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写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路线“三纵三横”的具体含义?
“三纵”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总体路线
2、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发展路线图
我暂时只有下面这个表,对现有的技术在不同新能源车型上的应用的总结,谈不上你要的roadmap。
我建议你单项的去找找看,比如低于电池来说,未来希望达到的能力密度、寿命等等关键指标的发展计划。
虽然汽车行业以及政府曾经提出“轻度混合动力-中度混合动力-全混-电动车-燃料电车”之类的所谓技术路线图,但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实不算一个纵向的发展路线,而是根据需要将各种技术进行集成,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新技术也包括很多“老技术”,比如下面这种Plug-in Range Extendor车型上采用的发动机,就可以用比较“老”技术的发动机。
如果你一定要一个roadmap的话,我建议你可以根据前面说的路线,再结合下表列的技术,做一张图,应该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还有除了上面这些跟电动相关的技术外,应用新燃料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比如氢发动机,天燃气汽车等等
3、北京到大连开新能源汽车走有推荐的路线吗?
北京到大连开新能源汽车有推荐的路线吗,可以先到天津坐船,在开车到大连。
4、华泰汽车如何走新能源路线?
作为国内最早介入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车企之一,华泰汽车早在2009年就开始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通过在北京和慕尼黑建立技术中心,研发出了性能优异的自主三电技术,并拥有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国内最早认清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向的整车厂之一,华泰早在2010年就和英特尔一起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英特尔平台的IVI汽车。
随着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和落实,无人驾驶、无人物流、智能网联、智慧出行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这也需要政府部门,传统车企、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多方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作为这场革命的参与者,华泰汽车正从多个方向进行创新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革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
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曾业辉表示,华泰汽车紧跟无人驾驶、智能互联技术潮流的同时,明确定位华泰新能源汽车要走“智能化国民车”的大众路线,要造普通民众乐于接受的好用、实用型纯电动智能汽车。华泰汽车正多措并举,积极打造“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生态化“的汽车产业链。目前,华泰汽车正与百度、滴滴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展开密切合作,推进道路识别、L2X、深度学习等前瞻性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力争在已经到来的“汽车革命”中把握先机。未来5年,华泰汽车将有超过20款新车陆续投放市场,包括新能源SUV、纯电动MPV、智能互联跨界车型等等。
华泰汽车集团董事长张宏亮表示,未来几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关键期,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补贴政策逐步退坡,虽然会给整车厂带来一定的压力与挑战,但这种挑战也是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动力,华泰汽车将多措并举,积极应对。
“在前几次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都是努力追赶者,在新一轮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为特征的技术革新浪潮中,中国要力争做并驾齐驱者,部分领域甚至要立志成为引领者。只要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一定大有作为!”张宏亮说。
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 2035年无传统内燃机车型
易车讯 10月copy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汽车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代表汽车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提到:到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将占95%以上。此外,各类网联式高自动驾驶车辆到2035年将在国内广泛运行。
李骏指出,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总体将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自主、可控。基础设施方面,2035年,将建成慢充桩端口1.5亿端以上、公共快充端口146万端以上。
此外,李骏还介绍,路线图2.0在1.0版的基础上由“1+7”拓展为“1+9”,即1个总体技术路线图和9个细分领域技术路线图,分别是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
6、日产未来新能源发展路线是怎样的?
近日外媒报道,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动力系统高级管理人员近日版透露,未来五年内,日权产品牌将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而英菲尼迪则将推出两款,此外,5年内,日产还将推出4款纯电动车型。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CEO戈恩(Carlos Ghosn)曾宣称,日产即将推出的这六款纯电动车型只是联盟2022年之前计划推出12款纯电动车型的一部分,这其中并不包括混合动力系统,如日产旗下的全新e-Power系统车型。
此外,随着各国政府对传统内燃机车排放以及油耗要求的不断提高,日产将在未来5年内加大对新能源车型,尤其是电动车的研发。其中或将包含去年东京车展上亮相的IMx概念车量产版,此外e-NV200的继任者也将推向市场。
作为日产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也将积极转型。日产CEO曾公布的一项长期计划称,从2021年开始,英菲尼迪推出的每款新车都将是电动车型或者是搭载e-Power系统的混动车型。有消息称在英菲尼迪即将推出的两款纯电动车型中,一款基于日产聆风开发,而另一款将基于北美车展亮相的英菲尼迪Q Inspiration概念车打造。
7、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发布,混动车迎来好时代
在10月27日开幕的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其中最受业界关注的便是在进一步强调了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至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而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另一热点——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提出到2035年,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介绍技术路线图2.0主要内容时,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即:
1)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
2)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3)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大规模应用;
4)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
5)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
6)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引领全球的原始创新能力。
李骏指出,技术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并将 “1+7”的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研究布局。
除了电动化之外,业界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技术路线图2.0提出了至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
据李骏院士介绍,随着汽车节能技术持续提升,当前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持续下降,已接近2020年百公里5L的目标值,目前已大量应用高压缩比(12-13)+米勒循环+变排量附件+低摩擦技术等先进节能技术,汽油机热效率逐渐靠近40%的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变速器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7DCT和8AT相继实现量产;CVT方面,CVT180 、CVT250相继量产。
但面向未来越发严苛的排放标准,单纯提升汽油机热效率显然难以完成,因此,“禁燃”的声音不断传出。但鉴于我国国情,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能源种类更为合适,要在发展汽车电动化的同时,重视传统汽车的转型。因此,专家组一致认为,今后15年中国传统汽车要全面向混合动力车型去转变,用“全面电驱动化”代替“禁燃时间表”更符合中国国情。
正是基于此,2.0版技术路线图中提出了,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在此基础上,我国汽车油耗将在未来5年、10年及15年达到不同的标准。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新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对我国汽车电动化路线的合理修正,将引导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汽车全面电动化的进程中,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性有望显著提升,国内厂商技术储备充足,随着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关键的过渡产品,其重要性将显著提升,市场渗透率有望迅速增长。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过去平稳但有些“寡淡”的混合动力(HEV)市场开始明显升温,尤其是在2020年前7个月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比下滑的情况下,还实现了混动车型(不含进口车)批发销售16.6万辆、同比增长16.2%的逆势上扬。而丰田、本田等日系在华合资混动车型的表现更是出色,仅广汽本田混动车型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就达到了82,284辆,展现出了极强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有望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技术,这也是丰田首次将其核心混合动力技术提供给外国公司,其目的无疑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2019年丰田品牌在华市占率约为6%)。
此外,日产汽车也在加强其在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业务。该公司将发布一款配备了其ePower混合动力技术的车型。日产汽车还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推出五到六款混合动力车型,其中包括畅销的轩逸轿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
引言: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在路线图1.0上做了修定,很多地方很有指导性,主要的地方还是在于汽车产业碳排要降下来,新能源汽车逐渐往上,设置了20%的市场渗透的目标。
图1 对应的主要的改动
01?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
图2 路线图2.0的发展愿景
路线图1.0定义的2020年7%-10%de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目前来看无法实现,目前前三季度是66.7万,乘用车的销售是1337.6万,目前在5%。而后续3个月按照每个月200万,新能源乘用车增加到95万,估算的市场渗透率是4.75%。在路线图坚定的把2025年的渗透率目标修订为20%以后,也就是说按照路线图接下来5年要达到15%的提高值,每年提高3%的渗透率(如果按照2400万折算,是72万的增量)。
路线图1.0里面所说的节能汽车,目前明确就是混动包含48V和HEV,目前9月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7%和2.25%,按照2025年的预期占比要到40%-48%,这个预期的增速是由车企自行迭代动力总成所实现的。目前这种对于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和不含新能源汽车油耗目标的估算,是比较合理的。如下所示,定义为WLTC工况下总体目标5.6=>4.8=>4.0,混动5.3=>4.5L和4.0L,也就是说短期内鼓励车企在混动领域投资,在15年内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和禁燃这个词完全脱开。按照这个路线图的设计考虑,混动的燃油车存续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图3 技术路线图关于混动的提法
在总体目标里面还有个提法,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也就是BEV是47.5%,PHEV+EREV是2.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路线图的预期,目前市占率1.5%的PHEV总体的增量未来15年有个先高后低的过程,燃料电池的100万放在这里也挺奇怪。
02 按照路线图的渗透率分布
这个比例我们按照上面的进行拆解,认为48V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和BEV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的进行过渡。如果按照2025年2500万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数量为100万PHEV、400万BEV、500万HEV、500万48V和1000万ICE。
图4 中国乘用车按照路线图2.0分动力总成比例
小结:实际这个路线图是否能顺利目前看来不清楚,不过保守的估计可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较难过10%的渗透,过了以后到15%到20%比较容易,还是因为目前的5%区域集中和地方的推广政策直接相关,要让新能源汽车形成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走到对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有电子版的吗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使用成本低。百公里耗电量的价格是8元左右,跟1升燃油的价格差不多。
2、没有限号。在大城市中普遍限号,新能源没有这个烦恼。
3、行驶稳定,没有换挡冲击。 新能源的变速箱多数是单速变速箱,没有换挡冲击。
4、更加环保。为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10、新能源汽车动力传递方式
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传统车辆,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传动系统保证了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这些部件不但重量不轻、让车辆的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也存在需要定期维护和故障率的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传动系统的设计更加灵活,从其演变过程来看,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与内燃机汽车类似的传动系统
还有离合器、齿轮箱、差速器等。
2、省去离合器,驱动电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差速器合为一体。
3、轮毂电机与车轮融为一体
轮毂电机
轮毂电机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传统传动系统中的复杂结构。除了结构更为简单之外,采用轮毂电机驱动的车辆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传动效率也要高出不少。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根据电机的转子型式主要分成两种结构型式: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
外转子式采用低速外转子电机,电机的最高转速在1000-1500RPM,无减速装置,车轮的速度和电机相同。采用低速外转子电机,外转子就安装在车轮的轮缘上,而且电机转速金和车轮转速相等,因而不需要减速装置。
内转子式,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配备固定传动比的星型减速器,也称轮边减速器,为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的转速可高达10000RPM。所选用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速度比为10:1,而车轮的转速范围则为0-1000RPM。随着更为紧凑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出现,内转子式轮毂电机在功率密度方面比低速外转子式根据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