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9年量产新能源汽车

2019年量产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11-18 01:12:41

1、哪吒U量产透明A柱 奇瑞S61鸿蒙车联网 3月上市新能源车型前瞻

阳春3月,万物生长。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大多数行业也都已经开始复工复产了。车市也正在逐步回暖,各大车企自然也不会错过3月这个好时节,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将在3月上市的新能源车型吧!

哪吒U

上市时间:3月下旬

新车看点:首款量产透明A柱

哪吒U是哪吒品牌旗下全新纯电动紧凑型SUV,另外,新车还将成为首款搭载量产透明A柱的车型。新车已经在2019广州车展上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区间15万-21万元。

在外观方面,新车有着极其夸张的设计,车头贯穿式的灯带将两个尺寸巨大的“Y”字形前灯组相连接起来。封闭式中网还有点阵式的装饰,不再单调乏味。车身侧面,前低后高的腰线设计,让车辆形成一个俯冲的姿态。D柱较大的倾斜角度,营造出几分溜背的效果。另外,新车还采用双色车身及悬浮式车顶设计。

车尾方面,新车采用多线条的设计理念,层次感分明,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尾灯同前大灯一样采用了贯穿式设计,点亮效果也是十分抢眼。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530/1860/1628mm,轴距2770mm,定位一款纯电动紧凑型SUV。

内饰方面,双色的中控布局平直且简约,中央空调出风口藏于中控台下方。并且还采用当下较为流行的双联屏和空调触摸屏组成的三屏设计。中控台上的“小电视”为“小YOU智能机器人”,具有智能语音交互、家居互联、生物识别等功能。在两个A柱上还有屏幕,该屏幕通过合众AR-View系统,从车门上的摄像头获取外部实时影像并投射到这块OLED柔性屏幕上,从而实现A柱的透明化,减小视线盲区。

动力部分,新车将提供两驱和四驱车型,前驱车型由前置单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最大功率204马力,峰值扭矩310牛·米;四驱车型由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综合功率达367马力,峰值扭矩615牛·米,NED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500公里。

上汽荣威科莱威

上市时间:3月

新车看点:小巧玲珑,代步神器

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辆莱威CLEVER采用了两门两座的布局,外观方面,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符合时下新能源车型的设计趋势,前包围采用对称型设计显得规整,两侧的圆形大灯显得有些可爱。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3140/1648/1521毫米,轴距为2000毫米,整体车辆体积较小。整体采用弧线线条设计加上小巧的车身给人一种灵动感。除此之外,在车标上我们发现这辆莱威CLEVER并未采用荣威LOGO,而是直接采用了“CLEVER”英文标识。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最大功率37千瓦的电机。三元锂离子电池组容量为26千瓦时,NEDC续航里程为260公里。此外其车载充电机功率为6.6千瓦,慢充5小时即可充满电量。

广汽传祺GS4 PHEV

上市时间:3月

新车看点:纯电续航提升

传祺GS4 PHEV在2019广州车展上已经正式发布了,最快将在2020年一季度上市销售。新车整体上与燃油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采用家族式的凌云翼3.0设计语言,看上去要感觉更加精致。车身尺寸分别为4545/1856/1700(1691)mm,轴距为2680mm,定位紧凑型SUV。

内饰上的挡把造型,采用了一个更加小巧的设计。同时挡把后方还增加了EV驾驶模式等功能按钮。动力部分,新车采用了1.5T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其中燃油机的最大功率为150马力,申报油耗为1.3L/100km。在纯电模式下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提高到了61公里。

奇瑞新能源S61

上市时间:3月

新车看点:搭载华为鸿蒙车联网系统

从外观来看,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与奇瑞新能源现有的产品矩阵外观差别较大。新车采用了分体式前大灯组,灯组内部为矩阵式布局,车灯之间由一根镀铬饰条贯穿,前包围两侧雾灯区域造型也极为个性。同时,新车还采用了封闭式的格栅设计,并换装了全新样的的LOGO,有着不错的辨识效果。

新车尾部较为简洁,贯穿式灯组视觉效果十分出色,同时奇瑞品牌的英文标识“CHERY”保持了一定的辨识度。此外,新车尾部也增加了下护板,和车身前脸形成呼应。

在智能化方面,S61还将搭载鸿蒙车载智能网联系统,包括AI语音声控、多屏互动、空气净化等配置。新车还将拥有人脸识别、智云管家2.0、智能手环、OTA、ADAS+辅助驾驶、5G-V2X等技术。动力方面,新车提供两种不同动力,最大功率分别为120千瓦和130千瓦的驱动电机。

写在最后

随着这几款新车的上市,对于刚刚把一年的新能源指标全部放出的北京地区来说,无疑又多出了新的选择。所以对于手握指标的消费者来说,不管你是仅仅为了“占号”、“买菜”还是“代步”等等,这些新车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如何看待恒大新能源汽车量产下线?

在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就有关注新能源汽车。因为这在未来绝对是一个趋势。国家也大力推崇新能源。从2018年6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很多新能源汽车面试。卖的最火的应该就是特斯拉系列。我们需要承认特斯拉汽车无论是外观,性能都非常的优秀。

这也成为了新兴事物的一个代表,紧接着比亚迪公司出厂了很多系列新能源汽车。但是价格都比较昂贵,所以我一直关注着恒大新能源。那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点应该就是价格便宜,我想在车企老总的眼中,新能源汽车其实非常简单,它和电动车的构造相同。而且稍加改动就能卖十几二十万的价格。所以也有很多车企转型来做新能源。

但是2019年年初的时候,有很多新能源汽车出现了问题,首先就是特斯拉。是啦,公司招回了很多问题车型,我们需要承认新能源汽车有很多地方住的还不够完善。第一点就是续航能,官方通用500km续航,但实际只能跑到400km,如果赶上了路面比较,难走,而且汽车的载重量比较大。公里数会下降许多。用到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公里数还会下降。

汽车在路上没有了电量之后续航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也是恒大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最大原因,因为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所以新生的事物当然大家容易接受,但周围企业一定要做到完善,否则就属于捡起石头砸自己的手。

3、纯电轿跑BMW i4:最大功率390kW,零百加速4秒,2021年量产?

3月3日,宝马旗下的首款纯电动四门轿跑BMW i4概念车在宝马集团总部慕尼黑完成了全球首发,为宝马打开了电动纯粹驾驶乐趣的新纪元。

BWM i4概念车的发布,不仅预示着宝马向纯电动车领域迈进了一大步,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所言:“我们相信客户‘选择的权利’,电动出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未来几年内会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而这些“新能源车型”中除了这台BWM i4,还有BMW iNEXT、BMW iX3等纯电动车和BWM X1、BWM X2、BWM 3系旅行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当然这些车型当中,最让人期待,也最硬核的无疑是这台BWM i4概念车型,因为它除了外观、内饰方面设计出众外,更在于它搭载了经过全新开发的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技术。

01

BMW i4概念车开创纯粹驾驶乐趣新纪元

BMW i4概念车是宝马目前重点推出的第一款中型高档纯电动四门轿跑车型,因此,无论外观、内饰还是性能方面都透露出浓浓的运动感。

外观上,BMW i4概念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明快、流畅的线条和紧致的车身表面勾勒出时尚的雕塑感,搭配颇具质感的“磨砂亮铜色”车漆,呈现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前脸部分,宝马标志性的双肾进气格珊采用了纯电动车标志性的封闭式设计,并被赋予了“容纳各种传感器的‘智能面板’”的新功能。格珊周围则增加了BMW i风格的蓝色装饰;尾部因为贴近地面,再加上细长的“L”形尾灯,给人一种宽大、运动的感觉。而强劲有力的后导流板不仅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效率,还让整车呈现出前低后高的低趴式蓄势待发的效果。一眼瞥过,就能瞧出这台车不是善茬儿。

内饰上,新车整体视觉效果简洁,而且展现出以驾驶席为中心的内部氛围。如以无反射玻璃材质制成的曲面显示屏,从驾驶席前方一直延伸到中控台上方,不仅使驾驶舱前部区域更加时尚,也让驾驶者读取或操作起来更方便。而且,这方显示屏特意采用汽车领域少见的无边框设计,凸显出一种高级质感。为了营造一种简洁的视觉效果,这台车几乎取消了中控台和地台所有的物理按键,包括自动空调系统也是通过屏幕触控操作,地台上的传统换挡杆以拨片式换挡按钮取代。

动力方面,BMW i4概念车将搭载宝马全新的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该技术包括电动机、电源装置、充电单元和高压动力电池等部分,其电动机最大功率可达390kW,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宝马的V8内燃机的动力。在这套动力的驱动下,零百公里加速仅需4秒,最高时速可超过200公里/时。据悉,该技术所搭载的电动机、电源装置、充电单元和高压动力电池,经过全新开发,让宝马集团在电力驱动系统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且,该技术将会成为宝马未来电动车的主要特征。

续航方面,BMW i4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是由宝马特别开发的,具有超薄的结构和优化的能量密度等特点,重量约550kg,能量约80kWh,因此续航可以达到目前并不多见的600公里。

虽然此次亮相的BMW i4概念车只是一台概念车,但据齐普策透露“这台车的整车设计已经非常接近量产车”,而且据说量产车即将于2021年在宝马集团所属的慕尼黑工厂生产。

02

5系、X5、i8、i3等助宝马开启“新能源车之年”

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宝马可以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在众多新能源车型中,宝马5系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稳居新能源车月销量排行榜前10,是豪华车细分市场唯一的存在。而且,宝马在2019年仅在中国市场就完成了5万台新能源车的交付,同比增长34.1%,在整体车市下行态势下,这足以说明宝马在新能源领域的综合实力。

2020年刚刚开始,宝马除了全球首发旗下首款纯电动四门轿跑BMW i4概念车外,还以4款新能源车型——新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全新一代BMW X5插电式混合动力、BMW i8极夜流星限量版和纯电动BMW i3快充畅行款率先上市,开启了“新能源车之年”。

全新上市的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进行了升级,不仅续航相较之前提升了42%,纯电状态下达到了95公里,且百公里油耗降低至1.5升。

全新一代BMW X5插电式混合动力搭载了全新的3.0升发动机和BMW电机,并整合了BMW eDrive电力驱动和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的技术优势,使百公里油耗降至2.2升,纯电续航提升至85公里。而且,新车还标配自适应双轴空气悬架,在提升驾驶操控与舒适性的同时,也让车辆展现更出色的运动性能。

作为宝马旗下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BMW i8自2014年上市以来就广受车迷关注。此次推出的BMW i8极夜流星限量版全球限量仅200台,通过运动性能的外观设计融合无框鸥翼式车门和出色的电动性能,进一步凸显了宝马的先锋设计理念。

BMW i3也是宝马旗下一款非常畅销的新能源车型,目前全球销量已突破16.5万辆,是全球豪华紧凑车型细分市场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此次上市的BMW i3快充畅行款配备了120Ah电池,续航可达340公里,并提供1年免费公共充电卡套装,为用户解决充电烦恼。

此外,今年还将上市纯电动车型BMW iX3,据说将在沈阳生产并出口到全球。至2020年底,宝马在我国的新能源车型阵容将达到6款,全面开启宝马“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全新发展阶段。

写在最后:宝马的造车实力毋庸置疑,而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宝马总给人一种发力“迟钝”的感觉。而今,宝马开始持续发力,一副王者归来的姿态,其它豪华品牌做好准备了吗?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比亚迪量产「刀片电池」,全新「汉」将首搭

原创/王成诚

主编/孟笑宇

在汽车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中,王传福是最不像车企当家人的,因为他总立足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和革新,而不局限于比亚迪取得的成绩和地位。

他曾流露出,「作为一个企业家,钱已经不是大问题了,更多地想的是,通过产业来报国」的肺腑之言。

许下过,「化石能源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用绿色的方法、绿色的技术,更要心怀绿色的梦想」。

也曾因为说出「在未来,代步只是智能汽车的1%,其余99%是大家正在想象」的话而登上头条。

毫无疑问,国内新能源市场能够取得如今的发展,除了政策的支持,也少不了王传福坚定不移的推动,他说过那些话,都成为了比亚迪的品牌愿景。

王传福发表演讲,安全是新能源汽车难题

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参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他表示,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车大国」迈向「电动车强国」的关键期,特别是未来3到5年极其关键。

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却暴露了一些安全问题。

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 2019年5~7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蔚来、特斯拉等车辆共96辆。

对此,王传福提出「要加强行业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涉及安全的动力电池,需要做得更谨慎一些。」

回顾锂电池的发展历程,手机电池、电脑电池也经历过这一阶段,之后随着行业安全标准制定,电池安全问题得到了缓解,品质得到了控制。

在我国,商用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标准。如果没有这套标准,公交电动化渗透到90%的时候,安全问题应该会频发。

但实际上,公交方面的安全事故可控性很高,着火事故非常少,产品很少受到质疑。公交大巴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非常好,安全性也高。

王传福建议,「乘用车参照商用车,建立一套更高的安全标准。只有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比亚迪量产「刀片电池」,全新「汉」将首搭

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一直把安全放在极度重要的位置,其研发「刀片电池」就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

刀片电池顾名思义是因为其形状长的像刀片,事实上它是比亚迪新一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过去由于能量密度低等原因,磷酸铁锂电池一度被三元锂电池取代。

但比亚迪是靠磷酸铁锂电池起家,并一直未放弃对该电池的研发,终于新一代刀片电池在300多项专利的加持下,不仅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设计和安全性也增加了。

前几天在刷屏网络的全新「汉」就将是首款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车型,新车将在6月正式上市,续航里程有望达到600公里,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

作为完善王朝家族系列矩阵的重磅车型,全新汉的到来早已让消费者翘首以盼,除了已经发布的全新龙颜设计和搭载刀片电池外,比亚迪最新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也将应用在新车之上。

可以说,「刀片电池」和全新「汉」将是比亚迪面对新能源市场的又一次革新,也是彰显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引领者内功的产品。

比亚迪能否开启新能源市场第二春?

众所周知,受补贴滑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关系生死存亡的竞争。

昨日,中汽协公布了全年的产销数据,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情况。

在这样的新形式下,洞悉新能源汽车发展难题,打造行业共同标准,并带来了相应的产品,将是新能源市场迎来第二春的必经之路。

而在王传福看来,「越是出现调整的时候,就越是技术创新的时候、越是企业变革的时候、越是苦练内功的时候。」

至今,亚迪已在全球申请专利2.8万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超过1.7万项。从电池、电机、电控到IGBT功率半导体,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在变革中,比亚迪推出还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开放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首次实现了汽车业态从封闭走向开放。

2019年,比亚迪在欧洲、拉美、南亚等地区斩获了当地最大规模的电动巴士订单。同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量22.95万辆,连续6年蝉联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冠。

2020年,站在新能源发展的的第二个「10年」,随着行业标准的建立,技术突破和创新,以及产品的推陈出新,在王传福和比亚迪等企业的推动下,新能源市场未尝不会重回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从EQA到EQS 奔驰未来纯电新车抢先看

易车原创 按照戴姆勒集团的规划,10年后,也就是到2030年时,梅赛德斯-奔驰品牌计划旗下纯电和PHEV插混车型将占据乘用车销量份额的50%以上。到2039年时,停止内燃机乘用车销售。

短短两句话,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所有车迷都会成为历史见证者。不仅是奔驰,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用实际行动表明,乘用车大规模电力驱动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

今天,从EQA到EQS,我们把目前已知的奔驰未来即将量产纯电动新车抢先看个遍。

早在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就曾展出过EQA概念车,当时它的造型更像一辆紧凑型轿车。不过在纯电动车和SUV大热的背景下,量产EQA最终定位为紧凑型SUV,它有望在年内亮相,2021年上市销售,未来它将成为奔驰EQ家族中尺寸最小的新能源汽车。

奔驰EQA概念车

外观方面,可以看出新车尺寸与GLA接近,但其细节设计与奔驰EQC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预告图还有所伪装,但从此前的多次报道中基本可以确定,新车将采用EQ家族的多条横幅装饰的封闭前格栅。头灯修长犀利,预计会采用L型日行灯造型。

奔驰EQA渲染图和路试谍照

动力方面,此前奔驰EQA概念车公布了一些核心数据,电动机的功率将会在268Ps左右,百公里加速预计在5s内,拥有60kWh电池组,续航大约在400km左右,直流快充功能可在10分钟内将它充至100km的续航。

5月中旬,有海外媒体曝光了一张奔驰EQB的渲染图,新车与奔驰GLB车型采用了相同的平台,都是基于MFA2平台打造,车辆的最大续航里程或将达到480km,新车预计将于2021年亮相。

新车与奔驰GLB车型采用了相同的平台,都是采用MFA2平台打造,而基于该平台的车型还有奔驰A级、奔驰B级以及奔驰CLA。不过GLB车型采用的是7座布局形式,但EQB由于要放置电池,因此很有可能取消7座布局。

动力方面,新车或将与EQA共享动力总成,并在前后轴上都配备电机,动力参数方面,车辆的最大功率预计可以达到268Ps左右,百公里加速预计在5s内,拥有60kWh电池组,续航大约在400km左右。

不久前,外媒发布了奔驰EQE纯电轿车渲染图,新车预计会在2022年初发布,续航里程在600km在700km之间,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S等纯电动车。

奔驰EQE渲染图

根据外媒透露的消息,奔驰EQE的车身长度大约是4.8米,介于奔驰C级和E级之间,它的大小也正好在Model 3和Model S之间。奔驰EQE将会来自专门生产电动车的EVA 2平台,内部代号是V295。

奔驰EQE将是对特斯拉Model S形成真正的威胁,EQE和EQS是奔驰目前正在推进的两款纯电动车产品。

6、新能源汽车以资金换技术 恒大健康:2021年量产后财务将改善

3月30日,恒大健康(HK.0708)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召开2019年全年业绩发布会。数据显示,恒大健康多项核心指标稳健增长,不过2019年正式进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当期录得33.1亿元净亏损。

业绩发布会现场

恒大健康管理层对此回应,新能源汽车业务出现亏损主要因为处于投入阶段。报告期内,公司资金主要投往基地建设、设备、研发、股权收购、材料及制造费用等方面,同时新车未量产交付,两者结合造成投入多、利润少的局面,但这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

据介绍,随着恒驰1亮相,恒驰全系列产品从2021年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届时公司财务数据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恒大健康管理层表示,公司前期通过资金投入,已快速完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缩短造车周期,实现“换道超车”。2020年3月3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和科尼赛克联手打造的顶级新能源超跑Gemera全球首发,对绝大多数仅仅成立一年的新能源车企来说,这是难以完成的目标,但恒大做到了,这说明恒大用资本换技术、用资本换时间的发展策略行之有效。

恒大与Koenigsegg合作首款超跑Gemera

分析认为,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回报周期长,拓展初期出现暂时性经营亏损亦属正常情况,目前全球的新能源车企也普遍亏损。但相信随着新车型的陆续投产及面市,恒大健康将实现扭亏为盈,并为业绩实现高增长提供强大助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恒大汽车发布恒驰车标 首款车型计划明年量产

财经网汽车讯 恒大汽车正式发布恒驰车标。

11月10日,恒大汽车公布恒驰品牌车标,应是借鉴了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品牌logo设计。

恒大汽车介绍,“最显著特征是一头咆哮的雄狮,这种设计风格,让人不禁想起法拉利的骏马、兰博基尼的斗牛、捷豹的美洲豹等”,诠释出“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的内涵。

2019年8月28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发布了恒驰品牌,这距离恒大进入造车领域不到两年。

恒大在2018年初,启动战略调整,透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迹象。同年2月,恒大注册成立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恒大智能汽车。9月,恒大入股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

2019年,恒大汽车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恒大陆续收购国能汽车、上海卡耐新能源等公司,在多地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等产研基地,与多家全球零部件公司合作,形成“生产+技术+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虽然恒大在日前转让其持有的广汇汽车全部股权,但自建销售渠道的计划,将补齐“销售”环节。

目前,恒大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主营业务。

恒大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的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更改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8月3日,恒大汽车首期产品亮相。

恒驰首期六款电动车型在上海、广州同时亮相,包括 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和恒驰6,覆盖从A到D级全级别,以及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乘用车型。

恒大汽车表示,首款车型计划明年上半年试生产,力争明年下半年量产。

恒大的目标是在3-5年内,汽车销售达到100万辆。到2025年,将恒大汽车打造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为实现这一目标,恒大汽车计划筹建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构建汽车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三大中心目前尚未正式落地。

对于恒大汽车的销量目标及计划,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鉴于恒大汽车量产车型尚未上市,还需要等待进一步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能量密度可达245Wh/kg 明年量产 蜂巢新能源发布两款无“钴”电芯

无钴电池是一项新的技术,也是整个锂电行业目前都在积极攻克的一项课题,指的是在现有高镍路线下,找到更为廉价且无能源风险的材料替代现有的钴元素,以达到现有三元锂电池同样的性能和稳定性。相比于传统的三元电池在成本上的降低,高能量密度的无钴电池不仅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降低电池衰减速度,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动力电池成本。
5月18日,蜂巢新能源在《无钴·芯未来》线上发布会上发布了两款全新的无“钴”电芯,电芯无钴化的关键有两个,其一是通过掺杂无未成对的电子自旋特定元素,从而减弱电子超交换的现象,降低Li/Ni元素的混排,进而提高电性能。其二是通过掺杂M-O键能大的元素,从而减缓晶体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变化,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蜂巢能源通过上述两项技术,最终实现了电芯无钴化。
据蜂巢新能源介绍,这两款无钴电池最快将于今年6月推向市场,其中第一款产品是基于590模组电芯而设计,其容量为115Ah,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45Wh/kg,预计投放时间在2021年6月;第二款产品为L6薄片无钴长电芯,其容量为226Ah,电池能量密度为240Wh/kg,预计可以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这两款电芯的发布,标志着无钴电池正式进入落地阶段,并可以实现最高达880公里的续航里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将量产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新能源汽车将量产
英文:New energy vehicles will be mass proction
量产
英文:MP(Mass Proction);

10、日本氢能车进入“量产阶段”,为什么我们的“弯道超车”超错方向了?

在大家还在纠结到底是电动车更好还是氢能车更好的时候,我们的隔壁"邻居"——日本,却用飞一般的速度将氢能车带到了"量产阶段"!

据报道,全球首款新能源电池车丰田MIRAI将在日本量产,售价折合人民币约46万元,这款车搭载的嘴和鑫部件"氢燃料电池"在日本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据介绍,它能把液态氢转化为电能,为新能源汽车供电,然后排除无污染物质的水,甚至可以达到饮用的标准。

走在"氢能源"的前列

进入2019年,相信大家对"氢能车"都不太陌生了。

因为在今年的两会上,氢燃料已经成为了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甚至在后来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上,也提及到氢燃料电池的发展或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相比起电动车而言,氢气"即充即走"的优势。与此同时,它还非常清洁,因为其燃烧的产物只有水,而不产生氮氧化物、硫化物或是粉尘颗粒,甚至连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都不会产生,所以一直以来氢燃料汽车都是人们追求的技术。

不过没想到的是,在国内逐渐重视起"氢能源"的同时,日本已经做得相当成熟了。

事实上,氢燃料汽车在之前早就被制造出来了,且拥有这项技术的车企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丰田的MIRAI(参数|图片)氢燃料电池动力车。对于这款氢燃料电池动力车,想必不少人都不陌生了,因为它早在2014年就正式在日本本土上市发售,其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500公里。而反观国内的2014年,当时大家还在为电动车如何快速发展而感到"烦恼"。所以说,日本在发展氢能源的"计划"上,无疑是走在前列的。

一切早有"预兆"

日本车企在发展氢能源上走在前列,也与国家的支持不无关系。

据统计,在日本国内,道路上行驶的氢能源汽车超过4000辆,而位于东京的一家加氢站介绍每天前来加氢的车辆不到10辆。最后通过了解才发现,加氢站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补贴,如果未来能实现自负盈亏,每天至少需要售出200kg的氢燃料,相当于60次家用轿车加氢。这与现在不到10辆的加氢相比,明显还需要大力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于氢能源的发展远不在此,它还致力于建立第一个"氢气社会"。比如说在此前,东京市计划在奥运会期间部署100辆氢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并希望在路上拥有40000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未来六年内将长期目标为20万辆此类汽车。

此外,在日本方面宣布丰田MIRAI将在日本量产之前,还发生了一件"美日欧"集团抱团的现象。据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欧洲委员会能源总局(ENER)和美国能源部(DOE)之间关于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合作的联合声明。三方将在未来通力合作研发、共享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很明显,氢能源已经逐渐被"接受"了。

曾经说的弯道超车,到头来是一场空?

目前日本在氢能源方面的付出比我们快、比我们多。而曾经大家坚定认为电动车可以带着国内车企"弯道超车"的理念,似乎也在发展改变。难道以前我们努力的方向,到头来都是错误的?

无疑,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都被认为是最接近未来汽车的形态。所以两者之间到底谁好谁坏,其实目前还说不清楚。毕竟对于新能源这个新兴的领域,大家都还没有彻底摸清它的底细,那这时候只有不断探索,不断验证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才是最适合的。

而现在看来,电动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趋势。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电动车占了绝大部分。显而易见,电动车的销量体量是如今的氢能源不能比的。而在车企上,电动车也明显更受欢迎。例如德国三大汽车巨头——大众集团、戴姆勒集团和宝马集团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将把重心投放在电动车上。对比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中国汽车也更倾向于电动化,而中国涌现的近百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基本上也都为纯电动车。

相对而言,氢燃料技术的未来更加艰难,不仅是因为其燃料电池车成本更高,推广难度更大,少数厂商在玩也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不过,若是真的能够突破氢能源的技术难度,那么氢能源无疑比电动车更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形态。可怕的是,如今我国还在起步阶段,而日本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甚至在2020年代初期,第二代丰田Mirai的续航里程有望从500km增长到700-750km。2025年之后,这个数字会增长至1000km。


与2019年量产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