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20-11-23 14:35:37

1、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不能突破瓶颈?

传统汽车发展了200多年,而新能源汽车才开始发展,一个新生的事物替代一个传统事物更需要渗透的时间,更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还是在新能源的动力之源 充电,传统的加油和充电相似,但时间和充电桩还是和传统的加油方式相差太多,还需要一个习惯 、适应的过程。 充电时间过长, 充电桩过少, 都不能适应现在生活的快节奏 。 汽车还需要配套的设施 相信如果充电时间缩短 充电桩增加, 普及就快了。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要想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些瓶颈。

充电设施的重点在改造

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还单独出台鼓励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2016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明确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并明确规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在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要具备一定数量规模并切实得到应用。

显然,政府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充电设施,一旦充电设施建成了网络,市场的增长才能维系。

不过,补贴只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的催化剂,更需要解决的是各个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执行。

当前的政策重点并不是新建小区的充电设施建设,最大的困难在于老旧小区的线路改造。如果在老旧小区大量建设充电设施,那么就需要重新改造现有的电力线路,这是一个涉及到电力、消防、物业等诸多部门的工作。针对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来推动。

燃油指标须严厉执行

2015年已经过去,2016年已经到来。按照2015年1月26日发布的政策信息,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已在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15年1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一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解读》。按照这个信息显示,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2016-2020年) 的政策,即GB 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的目标是,到2020年直至到2020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里。而2015年第三阶段的燃油消耗限值目标是百公里6.9升。

政策规定,GB 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新认证车执行日期为2016年1月1日,对在生产车执行日期为2018年1月1日,为现有产品留出了3年的过渡期。

即使如此,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对于目前的许多汽车企业,或者说对于许多的燃油车型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威胁。

显然,许多汽车企业将因为这项政策的实施面临很大压力,那么,当这些汽车企业因为政策的实施而面临压力而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的时候,政策又将如何取舍呢?

这是一个当前利益与长期目标的政策抉择。这个抉择的背后更关乎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根本大计。

彻底铲除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敌人之一,地方保护也因此扼杀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的企业,从而也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未来汽车产业的崛起。

对此,国家也在不同的政策中提出要制止地方保护,一些地方的保护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2、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转折点,北京现代如何破局?

随着中国乘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无论是通勤代步,还是长短途自驾,汽车正在以多元化的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丰富色彩。近年来,随着全球节能环保大课题的愈演愈烈,中国乘用车市场也在逐步调整比例,通过政策红利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

尽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据统计显示,在最近三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已经跃居全球首位,2019年1月更是以单月9.17万辆的批发量数据,达成186%的同比增速,可见,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仍将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其中,自主品牌发力迅猛,在2018年电动车销量排名TOP 20榜单中占据11席,以压倒性的优势实现乘用车领域的弯道超车,足见中国制造的腾飞。不过,尽管在账面数据上非常耀眼,但聚焦到产品之上,却显得不够出类拔萃。

在产品竞争力上,各整车厂成立时间较短,整车制造经验较为匮乏,由此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在核心技术方面,电池能量密度过低、充电时间过长、使用寿命低成本高、循环和低温衰减明显这四点,始终是制约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突破瓶颈的核心痛点。

今年,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加大、补贴政策退坡、全面放开股比带来的竞争加剧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来到了关键转折点上。正因如此,唯有精准自身定位、强化自身产品,才能在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困局中,开辟出全新阵地。

以创新技术全面突破北京现代全力发展新能源

在市场寻求突破之际,北京现代为中国新能源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今年第三季度,北京现代将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昂希诺EV,通过搭载全球领先的核心EV技术,以合资品牌坚实的品质基准与产品自身卓越的驾控能力,为新能源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的空间。

事实上, 北京现代早在2016年就已规划了新能源汽车的“现代蓝图”,并相继推出第九代索纳塔混动版、新伊兰特EV、以及全新索纳塔插电式混动车型,北京现代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完成了EV、HEV、PHEV的产品布局,是合资车企中新能源产品布局最完善的汽车企业之一。

其中,作为合资品牌首款纯电动汽车的新伊兰特EV,一经问世,便凭借着强大产品力在新能源市场中引起波澜。新伊兰特EV是基于北京现代丰富的造车经验,以及Elantra系列全球1200万金牌口碑的背书,打造的高品质纯电动新能源座驾。在核心EV技术的用户痛点方面,新伊兰特EV更是通过采用同级更可靠、稳定、高效的三元锂电池组,一举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四大核心痛点,综合工况状态下续航里程达310公里、快充仅需30分钟即可充至80%,百公里耗费相比于传统汽油车型节省45元。同时,在电控部分新伊兰特EV采用了更加智能的一体式EPCU控制模块,以及同级独有的智能iBAU系统,以卓越的技术先进性与便捷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于常规电动汽车的驾驶感受。

3、当前汽车新技术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难题

由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许多国 家把交通电气化作为减少石油依赖、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举措。我国也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最终实现从汽车制造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一次重要机遇。为应对金融海啸的冲击,我国出台了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明确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此关键时刻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加以政策上的扶持,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新能源汽车以后发展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瓶颈有哪些?

你好

新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CNG不是新能源。
电瓶主要几点
存电量与体积的矛盾。
事故电瓶安放位置设计。
最头痛是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

希望对你有帮助!

5、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瓶颈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疑惑,在技术水平以及政策导向都偏向于新能源汽车的今天,还有哪些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瓶颈呢。

基础问题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在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也在发展,但一些基础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困扰着不少的车主。

例如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以及能源补给速度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没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此外,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目前来看显然仍会是不够的、不足的,这都是一些十分基础但还未解决的问题。

深层问题除了新能源汽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础问题以外,其余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目前的政策补贴出现退坡,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一大吸引点褪去许多,这对于市场销量会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消费者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还会是比较的抵触,例如一些安全问题、使用问题等都存在质疑,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6、新能源汽车现在遇到瓶颈了吗,没有了补贴的新能源如何加速发展?

我想新能源汽车想要更好的发展的话,尤其是在现在没有了补贴之后,他们想要赶上甚至超过传统的汽车,要解决两大问题。首先是基础的问题,其次就是基础之后的一些深层问题了。因为当初很多的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十分优惠,所以导致它的性价比变得比较高,而后来现在没有了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有点瓶颈期了。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确是在进步之中,而且有关新能源的相关技术也在不停的完善发展,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困扰着很多的车主。首先来说的话,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就十分的堪忧,而且它的能源补给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这两个问题一直在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说这两个问题在后期能够得到优化或者说是很好的解决,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其次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的方面。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十分基础的问题,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还是有待解决的。
下面就还有一些深层的原因,一方面目前的政府补贴出现了退坡,本来的政府补贴是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而如今政府补贴下滑的十分严重,导致很多人不再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而且有一些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有一定的抵触,他们有些不放心新能源汽车,怕他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或者是使用问题。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由于国家的补贴政策的严重滑坡,导致新能源汽车现在遇到了瓶颈期。但这也的确是一个好的事情,让新能源汽车继续的发展,将那些基础问题以及深层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的话,可以使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加的好,使消费者用的更加的放心,更加的健康。

7、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蓝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终端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不过面对这片蓝海,合资、进口品牌声势较弱。其实跨国品牌也并非熟视无睹,并且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从目前多个合资、进口品牌公布的战略来看,2020年或会成为新能源车竞争的一个关键节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49.5%。累计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
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对消费者来说,2020至2025年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购买时间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00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会达到峰值(约3200万辆),之后将经历断崖式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油车销量将跌至2000万辆。

8、请问大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存在产业体系不够完善的原因?谢谢大家回答!

你这个问题太宏观了,从产业体系纵向看,新能源汽车由汽车制造产业和汽车能源支持产业组成,这个能源支持(本人自己理解,请供参考)主要是在充电站建设这块,如果电站没有普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普及就会很困难,同样,没有加油站,现在的传统汽车也发展不起来。
就汽车制造产业来说,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是很关键的指标,现在不少厂商号称自己能跑300公里,有的说是500,其实实际情况,一般是160左右,好的180。这里面的决定因素是电池的蓄电量技术,锂电池的技术瓶颈一直在争议当中,不少行业内人士认为,5年我国会有较大突破,实际如何,谁都不清楚,这要看研发的速度和进步情况,因此,连中间环节的核心部件不完善,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还很多,很多,产业不完善,当然能理解。

9、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还没有普及?

据善林金融大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摇号已经供不应求,只是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占比不高,很多人不了解。充电不方便是一个阻碍发展的原因,但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已经在普及的过程中了。

10、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因使用汽车每年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说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然后分析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技术发展的程度(混合动力、电力等等,我认为烧天然气应该不算新能源吧)
最后分析一下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以及当前这个行业在政策上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在市场上还有哪些可以规范的

具体资料就在网上找吧,因为是热点问题所以应该挺多的


与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瓶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