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2020-11-19 01:47:23

1、DB34 T 5075-2017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技术标准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 S. 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2、新能源的车好处和坏处

新能源车的优势,具体要根据所在地来详细分析。

比如以上海为例:沪牌价格接近9万元,而且很难拍到。那么选择新能源车就是一个绕开沪牌限制的好办法。

另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特别是纯电动车,加速线性,思思顺滑,是传统汽车无法比拟的。

但是新能源车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技术不成熟,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依然无法满足特定使用需求。另外,新能源车的二手折旧率非常高,也就是说保值率很低。

3、磁性元件品牌跟充电桩新国标即将出台有什么关系吗?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在9月22日发布公告称,“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已经通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审查。”针对电动电动汽车的新国标《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预计也将于年底前出台。
目前,国内的充电基础设施都以2011年底发布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以及《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为准,除此之外,充电桩企业多根据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吴二伟便谈到目前充电桩都是由当地政府进行验收,所以基本都是以当地政府的标准及市场需求为主。
如今,新国标即将发布,但吴二伟认为新国标与CCS等国际标准并不会有太大区别,其核心在于将充电桩规范化,将不同车型充电接口统一,虽然在电压和功率方面会有差别,但理论上还是可在同一个充电桩使用。实际上,现在已有不少充电桩都可同时支持国内现有的标准、CCS及日本的CHAdeMO标准,在吴二伟看来,即使未来新国标会与国际标准走向统一,但对于国内充电桩企业来说,新国标是占绝对优势的。
此次充电国标除了对上述的充电插口进行统一之外,充电桩的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视,标准化后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在充电结束后自动断电、雨天绝缘、避免触电等方面做出突破,避免新能源车主在充电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危险。这一标准的出台势必会对磁性元件提出新的要求。吴二伟也提出了他的担心:“充电桩标准统一之后,可能会指定元器件的品牌,或者指定某一种成品,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我们的成本,对于开发商的要求也会更具体。”
为助力国内充电桩企业在新国标出台后抢得市场,应对新国标带来的技术挑战,大比特资讯将于10月30日在苏州在水一方酒店举办“第五届光伏逆变器暨汽车充电桩磁组件应用技术研讨会”,欢迎各企业报名参与。

不知道是否能够帮到您


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