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大新能源恒驰1年底上市 未来新车均由国能研发
恒大日前通过3.795亿美元资金对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进行全资控股,NEVS将继续为恒大新能源恒驰品牌车型进行研发。根据规划,恒大将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覆盖顶级型、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经典型等全系列产品,首款车型恒驰1将于今年底上市。
说到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恐怕不少网友比较陌生,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份,随后在8月份完成对瑞典萨博汽车有限公司的收购。NEVS主要专注于电动智能汽车整车制造、电机电控、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
NEVS此前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分别是9-3概念车和9-3X概念车,两款车型均基于萨博9-3平台打造,不过至今仍未量产上市。恒大初期对NEVS进行“买买买”时,业界一度认为恒驰1将基于NEVS 9-3概念车打造。
去年3月份,恒大新能源首期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在3-5年内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随后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需要指出的是,恒大在去年9月份宣布将与五家合作伙伴共同研发15款新能源车型,覆盖顶级型、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经典型等全系列产品。
这五家企业将在底盘、白车身、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整车集成、车身内外饰等汽车整车研发全流程,为15款新车提供保障,但五家企业中(德国FEV、德国EDAG、德国IAV、奥地利AVL和加拿大MAGNA)并无NEVS的身影。这是否意味着恒驰品牌将成为恒大新能源独立子品牌与15款车型区隔开,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年度特辑 | 许家印,盛宴之后
恒大在武汉出现的安全事故,让许家印再次成为媒体焦点,但在汽车领域,曾经霸屏新闻头条的许家印,已经“消失”了近两个月。
11月12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过后,有关恒大新能源的进展、规划,以及许家印的“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再无人提及。
许家印进军汽车行业的决心不容置疑,却似乎没有车企将恒大新能源列为潜在对手。毕竟,许家印挥舞支票的策略,在传统车企看来,近乎离经叛道。在收获汽车产业链最豪“朋友圈”后,许家印的汽车版图,依旧缺了点什么。
竞争对手实则寥寥
2019年的许家印,将工作重心向汽车板块全然倾斜。在结束与贾跃亭的纠葛后,恒大新能源项目正式启动。粗略统计,短短10个月内,许家印在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了58家汽车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如此密集的行程单,在恒大集团的官方通稿中被称之为“业界超强决心及高效执行力的最佳典范”。
打造最豪“朋友圈”,不仅代表了许家印的意志力与执行力,更是恒大新能源“称霸世界”的唯一解决方案。
2019年3月中旬,在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许家印表示,恒大已经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基于萨博9-3“油改电”而来的国能93,只被定义为内部使用的“试验车”,恒驰品牌真正的首款车型恒驰1将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全系量产时间可能推至2021年。这也就意味着,要完成许家印的“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目标,留给恒大新能源的时间,最多3年。
要在3-5年内实现“最大、最强”,恒大新能源依仗的显然不是终端销量。事实上,凭借强大资本构建的产业合作关系,只要恒驰1顺利驶下生产线,恒大新能源就有问鼎行业的资格。毕竟,许家印将对手限定为新能源汽车集团,而非涉足新能源的传统车企。
恒大新能源的竞争对手,本就屈指可数。
资本玩家尚无成功先例
尽管大肆采买的许家印,已提前锁定了“最大、最强”,但在整车设计、技术壁垒、研发进度、市场趋势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下,恒驰的未来,依旧不被业内所看好。
一方面,传统车企的转型战略,让大量底层技术更成熟的新能源车型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相形之下,尽管在关注度上占尽风头,但几家主流新能源车企,在终端市场的表现只能说雷声大、雨点小。
另一方面,尽管政策导向明显,但新能源车型的主力市场依旧被圈禁在为数不多的一、二线核心城市。受车辆残值、电池保养、续航能力、充电效率等限制,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空间远不及传统燃油车。
恒大新能源,值钱的是“恒大”二字。与蔚来、小鹏、理想等堪称国内主流,但依旧徘徊在融资生死线的新能源车企不同,恒大新能源的发展将完全摆脱资本束缚。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惜前人的故事并不美好。同样是资本先行,无论是姚振华入主的观致和DS,还是陆正耀把控的宝沃,无一例外都沦为戏中配角。
从传统燃油车领域“借壳”的姚振华、陆正耀尚且如此,涉足新能源领域,从零开始打造整条产业链的许家印,只怕怀揣的情结越大,面临的挑战越甚。
又一个粮油,又一个足球?
在许家印堪称宏伟的“新恒大”战略中,新能源汽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相比健康养生和文化旅游,汽车的工业属性以及新能源的高科技概念,对以民生地产为基础的恒大而言,无疑更具转型价值。
转型,意味着“出圈”。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并不是许家印扩张非地产业务的首次试水。在将千亿投资的恒大粮油、恒大乳业和恒大畜牧悄然出售后,恒大足球,几乎是恒大在地产业务之外的唯一成就。
遗憾的是,这份成就与亏损无关,其意义是对恒大主业的刺激。与恒大俱乐部持续亏损相对应的,是恒大在地产业务上的突飞猛进。投资足球之前,2009年恒大销售额为307亿,投资后的2012年,这一数据达到923亿。
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在亚冠半决赛,4比0大破日本球队柏太阳神,历史性的挺进亚冠决赛之时,恒大地产当月销售额暴增60.8%,创造了公司有史以来单月最高销售纪录。
要么不做,要么做大做强。对许家印而言,恒大新能源要比恒大足球承载了更多的使命。无论是新能源的政策利好、极具想象力的潜在空间,还是可观的现金流、优质的融资渠道,以及对恒大地产起到的品牌协同效应,新能源汽车对恒大的意义都非同一般。
按照许家印的规划,恒大新能源3年期的投资预算是450 亿,2019年投资200亿,其后分别是150亿和100亿。与嗷嗷待哺的蔚来、理想等新势力相比,许家印的财大气粗可见一斑。要知道,区区450亿,还不及2018年上半年恒大实现的530亿净利润。
时间尚早,坐拥顶级产业链,背靠雄厚资本的恒大新能源,还有机会细细打磨即将亮相的恒驰,但许家印的汽车梦,终究要交给市场检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深圳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招聘本科生今年什么时候去上班?
一般招聘完之后,他们的上班时间基本上都在7到8月份之间
4、恒大再投250亿造车,首款新能源车今年上半年亮相
要说在造车新势力里谁最财大气粗,那肯定绕不过恒大新能源。2019年在许家印的率领下,恒大干劲十足,通过巨资收购,恒大新能源几乎覆盖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3月22日,恒大集团内负责运营大健康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附属公司——恒大健康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19年度净亏损49亿元,较2018年度进一步扩大。
亏损皆因造车"烧钱"
恒大健康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该业务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需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预计,集团控股公司预计在2019年净亏损20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净亏损或在32亿元,公司的健康管理业务于同期预计净盈利约为3亿元。
自宣布进入造车领域以来,恒大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买买买"!许家印曾用15个字概括了恒大造车的战略:"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在2019年,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干劲最足的就属恒大了,一系列大手笔操作,包括入股国能、与科尼赛克成立合资公司、买地、投资上下游公司等等,眼看许老板心中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已经打造了一条完整产业链。
能买的核心技术都买了!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地产、文旅、健康并列为恒大集团四大业务板块。看上什么买什么,就是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步。那么恒大在2019年都完成了哪些壮举呢?
恒大先后入股广汇集团,与瑞典汽车NEVS、超跑公司柯尼塞格达成合作,获得汽车销售渠道及整车研发制造能力。继而大力押注轮毂电机技术,入主动力电池企业。
另外,恒大还在广州、南通、沈阳三地买下地块,建立整车、电池、电机研发和生产基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恒大就覆盖了整车研发制造、经销渠道、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而恒大第一款新能源汽车国能93已经在6月29日,于天津下线。
经过上半年一系列的买买买过后,目前恒大新能源也达到了可以比肩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的实力了。不得不说,打不过就充钱的道理还真是哪里都通用,成立不到半年的恒大新能源就能发布新车,虽说新车看上去不是那么酷炫,但这个速度可是众多难产的造车新势力都羡慕嫉妒恨的,果然是壕无人性的恒大新能源。
去年11月12日,中国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表示。"我们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在造车方面'一无所有'的恒大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也就是换道超车"。
又有250亿投资安排上了!
不差钱的恒大底气十足,曾经公开表示要"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据悉,恒大未来产品线将覆盖中端、中高端、高端等等,涉及轿车、SUV、MPV等各领域。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的首款车将命名为恒驰1,新车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并于2021年量产。
在我们担忧恒大健康亏损之际,未来两年人家又安排了250亿资金的投资。据悉,为了抢占规模和效率,据悉其计划3年投资450亿人民币(2019年投资200亿,2020年投资150亿,2021年投资100亿),规划在中国、瑞典及"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设10大整车生产基地,并建设相应配套的核心技术的零配件生产基地(如电池、动力总成等)。
据了解,恒大新能源已在全球聘请15位设计师同步研发15款车,未来10-15年内将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而为了将许家印的"十五字战略"贯彻到底,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投资还将持续进行。
至于亏损,想必进军新能源造车的恒大也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目前特斯拉和蔚来依旧处于亏损中,可见造车确实投资大、周期长,就像人们说的类似"烧钱的无底洞"。
小编语
比起不断陷入"资金荒"的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背靠恒大集团的恒大新能源确实令人羡慕。虽然由于新能源投资巨大,导致恒大健康在2019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但是背后的恒大集团在2019年依旧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一年地产业务拥有6010.6亿元销售业绩的恒大来说,一点小小的亏损完全能够扛得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恒大许家印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提及恒大这家公司,或许网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房地产”。但大家也都知道了,连马云都给我们说了,未来中国的房价很便宜,所以,恒大也不得不开始转型。行业这么多,被许家印看上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今日有媒体爆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工作组已于3月2日落地,包含恒大汽车组装厂和锂电池厂,预计占地2000余亩,项目将于4月奠基、6月开始动工。此举无疑又能推动郑州的一个经济点了。实际上,当年恒大是投资了贾跃亭的FF91。但是最后双方闹得是很不愉快。贾跃亭说恒大心怀不轨, 就是想占据FF91的中国控制权,而恒大方面则表示:贾跃亭方面完全就是用钱如流水,且没有用账的明细。
最后双方是闹上了法庭,贾跃亭拿了前,恒大则获得了南沙的一块地,为此网友们表示:估计这二人就是演戏呢,看傻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很多网友都表示:恒大应该不会用心造车,搞不好是圈地,还得继续造房子!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好迎合许家印布局的高科技 产业,即可补齐恒大的科技短板。高科技、智能化、新能源是国家推动的蓝海市场,未来十年的产业布局,正在大船上瞭望新航向的许家印怎么能错过这一时代机遇呢?要知道,如果我们现在把智能手机和电脑看作一个入口的话,那么未来音箱以及这个汽车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入口了。
再者,大家看看王健林的万达,万达这些年表明上是在卖卖卖,为此很多人都说万达不行了。其实人家万达目前正在从一个重资产的产业转向轻资产,就连王健林自己都说,房地产是挣钱,但是这个名声不太好,所以,对于许家印来说,为恒大布局高科技产业,那是势在必行阿。但我觉得,许家印还要感谢一下贾跃亭,如果不是恒大和FF91闹翻了,或许恒大还真拿不出这么大的决心来造车把。
6、恒大汽车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
10月20日,根据深圳证监局官方信息披露,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回公司(简称“恒大汽车”答)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已于2020年9月22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目前已接受海通证券辅导。
9月18日,在获得腾讯、红杉、云锋基金和滴滴出行等资本巨头约40亿港元的注资后,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人民币股份并在科创板上市。
9月25日,恒大汽车再次发布公告补充,预计发行的人民币股份的初始数目不超过1555867058股股份(行使超额配股权前),占不超过于2020年9月30日建议发行的人民币股份数目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5%;且人民币股份均为新股份,不涉及转换现有股份。
对于资金用途,恒大汽车介绍称,募集资金的约70%将投向新能源汽车项目研发、生产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持续增加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与生产能力,扩大营销渠道,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在研项目的产业化,助力公司长期发展;另外30%则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以改善财务状况。
7、恒大新能源汽车更名恒驰,首期规划年产100万辆,你觉得可能吗?
可能
大造车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牵手贾跃亭入股FF,但双方就公司经营权等问题进行了数论对峙和交锋后最终不了了之,而财大气粗的恒大就此决定放弃FF这个烂摊子,另起炉灶。
在造车路上重新出发的恒大仿佛开启了光速模式,上演了一次在造车领域前所未有的用金钱换时间的好戏,从2019年初收购瑞典NEVS到6月在沈阳投资建厂,恒大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花费超过100亿人民币收购了整车公司、电池公司和轮毂电机公司并与柯尼塞格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又计划投资近3000亿人民币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开建生产基地,完成对整条造车产业链的布局。
悉,恒大在广州南沙区建设的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0万辆整车、50GWh动力电池及100万套电机和电控系统。
而在沈阳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基地中,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落户沈阳浑南区,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则将落户铁西区。
此外,恒大还在今年3月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公布了造车计划,其首期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并在未来3-5年内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也有消息称,恒大新能源全新品牌即恒驰汽车的首款车型最快将于2020年正式亮相。
比这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买买买”和“建建建”,“恒驰”这一品牌名称似乎显得有些常规和低调,不过我们也希望恒驰能像其含义中所表述的在造车上做到“恒久远”,未来真的能让恒驰牌汽车“驰天下”。