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数字透析2019中国汽车销量喜与忧
受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行业,2019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汽车市场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连续两年销量下跌。
重要事件回顾: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
2019年1-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1-11月继续呈小幅收窄,比上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12月产销量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
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2.9%和14.7%。
汽车企业库存方面,2019年汽车企业年初库存为115.9万辆,年末库存减少7.7万辆,降至108.2万辆,同比下滑6.6%。
关注焦点:
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表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然而,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行业,受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承受了较大压力,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更是遭遇了从未出现过的连续两年销量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政策介入、消费者关注增加以及移动出行行业影响,未来汽车产业如何发展,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K线解析:
接下来,汽车K线将通过10个关键数据来刻画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情况和环境,并对2020年进行基础的研判。
一、-0.1%——2019年12月销量同比增幅
2019年12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65.8万辆,基本与2018年同期持平,同比微降0.1%,与11月相比,汽车销量延续了增长态势,环比增长8.2%,这让人看到整体汽车市场重拾增长的希望。
12月,双十二、圣诞节活动,以及部分地区车展,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因而销量表现继11月后继续保持了一定增长势头,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K线点评:有些企业低调藏销量,有些企业让经销商不好过。
二、-8.2%——2019中国汽车销量降幅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不过,从中汽协公布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2019年,汽车市场各月销量虽然仍呈现连续负增长,但下半年开始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累计增长率持续收窄。
不难发现,中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但总体压力依然较大。
K线点评:再创历史。
三、-4.3%——17家重点汽车企业2019年1-1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幅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达311175.8亿元,同比下滑5.3%,即减少1747.5亿元;营业收入达36301.8亿元,同比下滑4.3%,即减少1620.9亿元;利税总额达4735.7亿元,同比下滑16%,即减少901.2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1-11月,整个中国汽车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滑9.1%。
K线点评:经营压力大,营收反应最大。
四、-9.6%——乘用车销量增长率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4和1.2个百分点。
汽车K线从中汽协公布的2006-2019年乘用车销量及增长率趋势图中发现,2019年乘用车销量增长率已经跌至2006年以来的谷底,进一步反应出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面临的压力。
K线点评:乘用车该好好减肥增肌。
五、-10.7%——轿车拖乘用车后腿
2019年,轿车累计销量达1030.8万辆,较2018年同期减少123.4万辆,同比下滑10.7%,高于中国汽车整体销量降幅2.5个百分点和乘用车销量降幅1.1个百分点。
尽管轿车销量拉低了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和乘用车销量,但其依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车型,分别占比汽车总销量的40%,乘用车销量的48%。因此,轿车市场依旧是汽车厂商必争之地。
然而,中国自主品牌在轿车方面一直表现不佳,在中国轿车销量前十排名中,除吉利帝豪外,其余车型均为外资品牌车型。
显然,在轿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仍需努力。
K线点评:总量下降,但是强者恒强。
六、-6.3%——SUV销量增长率
2019年,SUV累计销量达935.3万辆,较2018年同期减少62.7万辆,同比下滑6.3%,低于中国汽车整体销量降幅1.9个百分点和乘用车销量降幅3.3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尽管SUV销量也出现下滑,但在轿车、SUV、MPV三大类型中的表现仍较为突出,且其市场占比已与轿车旗鼓相当,分别占比汽车总销量的36.3%,乘用车销量的43.6%。
不过,随着外资品牌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愈加丰富,曾靠SUV红利成长起来的车企,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这也反映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质的提升,但在品牌力和产品力上,仍然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尤其是品牌影响力的建立,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年,SUV销量增长主要是因为德系车型SUV销量增长。
K线点评:中国品牌最受伤。
七、13.2万——2019乘用车库存减少数量
得益于汽车厂商对汽车市场的清醒认知,在春节传统销售旺季,车企并未盲目增加产能,因此,库存情况也有所改善。
其中,乘用车库存由年初的91.5万辆降至年末的78.3万辆,同比下滑14.4%,即库存减少13.2万辆。
库存的减少,对汽车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资源的损耗运用,同时也避免企业向经销商转嫁压力,有效减少经销商压力。对上市车企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
K线点评:希望经销商也能感觉挺好。
八、-4%——2019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这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仍尚未成熟,对补贴依赖较大。
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技术先进性、可靠性、耐久性等重要指标上,没有达到消费者要求。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长期依赖政策扶持,让国家花钱买单,而是让消费者接受,主动交易消费。因此,新能源车企应该做的,是在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上苦下功夫,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而从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想要产销量上去,突破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完善商业化普及确为重中之重。
K线点评:靠补贴,好不了。潮水褪去,发现大家都在裸泳。
九、39.2%——2019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
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滑15.8%,市场份额为39.2%,同比下滑2.9%。这也是除了2014年以来的38.4%后,中国乘用车品牌销量市占率的最低值。
根据数据,中国品牌轿车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滑15.2%,市场份额为19.9%,同比下降1.1%;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市场份额为52.6%,同比下滑5.4%;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市场份额为75.3%,同比下降1.3%。不难发现,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滑主要是因为SUV销量减少所致。
与此同时,德系、日系车型市场份额分别增长2.8%和2.5%至24.2%和21.3%,美系、韩系、法系车型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为8.9%、4.7%和0.6%。
因此,乘用车销量的下滑,实际上是中国自主品牌车型以及包括美系、韩系、法系车型销量的大幅下滑,与之相反,德系和日系车型表现不仅是坚挺,而是以高歌猛进的势头抢占包括中国自主品牌在内的市场份额。
K线点评:中国汽车品牌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十、90.4%——TOP?10汽车集团占汽车销售总量比重
1-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329.4万辆,同比下降6.7%,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
不过,受汽车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尽管汽车销量向头部车企集中,但头部车企销量表现也难言乐观。
数据显示,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除一汽集团、长城汽车、华晨集团和奇瑞销量同比出现增长之外,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等6家企业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令人担忧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将对汽车产销规模较小的企业构成生存威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例如,众泰汽车2019年销量仅为15.3万辆,较2018年减少10.2万辆,同比下滑40.1%,面临着较大的生存风险。
此外,虽然2019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降幅继续保持收窄态势,但市场总体回升缓慢,消费信心仍不足。2020年,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市场或难有较大改善。这也将对上市车企、经销商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持续考验。
不过,随着企业与消费者对网联化以及移动出行的关注,也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K线点评:中国汽车品牌,最后能有10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10月乘用车销量199.2万辆 乘联会:实现连续4月高增长
中国网汽车11月11日讯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2020年10月份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199.2万辆,环比9月份的191.3万辆,增长了4.1%,同比去年同期的184.4万辆,增长了8.0%。
乘联会表示:今年中秋后移到10月份,10月环比9月的零售增长4.1%,这相对历年的平均环比增速2%较高,主要也是各地促消费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10月前四周车市保持较强的增长气氛。
整体销量走势:保持行业稳步回暖态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我国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9.2万辆,同比去年10月增长了8.0%,实现了连续4个月8%左右的高位增速。乘联会表示:今年1-10月的零售累计增速-10.2%,较1-9月累计增速-12.5提升2个百分点,体现行业的稳步回暖态势。
此外,乘联会分析称: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7-10月增速保持强势态势。这首先是宏观经济和出口市场超预期的回暖,尤其是欧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出口表现较强,稳住了消费信心。其次是去年部分地区7月国六实施后导致的车市低基数的特殊因素促进。第三是新能源车零售的翻倍回暖态势明显,推动着车市走强。
豪华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0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了30%,环比9月下降了6%,但仍保持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表示: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但10月供给不足导致宝马奔驰等生产低于零售较多,暂时抑制了零售的增长。
自主品牌方面,10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了6%,环比9月增长了14%,市场份额37.9%,较同期份额下降了0.3%。乘联会表示:本月国有自主表现超强,红旗、长安、奇瑞等品牌同比高速增长。
此外,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0月份的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也出现增长,同比涨幅6%,但环比9月仅增长1%;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3.9%,高于德系的23.7%;美系品牌持续走强,份额达到9.6%,同比份额增加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根据乘联会统计,今年年1-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492.0万辆,累计零售同比下降10.2%,今年累计净销量同比减少了169万辆,约占去年零售总量8个百分点。乘联会对此分析称:今年零售下降主要是受到春节偏早和疫情因素对一季度影响208万辆,二季度零售同比损失只有17万辆,三季度增量38万辆。10月增量15万辆,因此预计全年减量在140万辆以内,年度负增长在7%左右。
新能源汽车: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
新能源汽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10月份批发销量突破了14.4万辆,同比增长了119.8%,环比9月增长15.9%。其中插电混动销量2.3万辆,同比增长58.6%,纯电动的批发销量12.1万辆,同比增长137.2%。
乘联会总结到: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29711辆、比亚迪22395辆、上汽乘用车12785辆、特斯拉中国12143辆。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较为优秀。长城汽车、广汽新能源等也高速增长,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
纯电动中A00级占比42%、B级占比21%,车型级别在目前新能源销量规模下的进一步分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能源车企在适应分级城市需求下的多样化努力。
分车型类别销量走势:10月份MPV同比持续下滑10.1%
从车型类别销量来看,2020年10月份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94.8万辆、93.7万辆、10.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轿车增长了8.8%,SUV增长9.8%,MPV下滑了10.1%。与今年9月份的销量相比,轿车环比增长2.0%,SUV环比增长了6.7%,MPV环比增长了0.2%。
各厂商销量走势:一汽丰田跌出前十位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厂商10月销量排行,前五位分别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销量分别为21.1万辆、14.9万辆、14.8万辆、12.9万辆和12.4万辆。从排名顺序可以看到,东风日产再次被吉利汽车赶超,本月滑落第五位。
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为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从排名中看到,上汽通用五菱挤入前十位,排名第八,一汽丰田则从上月的第八位滑落出了前十。
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对于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乘联会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平稳,经济持续回暖,居民消费信心和购买力恢复,因此对车市回暖持续较强。但在疫情影响下,今年新品上市节奏则将延续到三季度。
此外,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且基本在12月到期,随着时间临近,乘联会预测消费者购车抢政策末班车的效应将更明显。
与此同时,乘联会强调:11月份我国进入了乘用车市的冬季旺销期,其核心推动力是中低价位的自主品牌的持续年末增量。而今年的自主品牌分化较为严重,部分自主品牌渠道艰难,秋冬季增量的效果减弱,自主品牌利润指标的完成恐将面临更艰难的局面。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乘联会表示:伴随着北京增加放号2万张和上海的恐慌抢购新能源势头较猛,加之企业对新能源产销数量仍有很强的追求,预计年末两个月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将环比持续高增长。从上汽大众ID.4X的开箱发布的高关注度,可见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下放手一搏的决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吉利汽车1月销量11.2万辆,终端销量市占率创新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了2020年1月销量数据。1月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1.2万辆,其中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销量4762辆,出口量累计2265辆。
吉利汽车表示,虽然受到1月份春节长假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吉利汽车依旧展现出足够的抗压能力。经销商的终端销量显著增长,本月市占率创下历史新高。从产品类型来看,1月份,吉利汽车的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型的销量均突破万辆。具体来看,SUV产品1月销量为6.88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轿车1月销量为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
领克品牌方面,1月领克汽车累计销量为9008辆。截至1月底,领克汽车投放市场两年来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25.7万辆。据吉利汽车表示,2020年下半年,领克汽车将正式进军欧洲,迈出品牌全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某汽车销售公司去年的销售量是2.6万辆今年比去年增长了三成这两年的销售是多少万辆?
解:设今年的销售量是x万辆,
2.6×(1+30%)=x
x=2.6×(1+0.3)
x=2.6×1.3
x=3.38
这两年的销售量=2.6+x=2.6+3.38=5.98万辆
答:这两年的销售量是5.98万辆。
5、工信部部长苗圩:4月国内汽车销售量207万辆,同比增长4.4%
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通信业稳定发展的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苗圩表示,汽车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它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广、全球化程度也很高,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在抓好防疫特别是医疗物资保供的同时,也着力从三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从整体来看,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
一是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我们重点监测并帮助15家整车汽车和52个关键零部件企业同步复工复产,涉及到26个省市、130多家企业。与地方密切协同,打通了物资和人员返岗运送这两条线。聚焦企业的生产保供、产品审查、资金需求这三个重点,帮助协调解决了各类实际问题。经过各方共同努力,4月份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210.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这是21个月以来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
二是行业管理方便企业出实招。我部及时调整了工作程序,比如对企业申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简化了一些手续,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我检测并提交报告的情况下代替第三方的重复检测。对于一些仅仅是整车参数的扩展变更,可容缺受理、采用先办后补检测报告的办法。
三是促进供需对接,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建立了产业链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从3月10日平台上线到现在,平台的点击量超过了2.9万多次,7家整车企业反映23个零部件配套需求的问题全部得到了协调解决。为了化解国际疫情影响带来的进口零部件断供的风险,我们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国际采购当中所遇到的运输问题、运费上涨问题、报关周期过长等问题。今年2月份以来,我们还积极地研究提出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在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部门相继出台了调整国六排放的实施时间,比如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比如加快老旧柴油车的淘汰报废更新,比如畅通二手车的流通交易,比如用好汽车消费金融等政策措施。在地方政府层面,目前已经有广东、上海、北京等10多个省市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销量实现止跌回升,4月份销售量达到了207万辆,同比增长4.4%。
6、力压雷克萨斯!红旗销量连续三月破2万辆,跻身二线头部豪华品牌
谁也不曾想到,红旗品牌会成为今年增速最快的豪华品牌之一。
经历了年初的艰难时刻之后,红旗品牌在2020年加速驶入快车道,5月之后销量就一路冲高。根据红旗官方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0月红旗品牌月销量达到23000辆,同比增长93%,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月销超2万辆的成绩。今年1-10月,红旗品牌累计销量已达153000辆,同比增长103%。今年年初,红旗品牌曾定下2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目前已完成年销量目标的76.5%。如果继续保持当下的销售势头,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仅需达成4.7万辆的销量成绩,红旗品牌即可实现年度销量目标。
2019年,红旗品牌销量达到10万辆,同比增长200%;随即在2020年1月举办的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红旗品牌提出了2020年20万辆的销售目标,这等于在2019年的销量基础上实现销量翻番。当初看似难以达成的目标,没想到或将成为现实。
红旗品牌在今年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 红旗HS5和H5两款车型的持续热销。根据9月的销量数据显示,红旗HS5的月销成绩为10186辆,占据品牌月销总份额的47.34%;1-9月累计销量达68646辆,连续两月月销过万辆,成为品牌销量增长的最大助推器。
红旗品牌另外一大主销车型是H5。其9月销量成绩为7399辆,占品牌月销总份额的34.39%。1-9月累计销量44067辆,为红旗品牌的提供了稳定的销量输出。售价方面,红旗H5的指导价为14.58-19.08万元,红旗HS5的指导价为18.38-24.98万元,由此可见红旗品牌的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15-25万元区间,这一区间的竞品多为普通合资品牌的中级轿车或者中型SUV。
不过,随着今年8月23日红旗H9的正式,红旗品牌终于向上迈进一步,也同时收获了今年最大的惊喜。
作为一款定位C级的豪华轿车,红旗H9售价区间为30.98-53.98万元。在这个价位,红旗H9所面临的是奔驰E级、宝马5系以及奥迪A6L这个三大德系传统豪强的围堵。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月余,红旗H9便在9月取得了2501辆的销量成绩,占据品牌月销总份额的11.62%。红旗H9已经将国产豪华C级轿车带到了一个新高度。随着产能的提升,红旗H9的销量会继续增长。
目前,红旗品牌在销的车型有六款,包括:H5、HS5、H7、HS7、E-HS3以及H9;其中H5、H7、H9为轿车,HS5、HS7为SUV,E-HS3为纯电动车。从2019年销量突破10万辆,到2020年销量继续增长,红旗品牌最大的增长力其实是来自于产品设计的驱动、品牌形象的转变以及销售渠道的重构。
红旗HS5和红旗H9就是红旗品牌产品设计驱动销量增长的成果。过去,红旗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中国第一豪华品牌”、“公务用车”等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些遥不可及。同时,在产品设计上,红旗的车型也一直难以满足主流市场的审美。
随着红旗品牌对于年轻设计师团队的启用以及产品设计朝年轻、运动化转向,HS5、H9都带给了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气中不失时尚感,红旗品牌开始确立自身的品牌新形象。同时,在品牌情怀的影响下,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愿意选择红旗品牌。
于是可以看到,在销量上,红旗品牌正逐步挤入二线豪华品牌头部阵营。如果以9月的销量数据作为参考,红旗品牌9月销量达21500辆。凯迪拉克9月销量为26000辆,雷克萨斯9月销量20090辆。红旗品牌在月销成绩上已超越雷克萨斯仅稍落后于凯迪拉克。在10月继续获得增长的情况下,红旗应该能继续保持对雷克萨斯的压制。
10月末,红旗品牌又再度公布了未来10年的产品规划。红旗将继续扩充品牌产品线,在继续丰富H系产品的同时,还将量产推出红旗品牌首款超跑——S9;以及加速推出更多新能源车产品。
作为红旗品牌最新的产品之一,定位大型纯电SUV的红旗E-HS9已经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开启预售,预售价区间为55.00-75.00万元。E-HS9被坊间称为中国版“库里南”。
随着红旗品牌的销量大涨,红旗品牌的销量目标也在今年进行了修改。新目标计划将原定2022年40万辆的销量提升至50-60万辆,2025年调高至70-80万辆,2030年的目标则还在制定当中。
?(文:Louis9、何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上海 新能源车牌上海的2万张新能源车牌还有多少??发完后新能源车的车牌会怎么算?
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有17000张属于国产品牌,3000张属于进口车型,如特斯拉等。国产的纯电动车型销量不是很理想,估计牌照用量较少。本人最近从浦东高瞻新能源汽车那里了解到,在今年年初刚闯入上海的比亚迪秦销量节节攀升,预定相当火爆,免费沪牌有很大一部分投入该车型。销售人员表示如果要沪牌要赶紧定车。以上只是本人了解到的。
8、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即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整体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明显,增幅成功为正。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会所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 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 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 ES6交付1493辆, 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上汽大众2019年销售2,001,777辆,连续四年全年销量破200万辆
日前,上汽大众公布了2019年全年销售情况,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势头。2019年上汽大众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大众品牌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全年销售172.3万辆,领先第二名单一品牌超34万辆。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
具体车型方面,朗逸家族和全新一代帕萨特在竞争最激烈的A级和B级轿车市场实现逆势增长。2019年,朗逸家族累计销售53.3万辆,同比增长5.8%,卫冕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第一。焕新升级后的全新一代帕萨特延续出色口碑,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19.6%,全年销售21.4万辆,巩固在中高级车市的标杆地位。
SUV市场,上汽大众全年销售64.5万辆,逆势增长19.1%,成就国内最畅销的合资SUV产品阵容。“途”字辈在各细分市场均有出色表现:途观品牌全年销售22.9万辆,领跑合资SUV市场;途昂双子星全年销售8.4万辆,蝉联大型SUV市场第一;途岳上市一年多以来,以单月销量破万的成绩彰显SUV最佳新秀的魅力,全年销售13.8万辆;首款德系精品城市SUV T-Cross途铠,上市8个月实现销售6.3万辆。此外,柯米克家族全年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1.8%;柯珞克全年销售3.8万辆,同比增长22.4%;柯迪亚克家族全年销售4万辆,五座、七座版本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保持主力车型竞争力的同时,新能源市场,上汽大众基于“混动+纯电”组合,推出后迅速占领合资新能源市场销量榜首。途观L插电混合动力版和帕萨特插电混合动力版累计销售3.2万辆,领跑合资PHEV市场。随着首款量产纯电产品朗逸纯电上市、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首辆ID.车下线,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入快车道。
在新产品规划上,202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大型豪华商务MPV Viloran,与辉昂、途昂一起征战高端化市场;途观新车型、全新辉昂、全新昕锐、全新昕动、途岳的纯电车型等新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而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工厂将正式投产,首款ID.产品也将亮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10月新能源销量排名:“新一哥”再次挤下特斯拉 月销量超2万辆
都说传统车市“金九银十”,今年新能源车的“银十”可不一般哦!成色十足。怎么说?
速看E哥简报~
第一名!宏光MINI
五菱宏光MINI“人气王”又一次被证实,10月销量再次迎来新高,达到20631台,足足比9月高6136台,再次锁定销冠位置!毕竟能红遍年轻人潮流文化圈的可不是吃素的!(字幕:可别说,这个新能源汽车销量王的位置有可能就被我稳坐了!)
第二名:特斯拉model 3
10月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以为会重登冠军宝座,哪知销量还是一万出头的水平,“绝招”毫无用处?如果要想完成15万辆的年交付量,那接下来2个月的压力大喽!(字幕:失算失算!是看透了我还可以降再低是吧??我会让你们如愿的!)
第三名:欧拉R1
瞄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黑猫”10月6269台成绩亮眼,相比去年10月大涨287.5%,和9月一样坐定季军位置,接下来欧拉将丰富产品市场,将有欧拉好猫上市,提升欧拉品牌新能源市场占有率~(字幕:等着吧!以后就是“众喵”一起冲刺销量榜~)
第四名:比亚迪汉EV
比亚迪的主力车型汉EV10月销量5055台,自7月上市以来全国各地的订单量和交付量不断攀升,有刀片电池护体,后面销量还可能“飙升”~(字幕:谁说我是订单积压才有这销量的?)
第五名:奇瑞eQ
纯电里的“常青树”,继“金九”后“银十”攻势更加劲猛,销量4745台,不错不错,每月销量都在攀升!(字幕:羞羞,请期待我后续的表现~)
第六位:埃安(Aion S)
10月销量4630台,相比9月销量上涨了些,但是排名靠后了!凭借销量“稳扎稳打”在销量榜前排待了很久,虽没冲击榜首的实力,但却有自己一定的小优势,小日子也过得不错。(字幕:嗯,这个实力是指我是网约车首选??)
第七位: 比亚迪唐DM
唐DM10月相比9月回归榜单进步了不少,以3718台的销量迈步前进,作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2.0T涡轮机和电动机给了唐DM热销的实力,相信未来这款车在细分市场上,还会有不错的表现。(字幕:稳步向前最要紧,我可不要再次跌落了!呜呜)
第八位:理想ONE
理想ONE10月销量3692台,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实在牛!同时,10月新增订单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从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后续还是很有看头的!(字幕:打破续航焦虑选我肯定没错~)
第九位:全新秦EV
全新比亚迪秦EV排名第九,10月销量达到了3526辆,和第八名的理想ONE差距不大,入门级车型12.99万元,性价比还算不错!续航里程超过了400公里,日常出行还是妥妥的。(字幕:我就没有其他优点了吗??)
第十位:科莱威CLEVER
科莱威以3054台的销量排名第十位,乍一看还以为是哪个低速电动车厂推出的老年代步车呢,原来人家来自大名鼎鼎的上汽荣威,和宏光MINI EV一样,也是个微型电动车,补贴后售价4.6万,比宏光MINI EV略贵,不过续航也更长,能达到302km。(字幕:谁说我销量上升和上海限行令有关的??我可是凭实力的~)
都说“金九银十”,按照10月成绩来看,这“银的成色”还是蛮足的!
整体看下来都是熟悉的名字偏多,但细究不难发现,它们可以被分成三个风格:自带气场型、专打痛点型,和稳扎稳打型,但不管是哪个型,上榜的都是有其“亮点”,能稳稳待在榜单上的更是有不可取代的“核心”,你说是不?
我们期待下11月有哪些“好汉”上榜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