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能否实现轻量化

电动汽车能否实现轻量化

发布时间:2020-11-24 05:21:32

1、新能源车的轻量化,是否可以认为车辆越轻越好?

车子是重好还是轻抄好不能一概而论,在保证车辆安全性的前提下车辆重量越轻越好。轻意味着滚动阻力小,能耗会更低。汽车轻量化是解决排放、耗能、环保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减轻车身重量,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样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实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1、在整车设计结构上进行优化,通过较少材料和车重实现安全和性能要求;2、在汽车零部件上采用轻量化材料。

2、电动汽车轻量化是什么意思?

电动汽车轻量化,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用各种合理的方式减轻电动汽车的重量,最主要的方式还是用复合材料

3、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发动机和电动电机驱动模式,整车重量是否会增加如何做到轻量化?

通常会增加,但生产厂商都会通过减少发动机体积,因为容积降低,故体积相应减小,使用铝合金或碳纤维车身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采用重量轻的材料制作汽车零部件等方式达到轻量化。

4、电动汽车电池包为什么要实现轻量化

电池重量站电瓶车的很大比重,电池越轻行驶的也就越远,负重小了,另外方便移动充电。

5、各大品牌电动汽车在整车轻量化上都做出了那些努力?

要说液晶显示技术的创新,那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海信叠屏电视U9E了,这款电视的“叠屏显示技术”就是在原有的液晶模组的显示层和背光层中间,增加了“控光层”来进一步实现背光的更精准控制。

6、影响动力电池轻量化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在目前的汽车行业中,轻量化设计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汽车实行轻量化设计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意味着可以降低油耗,而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则意味着可以降低电耗,两者都可以降低后期的用车成本。对于纯电动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来说,轻量化设计同样重要。那么目前影响动力电池轻量化设计的关键是什么呢?

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对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并非单纯的减轻重量。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要想实现真正的轻量化设计,需要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安全性。而由此也不难看出,动力电池轻量化设计的关键就包括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主要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部分车型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而目前很多汽车厂商和电池厂商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也开始着手研究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温度工作范围广,稳定性相对更强,而且相比现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新材料的应用

在动力电池轻量化设计中,新材料的应用也相当重要。比如说在电池箱上可以应用轻量化材料,而目前主要就包括铝合金材料、高强钢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铝合金材料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本来的铝合金密度就小,约为钢密度的1/3,用铝合金代替钢铁可显著降低箱体质量。铝合金表面形成的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也可以提升安全性。

新结构的设计

除了以上几方面之外,也可以从结构设计上来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比如比亚迪正在研发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也被称之为刀片电池。这种电池就是在结构设计上做出的改变,通过新的结构设计来达到提升能量密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写在最后

所以影响动力电池轻量化设计的关键包括能量密度、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新结构的设计等。但是动力电池在实现轻量化的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性,这样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电动车要轻量化,汽车行业需要转变哪些思维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限于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续航里程短、电动车售价偏高等问题,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及普及。未来更好的推广新能源汽车,除了要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提高整车续航能力,已成为当下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最佳的方式就是合理使用碳纤维材料。实验表明,采用碳纤维材料替代现有的钢制车身,可以有效降低60%以上的重量,续驶里程相应的提高20%以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以碳纤维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其实碳纤维材料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之外,在传统汽车方面更有着宽泛的应用。碳纤维车身及金属平台的混合车身结构对于传统汽车车身结构而言,可以做到模块化、集成化,大大减少零件种类,减少工装投入,缩短开发周期。
总而言之,无论从性能还是环保角度出发,汽车轻量化都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采用碳纤维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必由之路。

8、比亚迪e1是怎样实现轻量化的?

 电动车要想跑复得远,需要强大的电池制组来支撑。不过,仅仅是靠增加电池组规模来提高续航里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汽车自重会耗费掉大量的电能,这就需要对车身减重,做到轻量化。

 对于轻量化,比亚迪首先提高了电芯到模组(CTM)和电芯到电池包(CTP)的重量比,也就是说当电芯组装成模组后,尽量减少其他东西的重量,让整个模组里有 90% 以上的重量都是电芯。

 对于电机和电控,来自e 平台的e1做到了高度集成,比如“高压 3 合 1”: OBC (车载充电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 PDU(高压分配电源)三部分整合成一体。

综合来看,得益于e平台的技术加持,比亚迪e1整车更加紧凑,做到了极致的轻量化。

9、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轻量化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限于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续航里程短、电动车售价偏高等问题,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及普及。未来更好的推广新能源汽车,除了要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提高整车续航能力,已成为当下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最佳的方式就是合理使用碳纤维材料。实验表明,采用碳纤维材料替代现有的钢制车身,可以有效降低60%以上的重量,续驶里程相应的提高20%以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以碳纤维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其实碳纤维材料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之外,在传统汽车方面更有着宽泛的应用。碳纤维车身及金属平台的混合车身结构对于传统汽车车身结构而言,可以做到模块化、集成化,大大减少零件种类,减少工装投入,缩短开发周期。
总而言之,无论从性能还是环保角度出发,汽车轻量化都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采用碳纤维材料是汽车轻量化的必由之路。


与电动汽车能否实现轻量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