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十年销量排名

新能源汽车十年销量排名

发布时间:2020-11-21 03:13:34

1、汽车新能源在未来十年的前景如何?

首先,新能源产业吸纳的巨大投资及其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成为拉动各国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新能源产业还可以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百其产业链较长,涉及产业较多。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而且对产业链上其他产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制造装备和技术服务等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亦能得到有效推动,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这种显著的技术扩散和经济乘数效应使新能源产业有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增长点。
最后,发展新能源产业还可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减少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有助度于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
因此,综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判断,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十年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在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消耗的情况下,必定要开发出新能源来不断替代

2、未来十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更是电池厂家的博弈(上)

2020年又是新的十年开始,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让开局之年带着的魔幻的味道。

但对于汽车圈来说,从不缺热闹。近日,马斯克发了一条推特:恭喜特斯拉团队制造出我们的第一百万辆车!——一辆红色的 Model Y。这条推特看似内容简短,配图简单,但却是电动车世界的又一个第一——第一个完全不做汽油车,还卖出去 100 万辆车的车企。

有人会说,一百万辆是很多吗,那么多车企销量早已超过这个数字啊,就以汽车世界当之无愧的市值一哥丰田为例,从 1950 年 4 月丰田汽车乐售公司成立算起,到 1962 年,只用了12年时间,丰田在日本+欧洲累计就销量突破 100 万辆。

而如今的特斯拉从 2008 年 开始生产常规批次 Roadster 到今天的量产一百万辆也不过是 12 年的时间,没啥好稀奇。

但是事实上,在经历漫长的摸索后,到2013 年,特斯拉的总销量也才 34851 台;但到了 2017 年 9 月,特斯拉的全球总销量超过了?250,000 辆;2018 年 2 月,特斯拉下线了第 300,000 辆车;短短 10 个月后,也就是 2018 年 12 月,特斯拉全球总销量达到了 500,000 辆。

更吓人的是从 50 万到 100 万,特斯拉只用了一年.....

随着销量迅猛增加,特斯拉正在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被挑战者。

强如大众,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辞——从超越特斯拉,变为努力尽可能地接近特斯拉。

日本日经 BP 在对还是去年的9月份生产Model 3 进行拆解后,更在报告中表示特斯拉的电子技术领先了传统汽车对手至少六年。日本汽车大厂工程师在看过特斯拉 FSD 系统也就是 HW 3.0 硬件系统后表示了震惊,因为这种技术他们做不出来。

2011年,库克带领苹果,用八年时间将苹果市值翻了五倍。

去年,特斯拉股价一度跌至180美金一股,马斯克却仅仅用了8个月,就将特斯拉市值翻了五倍

10年前,当苹果颠覆了整个手机行业、带来移动互联网之后,手机厂家已经认知到软件定义硬件,恐惧于成为了下一个诺基亚。小米、华为、OV也由此诞生。

今天,越来越多国家公布禁燃油车时间节点,特斯拉高速发展,一切标志着新能源大时代的舞台也已奏响。

 国内新能源汽车NO.1比亚迪2020年计划推出全新旗舰电动车汉系列,此外新技术刀片电池也赚足了眼球。

前不久,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项目计划融资145亿元。紧随其后的威马立下誓言,要做第一家盈利的新势力。小鹏则密集发布3款新车型,全面争夺市场。

就像学苹果的不止有国内的小米、OV、华为,还有老巨头三星一样,认可特斯拉电动化,纷纷开始转型的,还有传统巨无霸车企。

国外的通用的 200 亿美金、大众的 600 亿欧元,收购、并购、重组、弥补短板放大优点,大量的新品正在排队上市。

宝马2020年纯电动iX3将在中国沈阳投产,要求到2023年将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车型。

丰田即将与中国一汽在天津投资12亿美元建厂,产能达到每年20万辆电动汽车。

......

2020年后的十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十年。而马斯克那条量产一百万推特就是新时代的敲门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未来几年甚至十年,新能源汽车都是最好的

预计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85万人,缺口68万人。现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好。

4、未来十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更是电池厂家的博弈(下)

上一篇我们说马斯克那条百万辆量产推特来证明,下个十年是属于新能源汽车时代。而电池厂家之间的博弈也由一条微博说起。

近日,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微博发布“电动时代,你来不来”的英雄帖,此后数小时里,包括金龙客车、安凯客车、北京现代、上汽大通maxus、长安汽车、一汽奔腾、东风启辰汽车等27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官方微博接连进行了回应,并发布了品牌与宁德时代的联名海报。涵盖了国资巨头、造车新势力,商务车、乘用车,这么多车企来为宁德时代站台,这排面真大!

这显然是一场声势颇大的集体营销活动。一位主机厂负责人表示,车企通常处于强势的地位,但此次多家车企选择共同参与宁德时代的营销活动,在业界尚属首次。

有人会说,一个造汽车电池的凭什么这么牛?

由于补贴政策等原因下,主攻三元里电池的宁德时代在2016年动力电池产能仅次于当时的比亚迪。但到了 2017 年在市场份额上就完成了对比亚迪的超越。2019 年宁德时代装机量几乎占国内总装机量的一半,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更是一家独大,并于今年3月份宣布研发出了1500次循环内的零衰减电池。对于很多新能源车主而言,购车时只要加一句电池来自宁德时代多半心里就有底了。

而宁德时代国内的朋友圈几乎覆盖了主流车企,包括蔚来、吉利、上汽、广汽、北汽、东风等。与外企合作也一路顺风顺水,先是宝马,包括戴姆勒、大众、本田、丰田、捷豹路虎、沃尔沃到今年特斯拉都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

这么看来宁德时代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将动力电池行业比作一个江湖,那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是武功最顶尖的高手之一其它玩家从长期看来不具备挑战的势力。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错失去了电池界老大宝座,但是它开始电池外售业务,并已经拿下丰田汽车的订单,更于今年推出刀片电池,也在向宁德时代发起冲击。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幅退坡,产品要保持市场竞争力不能大幅涨价,车企的成本空间越来越小,这让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前景将被再一次发掘。

吉利、长安、大众汽车、特斯拉等主机厂都有自建电池工厂的打算,同时,今年动力电池市场将对外资全面放开,松下、LG进入国内市场,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

2010年,电池为我们的手机和电脑供电;谁也没有预料到,到2020年,它也在为我们的汽车和家庭提供动力。站在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发展节点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家动力电池巨头的下半场比拼已经正式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未来十年哪种新能源汽车会增多?

纯电动
纯电动的机会在于电池技术的突破,充放电次数和能量密度以及成本控制,还有电池的回收技术。近年来,由于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的电池零部件厂家,很多主机厂也在积极推出纯电动的平台和车型,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资源的倾斜会使纯电动发展更加迅速。
燃料电池不太了解,感觉也是一个趋势。

6、十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占百分几

30%—40%,现在国家为了减排,减小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十年之后会占到30%—40%,这个数据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7、十年首次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前路靠“补”?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受补贴退坡影响,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后,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扉旅汽车发现,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十年首降,但对于前路如何,各市场主体普遍持相对看好的态度。

在1月12日结束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对于这一观点,苗圩进一步阐释:“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国五燃油车降价挤出效应、相关支持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但全年产销仍超过120万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而且,自11月起产销量已逐步恢复到补贴退坡前的平均水平,呈现出向好迹象。”

“当前,我们拥有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长远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较好的规模效益优势和发展环境。”苗圩表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也表示乐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驶入深水区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激流险滩,遇到一些波澜浪花,出现了一些深度调整,导致全年整体产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这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前的方向。”

 

 

“行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显著。先看行业数据,有两个时间点出现了翘尾效应,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分别销售了22.5万台和15.2万台,环比大幅增长。如果市场不被提前透支,月销量曲线能更平缓些,去年整体销量其实还是有增长机会。”王传福表示。

有人是真乐观,也有人颇有打碎牙齿混血吞的架势。比如蔚来汽车的李斌,又说了一句名言——“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李斌表示:“从7月份开始,补贴退坡以后大家压力确实都很大,我们7月份只交了800多台车,压力非常大,到了8月份开始逐步上涨。整个行业五连降,但我们实现了五连涨。蔚来挺难的,一直有各种负面消息,但是我们在面临这么多负面消息情况下还能五连涨,说明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再难最多和蔚来一样难。”

十年首次负增长之后,难不难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下一个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到底该凭借什么走下去。

 

 

与部分市场分析人士鼓吹的市场驱动时代已经到来不同,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还远没有达到由市场力量来驱动其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5年达到25%的目标,未来几年内,需要有足够力度的补贴替代政策。”

徐长明表示,现在自主品牌里盈利状况好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吉利、一个是长城。吉利2017年、2018年单车利润9000元,长城单车利润5000元。25%的渗透率意味着3辆传统车对应1辆新能源汽车。如果一个新能源汽车亏10000元,汽车企业都是难以承受的。仅靠传统车赚的钱来弥补新能源,实现渗透率25%的预期目标是相当有难度的,要想实现,需要有相当力度的替代补贴政策,如充电设施补贴、用电补贴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扬州市最近十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

新能源汽车是巨大空间、高成长的稀缺行业:《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提出,将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到2020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随着整车放量,产业链在未来6年内将迎来10倍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巨大空间、高成长的稀缺行业。产销高增长、产能扩张,使新能源汽车主题具备景气确定性: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预计今年增长150~200%,销量达到20~25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明年增速保持50%以上,达到35~40万辆;截止今年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9.8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同比增长近4倍,纯电动乘用车同比增长2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同比增长85%,纯电动商用车同比增长7倍;新车型不断推向市场,各级别车型中的高性价比车型成为爆款;新能源客车、物流车经济性显著,充电易解决,交通部支持,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主题具备中长期想象空间和后续催化剂:随着新能源汽车运营保有量的增加,消费者认知逐步提升,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去伪存真”,使得消费者购买意愿跨过了“无知无畏”阶段,来到了“成熟理性”阶段,意愿购买比例回升至43%;车价与续航及充电仍然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动力电池成本快速降低和补贴的持续,以及充电设施的普及,预计新能源汽车成本及价格降低,需求将受到有力支撑;参考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行业“鲶鱼”出现,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带动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且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较美国至少大4倍、价格弹性更大,在充电便利性远不及美国的情况下销售放量,预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将更快;新能源车2014年销量在商用车市场渗透率仅0.05%,客车销量渗透率仅3%左右,乘用车中仅为0.3%,年销量即便增长10倍,成长空间也仍然十分巨大;

10、厉害了,未来十年内新能源汽车能取代燃油车吗

将来,新能源汽车是会取代燃油车的。时间还有待考证


与新能源汽车十年销量排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