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生产方式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生产方式

发布时间:2020-11-29 18:56:49

1、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排行,除了特斯拉,其他都差不多?

日前,ev-sales公布了一个数据,是2020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排名,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目前世界各个品牌,各个车型的销量情况。通过这个榜单,也能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本篇文章,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榜单。

【1】厂商排名,特斯拉第一,除了特斯拉,其他都差不多

在2020年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排名中,特斯拉是第一名,销量为42887辆。可以说领先优势是很明显的。除了特斯拉以外,上汽集团排名第二,比亚迪排名第三。奔驰排名第四,大众排名第五,宝马排名第六。这些厂商的销量都在1~2万辆之间,其实差距是非常小的。奔驰宝马这些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优势没有很大,甚至在销量上还不如自主品牌。但是这些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售价,还是要比自主品牌贵不少的。

【2】从规模上看,自主品牌和国际大厂是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这个排名也反应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自主品牌和一线厂商,其实从规模上是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换句话来说,我们强调了多年的“弯道超车”目前起码在规模上,自主品牌并不输给国际一线品牌。而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榜单的话,还能发现,除了特斯拉上榜以外,造车新势力公司中蔚来也在榜单上,这其实也能说明,特斯拉这种造车新势力公司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是可以复制的。但是这个榜单上并没有其它国家的造车新势力公司,依然是传统厂商居多。这也说明,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3】车型上,除了特斯拉,其它销量也都差不多

从车型的销量排行榜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最高,达到31281辆,而其它车型的销量都没有超过1万辆的,可见Model 3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销量第二的居然是自主品牌五菱宏光MiNi EV,达到9150辆。排名第三的还是特斯拉 Model Y。其实五菱宏光MiNi EV是一个很特殊的车型,它的定位太低,价格也太低。也就是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如果放眼全球的话,可以说特斯拉的车型依然是具备非常强大的领先优势的。

其他车型的销量差不多,也反映出了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点,那就是谁也有成为第二的机会,自主品牌和国际一线的汽车品牌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甚至这个榜单上,前6名中,五菱,雷诺,现代,福特,都不是豪华汽车品牌。这也能够反映出,目前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选择的也不是很多。

【4】销量前20名的车型中,有8个来自自主品牌

在销量排名前20的车型中,有8个中国品牌,分别是五菱宏光MiNi EV,广汽新能源Aion S,长城欧拉R1,上汽名爵eZS,宝骏E系列,奇瑞eQ,蔚来ES6,理想ONE。这其实也能够说明,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而在这8款车型中,也只有蔚来ES6,理想ONE是主打的高端车型,售价基本上在30万元以上,我认为造车新势力公司通过开发高端车型,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自主品牌在高端新能源汽车上发力不足的劣势。

总结:虽然特斯拉表现强势,但自主品牌还有机会

虽然特斯拉的表现很强势,不管是厂商销量,还是车型的销量都很强。但是我看到这个榜单的时候,却认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较量中依然有很大的机会,目前的情况看,除了特斯拉以外,没有谁可以站出来说自己是全球第二。也可以说,自主品牌还真的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请专业人士指教一下,新能源汽车中,特斯拉,比亚迪与蔚来之间的比较,续航,充电快慢以及驾驶感觉方面?

特斯拉是美国企业,在上海有合资公司,特斯拉的车续航好一些,但是价格高。
蔚来是一些互联网公司投资生产,科技感好一些,续航方面还可以。但是销售的车数量不太多。
比亚迪是电池出身,电池方面很厉害,新能源车辆他做得也挺早,性能还算稳定,价格还算实惠,建议选择国产比亚迪。
至于充电速度,三个车都差不多。驾驶感你只有去4S店去开一圈自己体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3、国内新能源车企如何与特斯拉竞争?看看这里你就知道了!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格局如何?本土公司如何与特斯拉竞争?全球汽车产业链受疫情影响如何?六月六日下午,在银杏投资第三届年会上,来自新能源产业、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代表嘉宾就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额
根据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的说法,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中国、美国和欧洲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而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说,中国、美国和欧洲合计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就目前而言,数量还是中国最大,大约是去年的120万台。其次是欧洲,欧盟共有约60万个,美国大约有30万个。
新能源的渗透率
从渗透率来看,中国大约为5%,欧洲大约为3%,美国为2%。彭波说,未来几年,欧洲市场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加快一些,比如德国政府最近推出了许多刺激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尽管美国方面出了特斯拉,但总体市场需求仍不相同,在油价相对较低的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更难体现。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当前,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力、品牌影响力都比较突出,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改变?本土公司如何与特斯拉竞争?针对这一点,理想汽车创始人之一沈亚楠说,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坚持做增程式汽车,在中国充电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与特斯拉进行差异化竞争。
沈亚楠说:“我们坚持做增程式汽车,是因为特斯拉是根据美国的一般充电条件发展起来的,如果你想在中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条件。”沈亚楠表示,与特斯拉采用差异化竞争,做增程式汽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既能享受到纯电车的驾驶优势、使用体验优势,又不因充电条件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沈亚楠说,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机会,其主要原因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不能理解当地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中国可以借助高精度地图实现自动驾驶,再加上V2X (vehicle to everything,汽车与外部世界交流信息),特斯拉就不太可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沈亚楠说:“这一块最终我们能够取得胜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车主点评:我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特斯拉model3🤗】

#选车理由 身边很多同事和亲人换车都买新能源汽车,这是一种趋势,所以买车便在新能源汽车中挑选,最后选定特斯拉!🤗
#最满意
很多人反应隔音差,胎噪、风噪严重,其实市区驾驶还好,当然对应的是这个价位的轿跑车型,不能与主打舒适型的产品对比,完全能接受,低速驾驶很安静,车速上60就比较明显,毕竟没有发动机声音,所以胎噪就更明显了。
音响效果我觉得还是挺好的,对比了小鹏的丹拿音响,感觉不必那个高配的差,甚至还好很多。💪😎
#最不满意
很多人反应隔音差,胎噪、风噪严重,其实市区驾驶还好,当然对应的是这个价位的轿跑车型,不能与主打舒适型的产品对比,完全能接受,低速驾驶很安静,车速上60就比较明显,毕竟没有发动机声音,所以胎噪就更明显了。😊
#空间 正常情况4个人完全可以,没压力也够用。
储物空间绝对要说说,很能装,前后两个坑,能放旅行包,后备箱几个大箱子轻轻松松。后排还能放倒,当然一般用不上。😛
#外观 有动感,很舒服,不臃肿,外形是最满意的一点,外观很满意,虽然是几年前的造型设计,依旧有科技感,有点抄袭保时捷车头的嫌疑,不过我喜欢,无框的玻璃门也很酷要是双层隔音玻璃就更好了。
#内饰 科技感,实用性都很满意,但是整体还是有点捡漏。方向盘手感,内部布局都没得说,内饰很舒服,驾驶感觉也很稳。
#动力 5秒3的破百绝对够了,市区内跑不快,当然我想他更快一些,无奈高性能要等到2021年,等不了那么久。💪😎

#操控
操控绝对满分,不过路感很明显,没怎么过滤,悬挂比较硬。✊👍
#舒适性 夏天会闷热,哪怕车内温度很舒服,还是会闷,后排空间只能说够用,溜背的造型倒是没什么影响,关键是内部空间一般,所以只能说够用。座椅的包裹性不好,腰部支撑的档位不够细腻,要的位置调不到。后排座椅中间位置打下来做扶手感觉有点粗糙没有高级感。
#续航 耗能还行,有听过一些节能大神能把标续开成长续航的数。目前我觉得够用,不过电子功能太多了,打开过热保护,哨兵模式,耗电挺快的。

5、不止特斯拉 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能源车申报目录大揭秘

随着时间进入2月,工信部也公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在这之中买车君发现其中多了不少新能源车的身影且个个看点十足,这对于2020年有计划购入的朋友来说算得上一大喜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车型值得期待?

国产特斯拉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

说起特斯拉关注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应该都不陌生,而进入2020年后,特斯拉国产Model 3车型的交付也让国内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再次加剧。

作为特斯拉中国官网最早下架的Model 3车型,长续航后轮驱动版Model 3似乎今年将以国产形式正式回归,从最新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中可以看到,新版Model 3与目前在售的标准续航车型从外观来看没有任何区别,不过一些细节信息还是透露出了其后驱长续航的身份,如整备后质量达到1745公斤,与此前进口后驱长续航版的1753公斤相差不大。除此以外,电机最大功率为202千瓦,也比国产标准续航升级版的175千瓦提升不少。由此看来,国产特斯拉Model 3后驱长续航版似乎也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至于售价上有多大惊喜,还要等新车真正上市时才能揭晓。

广汽新能源Aion V

作为广汽新能源品牌下的第三款产品,Aion V近日出现在了工信部申报目录中,可以看到新车外部为浓浓的Aion家族风格,但由于车身尺寸限制,其定位要低于中型纯电SUV Aion LX。

与Aion LX相同,Aion V整体外观极为简约时尚,透露出一股浓烈的新能源车气质,其中封闭式前进气格栅、与两侧大灯相连的黑色装饰带,都是Aion家族SUV车型的标志,与此同时隐藏式门把手、悬浮式车顶的设计,也可以看得出其继承了老大哥Aion LX的设计元素。车身尺寸上,Aion V由于定位略低长宽高分别为4586*1920*1728毫米,轴距2830毫米。关于电动车最重要的续航成绩,目前仅知新车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35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具体续航里程暂不知晓。

比亚迪汉EV

今年1月,比亚迪正式发布汉系列车型官图,作为品牌旗下中大型豪华轿车,比亚迪汉在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两个版本中运用了双外观设计,其中纯电车型运用了比亚迪E-SEED GT概念车的诸多设计元素,整体未来感十足。

从最新的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可知,目前比亚迪汉EV拥有两个版本,其中单电机车型最大功率163千瓦,峰值扭矩330牛·米,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而双电机版车型则在前后均配备了一个永磁同步电机,其前电机与单电机版本参数相同,后电机最大功率200千瓦,峰值扭矩350牛·米,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550公里。两车均配备了磷酸铁锂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140瓦时。比亚迪汉EV的出现,也让我们对今年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有了更多期待。

几何C

前不久,几何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SUV车型几何C官图,并且买车君在工信部最新车型的申报目录中,也再次发现了几何C的身影,这似乎也预示着新车将在未来不久正式来到我们视野中。

相比刚刚公布的官图,本次申报图信息暴露了更多新车的细节信息,其中几何C整体外观延续了几何品牌针对纯电动车型的设计风格,与此同时车身整体风格更加接近吉利帝豪GSe,有种跨界车型风范。不仅如此,贯穿式尾灯、悬浮式车顶等时下流行的元素也一同出现在新车中,整体符合其年轻定位。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最大功率15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备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根据车型不同分别为400公里与520公里。 

别克VELITE 7

2019年4月,别克首款纯电车型VELITE 6正式上市,而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与产品公告中,品牌第二款纯电动车VELITE 7也终于现身,让我们对别克2020年的新能源车有了更多期待。

从申报图来看,别克VELITE 7设计语言与VELITE 6如出一辙,其中镰刀形前大灯组、横贯两侧的黑色装饰条都非常熟悉,而前包围两侧黑色饰条与车身整体的锋利棱线,也为新车增添了几分年轻气息。车身侧面造型比较紧凑,长宽高分别为4264*1767*1616(1618)毫米,轴距2675毫米,整体尺寸与昂科拉接近,未来或定位小型纯电SUV。VELITE 7车尾处的设计也有别于目前别克的燃油车型,贯穿式尾灯的加入既简洁又时尚。

动力方面,VELITE 7将搭载一台来自LG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千瓦,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500公里。 

买车君说:

在本次工信部公布的两个目录中,我们再次看到了不少新能源车身影,虽然它们之中大部分都没有具体发售时间,但是不得不说一批新车的出现又让消费者对2020年的新能源市场有了新的期待。若其中恰好有您所喜爱的那款,买车君建议大家不妨再等等,兴许在2020年就能将它带回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6月):特斯拉没有悬念

本文节选来自《新能源汽车周自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2.99万辆,环比上涨59.0%,同比下降13.1%,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71万辆。

分企业来看,2020年6月,得益于在中国本地生产车型的继续放量,特斯拉一骑绝尘,以4.9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1-6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为17.91万辆,相当于第二名大众的近三倍,而其他企业更是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6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3.59万辆新车,高居榜首,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41.7%的份额;而1-6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10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3.72万辆,不及Model 3的零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特斯拉或年产50万辆,为什么说此举是为了击垮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

五十万辆真的算多吗?可能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这个数量将会导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趋近于饱和,但是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庞大的市场来说顶多算一朵小浪花。特斯拉为什么要选在这两年扩大产能呢?我认为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1.落户上海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在2018年7月的时候特斯拉和上海市临港集团签订了纯电动车项目的投资协议,进而开始了特斯拉国内产业链的布局。为什么我国那么多城市中特斯拉最终选择了上海呢?不止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拥有更多的机会,还因为上海给特斯拉的诸多的优惠条件。

土地、税收减免、各种资质审核绿色通道,资金支持、银行贷款等不止帮助特斯拉尽快的完成了落户,还帮助特斯拉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况且特斯拉在本土建厂也能节省下大量的关税及人力成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样特斯拉就把自己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降下来了,产品有竞争力销量好,自然需要扩大产能。

2. 特斯拉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实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已经喊出了2020年年产能达到50万辆的口号,今年完成这个目标也不算意外。

特斯拉造汽车之所以不缺钱,除了获得大量的融资以外,股市也贡献了大量的资金。换句话说如果公司的股价崩盘了,特斯拉就有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其实特斯拉这么多年一直有点搞“饥饿营销”的意味,这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产能上不去。虽说资本家们都喜欢听故事,但是讲这么多年的故事汽车的产能还是那样难免让人有别的想法。

一旦汽车的产能上去了,那么公司的资金也可以实现快速的流转。于此同时还能提振股民们的信心,所以说特斯拉提升产能也算是顺理成章。

3.国内企业给了特斯拉相当大的压力

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建厂不止是想降低成本,更看重的是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新能源汽车未来取代传统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特斯拉自然也想早早的在中国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随着这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特斯拉产品的优势已经在逐渐消失。短时间内特斯拉自然也没法推出多款全新的产品来抢占市场,那么提高产能就成了权宜之计。只要产能上去并且在中国有了庞大稳定的客户群体,那么特斯拉未来发展必将一帆风顺。

总的来说特斯拉就算是产能扩大到五十万辆,但是也完全没有可能击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可能性,更多的是公司发展到一定的时间点做出了扩张性选择。毕竟如果再不多生产点汽车,特斯拉的小日子就不好过喽。

8、特斯拉使用无钴电池,对国内新能源车企影响有多大?

含钴电池的性能当然比三元锂电池好,比磷酸铁锂电池也更好,特斯拉作为行业的“颠覆者”或者说搅局者,而特斯拉这个消息一放出来,对股市的影响可不小,锂电池板块开盘大涨到涨停,而钴业则跌停。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特斯拉放出的烟雾弹,因为钴在国际上的价格一直很高,借这个机会拉低钴的价格。

根据路透社2月18日报道称,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进行深入谈判,商讨在上海超级工厂的电动车中使用无钴电池方面事宜。如果能达成,磷酸铁锂电池将首次被纳入特斯拉生产线,有望降低相关车型的生产成本。很多人则在私底下表示如果特斯拉也用磷酸铁电池,这是自降身价,有悖于明星产品的定位。

车企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就算是特斯拉也一样,不过开辟了上海工厂后,特斯拉进一步零部件本土化,让产品成本进一步下降才是目的,而前段时间爆发的芯片减配问题表明特斯拉对中国市场跟美国市场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中国市场不使用钴电池也就说的过去了。

特斯拉的对手是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和众多的造车新势力,model 3闯进30万元内厮杀,已经对一些车企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特斯拉进一步降低成本后,对比亚迪和蔚来等企业带来的压力会更大。比亚迪本身的磷酸铁锂电池有着价格优势,虽然品牌影响力不如特斯拉,但是比亚迪混动做得强大,汉这款车型亮相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刀片电池技术可以达到更多续航和更低的价格,对特斯拉而言当然也是强大对手。

蔚来的车每一款定位都很清晰,高端豪华品质已经初步得到市场认可,接下来它只要稳打稳扎就能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固态电池还没有达到量产装配条件下,各车企也在憋着劲发力,特斯拉一直在布局自己的电池业务,收购的超级电容公司和有核心技术的干电池公司,也是在为自己生产电池作准备。

不论特斯拉用不用钴电池,它已经走在了一条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路上,对于国内的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干货技术和竞争力,否则狼来了就不是一句口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特斯拉能否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回暖?

2020年注定是新能源汽车重新洗牌的一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后市值大涨,动作不断。最近开始跟宁德时代协商推出新一代的无钴电池,这也算是间接承认了比亚迪的研发方向,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发展的更好的。


与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生产方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