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造新能源汽车的公司有哪些
国内大型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作为您购车的参考。
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是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从事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研发、教育和投融资等业务,是北京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产品开发中心和人才中心。
新能源汽车车型:北汽新能源EV160/EV200/EU260纯电动汽车
荣威汽车
荣威(ROEWE)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该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海汽车之前收购的罗孚,但上海汽车并未收购“罗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汽车股份”)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荣威的品牌在4年时间里面发展迅速,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荣威品牌口号为“品位,科技,实现”。
新能源汽车车型:荣威E50 EV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现注册资本为38.8亿元。公司于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为标志,奇瑞进入打造国际名牌的新时期。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备年产90万辆整车、90万台发动机、40万套手动变速箱及5万套自动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车型:奇瑞QQ3
东风日产启辰
启辰”深圳东风南方华辰专营店正式落成在2011年10月28日,于2012年3月26日正式开业,是启辰品牌真正走向消费者的第一步,是全国第一家启辰专营店。“启辰”是东风日产全力打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承载着东风日产的产业梦想。“启辰”以“共创价值共谋福祉”的企业使命为源头,以亲和近人的态度、至善践行的精神,整合世界级的先进技术,为中国主流消费者开启愉悦高品质汽车生活的品牌梦想。
新能源汽车车型:启辰E30 EV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6月的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长隆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共同发起人,对原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发起方式设立的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首家在集团层面引入多家合资伙伴,进行改制设立股份公司的企业。
新能源汽车车型:广汽传祺E-jet增程式电动车、海马普力马EV
东风汽车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现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东风的故乡在车城十堰,公司总部于2004年相继迁往了“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新能源汽车车型:东风S30 EV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新能源汽车车型:比亚迪E6先行者、比亚迪F3DM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车企业,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安正式进入汽车领域。1996年注册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车车型:长安E30 EV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主要从事改装汽车业务。长城汽车是中国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国内规模最大的皮卡SUV专业厂、跨国公司。
新能源汽车车型:两款纯电动车长城欧拉\精灵EV、以及混合动力哈弗
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是国内纯电动轿车投放市场比较早的企业。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中国投放到市场上的纯电动轿车,江淮汽车占近50%,到现在已经发展了4年多,公司不断使用迭代开发的技术,每年市场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新能源汽车车型:江淮和悦IEV4电动汽车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公司
力帆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历经21发展,成为以汽车、摩托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于金融业的大型民营企业。力帆已十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
新能源汽车车型:力帆620 ev 纯电动汽车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2、投资15.15亿元/年产能6万台 野马将新建山东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据悉,野马汽车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朱刘镇比德文产业园内的新能源基地建设项目近日获批。该产业园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六万台新能源汽车。
野马汽车对该产业园投资了近15.15亿元,预计首台新能源车最快将于八月份正式下线。野马汽车在该产业园现有产房内新增或改造了生产设备共413套,同时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升级。生产基地项目完工后将拥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以及总装车间。
据悉,野马汽车官方表示,在今年年内,野马将推出EC60、斯派卡EV以及一款全新的A00级两厢轿车,丰富自身的产品体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目前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在哪
国内大型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作为您购车的参考。 荣威汽车 荣威(ROEWE)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车品牌,该品牌下的汽车技术来源于上海汽车之前收购的罗孚,但上海汽车并未收购“罗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车(集团)...
4、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秋风送爽,叠翠流金,在国庆之际,房山区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基地迎来了长安汽车北京基地奠基仪式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这是北京市政府与大型央企深化战略合作、共襄发展大计的一项重要成果,项目的开工必将为拓宽双方深度合作内涵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实践载体。
长安汽车北京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作为长安集团自主品牌轿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是长安汽车继重庆、河北等生产基地之后,做大做强自主品牌,布局国内的第五大生产基地。项目总占地5000亩,总投资115亿元,整车规划产能50万辆,发动机规划产能50万辆,年创产值500亿元以上,将于2014年逐步建成,可直接带动2万人以上就业。其中一期工程20万辆自主品牌轿车2012年建成,新能源汽车明年7月建成投产。基地将运用最先进、最环保的生产工艺,全面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致力将长安汽车北京基地打造成现代化的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轿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
长安汽车项目落户北京意义深远,将为集聚高端汽车产业要素,构筑现代产业集群提供重要科技参照;为激活和释放首都资源优势,深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建新的战略平台;为推动城南行动计划落实,加快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作为长安汽车的发展平台,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规划科学,产业优势突出。其位于房山区窦店镇,毗邻京广铁路、京石高速、107国道,交通通达。基地以京西重工并购美国德尔福公司的悬架及制动系统项目为依托,以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配套设施为辅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并向以低碳产业为核心的绿色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新城方向发展。基地分为起步区、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四个部分。起步区规划用地面积1848亩,核心区4.83平方公里,将重点建设产业区、物流配送区和居住配套服务区。在长安汽车北京基地进驻之前,基地的第一个项目--京西重工减震器项目已建设完成。
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的落户,直接推动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的产业壮大和建设发展,从而促进了房山现代工业、经济,以至“三化两区”的全面发展。作为“两轴、三带、五园区”中的重要一环,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以低碳环保、绿色高端现代制造产业为发展核心,目标是建成生态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地区,将成为房山区乃至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支持。
5、定州将建最大新能源汽车基地建在哪里
近日,定州市政府和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在定州市举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将投资20亿元联手打造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该项目是定州市政府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打造绿色清洁城市,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发展,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具有一流技术优势的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500亩,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实验和销售基地。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8.5亿元,建设厂房3.5万平方米,年产各种新能源电动商务车及关键零部件2万台(套)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6.7亿元,年利税2.6亿元,可提供500人的就业岗位。
定州市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一章制”审批、“一费制”收费、“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机制,为各方来定州投资的企业提供方便。此次签约的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就是被定州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而来。
6、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了吗?
3月23日,西咸新区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暨宝能汽车创新研究院揭牌活动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举行。
西咸新区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暨宝能汽车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
省委书记胡和平宣布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省长刘国中、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振华为宝能汽车创新研究院揭牌。胡和平、刘国中会见姚振华一行,并见证西咸新区与宝能集团签署汽车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
领导共同为西咸新区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培土奠基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钱引安,市长上官吉庆,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省委副秘书长赵晓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卢凯,宝能集团高级副总裁邹明武、陈琳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主持。
宝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规划总产能100万辆,一期投资185亿元,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整车50万辆、产值超过1000亿元。汽车创新研究院项目投资55亿元,将着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研发高地。
7、斥资24.35亿,宇通大举发力新能源,利好?
2011年月20日,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在郑州新区迎来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河南省及郑州市政府领导出席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代表也应邀来到现场。自从2011年1月8日,宇通向外界透露节能与新能源基地项目之后,这个斥资24亿多元打造的又一个“宇通工业园”在各方的关注下正式奠基兴建,成为中国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研发和制造基地。
据悉,该基地将于一年后建成,为宇通带来1万台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其中节能型客车6000辆/年、新能源客车4000辆/年。公司预计未来客车年需求量增长在7%左右,新能源客车的比例将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据了解,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阶段性市场目标是:2012年,推出从10米到18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和7米到14米纯电动城市客车;2015年,实现市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的全覆盖。
此次宇通投入高达24.35亿元巨资用于建设节能与新能源基地,其重点在于新能源客车的研发。新能源汽车是国家乃至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它的研发需要持续较大投入。要实现新能源客车的商业化,首先要解决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这是新能源客车商业化的基础。
为此,宇通将投入新能源客车动力系统试验台、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车载电源系统试验台、辅助系统试验台、转毂试验台、发动机性能试验台、电动车充电站等研发设备,全面提升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节油率、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等。此外,新工厂将建立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计划设立新能源客车动力系统、车载能源系统、电驱动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等7个专业研发团队,专门从事新能源客车整车核心技术研究,完善新能源产品研发体系。
行业有关人士表示,虽然新能源早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不少客车企业也早早地提出新能源客车概念,但出于对当时整个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认识,宇通一直未做明确表态。而此次,如此大手笔的果断投入,正式表明了宇通发力新能源的决心。这是宇通经过多年积淀,在新能源发展思路已经明晰之后,抓住时机大举全面发力新能源客车的重要战略举措,充分显示出行业领军者对行业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发展时机的精准把握。而这一举动必将极大地推动整个客车行业新能源的发展进度。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产业化阶段。近日,国家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已上报国务院并等待批复,不日将有望公布并落地执行。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结束在大型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示范运行的产业化前期,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
由此看来,国家“公交优先”政策的推动之下,伴随着旅游、客运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宇通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科研方面一直在低调和脚踏实地中不断积累,旨在探讨多种新能源技术和多种运营模式,以适应立体化的需求。当其规划清晰明确之后,才大举发力新能源,兴建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基地,为宇通节能与新能源发展提供技术和生产的双重保证。
事实上,宇通早已落子新能源客车。早在1999年,宇通就开发了第一款纯电动客车;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在整车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2009年宇通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混合动力系统;2010年宇通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一代纯电驱动系统。截止目前,宇通已形成以10多名博士为核心的专业研发团队,拥有15个混合动力客车和5个纯电动客车公告,产品覆盖7~18米城市客车;已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500余台。就在当天的奠基仪式现场,宇通还为郑州新区及市公交公司定制的纯电动客车进行了简单而不失隆重的交车仪式。时尚大气且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车型得到在场人们的交口称赞。
据了解,宇通的新能源客车发展规划了二个主要方向:一是纯电动,这是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宇通的纯电动客车明显特点是轻量化,比如其12米纯电动车整备质量只有12.3吨,比同类型的其它纯电动车轻2吨;其次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宇通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PHEB)产业化技术攻关项目成为 “十二五” 规划中第一批获得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的新能源客车项目,预计到2013年将进行规模化推广。
在节能客车研发方面,宇通也拥有不错的口碑。在宇通博士后项目的推动下,宇通节能客车秉承宇通车“耐用节油”的传统,结合宇通热管理系统,汇集整车轻量化、发动机快速启停、辅助系统综合能量管理等多项节能技术成果。不久前推出的“安节通”车联网系统,将整车标定系统、诊断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融为一体,形成更为完整的安全节能体系。不仅如此,作为替代燃料的LNG、LPG、CNG、生物柴油、醇类、醚类等节能客车等也在宇通的深入研究之列。截止目前,已累计销售各种节能客车10000余台。
“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3%的金额用于自主研发”,这是宇通在21世纪初曾提出过的主张,而正是这一主张的执行,使得宇通近年来在自主创新之路上突飞猛进。发动机热管理技术、整车阴极电泳技术、轮毂电机技术、超级单胎技术、全铝车身技术、NVH控制技术等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领先技术在近年来被宇通陆续推出,其中有不少技术不单在国内属于首创,更有很多已达到国际领先。
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不断通过技术研发在保证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新能源客车的性价比,不断通过开发新产品,加大新能源客车的覆盖范围,才能最终推动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宇通新能源部负责人李高鹏表示:“推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产业化是宇通的责任。宇通为此订立了阶段性目标,并希望依赖这个新的基地一步步付诸实践。”
另外,记者注意到宇通2010 年年报显示,宇通客车销售大中型客车合计41169台,较
2009年同比增长46.06%;实现营业收入134.79亿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53.48%。在如此高速的需求增长之下,宇通遇到了客车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需求旺盛带来的产能压力。行业专家认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之后,不仅会对客车乃至于整个汽车行业的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宇通客车的产能瓶颈也将实现突破。这必将为宇通带来更加领先于行业的产能消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宇通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