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任者不是刘宇,何章翔暂代经理,北汽蓝谷人事风波平息
6月 18日,继马仿列离职10天后,北汽蓝谷终于宣布新任总经理,由副经理何章翔代行经理职责。之前,消息称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将接替马仿列一职,并未如期而至。
从公告消息来看,北汽蓝谷新能源为更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经公司九届十六次董事会审议决议,在未正式聘任新任经理期间,由副经理何章翔代行经理职责。董事会将尽快完成新任经理的选聘工作。
从公告可以看出,何章翔应该是暂代职务,是新任总经理到任前的过渡人物,这也不能排除刘宇在程序上尚未得到审批的可能。
何章翔,现任职务:北汽蓝谷副总经理
。2005年至2013年,任南汽集团涂装生产部部长;
2013年至2017年,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车事业本部副本部长兼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2017年至今,任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
“老马”无奈自辞
6月8日,马仿列自2014年加入北汽新能源,先后担任副总经理、集团管理部职责等,后接任郑刚上任总经理,从上任到离职还不到一年半时间,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人来说,肯定不想给留下遗憾,可见其中无奈意味。北汽新能源回应称“就是个人原因,临近退休,继续以专家顾问身份留任。”,这跟郑刚当时离职,原因出奇一致。
2014年3月,马仿列入职北汽新能源,时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
2017年3月,马仿列任职北汽集团,主持新能源汽车管理部日常工作,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
2019年2月,在北汽新能源发展的新阶段,马仿列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同时担任北汽蓝谷党委副书记、经理,建成启用了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主导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老马”成背锅
虽然官方消息称马仿列是因个人原因离任,但是出于五连降风口,总要有人承担业绩不佳责任。
2019年,马仿列接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以来,一直处于销量下滑、盈利难解等转型阵痛中,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个人车主份额增加,细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品质问题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
2019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15.06万辆,总体销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未完成2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2020年,北汽新能源5月销量仅2106辆,同比暴跌76.6%。前五月累计销量11692辆,同比暴跌70.09%。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两位数增长,在各品牌处于复苏阶段时,北汽新能源明显被动了。而关于北汽蓝谷更多信息却是,自有资金去购买机构性存款。
人事变动风波只是暂时平息,北汽新能源能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众所周知,北汽新能源今年继续在品牌高端化上进行实践,北京汽车合并为BEIJING品牌后的落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ARCFOX的首秀以及“换电模式”的扩张及转型,三张牌能否打成“王牌”尚未可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架构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20亿元 ,股份结构为: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与大洋电机、普莱德电池、爱思开电池等多家公司展开了战略合作,并与美国Atieva公司签订了股权认购协议,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3、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文/张锴
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市场依旧已惨淡收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
纵然“寒风凛冽”,但北汽新能源依旧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据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150600辆,高居榜眼,而在纯电动领域更是继续蝉联国内第一的位置。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下北汽新能源也走过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史,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
或许正是因为北汽新能源稳扎稳打的进程之下,下一个十年,它依旧充满看点。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举行了“十进制,新出发”主题战略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又将向下一个十年发起总攻。
在说正事之前,先插播一条小插曲。
既然是赶在年前举办活动,就必定会与一些应景的新花样。这不,在活动开始之前,暖心的北汽新能源为在场的媒体老师们精心设计可一项抽奖环节,大奖竟然有北汽新能源超跑ARCFOX GT车模一份哦!
虽然在笔者的字典里,“运气”二字早已封存了许久,但毕竟这可是一份厚礼啊!笔者的侥幸心理还是冒了出来......
只可惜...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我们还是言归正传以缓解尴尬。
十年磨一剑
首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回望它的来时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看清它的未来。
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首先选择了以电动化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全新的造车理念打造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研发流程、全新的制造工艺和全新的销售服务网络模式,可以说,北汽新能源走出了一条新能源领域的“北汽道路”。
而回顾北汽新能源这10年的发展史,其从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从首张新能源生产资质牌照,到全球顶级高端智能工厂破土动工;从EV系列首车下线,到ARCFOX破界而生;从市场破冰的电动十君子,到产销纯电动车50万辆……十年来,可以说,北汽新能源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另外,在北汽新能源现阶段的发展规划上,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也自信的表示:“北汽新能源仍在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西门子等全球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产业链巨头紧密联手,建立起面向未来的产业共同体,营造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
时过境迁,转眼间,这匹“黑马”已经驰骋了10年。当然,经过了10年的塑造,如今的北汽新能源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黑马”了。
下一个十年的使命
只要学过生物的人们都是知道,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处于一直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并且生物的进化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性生长。这个道理放在如今日益严峻的新能源市场尤为合适。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其眼下的硕果,也并非是真的成功,它或许只是其在翻越一座大山之前的一颗顽石。而这正是北汽新能源在这片红海“战场”不能停歇的理由。
对此,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10年。
所谓“一个目标”,是坚持“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而“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则是指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
面向未来十年,北汽新能源立足中国市场现状及自身资源禀赋,勾画出全新蓝图,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而这正是建立在10年“北汽人”的努力成果之上。回望这10年,北汽新能源愁过、哭过、也笑过,而曾经的选择和坚持,也终将成为其下一刻的荣耀。这就是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北汽集团的公司架构
据悉,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6家股东组成,除北汽集团以51%的股比成为控股股东外,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以18.31%的股比成为第二大股东,北京市国资公司、现代创新控股公司及京能集团分别持股13.18%、7.75%和4.76%,而北京市国资委直属的投融资平台——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也持股5%。各发起人以股权、实物资产或者现金出资,净资产达到100亿元以上,折合为股本50亿元。
资产内容方面,北汽股份公司囊括北汽旗下主要的乘用车优质资产,包括北京现代中方股权资产、北汽有限、北汽乘用车事业部、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北汽新能源事业部、北汽动力总成事业部等。股份公司成立后,包括北京奔驰的中方股权等优质资产也将陆续注入。
据悉,北汽股份公司在组建过程中,得到了各发起人的积极支持。对此,北汽股份公司总经理韩永贵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各发起人原来与北汽控股已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过去的合作中已获得了很丰厚的回报;其次,各发起人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对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均十分看好;第三,北汽股份公司的组建也符合了北京市政府发展高端制造业、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并获得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国资中心作为新的股东加入,即是政府支持的重要体现。
5、北汽新能源公司上市了吗?
4月27日,北汽新能源重组ST前锋股份(600733 )顺利过会,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成为中国第一家即将上市的新能源整车企业。这也印证了日前北京车展上北汽方面释放关于“上市”话题的信息。
“目前,股本方案包括上市方案已经完成并且通过。目前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近期应该很快会有消息出来。”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补充道。据了解,北汽新能源上市的规划可追溯到2014年。当时,北汽股份在港交所上市,但外界发现新能源车业务被剥离出北汽股份。
此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不同场合表示北汽新能源会单独上市。 但是,由于北汽新能源2015年净利润亏损1.84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1.08亿元,因此,根据A股上市公司需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的规定,北汽新能源需要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盈利,最早于2019年才能登陆A股。这恐怕不符合北汽新能源的时间规划。因此,在2017年北汽新能源超预期完成B轮超110亿元融资之后,便传出北汽新能源将通过借壳加速推进上市计划的消息。
随着北汽集团在2017年12月入主SST前锋,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之路正式开启。自2017年12月26日前锋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后,前锋的股改进程即开始迅速推进,相关股改及重组方案于2018年1月22日发布并于2月12日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2月底证监会受理该方案,至重组委审核通过,历时仅四个月,体现了各方对整体方案的高度一致认可。
今年年初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蓝谷”交出了一份成绩单:103199辆。虽然并没有达到17万辆,但是依然足够亮眼,毕竟2017年对于新能源来说哦,整个大环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而且这也是北汽新能源连续第五年称霸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在国际市场仅次于特斯拉。
北汽新能源亮相资本市场已近在眼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中的标志性行业,以及国家对汽车产业转型的战略层面规划,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初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更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北汽新能源作为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共同成长的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后将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继续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成长空间巨大。
内容来源:凤凰网汽车
6、北汽新能源发布下一个10年战略是什么?
1月15日,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现场,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为北汽的下一个十年定下基调,发布了北汽新能源下一个10年战略,即1个目标、2大路径、3大举措以及4大体系:
1个目标为坚持“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
2大路径为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以及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3大举措包含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以及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
4大体系上,一是,北汽新能源计划全面布局,形成涵盖锂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的“三位一体”能源驱动系统;二是基于5G/6G构建采集、通信、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车-路-云大数据管理中心;三是线上线下、体验交付一体化的无缝隙全新营销网络体系;四是建成车与车、车与能源网互通互联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这个10年战略还是相当宏伟也是很落地的,基于体系,工厂和产品都有非常清晰的论述。北汽新能源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也算是成功转型了,毕竟在燃油车领域,销量一直不见起色的北汽集团,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北汽新能源这几年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两款车型上。前几年,通过微型纯电动汽车-北汽EC系列,成功入局纯电动汽车市场,该款车型也是常年蝉联纯电动汽车月销量冠军的宝座。后续,产品和品牌升级之后,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北汽EU系列开始发力,也基本可以实现月销破万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后续发布了ARCFOX,也是想进军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决心。
小结
北汽新能源在纯电动汽车市场虽然没有特斯拉这么光鲜亮丽,也没有比亚迪的多点开花,但这几年的发展也算是稳扎稳打,未来十年战略,整体还是非常清晰和落地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北汽蓝谷董事、经理马仿列因个人原因辞职
买车网(Buycar.cn)获悉,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由于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马仿列已向北汽蓝谷董事会提出辞去董事、经理的申请,且不再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并获得批准。继任者相关信息尚未公布。
据北汽蓝谷董事会披露,马仿列今年已60岁,临近退休,加上长期高负荷运转和工作强度,近期身体健康状态不佳。出于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北汽蓝谷董事会同意了马仿列的辞职申请,并将以专家顾问身份留任。
资料显示,马仿列拥有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丰富经验。其于2014年初开始担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2017年开始马仿列担任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副部长,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打造了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体系;2019年2月,马仿列担任北汽蓝谷党委副书记、经理,通过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战略的制定,2019年北汽新能源连续第七年成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销量第一。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4月北汽新能源仅出售新车586辆,同比下降88.3%。1-4月,其累计销量为9586辆,同比下降64.1%。
根据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未来品牌将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并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超过50%,满足人们生活出行各种场景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北京现代中方常务副总刘宇或接替马仿列出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6月10日,EV视界获悉,北京现代中方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将调往北汽蓝谷(600733),即将接替马仿列出任北汽蓝谷董事、经理,以及北京新能源总经理等职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刘宇从2008年至今曾先后在北京现代、北汽自主品牌、北京汽车销售公司担任要职,2018年7月,时任北京汽车副总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采购中心主任的刘宇,接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务。
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33)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经理马仿列的书面辞职申请。马仿列因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北汽蓝谷经理、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九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马仿列将继续在北汽蓝谷其他岗位工作,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从治标到治本,破局“后补贴时代”,北汽新能源该如何应对?
2019年已过大半,车市截止目前还没有非常明显的起色,6月份的销量短暂回暖可以视作补贴末期“最后的疯狂”。面对被“提前透支”的市场和消费热情的减退,北汽也拿出了治标治本的解决方案。
7月22日,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落成启用仪式在北汽新能源总部(北汽蓝谷)举行,新能源试验中心集试验、研发、质量检测等功能于一体,能够保障北汽新能源整体的产品保持领先同级的技术和良好的竞争力。
跨界合作应对补贴退坡
在落成仪式上,北汽新能源试验室也与戴姆勒、华为、麦格纳、戴姆勒奔驰、宁德时代等14家全球优秀企业密切合作,为北汽新能源产品的质量和智能化保驾护航。企业范围涉猎三电系统、自动驾驶、底盘、传动、通信、半导体、材料、质检等等方面,将全方位对北汽新能源的未来起到助力作用。
正如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会上所言,“北汽新能源试验中心是聚力创新、面向新时代发展打造的一把利器,更是北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新作为。试验中心启用将很好的降低成本,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化解‘后补贴时代’的经营压力。”
对于车企来说,科技创新就是持续发展的源泉,能否在后补贴时代活下来,目前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转折点。截至目前,北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人员已经达到1500人的规模,研发投入也超过了53亿元,在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智能互联、三电等核心技术倾注了大量精力。
增强安全性交付消费者
当天,“E车汇”参观了试验室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可以涵盖三电系统的全部部件、部分车身低压零部件、智能网联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测试。此外,二期工程还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的二季度能够完工。
对于纯电车来说,三电系统的测试非常重要。在电机试验室中,电机可以进行高达20000转的极限测试,功率最高支持440kW,耐久性和性能都能得到体现;电池则支持最高550kW的放电功率,远高于250-350kw的行业一般水平,且严苛标准完全覆盖国标。据了解,奔驰在国产EQC上使用的电池PACK也需要在这个试验室进行极端工况的测试。
作为整车对安全性要求并列于车架强度的部件,精密和高强度的测试是保障安全的基础,除了常规的火烧、穿刺试验等项目,对电池系统的超负荷放电、充电同时结合极端的环境温度测试必不可少。在参观的测试场地中,电池包就在-30至50度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充放试验。
10、北汽新能源汽车厂商出什么事了
1.没有听说。2.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