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一览表

新能源汽车一览表

发布时间:2020-11-27 13:24:21

1、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即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整体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明显,增幅成功为正。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会所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 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 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 ES6交付1493辆, 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强大的工业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在三个产业中,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一举完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中国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的夙愿。就在国人完成初步工业化的历史成就之时,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人将工业与血汗工厂相挂钩;一些人甚至将工业视为必然被历史淘汰的产业,提出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搞“去工业化”。
那么,工业真的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是必然被历史淘汰的产业么?
一、列强崛起,皆因强大之工业
1、英国因工业革命成就日不落帝国
英伦三岛孤悬海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英国的贵族都以会说几句法语来彰显自己的高贵,英语在欧洲大陆更被视为下等人的语言。而工业革命的到来却给原本被边缘化的英国一个咸鱼翻身的机遇。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1倍。1764年,织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将纺纱效率提升15倍。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将工作效率提高了40倍,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被机械化大生产所取代。
而随着纺织业的兴起,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仅仅用于矿山抽水的蒸汽机经过改良后被用于纺织业——178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座蒸汽纺纱厂。之后,蒸汽机又被应用于冶金工业、铁路运输、蒸汽船等领域。到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37.5万马力),从矿山到工厂,从陆地到海洋,到处是机器在轰鸣,到处是机器在转动,到处是机器在奔驰......
至此英国不仅在纺织业基本摆脱了传统手工业的桎梏,实现机械化,还在交通、冶金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机器对人的替代。至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1%。
当英国人以鸦片战争轰开满清王朝国门之时,我们不仅要看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更要看到为坚船利炮提供支持的工业基础,而这正是19世纪红衫军打遍世界无敌手的物质保障,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
2、德国因强大的工业实力具备挑战旧有国际秩序的能力
德国工业化比英国晚了50年。在1830年,德国的工业人口占比仅为不足3%,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加上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使德意志人成为欧洲的三等公民备受欺凌,以至于19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感慨,“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直到1834年,在李斯特等学者的呼吁下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德意志国家才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至1846年,关税同盟各德意志诸侯国已有 313家纱厂和75万枚机械纺锭,拥有蒸汽机1139台(2.17万马力)。至1848年,德意志诸国铁路线总长达2500公里。
随后,德意志国家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钢铁工业蓬勃而起,涌现出鲁尔工业区、萨尔工业区等工业重镇。至1870年,德国蒸汽机动力达248万马力,煤产量达3400万吨,生铁产量达139万吨,钢产量达17万吨,铁路线长度18876公里。
至此,德国工业一举超越法国,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2%,而这也为普鲁士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取胜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战争赔款,德国工业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至一战前夕,德国城市化率达到60%,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5.7%,钢产量是英国的2.26倍,发电量是英国的3.2倍,铁路里程达60521公里,是英国的90%,煤炭产量为英国的95%,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
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成为德国敢于挑战英国霸权的底气所在。
3、美苏因强大的工业奠定战后国际新秩序
1800-1850年的美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北方的工业以食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同时也出产木材、矿产等原材料;南方则是种植园经济,农场蓄奴,种植棉花、茶叶、粮食。
在南北战争后,美国同德国一样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加上美国拥有比德国更好的发展潜力——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使美国工业得到爆炸式增长——从1868年到1880年,美国钢铁产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至一战前夕,美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工业总产量的32%,钢、煤、石油和粮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至二战前夕,美国的工业产量占全球工业总产量的38.7%。而这正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平均每两个月建成一艘舰队航母,每年产4万架飞机,2万辆坦克的根源所在。
一战前夕,俄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2%,虽然貌似工业实力不俗,但工业产值中很大一部来自外国投资的轻工业,本国重工业只占全部工业的1/5,也正是因此,俄国被称为“泥足巨人”。
在一战中,俄军装备大幅逊色于德军,局部甚至出现了3名士兵共用一只步枪的情况。在苏联建立后,特别是在斯大林的钢铁工业化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迎来了高速工业化的时代,至二战前夕,苏联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7.6%,而且工业结构以军工、重工为主体。
正是依靠强大的重工业,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4.4万架飞机,并最终打赢了卫国战争,与盟军在易北河会师,和美国一道重新划定了战后国际秩序。
二、西方式微,皆因失去强大之工业
1、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国际地位
回溯历史,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徒有战胜国之名,却无有战胜国之实——一战结束后,山东权益被日本攫取;二战后中国外蒙和东北的权益被美国处分给了苏联。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实力不如人、综合国力不如人,用二战前夕的数据做对比就显而易见了:
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
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
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
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
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前夕中国的工业实力无比孱弱,有限的工厂大多数纺织工业,而重工业几乎为零,从小到铁钉,大到飞机、坦克、战舰基本依赖进口。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既无力保障国家安全,又无法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法则下,自然饱受欺凌,即便是中国的国家主权也被列强视为可以随意处分的对象。
正是因为自1840年以来,因工业实力不如人而备受欺凌的百年国耻,促使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重工业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热忱,即便是节衣缩食,忍饥挨饿也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1949年,中国是一个满目疮痍、贫穷弱后的农业国,1976年,中国成为了拥有齐全工业体系和“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尖端武器装备的世界第六工业国。中国借此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获得了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国际强权平等对话的地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近几十年来西方大张旗鼓的“去工业化”,以及东亚国家竭尽所能发展工业,使全球出现了“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工业中心,这导致过去白人独霸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全球政治舞台上,东亚国家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从冷战期间的“两极对抗”,到后冷战时代的“一超多强”,再到如今的“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时代——各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变迁,说到底还是由工业实力所决定的。
2、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经济的持续繁荣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由于农业受制于相对有限的产出,在三个产业中,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经济一落千丈,中国经济异军突起,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其根本就在于中国高速增长的工业实力。德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欧洲的领导权,特别是在欧债危机后,掌握了处分他国国家主权的权力,完成了希特勒也未尽全功的事业,也是源于德国强大的工业实力。
若没有强大的工业,虽然可以依靠出售自然资源,可风光一时,但却无法风光一世。
依靠出售本国资源,阿根廷在20世纪初就是比较富裕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又得益于日本经济崛起,对原材料的大规模需求所孕育的一次大宗商品牛市——铁矿石、石油、大豆的价格飞涨,支撑起了阿根廷的经济繁荣,阿根廷甚至一度步入发达国家门槛,但随着日本对原材料需求的饱和以及日本“失落的二十年”,阿根廷的经济随之遭受重创,加上民粹主义和国内政客的短视,使阿根廷成为全球唯二的,从发达国家“转型”为发展中国家的笑柄(另一个是南非)。
巴西对比起阿根廷而言也是难兄难弟,一方面因为资源出口受日本经济发展形势而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开放市场化改革,使本国工业受到国外产品的严重冲击,制造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的29%,萎缩至现在的10%左右,使巴西永远的丧失了搭载工业化末班车的机遇。
3、西方衰弱在于“去工业化”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逐步将淘汰产能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一方面铸就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同时降低了本国因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失业人口则向服务业转移,并大力发展“钱生钱”的金融业,创造了近乎于天文数字的虚拟经济。
西方国家的这些举措曾经一度被视为明智之举,甚至是很多国内经济学者所无比推崇的,有的学者还献计献策要求中国效法。
但事到如今,“去工业化”危害尽显。
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曾经的全球霸主给予子孙们留下了异常雄厚的家底,虽然在数次败家之后,依旧有罗尔斯罗伊斯等一批技术底蕴深厚的老牌企业。
但在伦敦金融城的灯红酒绿之下,难掩英国工业衰败的现实——作为建设全世界第一条铁路的国家,居然无力更新自己的铁路网络,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帮助建设高铁;作为老牌工业强国,本国相当一部分通信网络建设居然由中国的华为、中兴等通信公司包办,甚至连英国议会都采购华为的产品;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居然在民用核电技术方面缺乏建树,不得不求助于中国和法国的技术支持......
当英国遭受金融危机和欧债风暴影响之时,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询问经济成功的秘诀,默克尔悠悠地回答:“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
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美国也饱尝“去工业化”的苦果,国民经济在钱生钱的金融游戏下,越玩越虚弱——在低端工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后,造血能力日益匮乏,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权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端工业在支撑。
从工业从转移出来的人口则进入服务业,而作为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服务业,也是分为高端服务业和低端服务业,前者主要包括金融、会计、法律、医疗、教育等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岗位,收入较高,门槛也高,而且就业岗位较少;而低端服务业则大多不需要多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门槛低,但收入偏低。而社会的中间阶层——蓝领工人则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消亡,这一方面加速了美国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筑起藩篱,激化了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导致美国精神沦丧。
曾几何时,勤劳、勇敢、自信、自强等中国人拥有的优异品质,美国人同样拥有——今天西方人感慨于中国高效率的基建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100年前欧洲人感慨美国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帝国大厦如出一辙,正是这种精神使原本落后的美国成为世纪头号工业强国。
而随着“去工业化”,大批工人阶级失业,而美国金融业者、会计师、律师、医师的教育成本和门槛异常高昂,这些岗位的稀缺性和专业性造成子承父业内循环的情况异常普遍,阶层流动趋于停滞。
教育不再能改变普罗大众的命运,对家庭而言也成为负投资,这直接导致反智主义盛行,人口素质下滑,犯罪率飙升(美国人口占全世界5%,监狱中囚犯数量却占全球囚犯总量的25% ),进而又激化了国内种族问题、非法移民问题等潜藏的矛盾......
在勤劳无法致富,在教育无法改变人生命运的情况下,原本充满正能量的美国精神,必然被奢靡主义、享乐文化、嘻哈文化所取代,使美国的精英阶层可以世袭罔替,永远高高在上,而平民阶层只能随波逐流,逐渐沉沦。
正是“去工业化”对美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挽救美国的颓势,奥巴马着手大张旗鼓的搞“再工业化”——在第二任期的首份国情咨文中提出“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鼓励制造业回流,其目的就在于力争用强大的工业振兴美国。
三、以史为鉴,坚定发展强大工业不动摇
2011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是美国的120%,是德国的346%,是日本的235%。让西方政客更加心惊胆颤的是,2007年的时候中国工业产值才仅仅是美国工业产值的65%。
正是因此,美国哪怕不顾自己在中东还没填平的大坑,也要坚定不移的重返亚太,在经济上试图和美国在亚太的马仔达成TPP,力图孤立中国;在政治上力挺日本、菲律宾等马前卒与中国制造摩擦;在军事上将F22、F35、萨德系统等先进装备和精锐部队部署到亚太,并频频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举行军演......
相对于美国曾经的三个对手——德国、日本、苏联,三国的工业巅峰实力也就只有美国的70%,美国从来未面对过中国这样的对手——兼具人口庞大、国土广阔、教育发达、工业体系完备、文明底蕴深厚等特点于一身,确切的说,中国的工业潜力远胜于美国!
随着中国工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会被做成“白菜价”,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谓将实至名归,美国高端制造业的造血能力会日益贫乏。
而“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则直指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和美元霸权——实事求是的说,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完全瞄准了美国的软肋,一旦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被削弱、高端制造业被中国冲击、美元霸权被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美国军事力量全球回缩将不可避免。而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与美国争一时之长短,只需发展工业,苦练内功,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将美国势力逐出亚太的可能性。
如果国人在某些经济学家的忽悠下,搞“去工业化”,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则完全是自废武功——当年南非的工业不可谓不强,不仅一只脚跨进核门槛,还能生产号角mk2坦克、蜜獾战车、石茶隼、G5等先进装备,但在曼德拉上台后,遵循西方的价值观,自觉或不自觉的“去工业化”,使南非从发达国家沦落为发展中国家。
而苏联的教训则更为深刻,苏联解体后,原本完备的工业体系支离破碎,在解体后的二十多年里,俄罗斯已从昔日苏联时期的工业帝国,沦落为以出售石油、天然气和苏联时期遗留的家底为生的资源型国家,被誉为“拥有核武的沙特”,即便是乌克兰、叙利亚这种低烈度的冲突,俄罗斯的干涉和介入不仅造成了本国经济的严重内伤,实际干涉、介入能力相较于苏联时期可谓天上地下。
纵览列强兴衰成败,可谓成于工业化,败于“去工业化”。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国人引以为鉴,坚定工业化道路不动摇~

3、智能汽车概念股龙头一览 智能汽车概念股票个股有哪些

 金龙汽车:三龙整合渐入佳境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兵,王德安 日期:2015-08-26
事项:
近日,我们调研了金龙汽车,与公司管理层就三龙整合和新能源客车产销情况等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
平安观点:
三龙协同渐入佳境。福汽集团入主后,对上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掌控力明显加强,并在采购、研发、销售、品牌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解决三龙采购成本偏高、大金龙新能源研发实力较弱、销售端三龙内耗明显等关键问题。现阶段三龙整合渐入佳境,随着上述举措逐步落地,公司综合实力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配股快速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公司拟采用配股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成立汽车金融公司,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考虑到公司近年营运资金较为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企,且下游客户中客运企业和公交企业所处行业景气度以及盈利状况不佳,我们认为此次配股能快速缓解公司及上下游客户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对于公司扩张产销规模、改善上下游供应关系以及汽车产业战略升级均有重要意义。
少数股东权益有望短期内整合。由于历史股权问题,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东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一直较高,2012年至2014年均在50%左右。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逐步清晰,大小股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逐步达成共识,管理思路更加统一。配股完成后,公司有望于短期内利用募集资金进一步整合少数股东权益。
福汽集团资产注入值得期待。福汽集团旗下有东南汽车、福建奔驰、金龙汽车、福建新龙马四大汽车业务板块,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大中轻型客车。其中,福建奔驰是戴姆勒集团在亚洲唯一的商务车生产基地,2014年销量约1.3万辆,同比增长近10%,2016年唯雅诺的换代车型V-class有望国产上市,发展势头良好;东南汽车2014年销量6.7万辆,同比下滑较多,但近期全新SUV车型DX7上市,为公司注入新活力;金龙汽车是全国产销规模最大的客车企业,近年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并且是集团内唯一的上市公司。随着上市平台的股权、管理问题逐步消除,集团资产注入的预期渐强。
新能源客车爆发式增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探索全新推广模式。2015年前7月,金龙汽车共生产新能源客车5699辆,同比增长7.4倍,其中纯电动客车2923辆(行业排名第二),插电混客车2776辆(行业排名第一)。考虑到下半年新能源客车推广将继续提速,预计公司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1.2万辆。同时,为应对2016~2020年新能源客车补贴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并与特锐德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全新的推广模式,为客车用户提供实惠、便捷的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福汽集团开展更深一步的资源整合以及新能源客车销量占比不断提升,三龙协同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大幅改善。预计2015年/2016年/2017年EPS分别为0.74元/0.96元/1.1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客车推广进度低于预期;2。三龙协同效果低于预期。
上汽集团:业绩高于预期,合资品牌销量或将自四季度反弹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一朋 日期:2015-09-02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4、新能源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_新能源龙头股票上市公司一览

新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有哪些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3)、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1)、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2)、新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2)、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2)、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上市公司一览新能源汽车概念600066 宇通客车 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但整体水平仍较中通有一定距离。600686 金龙汽车 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但整体水平仍较中通有一定距离。600166 福田汽车 北京公交集团已向福田汽车订购800辆混合动力客车,成为国内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公司。600458 时代新材 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技术也属国内领先水平。000957 中通客车 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均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最先进水平。轿车000800 一汽轿车 一汽轿车的奔腾B70HEV从公布技术参数来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强混合类型新型动力汽车,技术比较先进。600104 上海汽车 公司确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是2010年上汽计划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商品化。000559 万向钱潮 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总成上全面发展,属国内领先。000625 长安汽车 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30亿元研发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车,并将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民车。 驱动系统600580 卧龙电气 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600366 宁波韵升 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上游资源600432 吉恩镍业 镍氢动力电池大规模发展将直接扩大镍的需求量。600111 包钢稀土 公司在稀土贮氢合金这一氢能原材料领域占居国内领先地位。000762 西藏矿业 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一旦动力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600549 厦门钨业 若镍氢电池取得大规模应用,作为原材料的稀土用量将随之增加。600459 贵研铂业 燃料电池若能成功产业化,铂的深加工业务或将因此受益。蓄电池600196 复星医药 拥有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002091 江苏国泰 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600884 杉杉股份 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600478 科力远 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000839 中信国安 奥运期间,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50辆纯电动大客车。600192 长城电工 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600846 同济科技 拥有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的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000571 新大洲A 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龙头股有哪些随着原油资源的无限制开采,石油资源枯竭的一天离我们越来越近,对下一代汽车动力的研究日益提到科学家的面前。对于汽车用新能源,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纯电动作为主攻方向,从动力方面考虑发展纯电动汽车先发展客车成为汽车界的共识,按照这个思路本博进行了一个多月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以下几个公司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股:一、先从整车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龙头股是安凯客车000868,在新能源客车整车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相继研发出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等多款新能源客车,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厂家之一,目前在纯电动豪华大巴领域是唯一进入国家工信部目录的企业。新能源客车相关股票:中通客车。二、把整车拆开看,纯电动客车又涉及到电控、电机、电池三大关键技术。1、从电控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控龙头是万向钱潮000559,涉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拥有电控、电机、电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化规模,是国内较为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供应商。2、从电机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机龙头是宁波韵升600366,利用开发磁性材料的优势主攻汽车电机产品,新能源汽车所需磁钢是公司在高新钕铁硼应用领域的重大拓展,可取得巨大收益。公司参股的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系统研发和生产,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电动汽车电机概念股:大洋电机。3、从电池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是中信国安000839,拥有国内最长的锂电池产业链。目前市场龙头是成飞集成002190,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是中航锂电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作为国内顶尖军工研发机构的子公司,其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广泛用于电动车、机车、储能等民用电源领域。目前此股在A股市场上非常强眼,从中可以看到一旦沾上电池的边,股票就涨得没有边。锂电池相关股票:德赛电池、风帆电池、江苏国泰、杉杉股份、中炬高新。三、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又联系到电池用资源锂资源龙头是西藏矿业000762,西藏扎布耶盐湖是全球锂资源第三、国内第一的含锂盐湖,公司有20年的开采权,我们可以炒它20年,这无疑是股市里的一个大宝藏,如果你长期跟踪本博,都会从这只股里淘到一桶金。四、从纯电动车又联系到充电设备:纯电动车充电设备的龙头是奥特迅(002227):主营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机和充电桩,在电源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上市公司中具有唯一性,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5、新能源汽车股票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概念上市公司一览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一览:客车类 轿车类 驱动系统类 上游资源 蓄电池

一、客车类

600066 宇通客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066)(17.72,0.02,0.11%) 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

600686 金龙汽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686)(7.64,0.06,0.79%) 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

600166 福田汽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166)(19.79,-0.07,-0.35%) 北京公交集团已向福田汽车订购800辆混合动力客车,成为国内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公司。

000957 中通客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957)(8.29,0.18,2.22%) 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均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最先进水平。

000868 安凯客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868)(11.26,0.41,3.78%) 在新能源客车方面,与上海瑞华合作开发了国家电网纯电动9 米客车、国家奥组委的纯电动 12 米公路客车、11 米纯电动公交客车;在代用燃料方面,进行了 12 米公交客车搭载潍柴LPG 欧三发动机,11 米公交客车搭载大柴CNG 发动机,10 米前置公交车搭载南内CNG 发动机等的开发。

600458 时代新材(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458)(30.82,-0.72,-2.28%) 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技术也属国内领先水平。

二、轿车类

000800 一汽轿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800)(17.11,0.08,0.47%) 一汽轿车的奔腾B70HEV从公布技术参数来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强混合类型新型动力汽车,技术比较先进。

600104 上海汽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104)(14.87,-0.20,-1.33%) 公司确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是2010年上汽计划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商品化。

000559 万向钱潮(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559)(11.67,0.02,0.17%) 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总成上全面发展,属国内领先。

000625 长安汽车(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000625)(10.24,0.04,0.39%) 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30亿元研发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车,并将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民车。

三、驱动系统类

600580 卧龙电气(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580)(16.90,0.19,1.14%) 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600366 宁波韵升(加入自选股,参加模拟炒股)(600366)(15.45,0.16,1.05%) 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参考自:财 富赢家网

6、2016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览,看有哪些车型扛大旗

2016年全年美国电动车总销量为159139辆,是2015年总销量()的1.4倍,占2016年全球销量的23.95%。总体而言,相比2015年116099辆的全年销量,2016的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了约37%。
以半年度销售情况为参考,美国电动汽车2016前六个月销量上涨约19% (64,702 vs 54,347),但后半年销量增长非常快,约增长53%(94.437 vs 61,752)。
由于12月份销量的激增,以及2016年后半年的放量,电车汇预计,2017年美国的电动汽车产销势头依旧会很好。

一、纯电动汽车市场 VS 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从2016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分类来看,纯电动和插电式车型依旧是两大市场的“主旋律”,它们的市场比例如下图所示:

二、2016年12月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与此同时,翻看2016年12月的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不难发现,24,785辆的总销量已超过今年销量最高纪录约7500辆(2016年9月份约为17,224辆)。相比于去年同期销量(13,699)上升了81%。其中,依旧是特斯拉Model S 5850辆的销售贡献成就了这一数据。而Model X也销售了3875辆。

1、盘点2016年12月份创下新的销量纪录的车型
特斯拉Model S ——5850( 4350);
特斯拉 Model X——3875(3200);
雪佛兰 Volt ——3691(2531);
日产 Leaf ——1899(1457);
丰田普锐斯 Prime ——1641(781);
福特C-Max Energi —— 1,289 (755);
奥迪 A3 e-tron —— 589 (394);
雪佛兰 Bolt —— 579 (首次亮相);
宝马330e——240(215);
梅赛德斯c350e ——171(首次亮相);
梅德赛斯GLE 550e —— 83 (30);
宝马740e——23(首次亮相);

2、而具体来讲,推动2016年12月份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美国联邦信贷政策
首先,2016年12月是美国联邦信贷(价值7500美元)的到期。这意味着,转过这个月,要想再获批相应额度的信贷额,并成功贷款购车,则很可能要多等一年;
(2)特斯拉集中交付
由于自动驾驶仪硬件出现问题,导致2016年10-11月的特斯拉订单,在12月出现了交付的井喷状态;总体看,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在2016年尾两个月的总销量约100,00辆。
(3)部分新车型导入
12月,历来是美国新车型的发布月。2016年12月,先是宝马740e和奔驰c350e 顺利登陆了美国市场;其次,新款丰田普锐斯在美国上市时间虽然很短,但也同样创造了绝佳市场表现;足以见得在经济逐步复苏的当下,美国民众对用车经济性的持续关注。
(4)部分车型逆势上扬
而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以下几款车型:
(1)雪佛兰品牌贡献颇大。其中,雪佛兰Bolt上市启动销售;而Volt全年销量逆势上扬,为3700辆,创下新的历史记录,其中2016款雪佛兰Volt在圣诞节假期上市,仅几周时间,就创造了600台的销量神话;
(2)奥迪超过了之前的销量纪录,A3 e-tron的销量达到600辆;
(3)福特 C-Max Energi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销量纪录,约为1300辆;
三、2016年度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分析
1、特斯拉 Model S
根据特斯拉官方数据显示,其并没有给出准确的月度销量,因此电车汇将根据其给出的季度和年度报告,以及我们自己所积累的数据报告作出分析。
具体参照特斯拉弗里蒙特生产计划,运输时间,来决定美国各地区产量。这意味着美国东海岸的特斯拉排产总是优先于中央地区,中央地区则优于西海岸,而西海岸优于加利福尼亚。

特斯拉北美超级充电站
2、雪佛兰 Volt
2016年12月份,通用汽车售出3691辆Volts, 相比于一年前的2114辆增加了75%,无疑,2016年12月份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一个月。
到2016年为止,雪佛兰Volt 共售出24739辆,相比于15年的15393辆增加了61%,超过了雪佛兰Volt 有史以来最高的销量纪录,即2012年的23464辆。
由于,通用的Hamtramck,位于密歇根的工厂同时生产多款汽车,包括别克拉克罗斯,凯迪拉克CT6,雪佛兰Impala…以及,雪佛兰Volt,该厂已经决定冬季停工三周。因此也不难看出,新一代雪佛兰Volt 也出现产量过剩,初步预计库存量达到6000辆。
3、福特汽车
新款2017 福特Fusion Energi 自推出以来,取得了较大进步,直到12月份。
在11月份, 该车型创下最高销量纪录1817辆后,12月份有所回落,销量仅为1099辆,并且将销量第三让位于特斯拉 Model X。
看看过去每个月的库存量就能明白为什么新款福特 Fusion Energi在过去几个月能把保持较高的销量。事实上,Fusion Energi一直是美国库存量最高的电动汽车。福特一直使其生产保持跟上需求的步伐,在1月份库存量下降到2000,是年度库存量最低的时刻。
4、日产汽车
在2016年的最后三个月, 日产Leaf 一直保持了较高销量纪录。12月份的销量为1899辆,创下了历史新高,继11月份的1457辆之后,这表明30千瓦汽车的新定价得到了用户认可。
不过在12月份,日产的库存量保持较高,达到2000辆左右。事实上,除非提高其库存量以及推出新款Leaf,否则该款车很难超过近期的销量。
整体而言,日产Leaf2016年已售出14006辆,相比于2015年的17269辆下降了19%。其中,30千瓦时/107英里版本的日产 Leaf 价格低于24千瓦时的版本,经过调整后,30千瓦时版本已经日产汽车美国销售方面建议,将零售价下调至30680美元。www.okeycar.com
四、2016年该上市却最终没有出现的车型?
1、三菱欧蓝德电动汽车;

2、现代IONIQ电动汽车;

3、奔驰E350e;

4、起亚远舰PHEV;

7、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概念股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概念股一览

九九久(002411),沧州明珠(002108),大东南(002263),深圳惠程(002168),

8、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概念股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概念股一览

1、(300073)当升科技: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2、(000839)中信国安:子公司盟固利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生产商,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厂家
3、(300037)新宙邦: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4、(600884)杉杉股份:国内第一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5、(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制造商,产品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认可
6、(600872)中钜高新:通过子公司涉足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领域,向多家汽车厂商提供了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前景广阔(

9、41家车企3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回暖明显,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根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我国汽车销量为143万辆,同比下滑43.3%;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67.2万辆,同比下滑42.4%。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48.4%,跌至104.3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45.4%至287.7万辆。尽管3月销量仍以“跌”字当头,但相较于受疫情“冰封”的2月,已有明显回暖迹象。

从目前已公布3月份及一季度销量数据的41家车企(品牌)来看,自主品牌销量普遍好于合资品牌,如一汽集团红旗、奔腾一季度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及长安马自达等合资车企无论是3月还是一季度产销跌幅皆超五成;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两大合资车企一季度产销跌幅皆过半

4月10日下午,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2020年3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份上汽集团共销售汽车23.1万辆,同比下降58.6%;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67.9万辆,同比下降55.7%。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从上汽集团旗下各子公司的产销数据来看,一季度中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产量下滑最为严重,共生产14.9万辆,同比下降64.9%;销量层面,一季度中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销量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60.9%跌至18.3万辆,去年同期为46.8万辆,共减少28.5万辆。

二、广汽集团:疫情期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根据广汽集团(601238.SH)于4月10日晚间披露的产销快报显示,3月份,集团新车销量为11万辆,同比下降39.6%;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0.6万辆,同比下降38.1%。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受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广汽集团整体销量下滑严重,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仍实现增长。数据显示,在受疫情影响最大的1-2月,广汽集团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6,524辆,同比增长86%,其中广汽新能源销量为4,621辆,同比增长66%。

三、东风汽车集团:3月产销尚处爬坡期

4月9日,东风汽车集团(00489.SZ)发布最新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其在2020年3月份的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降62.2%;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6.3万辆,累计同比下降46.4%。从产销数据中不难看出,除东风柳汽外,其余各子公司3月依然处于产销爬坡的过程。但随着武汉正式解封,4月将是其真正的回暖期。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集团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四、长安汽车集团:CS75 PLUS 3月销量破万

根据长安汽车(000625.SZ)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长安汽车实现整体销售14万辆,同比下降28.7%;今年第一季度,长安汽车共计销售30.3万辆新车,同比下降32.1%。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集团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自主品牌板块,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和合肥长安3月共计销售汽车7.7辆,同比下降16%,其中SUV板块的长安CS75 PLUS车型表现较为亮眼,3月实现销售1.3辆,带动CS75系列实现销售1.8万辆。

合资品牌方面,长安福特3月销售1.1万辆,同比下降27.9%;第一季度累计销售3万辆,同比下降17.2%。长安马自达3月销售6,715辆,同比下降52.8%;第一季度销售1.7万辆,同比下降48.1%。

五、长城汽车:一季度出口新车同比增长6.1%

4月9日,长城汽车(601633.SH)发布3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3月,受疫情持续性影响,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6万辆,同比下降41.8%。不过与2月相比,回暖趋势明显,环比增长499%。至此,2020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5万辆。其中,3月份长城汽车出口汽车5,942辆,同比增长0.4%;一季度同比增长6.1%至1.3万辆。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六、吉利汽车:已完成年销目标的15%

4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公布2020年3月及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3月总销量为7.3万辆,环比增长245%,同比下滑41.4%。至此,吉利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车总销量为20.6万辆,同比下滑43.8%,就全年141万辆的销量目标而言,已完成15%。

领克方面,3月共销售7,369辆新车,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8,443辆,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总销量已超过30万辆。

七、比亚迪:3月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9.5%

4月8日晚间,比亚迪汽车(002594.SZ)公布了最新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受疫情影响,比亚迪汽车共销售3.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34.7%;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万辆,同比下滑59.2%;燃油汽车销量为1.8万辆,同比增长9.5%。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整个一季度中,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为6.1万辆,同比下降47.9%。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为2.2万辆,同比下降69.7%;燃油汽车销量则为3.9万辆,同比下降12.0%。

八、北汽新能源:一季度产量劲增101.02%

4月9日,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了3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3月的产销量分别为3,876辆、5992辆,同比分别增长75.38%、-66.13%;一季度中,北汽新能源的产销量分别为5,733辆、9,000辆,同比分别增长101.02%、-64.1%。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九、江淮汽车:一季度纯电动乘用车跌幅超六成

根据江淮汽车(600418.SH)官方公布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3月份,江淮汽车售出新车3.4万辆,同比下滑23.1%,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69.8%,跌至1,998辆;今年一季度累计售出新车8.3万辆,同比下滑35.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67.2%,至4,926辆。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十、海马汽车:现仅有SUV产品在产

4月7日,海马汽车(000572.SZ)官方发布一季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3月,海马汽车共销售1,310辆新车,同比下滑30.4%;今年一季度中,海马汽车累计销量2,591辆,同比下降49.1%。值得注意的是,在海马对外发布的产销公告中,在产产品仅SUV一项,其他类别车型目前已处于停产状态。

图片来源:海马汽车产销快报公告截图

十一、一汽集团:自主乘用车一季度销量增速为正

4月8日,中国一汽发布202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数据。统计数据显示,一汽集团共计生产整车55.69万辆,累计实现销售约60.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下滑27.6%,销量下滑22.6%。

自主品牌方面,红旗品牌一季度销量为2.5万辆,同比增长87.4%;奔腾品牌一季度终端零售实现2.2万辆,同比增长12%,成为今年一季度唯二销量正增长车企品牌。用车方面,解放品牌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车超10.8万辆。

合资品牌方面,一汽-大众一季度产量为30.8万辆,整车实现销售32万辆;一季度一汽丰田产量为10.7万辆,销量为12.3万辆;一汽马自达第一季度销量为1.4万辆。

十二、通用汽车:3月销量已恢复到去年75%

日前,通用汽车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销售业绩。面对新冠疫情爆发导致的冲击,通用汽车在华一季度零售销量仅为46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43.5%。随国内疫情转机出现,进入3月以后,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出现明显复苏。相关数据显示,通用汽车3月在华销量达到23.8万辆,同比下滑25%,也就是说,通用3月在华销量已经恢复到了去年75%。

从具体品牌来看,上汽通用旗下的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一季度销量分别为:5.1万辆、13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4.7%、42.5%和40%;作为通用在华的另一业绩支柱,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品牌和宝骏品牌一季度销量分别为:17.2万辆和8.2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4.3%和51.5%。

十三、宝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30.9%

根据宝马集团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集团共向客户交付47.7万辆宝马、MINI以及劳斯莱斯品牌汽车,较去年同期下降20.6%。

在中国市场,宝马集团一季度共销售11.6万辆宝马和MINI汽车,同比下降30.9%,跌幅有所收窄,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已出现复苏迹象。自3月底开始,宝马开始引导在华业务运营重回正轨。截至目前,95%的宝马经销商已恢复营业,展厅客流日渐提升;考虑到未来几个月国内的市场需求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也已恢复双班生产。

十四、奔驰: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20.3%

4月8日,戴姆勒公布集团第一季度销量,梅赛德斯-奔驰第一季度销售了47.7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9%;Smart第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78.3%至5,863辆。

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一季度共销售13.9万辆,减少20.3%。对此,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销售与市场营销董事贝思格表示,中国第一季度业绩严重受到疫情影响,不过随中国地区经销店完全恢复营业,对于未来销量仍充满信心。

十五、沃尔沃:3月同比下滑16.2%

根据沃尔沃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沃尔沃汽车在全球共售出13.2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8.2%;其中,3月份沃尔沃在全球共交付4.6万辆汽车,较去年同期下跌31.2%,这主要是因为欧美地区的疫情于3月份开始大规模爆发,导致汽车消费受限。

不过,沃尔沃方面表示,相比较欧美地区,中国市场3月份的回升势头明显。3月初,沃尔沃汽车在华4家工厂开始复工,其在华销售门店的客流量也得到稳定回升,在此情况下,沃尔沃汽车整个3月在华共售出9,560 辆汽车,同比下滑16.2%;今年一季度,沃尔沃在华累计销售2.1万辆,同比下滑30.5%。

十六、本田:3月同比跌幅超五成

4月3日,本田汽车发布2020年3月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月,本田汽车在华终端销量总计6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下滑50.8%。其中,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3月终端销同比下滑50.1%至3.2万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3月终端销量同比下滑下滑51.5%至2.8万辆。

2020年第一季度中,本田汽车在华终端销量总计22.2万辆,同比下滑33.8%。其中,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一季度终端累计销量为11.6万辆,同比下滑35.7%;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一季度终端累计销量为10.6万辆,同比下滑31.5%。

十七、日产:东风日产3月销量环比增334.5%

据日产汽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3月中,日产在华共计销售新车7.3万辆,虽然与2019年同期相比跌幅仍高达45%,但环比2月份的1.5万辆,反弹明显;今年第一季度中,日产在华总销量为20.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39.9%。

图片来源:东风启辰

分品牌来看,东风日产3月新车销量累计达5.2万辆,环比2月份的1.2万辆增长334.5%;东风启辰3月共销售新车3,123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3万辆。

十八、马自达:昂克赛拉3月销量超一汽马自达全系

近日,马自达品牌公布在华最新一季度零售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马自达累计销量为3.6万辆,同比下滑30.7%。单月销量方面,马自达在华市场1月份销量2.1万辆、2月份2,430辆、3月份1.3万辆。

其中3月份,一汽马自达销量为5,314辆,长安马自达销量为7,644辆。一季度,一汽马自达销量为1.4万辆,长安马自达销量为2.2万辆。

单一车型方面,长安马自达3昂克赛拉销量表现最为突出,3月单月销量5,669辆,一季度累计销量1.7万辆,占长安马自达一季度销量份额的77.9%,同时也为马自达中国一季度贡献了48%的销量。

十九、现代集团:3月跌幅收窄至28%

根据日前现代汽车集团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3月中,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华销售降幅减低至28%。其中,北京现代零售销量同比减少22%至3.5万辆;东风悦达起亚零售销量同比减少38%至1.5万辆。

图片来源:东风悦达起亚

但就东风悦达起亚官方数据显示,3月份其全系终端销量达到1.8万辆,同比下滑43.7%;第一季度中累计销量为4.3万辆,同比下滑48.3%。

二十、蔚来:一季度共交付3,838辆新车

根据蔚来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蔚来累计交付3,838辆。其中,1月交付量为1,598辆;2月受疫情影响,交付量为707辆;3月为1,533辆新车,同比上涨11.7%,环比上涨116.8%。

纵向来看,自2018年6月开始交付以来,蔚来累计交付3.6万辆,其中,ES8共交付2.1万辆,ES6交付1.5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一览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