就相应上涨20%。
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大了市场需求量,导致了锂电池价格出现上扬,除此之外,人为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市场专业投机力量介入,机构抱团乘机炒作,使得锂电池现货大涨。
尽管上涨幅度过快过大,但锂电池的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尤其是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仍可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扩产工作。
前瞻产业研究院综合未来行业下游发展情况,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依据锂电池市场规模的历史数据,采用多项式拟合预测2015-2020年中国锂电池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17年锂电池行业市场达到2300亿元左右,到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锂电池行业市场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未来前景乐观

4、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思路,但我国是否具备全面推广换电模式的条件与环境,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与讨论,毕竟任何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与壮大除了需要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发展环境同样至关重要,那么新能源车换电到底靠不靠谱,且听老王来分析!

换电服务,究竟靠不靠谱?

1、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

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换电模式始于tesl

新能源出租车已经开始应用换电模式

2、换电模式的缺点有哪些?

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额外电池储备增加投资成本

3、换电模式的前景如何?

总体上来讲,老王对于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是不看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单靠主机厂投资建设的仅针对本品牌车型的换电站,在覆盖度上,根本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主机厂以及电池供应商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换电站的兼容性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换电模式下电池的归属问题,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来看,不排除有一些消费者会拿老旧的电池去换电站更换较新的电池,而这也是新车或者准新车车主们的顾虑,谁为电池的损耗买单,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问题,对于首次提出换电构想并付诸于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特斯拉,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要求换电服务接受者未来更换回自己的电池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相较于50美元的押金,一块崭新的电池往往更具有吸引力,美国社会的强自律性下,这种方式或许可行,但在初尝共享经济的我国,换电站最后只能剩下一把无处安放的押金以及诸多状态不够好的电池。也正是因为如上两个原因,老王是不看好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的。

5、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如何解决电瓶寿命和高额的电瓶问题?

原标题: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产品升级+成本管控成为车企逐胜关键

中国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 倒逼企业升级

2019年进入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告别巨额补贴,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对于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业内有声音称,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或是一场“生死劫”,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就行业内热议的“生死劫”“新一轮洗牌”以及“如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过渡”等话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宝马、奔驰、奥迪、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欧拉)、北京现代、威马、蔚来等多家车企。

采访中,上述车企直言,后补贴时代,会给车企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倒逼企业升级,从长远来看是利好。

威马汽车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补贴的退坡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的转变。”所见略同,北汽新能源公关总监王刘芳认为,“补贴退坡未来对市场不失为一种正本清源的举措,对强者而言也是一个机会。”而宝马方面表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依靠政府的激励,更要凭借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不过虽然有利好,但据太平洋证券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将经历阵痛,行业向有技术、有产品、有资金实力的公司集中。”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阵痛”期

过去几年,得益于补贴政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不足1万辆,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进入爆发式增长期,2015年国内销售新能源整车33.1万辆;而到了2018年,销售新能源整车达到了125.6万辆,三年时间销量增长了4倍。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9.6%。

2011-2019年H1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随着补贴政策逐年退坡,尤其2019年下半年,国家补贴大幅缩水,地方补贴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阵痛期”。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于补贴的退坡,有些企业表现出“恋恋不舍”,有些企业则选择“壮士断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三股力量,如何看待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是忧还是喜?

“补贴退坡对整个行业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对制造型企业而言,短期内市场将承受巨大压力,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北京现代方面回复记者称。

北京现代方面表示,“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只是催化剂,不是市场的根本(动力)。随着补贴退坡,不具备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将被淘汰出局。因此,车企还是应该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打铁还需自身硬,未来,企业能否生存,主要还是看车企的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和规模优势。”

毋庸置疑,补贴退坡会加剧车企的压力,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补贴退坡是可预见的,不少企业较早做了准备。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告诉记者,“补贴退坡确实会带来压力,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化解?首先每年补贴都在退,每年我们都在有效应对,每年退坡比例都不小,只不过今年比例稍微大一点,超过大家的预期。”

补贴退坡固然会带来压力,但挤出水分后,对部分实力较强的车企,也意味着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福田汽车方面认为,补贴退坡将倒逼企业升级。福田汽车品牌副总裁李健表示
“没有补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不发展了?
并非如此。补贴取消后,会倒逼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推进整个产业趋于市场化,推动企业聚焦如何给用户创造价值。”

与上述车企一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传播管理总部副总监杜凡对补贴退坡亦持有积极的态度。他表示,“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甚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的目标消费群体与当前的目标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补贴退坡之后,用户体验很关键,这将倒逼车企针对用户需求研发相应车型。”

补贴退坡不是深渊,在威马汽车看来,补贴的退坡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转变,能够更好促进产业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换道超车。相反的,过长的政策周期会影响企业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如何渡劫?——产品升级+成本管控

“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带来,一场“肉搏”之战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从“政策扶持”到“消费驱动”的自然过渡是当前车企逐胜新能源赛道的关键。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前后,大部分车企就在做“升级”这件事。而到了后补贴时代,多家车企更是把“产品升级”作为决胜的法宝。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后补贴时代的到来,摒弃了过去低端化拼“性价比”的产品策略,推出了高端品牌ARCFOX。北汽新能源不止一次公开表达,ARCFOX品牌承载了北汽新能源产品、品牌向上的任务和使命。

如何实现产品向上?记者关注到,无论是北汽新能源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发力智能网联战略。据悉,北汽新能源方面制定了全面新能源发展战略和网联战略。

与北汽新能源不同,北京现代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力较晚一些。不过,得利于韩国现代的支持,记者了解到,北京现代将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投放力度,2019年下半年,将投放昂希诺纯电动、领动插电混动、菲斯塔纯电动三款新能源车型。

就如何应对补贴退坡,北京现代方面表示,“企业从现在开始就需要按照‘零补贴’标准研发产品,才能够抢占市场先机,赢得未来市场空间。”

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造车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或许更大。面对补贴退坡的“大劫”,威马汽车方面告诉记者,“自产品规划之初,就做好了没有补贴的准备,对标的就是传统燃油车。

谈起“产品升级”,威马汽车集团公关部高级总监石凯峰表示,“在整个产品力提升环节当中,智能电动汽车最为重要的两个拳头是‘新能源’与‘智能化’。”

据悉,对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威马汽车目前有两个发展发向,分别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并将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的分步实施路径实现,让汽车更聪明地理解人的需求。

而就“产品升级”的理解,奇点汽车副总裁范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强调了,在新能源汽车屡屡发生自燃事故的前提下,要注重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除了产品升级,记者还关注到,“降本”也是众多车企正在做的事情。多家受访企业告诉记者,在预见到补贴会逐步退坡时,为了保证“断奶”之后,车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企业就开始着力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记者从连庆锋处了解到,为了应对补贴退坡,北汽新能源每年都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成本,其中包含规模成本、技术成本、管理成本。据悉,就规模成本这一项,北汽新能源从过去5万辆、10万辆的产能,到今年20万辆的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在技术降本方面,北汽新能源主要靠研发团队,目前北汽新能源做的电池平台化和模块化工作,以及现在开发的大规模降本电池技术,很快会得到应用。

“成本管控”也是日产(中国)较为认同的应对补贴退坡的策略。杜凡分析称,关于成本管控的路径,一方面,车企可以与供应商等产业链相关方一起把成本压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找新的成本管控出路。

在实施“产品升级”还是“成本管控”之外,还有车企提出,要改变以往依靠“政策扶持”的心态。而对于后补贴时代,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现在处于退坡的“阵痛期”,不过只要扛住了,活下来,就能获得巨大的蛋糕。

6、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你好。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往智能化发展。电池开发目前没有最好的方式,可能会被其他新能源代替

7、新能源汽车用的什么电池标准2017

买新能源汽车一定要选择品牌的,像比亚迪的,电池寿命长,衰减率低,做些常规保养就可以,没有太多额外需要去做的,一般开到车报废,也用不着换电池的。

8、从新能源汽车使用角度看,动力电池的应用应具备哪些特点?

从新能源汽车使用角度看,动力电池的应用应具备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和节能,包括可靠性和安全性。


与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需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