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由什么决定?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由车身材质、设计、技术、主被动安全配置等方面组成的,新能源汽车同样如此。下面就这些方面来细说一下,构成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的一些主要方面。
第一:车身材质
这里主要说一下车身框架材质的作用,不同的材质会赋予车身不同的防护力度。车身框架是由a柱,b柱,c柱,后纵梁,前纵梁,翼子板梁,底大边,车底梁,后翼子板,车顶等组成的。车身框架在车子发生碰撞后,可以吸收并分散能量,这样才可以保护车内成员。像帕萨特的中保研碰撞测试,由于A柱在测试中出现断裂的情况,让消费者对于车辆安全性就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大师兄认为:车身材质是购成车辆安全性的重要防线之一。
第二:车辆设计和技术
汽车的设计也是关系到车辆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设计和技术对于安全性的影响更大。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纯电动动力系统是由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等组成的,在这些方面的技术并不如燃油发动机那样成熟可靠。由于电控系统或者电池问题导致的自燃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产品设计和技术不成熟的表现。
第三:主被动安全配置
现在的车辆配置方面都比较丰富。尤其是在主被动安全配置上,很多车型都做得相当到位。主被动安全配置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囊、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制动力辅助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胎压检测、主动刹车系统、夜视系统、hud抬头显示、360全景影像等等都是主被动安全配置。这些不同的配置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能是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的。安全配置越齐全,车辆的安全性也就相对越高。
总结:以上几点,是组成汽车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但大师兄认为,真正决定车辆安全性的还是开车的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
3、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安全方面,国家都有哪些规定?
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和制造厂商生产数目过剩的数以百万相计的新能源汽车,显然前后供应量无法达到平衡,以此为背景不难看出国家在近期会提高新建新能源电动汽车工厂的门槛、并对其生产资质进行考察。
尽管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起初目标是节能、低碳、减排、环保,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新能源电动汽车所带来的电池消耗和电池污染在某种方面上甚至超过了燃油类汽车所带来的污染。所以针对此类情况,国家会对2017年WTO官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分析,并以此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法,这方面如果得到实施,那么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厂商就必须严格要求自身汽车电力供给方面的问题。
同时为了能够让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中更加安全,国家将对其进行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安全检测,除去汽车正面100%、40%碰撞,新能源电动汽车还要应国家要求进行电气安全的附加审核。不得不说C—NCAP新车测试的加入,让很多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商有些措手不及,以此为代表的应对措施只能是——马不停蹄的对汽车测试做全面完善。
最后除去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的安全新规,国家还将下调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购车补贴和度电补贴,这项新规的存在不仅仅意味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商将面临更大的资金链压力,还可能让很多的消费群体流失。
总之较2017年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的政策来看,2018年国家所出台的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的新规确实比之前更加全面了。
4、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如何?
你好,这个具体看什么车型,国产小型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还是比较一般的,车辆的整体车身结构刚性,也一般。
5、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汽车还是很安全的,很少会有什么事故的。
新能源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电量不敢有保障,技术还不够纯熟。
6、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都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应该是有。受热达到高温会有可能爆炸。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谢谢!
7、国产新能源车,哪辆安全性最高?
欧拉R1就是安全性十分不错的电动小车!10年平台研发,斥巨资打造,500余位全球专家参与,让中国首个电动车专属平台——ME平台真正做到了路上一分钟,背后十年功!基于此平台打造的电动小车欧拉R1,汇集了保定哈弗研发中心和蜂巢能源研发中心、日本技研的造型、印度技研的电气架构、德国和美国研发中心的前沿技术研究等国际顶尖智慧结晶!更集合了博世,博格华纳,科士达,联合电子等全球核心供应商,真正实现了欧拉R1的高颜值、大空间、更智能、更安全、高品质!为ME平台和欧拉R1点赞!
8、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1.正常驾驶:一种全方位的先进监控系统可以监控每一个电池,确保它们维持正确的电压值,并保证冷却系统提供最佳的电池运行温度。这对汽车安全和电池容量都很重要。如果出现任何偏差,蓄电池会采取一种预防性措施,自动关闭蓄电池供电电路。
由于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需要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高、工作环境恶劣等,加上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因此,用户对蓄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管理系统方面,由于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工作电压是12V或24V,而单个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是3.7V,因此必须由多个蓄电池单体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但由于蓄电池难以做到完全均一的充放电,因此导致串联的蓄电池模块内的单体电池会出现充放电不平衡的状况,蓄电池会出现充电不足和过放电现象,而这种状况会导致蓄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蓄电池模块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从而大大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好坏对汽车的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2.紧急路况: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装配的电池重约150kg。新增加的这部分重量会影响汽车的运动特性,例如汽车快速移动避闪时的运动。沃尔沃公司通过试验,发现现有平台和制动系统有能力处理增加的重量,而且DSTC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帮助驾驶者控制局面,保证安全。
3.避免碰撞:如果碰撞即将发生而驾驶者感到无法应对,汽车能激活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这样的主动安全装置,避免或减轻撞击力。电动汽车也可以像其它类型的汽车一样应用这些系统。
4.碰撞保护:为了减轻碰撞造成的影响,把蓄电池安置在后车轮之间妥善保护起来,远离汽车的撞击缓冲区。蓄电池还做了严密封装。安全工程师们发现2个后车轮之间的传动轴通道区域能保护电池不受尾部碰撞的影响。此外电池周围的钢梁和其它部件还能进一步保护电池在碰撞中的安全。
如果电池受损导致了气体泄漏,有专门的排泄管道让气体从车下部排出,不会逸出接触到车内乘员。如果电池过热,电池的外包装将起到隔热作用,也不会影响到乘员。撞击发生之时,连接到电池的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息发送给车内电脑。电脑会自动切断电力供应,避免短路的危险。液氢燃料的最大安全隐患是燃料泄漏,氢气闪点低,爆炸性强,因此防止燃料泄漏是目前广大工程师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